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端午节不仅仅是“吃粽子”“划龙舟”“喝黄酒”,最重要的是它的“节魂”
戳蓝字“思维星球Star”关注我

不知你发现没有,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是很特殊的存在。
春节、元宵节(也叫上元节)、中秋节、清明节,我们都能找到很好的注脚,去理解这些节日的意义。
比如:春节是新一年的开始,象征年岁更替,合家团聚;元宵节作为正月十五,有点灯活动,进行祭神祈福,表示新的一年正式开始;中秋节游子思乡,象征圆满;清明节用于祭祖。这些节日都具有一定的“神性”。
只有端午节的存在是人为发起,载体也更多。“吃粽子”“划龙舟“”喝黄酒“,这些都是端午节所独有。
最重要的是端午节有“气节”
01
最熟悉的故事是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秦军攻破楚国国都,屈原心如刀绞,自沉汨罗江,享年62岁。
附近村民听闻噩耗,自发赶来营救。
渔夫划船打捞,为防屈原肉身被鱼虾所食,投下饭团,药师端来雄黄酒企图迷惑蛟龙。
这是“吃粽子”“划龙舟”“喝黄酒”的由来。
屈原这种以死明志,壮士死节的气概,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气节“的代言人,并影响着整个封建历史。
那些为民请愿,以死报国、无私无畏、忧国忧民、以死抗争、舍生取义的精神,历尽岁月,始终彪炳史册。
在屈原离开1600年后,有个对端午同样热衷,叫做文天祥的人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同时,还用一首《正气歌》向世人解释什么是”气节“。
从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的太史简,到不肯同流合污的段秀,亦有刘谌这样的小人物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
这些人真正的做到了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02
“吃粽子”“划龙舟“”喝黄酒“这些不过是简单的载体罢了。事实是,到了端午我们就会想起在2000多年前有个叫屈原的人。
他无私无畏、忧国忧民、舍生取义,而正是一代又一代以此为信仰的人,架起了民族的脊梁,塑造了民族的魂魄。
这种家国情怀是端午节存在的根本意义。
如今已然山河无恙,国泰民安,然而正是千百年来,撑起民族脊梁的英雄们,为国、为家、为民,舍生取义,慷慨赴死,才有了现在这个”和平“的环境。
端午的”粽子“也因此变得重愈千斤,但我们作为后来者,更要“吃”下去,因为它既是传承、也是丰碑。


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还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最好加个星标,因为微信的规则改了太多,感谢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端午节即兴作文:我的端午,我的情人粽
又到一年五月五,吃棕子看龙舟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原创首发】《端午节的家国情怀》
【全家福17】中华传统之端午忆屈原(云润芃 小学3年级)
端午粽香飘,爱国气节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