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献忠逼方丈吃肉破戒,不然屠城!方丈说了十个字,成千古名句

清人编纂的《明史》中对于张献忠有这样的评语:'性狡谲,嗜杀,一日不杀人,辄悒悒不乐。' 对于此番评语,碍于张献忠与清朝的敌对关系,也让后人对清朝对张献忠给出这样的评价争议良多。

事实上,此语确有言过其实的部分,但从《平寇志》、《甲申朝事小纪》、《张献忠陷庐州纪》、《明季稗史初编》、《蜀碧》等一系列典籍的记载中我们亦可以窥见张献忠一生的所作所为,其性嗜杀之论亦当无太多的争议。而这一点,亦是他在涤荡明王朝的明末农民大起义中,在与清朝的对抗中,最终未能真正实现立足的原因所在,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也。

而在他攻城略地的过程中,滁州、 亳州、六合、庐州、黄州、成都等各地尽皆留下了他如下的这般记录。

“掳掠焚杀之惨,古今未有之恶也!城社丘墟,蒿莱没人;十室无烟,磷火昼见。路断行人,狐兔之迹满道。”——《明季稗史初编》

其屠戮之甚,令人发指。而在其占领四川之后,其行径亦是毫无收敛。这种杀戮不只限于明朝官吏、兵士,手无寸铁的百姓,及至所谓的方外之人和尚、道士等亦是难以避免。

在《绥寇纪略》中还有记载:他在攻下保宁城后,曾意欲屠城。但是有一寺庙主持前来劝说,而恶趣味加身的张献忠有意“戏耍”于他,遂命人拿出猪肉摆好酒席,并对方丈说:你不是菩萨心肠,要修善缘吗?倘你吃了这猪肉,我便封刀不再屠城。

作为方外之人,笃信佛教的主持在听闻之后,又是如何做的呢?众所周知,佛教有八戒,而这酒肉之戒亦是位列之中。一面是破戒,被嗤笑,另一面是满城百姓,芸芸众生,方丈又怎分不清这孰轻孰重。

于是,最终方丈选择了吃下猪肉,饮下了酒,但同时他也淡然地说出了10个字,而这句话既挽回了他破戒的尴尬局面,又成为了千古名句。

张献忠顺势而起,却难堪大用

明朝末年,自然灾害迭起,旱灾、水灾、鼠疫等弥漫全国,另一方面东林党为代表的党争不断,外又有不断崛起的满清王朝。内忧外患之下,大明王者已是岌岌可危。最终,1644年贫苦出身的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帝自缢,统治华夏276年的大明王朝终结。

可李自成到底也没有成为真正的王朝开创者。在北京城他仅仅端坐皇位42天便在吴三桂与满清的联合攻击之下,被迫撤出,从此一蹶不振。最终,他也成了大清王朝的定鼎中原的垫脚石。

对于李自成,人们不无惋惜之意,倘使之论亦是不胜枚举。可历史就这样残酷,更为“优秀”的大清成为了胜利者。

有趣的是,彼时占据了四川这一沃土之地的张献忠自始至终似乎都没有被人们认定为是清朝的主要竞争者,究其原因就是其嗜杀、不得民心,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的统治者。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作为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他亦绝非泛泛之辈。出身于贫苦家庭当过捕快,后因事革职,而在眼见应王起义之后,他终于揭竿而起。在起义之初,张献忠、李自成都以高迎祥马首是瞻,但在攻打安徽白水之后二人彻底撕破脸面,他也与李自成分道扬镳。

其后,张献忠转战长江地区,兼有接受招安,而在明王朝力有不逮之际再度复叛,短短数年间他便连克数州,1644年时攻破成都,随后登基称帝,建立大西政权。不得不说的是,他的军事韬略十分优秀,也当得一方枭雄。然而,张献忠却终究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在攻城略地的同时,治理天下上他却毫无章法。屠杀、劫掠也让他在赚得盘满钵满的同时,却将乱世中最为致命、最为要紧的民心拱手相让。

1646年,西充凤凰山,已经基本肃清李自成势力的满清由豪格率军,直逼张献忠所在。交战中,张献忠“腰插三矢”而亡,至此横行大明十数载的一代枭雄落幕。

与和尚之事

性嗜杀的张献忠,在入川之时便已是臭名昭著。然而面对他的这等恶行,亦有不屈而谏者。

《绥寇纪略》中记载的保宁城中的主持便是其中之一。

保宁有张飞庙,然张飞已去千载,自然难以护佑保宁百姓。而在攻打下保宁后张献忠意欲屠城。此时,保宁城地方丈选择了挺身而出,劝说张献忠放弃屠城之举。

可张献忠本就不是良善之辈,又怎会轻易应允?于是,本着奚落的目的,张献忠命人摆设了酒宴。酒宴之上,自然是肉食、美酒皆有。而张献忠随后便奚落道:你不是菩萨心肠吗?倘如你吃了面前的酒肉,我便答应你的请求。

佛教作为一个传播到我国的外来宗教,由于其教义适合统治,因此也颇受历朝历代统治者的重视。而在传播之中,佛教也做出了一些适合的改变,这种改变便包括了由原来的的不禁酒肉到禁食酒肉,毕竟这也与它们强调“普度众生”的精神契合。

于是,方丈面对张献忠的刁难,事实上也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但是,孰重孰轻他自然知晓,无奈他只得对着酒肉大快朵颐起来。与此同时,他还念念有词地说到:“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如是,张献忠也只得选择放弃屠城,保宁也得以保全。

而这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亦如“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佛偈一般,可以说是区分了人生中的大义、小戒。也正是如此让此语流传至今成为千古名句。

小结

作为历史人物,张献忠在明末的历史洪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趁势而起,扫荡四川,建立大西政权,为推翻明王朝的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同样在骁勇善战的背后,他亦是有着嗜杀的史实,而这一点也是他最终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所在。近代史大家吕思勉便有“'献忠系粗才,一味好杀,自成则颇有大略。”的评语。

当然,不得不提及的一点是张献忠与和尚的这桩公案,要考证真伪,由于历史弥久实在难以考证,甚至更多的一面会被认为是附会之言。不过,就它的作用而言,这个故事意在劝人向善,至少从目的而论这个故事是好的,您认为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献忠对方丈说你吃一块肉,不然屠城!方丈回他十个字流传至今!
张献忠逼迫和尚吃肉,否则屠城,和尚随后说了10个字,成千古名句
张献忠让和尚吃肉不然屠城,和尚不慌不忙说了10个字,成千古名句
张献忠逼迫和尚吃肉,否则屠城,和尚只说了10个字,成千古名句
张献忠让和尚吃肉,和尚大快朵颐并淡然说了10个字,成千古名句
皇帝以屠城逼迫吃肉 和尚破戒后吐10字流传千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