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家姓》之——蓝姓来历

源流

来源一

源于嬴姓,出自远古贤者伯益之后裔秦子向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战国中期,周显王二年(公元前367年),秦献公为了向东发展,在蓝(今陕西蓝田)地设县。在秦子向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者,自称蓝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蓝氏正宗。

来源二

源于姜姓,据福建省武平县大禾乡的《蓝氏族谱》记载,当地蓝氏的受姓始祖是昌奇,昌奇为炎帝神农氏十一世孙,是帝榆罔之子,临诞时,有熊国君贡秀蓝一株,帝甚喜,因赐姓曰“蓝”,赐名曰昌奇,后任为火旺公,分封于汝南,遂以此地名为郡,汝南堂名即源于此。

来源三

源于芈姓。出自楚国大夫亹,属于以居邑地名称为氏。江西省高安市等《蓝氏族谱》记载:蓝姓源于楚国大夫亹。本宗源自芈姓。楚国公族大夫亹,因任蓝县尹,世称蓝尹亹,后裔子孙亦以地名为氏,其后代以蓝为姓。为本宗得姓始祖。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大夫叫亹,因出任蓝县(今湖北荆门)令尹,因此后世称其为“蓝尹亹”。在蓝尹亹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地为姓氏者,即称蓝氏,世代相传至今。湖北、湖南、福建和江西等地的部分蓝氏族人尊奉蓝尹亹为得姓始祖。

来源四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蓝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蓝人,亦称褴人、滥人,是商末周初的周族王室内宫设置的一种官位,主要职责就是排解君王的忧虑和精神紧张,实际上类似今天的相声演员,具有精神医生的职责。因其穿着五颜六色的花衣服,所以称褴人、或滥人。在史籍《大戴礼》中记载:“蓝人,文王官人,蓝之以乐,以观其不宁。” 在蓝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蓝人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蓝氏。

得姓始祖

蓝昌奇(姜昌奇)、蓝尹亹(申亹)、秦公子向(嬴向)、蓝诸君(厘诸君)、蓝光辉。

种玉堂:子向。战国时秦国人。梁惠王(即魏惠王)三年(即公元前367年),秦子向命为蓝君,蓝即蓝田,即今陕西蓝田县,蓝田位于秦岭之北,蓝水之东,以产美玉而名闻天下,子向之后以地为氏,称蓝姓,并尊子向为其始祖。

戒君堂:大夫 亹。本宗源自芈姓。楚国公族大夫 亹,因任蓝县尹,世称蓝尹亹,后裔子孙亦以地名为氏,其后代以蓝为姓。为本宗得姓始祖。

春秋楚昭王时,伍子胥为报楚平王杀父之仇,率领吴军攻破楚国郢都。楚昭王仓皇出逃到成臼河边。这时有一条船离开岸边,昭王认得船上是蓝尹亹及其妻儿,就大声喊:“快让我上船!”没想到蓝尹亹毫不理睬。昭王又大叫了好几次,蓝尹亹才回答说:“自楚立国以来,从没一个国君丢弃过国都,现在楚国灭亡都是你的错,你还过河干什么呢?”昭王没有办法,只好从陆路逃到随国。后来昭王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复位,这时蓝尹亹又来求见。昭王一听说他来了,顿时大怒,要把他抓起来。令尹子西在旁劝阻说:“他敢来总有道理,先听听他怎么说吧。”昭王于是派人去问,蓝尹亹回答说:“上一任令尹子常就是因为积怨太多,引起国人不和,所以败给吴军。现在大王还想走他的老路吗?我在成臼河不救大王,是为了惩诫大王,希望大王有所改变。我现在来就是看看大王改了没有,大王若仍不愿改,楚国就完了,既然如此,我这条命又有什么值得顾惜的呢?”昭王为了警诫自己,于是重新任用了蓝尹亹。

上述二堂并无血缘关系,且在当时各属于中原文化圈外的半西戎的秦人(种玉堂)和半南蛮的楚人(戒君堂)。起源于不同地域,姓氏同字而非同宗。

繁衍播迁

汉魏之后,蓝姓以中山郡、东莞郡与汝南郡为中心,逐渐播迁于黄河中下游诸省,并有南徙于安徽、湖北、江苏、浙江等地者。蓝姓大举南迁于隋唐间,其中汝南郡一支蓝姓迁居今福建上杭蓝尾驿,后周广顺二年(九五二年),其裔蓝有善迁居会同里蓝家庄,有善后裔分迁清流、顺昌、石城。蓝姓入居广东亦在唐末五代间,宋初之广东南海人蓝继宗便为此支裔孙。据广东五华《蓝氏族谱》所载:“十七世万一郎,由建宁崇善坊迁居宁化石壁乡。十九世和二郎,于宋时宁化迁居漳州。廿一世廿六郎,徙居广东梅州,为梅州蓝氏始祖,其后分衍梅州地区的兴宁和长乐、宝安、惠州以及浙江杭州。”今福建南部,宋时是蓝姓的繁盛地之一。《广州初集蓝鼎元行状记》载有“蓝氏世居福建漳浦之茗溪”的事实。宋元两代,蓝姓除繁盛于福建外,在广东,蓝姓也繁衍得非常兴旺,并且在宋末元初乱世时大批迁居广西,当然亦有北迁入湖南、四川之地者。明初,山西蓝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南、天津、北京、江苏等地。明中叶以后,闽粤沿海之蓝姓有渡海赴台者,此间亦有广西之蓝姓播迁云南、贵州以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历有清一代,蓝姓分布愈广,今东北三省亦有蓝姓入居。如今,蓝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西、广东等省多此姓。

