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读这5本书,你都不知道自己能有多自律
userphoto

2023.05.25 宁夏

关注

“我从未见过一个勤奋、自省、谨慎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秀的习惯,坚强的意志,自律的精神,是不会被所谓的命运击败的。”

——本杰明·富兰克林

“自律”二字,早已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而之所以还能一直谈下去,我反复思量,得出一个结论:正因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那么容易做到的事情,永远对人有吸引力

真正的“自律”,是一种无需刻意约束和限制的自然而然,但这样的自律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刻意练习形成的习惯。

目前市面上关于自律的书很多,在读此类书籍的过程中,要避免产生“我好像已经做到了”的错觉,陷入自我沉浸并满足。阅读时需要保持一定专注力,反思、记录,随时改进并优化思维和行为,在阅读中实践,在实践中巩固。

高度的专注和自律,能让我们把能量用在正确的地方,做出行之有效的选择,从而产生与自我预期偏差较小的结果。

“知道”才可能“做到”,一些已经得到检验的方法论,能够给予我们更清晰的指引

本期筛选了五本关于“自律”的书,有空的话,你现在就可以读,暂时没空,不妨先收藏起来,过会儿再读:)

━ ━ ━ ━ ━

01《自律修炼手册》




——个人成长必读书系    
作者:史蒂夫·帕弗利纳
你在多大程度上,能自主清醒地主导自己的生活?

一个人有多大潜力,能在多大概率上扭转自己的人生?

本书作者史蒂夫·帕弗利纳记述了他真实的人生经历,一个曾盗窃成瘾锒铛入狱,被学校开除过的坏学生,如何下决心改变自己,又如何通过改变成就自己,在自主经营的公司破产后,如何破釜沉舟、重新崛起。

他将自己成长与改变的心得总结并分享出来,激励了很多人走上成长甚至成功之路。史蒂夫·帕弗利纳也因此成了一位在个人成长领域颇有成就的世界级教练。

“你做出的决定,最终塑造了你的个性特征,就像逐渐把一块石头雕刻成最终的样子。”

人们做出某项决定,意味着思维通道随之被其占用,或多或少,都会受其影响。“有些决定只是雕琢了你的一点细节,而有些决定,则会塑造你人格的关键方面。

生活中存在“边际效应”,如果你没有自己的“原则”,就需要被动接受外来原则的“入侵”。

“如果你接受与自己内心不一致的东西,你就会吸引越来越多那样的东西。但如果你选择真正的勇气,你也会获得更多的勇气。”

所以要考虑好,你要让你的每一次选择,怎样塑造你的个性。

02《毅力》




——自律程度决定人生高度
作者:[美]吉姆·兰德尔
“毅力——行动的力量,或者追求目标过程中的自我克制——是成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这套书以漫画形式展开,聚集要点,提取精华,通俗易懂,捡点碎片时间就能读完

作者是哈佛商学院教授、个人成长专家吉姆·兰德尔。他坦言,考虑到需要充分尊重每位读者的时间与精力(这样的作者很少有人不喜欢吧),故而以简短且轻松有趣的方式将本书呈现出来。

对于信息密度及强度与日俱增的现代人而言,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是刚需。如果长篇大论式冗长的内容让你感到枯燥乏味,这本书浓缩的精华或许能提供一些帮助。

书中涉及如何增强自律力、为艰难做足准备、信守承诺、提高效率等一系列提升毅力的方法。

“99%的个人实现他们理想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有特别好的天赋,特别聪明,特别漂亮,或者甚至特别幸运,而是因为他们有勇气、有胆识采取行动去追求他们的梦想,并在挫折面前百折不挠。”

本书可以在感觉自身毅力缺失时,随时拿出来读一读,及时“充电”,为人生“续航”。

03《习惯的力量》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生活、那样工作?
作者:[美] 查尔斯·杜希格
“人生不过是无数习惯的总和”。

之所以将这本书列为“自律”书单之一,是因为自律的本质,无非是好习惯的累积。

如果坏习惯不能被消除,至少可以被替代,养成一些好习惯,坏习惯就会自动被“边缘化”。

一些好习惯取代一些不好的习惯,不知不觉间,就会使一个人变了模样

这本书告诉我们:只要掌握“习惯回路”,学习观察生活中的暗示与奖赏,找到能获得“自我效能感”的正确的惯常行为,学会利用“习惯的力量”,能让人生与事业焕然一新。

本书中的观点既适用于个人,也会对企业及社会各界团体工作者有帮助,可作为人生“习惯改造指南”,常读常“醒”。

04《精准回应》




——让孩子养成自主自律的好习惯
作者:杨杰

听到这样一个观点:“家庭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的父母在拼命育儿”,不能再认同了!

父母想要孩子变得自律且优秀,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教育。

这是一本适合家长陪同孩子一起阅读的书,本书为《让孩子心悦诚服》第3版,畅销8年,好评如潮,口碑不断。

书中从三大亲子互动场景(情绪管理、亲子沟通、陪写作业)入手,深层剖析了现阶段父母的教育需求,通过援引45个具体问题,为我们展示了教育孩子应有的思路和状态,书中的很多观点,能为当前社会的教育问题带来共鸣与反思。

本书提到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教育贵在精准。

书中这句话,可以决定你是否选择去读这本书:“教育的核心是感觉的融合,乃至心灵的共鸣”,而非某种'技巧’。

在过多讲技巧和方法,讲求“速成”,而忽视受教育者内心感受的环境中,能读到此书,是孩子的幸运,也是父母的幸运。

05《心流》




——最优体验心理学
作者: [美]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心流”是指人们在专注于某种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忘我状态——这种状态下,个人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自觉充实且高效

“心流”状态有助于自我整合,建立一种稳固的内在秩序,提升专注程度。而自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专注”

注意力塑造自我的同时,也被自我塑造。

本书作者是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心流”理论创始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他在书中系统阐述了心流理论,进入心流状态的条件,从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工作、人际关系等各方面,阐述如何真正进入心流状态。

“如果一个人能随心所欲进入心流,不受条件的限制,就已经掌握了改变生活品质的钥匙。”

进入“心流”状态时,一整天可能都会围绕某件事情展开、继续,所做的任何事情,即便是浇花、做饭这样的小事,都打上那件重要事情的“烙印”,思考着的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进入“心流”状态的人,精神可以高度专注,自律成为一种必然。

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幸福感和行事效率,状态对了,便可渐入佳境。

结语




皮尔博士说:“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股力量,它能够使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关键是要激活这股力量,并全心全意地向着我们的目标努力。”

想对生活有掌控感,想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有序,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必须自律,因为这是底层的规律。

罗斯福也肯定了自律对人生的意义:“有了自律能力,没有什么事情是你做不到的。”

自律的方法论千篇一律,最终都要落实在行动上。方法论使人清醒,而持续不懈地行动,才是使你真正不断优于从前的你的不二法门。

拥有自律品质以后,你还是你,你已不再是你。

读一本书,在当时或许感觉没什么影响力,但在默默阅读的过程中,那些与作者心灵交汇的时光,那些不断刷新的认知体系,内在一次次的更新洗礼,一次次心灵的鞭策,都化为力量与光芒,在往后的岁月里,不断引导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温馨提示:这几本书在微信读书APP都可以找到电子版,速读无忧;喜欢纸质书,可在下方进行选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十年后差距有多大?
如何纠正生活状态?
培养孩子的恒心和毅力
“五动”助成好习惯
读懂了《养成自律,从来不靠硬撑》,你就读懂了自律的人生有多精彩
真正的自律,从不靠硬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