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止能挖出石油,沙漠里还有战斗机!美国的米格

如果说之前“美国研究的苏式装备”,多局限于战术性能和科技水平的研究,属于“小打小闹”。那么70年代前后,美军则开始了成建制的模拟敌方部队、研究装备战术。本期我们继续了解一下,苏联解体前后美国还通过怎样的手段,研究了哪些苏式装备

时间回到60年代,初涉越南天空的美军飞行员在行动中遭到了难以置信的损失。糟糕的战绩让美军惊讶于自己空战水平的退步。受越南战事的影响,美国海军在1969年成立了“海军战斗机武器学校”(Top gun)加强训练。美国空军则在1972年成立了第一支“入侵者”中队—— 第64战斗机中队。之后,第65、26、527等“入侵者中队”,以及专业测试苏式战机的第4477 “红鹰”中队 也相继成立。


对美军战机来说,60年代他们对“轰炸”的训练有些重视过头了。所以在近距离上应对小巧、轻快的米格战机时,显的有些“经验不足”

展开剩余86%

同一时期,美国加紧了对苏式战斗机的情报获取, “坑蒙拐骗” 自然是主要手段之一。

先得手的是 通过对 印尼 的“经济援助”和“军事支持”,换回的一批 苏援战机 。不过运抵美国后才发现,这些战斗机状态都很差,零件不齐、重要部件损坏。

1972-1973年间,美国人几乎是靠“ 拆东墙补西墙 ”的方式,才勉强救活1架米格-17PF、2架米格-17F和2架米格-21。这些战机以“假想敌”的身份一直用到了80年代(米格-17F:1982年,米格-21F-13:1987年)。

米格和F-5战机,他们都是用来做模拟空战的对抗机

除了印尼,转向西方阵营的还有实现“埃以和解”的埃及。为了获得美国的“经济援助”和“军事支持”,埃及不惜展现了“亲苏”20年的一些成果——至少16架米格-21MF、2架米格-21U、2架苏-20、6架米格-23MS、6架米格-23BN和2架米-8直升机。

美军第4477“红鹰”中队的成员们,在一架米格-21F-13面前的合影。注意墙上的美国旗和机尾的苏联红星

美国最感兴趣的自然是,与F-14同为变后掠翼的米格-23。从埃及拿到米格-23后,美军专门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和训练。由于缺乏技术支持,美国人甚至还在试飞过程中摔了几架。

实际上,即便在苏联人眼中,米格-23的变后掠翼使得飞机结构复杂、重量增加,再加上航电系统上的天生弱势,导致其操控品质可靠性都很差。米格-23的美国试飞员普埃斯都忍不住的吐槽:“shit”!

第4477“红鹰”中队测试的米格-23战斗机

当然,除了从转换山头的印尼和埃及获取战机。美军也少见的通过正经渠道引进过米格系战机。80年代的中美蜜月期,美国通过皮包公司的形式,从中国“批发”了两个中队的歼-7B战机,同样用于对抗演练。

老照片:美军中的歼-7战机

看过了众多苏式“猴版装备”和其他国家衍生型号,美国人自然还想看点“高级的正版货色”,比如让他们“震惊”的米格-25

当年米格-25初一列装,就凭借极高的参数令西方国家大为感叹:“苏联的冶金工业和航空工业已经领先了世界”!所以,想拿到这种机密“玩具”就要凭点运气,然后...天上就掉馅饼了。

这个馅饼不仅大,也确实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1976年9月,苏联飞行员别连科借训练之机叛逃,一架苏军装备的米格-25P就这么降在了日本“函馆”机场,落在了美国人手上。过去几乎所有的西方专家都以为,米格-25设计简单、强度足够、简单可靠易维护,是最好的截击机

仔细研究后发现,预想中的“大规模钛合金”机身根本不存在,米格-25就是一坨会飞的不锈钢,连航电系统也是老旧的真空管设计。虽然如此,美国给米格-25的也不全是差评。