郡望

中山郡:中国古代称“中山”者有四:①战国时期原为顾国的都城(今河北定县),一度为魏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河北平山),周郝王十九年为赵国所灭;秦朝时期归属于巨鹿郡。②西汉汉高祖刘邦初年,设置中山郡(今河南登封),汉景帝执政时期改回为中山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部与河北省正定县之间一带,包括今河北定州、安国、唐县、新乐、无极、满城、完县、望都和保定一带;南北朝时期后燕以为都城;隋朝开皇初年废国置郡。③宋朝时期以定州为中山府,治所为安喜(今河北定县)。④宋朝时期的香山县;民国十四年,孙中山逝世后,民国政府将其改为中山县,今为广东中山市。

东莞郡:西汉时期有东莞县,治所在今山东沂水。东汉末建安初年,分琅琊郡、齐郡置城阳郡,治所在今山东省沂水县东北,领八县。晋朝晋武帝泰始元年改置为东莞郡,置于晋陵(今江苏常州)东南一带,南北朝时期的南齐末年废黜,其时辖地在今山东临朐、沂水、蒙阳、沂源、莒县一带。今广东省东莞市建制置于唐朝,后世所称“东莞”皆指广东沿海的东莞。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

宗族特征

1、蓝姓当今乃一典型的南方姓氏,但是其源于北而盛于南。

2、蓝姓人才济济,惜唐宋之前一度表现得十分沉寂,唐代以后,蓝姓名人竞现史册,既有文臣武将,又有诗人画家、才子佳人。

3、解放后由于汉字简化缘故,一些蓝姓简写为兰,其实蓝与兰有本质区别,兰姓大多出自姬姓,是春秋时郑国公族之后。

4、蓝姓在宋朝人编著的《百家姓》中位列第131位。

历史名人

蓝采和

公天性聪明,唐开元元年癸丑科进士,补谏议大夫,谏君荣宠词语直,刻忤于权臣杨国忠,遂解印归家,道合乾坤,德弥宇宙,顷刻蓬莱须臾斗宿潜隐龙虎皈伏修炼成功,白日飞升,今大罗山仙翁。一说:唐末逸士,传说中八仙之一。他常着破烂蓝衫,一脚着靴,一脚跣行,夏天则在衫内加絮,冬天则卧于雪中。每行歌于城市乞索,持大拍板。常醉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

蓝玉

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妻弟,江西余干县族谱记载1341年生。一说安徽定远人。官拜大将军,封凉国公。率军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1393年被杀,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史称“蓝玉案”。80多年后的明孝宗皇帝为蓝玉昭雪,并追封为“开国勋臣”,肯定蓝玉的历史地位与丰功伟绩。

蓝建枢

1854年生,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人。1871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后学堂。毕业后,调入北洋海军。 1881年,奉派随丁汝昌赴英接收“超勇”、“扬威”。1889年初,李鸿章为北洋海军拣员补署官缺,请准以蓝建枢升署后军右营都司。三年后实授,调任“镇中”管带。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八月十七日,蓝建枢率“镇中”号炮船随海军大队护送兵船至鸭绿江口大东沟,并奉命与“镇西”号炮船以及4艘鱼雷艇进入江口掩护运兵船渡兵登陆。1895年初,日本进攻威海卫基地,蓝建枢率“镇中”参加防御作战。1911年,调任海军部二等参谋官。民国成立后,出任海军左司令,授海军少将。不久,海军左司令改为海军第一舰队司令,仍由蓝建枢担任。1913年,奉命率第一舰队在上海参与镇压“二次革命”,击败讨袁军。随调为军事参议。翌年,任海军部参谋处处长,1918年3月升任海军总司令,授海军中将,1921年退职,受封澄威将军。晚年乡居而终。

蓝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31位。据姓氏人口统计,蓝姓人口排在第164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家姓——潘
中国姓氏图腾及发源地大全,快看看你的姓氏起源于哪里(十四)
这些汉字念作姓,你读对了吗?
百家姓——米
【百家姓】空姓
【姓氏文化】漫谈畲族蓝姓的历史渊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