梯子下的小哥:赶紧上去看看

同样是3马赫的极速下,米格-25在操纵性上比SR-71要好,转弯半径也相对更小一些。老旧的真空管雷达尽管显得过时,但性能整体跟得上时代。

因为对米格-25的研究,美国放弃了在超音速轰炸机和战斗机方面的不必要投入。苏联则因此损失惨重,除了大批人员受牵连,苏军也不得不在两年内更换了所有米格-25的敌我识别系统

不过,这架米格-25在美国人手里并未长久,由于苏联方面催要的紧,日本方面也不敢造次,最终在2个月后把战机还给了苏联。意犹未尽的美国人又打起了中东地区米格-25的主意。

米格-25落入美日手里后,美军派出C-5将之运到“百里基地”进行研究,运输过程中还专门出动了14架战斗机护航

接下来美国人看的是伊拉克的米格-25。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伊军队一触即溃,大量的军事装备被他们埋进了沙子里,当中就不乏米格-25。

于是美国人就像挖宝一样的在沙子里找到了数架米格-25RB米格-25RBSH型,其中至少有一架被运回了美国本土。在一番细致的研究后,被送往代顿的空军博物馆馆藏。

米格-25的亮相过程:挖掘、露脸和出土

当然,“假想敌部队”不仅仅是空军和海航的专利,陆军的欧文堡内也驻扎有一支比苏军还苏军的“第32近卫摩步团”。他们头戴苏军钢盔、身穿苏军军服、手持苏军武器、使用苏军装甲车辆来研究苏军战术,并通过实战化演习与前来训练的美军对抗。

比苏军还苏维埃的苏军

关于这部分身在美帝的“苏军”部队,他们的装备有些是通过特殊途径搞到的正版行货或是A货,还有一些则靠美军装备“伪装”一下将就着。

看这BMP-1步战车长的像不像谢里登

看这T-80坦克,是不是有一种M113式的滑稽?

“石勒喀河”高炮,是不是有一丝谢里登的既视感?

这架米-24是不是长的太资本主义了?(UH-1

别急还有法式风格的米-24(SA330

当然,上述装备美国人也不是没有弄到真的。冷战末期,苏联已经重症缠身,军队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状态。很多装备都无原则的流入了其他国家,甚至连导弹艇这样的大家伙,美国也能从入手。

这艘1241型导弹艇原属东德,在两德合并后被卖给美国,现存于“马萨诸塞”号博物馆

苏联解体后这一趋势更甚,电影《战争之王》展现的正是这混乱无序状态下的军火贸易。

大批的T-80以偿还债务的方式甩给了韩国,摩尔多瓦的米格-29直接由美国军用运输机运走。甚至还有些国家做起了“二道贩子”。比如摩洛哥曾购买了4辆T-80,最后又悉数卖给了美国。

1996年俄罗斯卖给韩国80辆T-80坦克,包括Shtora-1“窗帘-1”光电干扰系统和Agava-2热成像仪。韩国则将它用作战术假象部队,模拟朝鲜天马虎坦克

不用伪装,直接上军用运输机给运走

戴维斯-蒙森空军基地附近的皮马航空博物馆,各种米格战斗机被露天展览

内华达州雷诺-赛德军事基地里的苏军战机,大部分是米格,其中甚至有很多是私人藏品

可以说,苏联解体之初的俄罗斯国防,就像《皇帝新装》一样透明”,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总之,苏联已逝,各种装备性能也被原来的老对手探了个底。在冷战对决中,美国通过研究苏联装备发展了本国装备,通过假想敌部队提高了自身的作战能力。而这些最终也为我们所学、所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援助乌克兰的选项中为何有F/A-18?其实比F-16更合适
110名飞行员陆续驾驶战机叛逃外国 美国奖励其1000万美元
1992年,叶利钦向世人披露了苏联的绝密档案,其中有一个消息让全
美军击落苏联客机,并拒绝赔偿186万,不料两天后吃了哑巴亏!!
110名飞行员抛弃家人背叛国家 只因美抛出千万赏金他们就驾机叛逃
金钱的诱惑有多大?竟让110名飞行员抛弃亲人背叛国家驾机叛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