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和张抗抗老师商榷——来源于共织网的《张抗抗:知青们,别再说什么“青春无悔”了》读后

     不知道是何原因导致张抗抗老师对过去知青岁月悔之甚深?我们都是一介平民,即使你著作等身,你还是一介平民。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我们都无法改变我们所处的政治或者社会环境。因为你无法改变,于是用你的余生背着这个“有悔”的沉重包袱?这不是一个聪明人应该持有的心态。

      张抗抗老师说:老三届人不喜欢说,总是说我们我们的,因为那个时代没有只有我们。我们缺少个性崇尚集体精神。

不知道崇尚集体精神有何不可?为何不对?难道我们对当今社会缺乏集体或者社会意识,一己之私利高于任何原则、高于社会基本道德、一切向钱看的痛恨还不够吗?

张抗抗老师说:不要再用知识青年这样自欺欺人的词语了吧?能不能平心静气地抚心自问:我们这一代中的大多数人,可曾真正拥有过文化和知识?

知识青年,其实只是一种特定的称谓罢了。就上世界六十年代而言,在全国尚未普及义务教育,特别是作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文盲比例还很高的时代里,小学毕业或中学毕业,相对而言,已经是一种不错的学历了。那时候填学历,也有把小学未毕业填作“高小”的,意味着很高级的文化水平了。美国成人教育家卡耐基说到自学的重要性的时候说过,如果将人一生的知识比作一百的话,那么十数年在校求学的结果最多只占百分之三十。而另外的百分之七十都是踏入社会以后获得的。

即便我们“不曾真正拥有过文化和知识”,那又有什么呢?文化知识和做人,哪个更重要呢?君不见如今的“砖家、叫兽”哪还有半点做人的常识呢?这样的文化和知识,抛弃又何妨?

更不明白的是,张抗抗老师为何要“不要再仅仅说我们这一代人曾无私奉献、改天换地;不要再仅仅说我们那年代的人与人之间是多么真诚和纯洁。”

难道我们现在的真诚和纯洁已经多的不值钱了吗?我们的社会竟然已经不需要无私奉献、不需要真诚和纯洁了吗?不知道张抗抗老师究竟怎么啦?至于老三届中也有为入党提干而出卖或者告密者,我不知道在那个既然是纯洁的年代里,为何会有这些不纯洁的现象,张抗抗老师为何在此自相矛盾?回头我们再看看如今社会,甚至在政府的重要部门都有为了一己私利而出卖国家利益的间谍和内奸,孰轻孰重?岂不一目了然?究竟哪个超纯的社会一点杂色都没有呢?人类发展史上,您见过超纯的社会吗?反之,能因为有了“杂色”,就把那个年代全部看做杂种了呢?

张抗抗老师认为:那是一个人才的断层,是老三届难以攀登的高峰。这一代人几乎都有未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本人即是一例。大多数人只能从事普通的熟练劳动,成为这个社会金字塔的底座,如今已面临着下岗和退休。

老朽以为:就当今教育而言,难道就没有断层了?北大清华自1949年以来何曾出过一位大师?这不是断层?现在的教育从小到大,哪一个方面不是让人忧心忡忡?在集团“以经济建设为重心”、个体以金钱为中心的时代里,连为人师表的教育工作者都一切向钱看了,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难道我们不感到悲哀吗?

至于不能掌握一门外语,你的母语汉语学好了吗?母语没过关,为何要花费那么久的时间去掌握学习一种不一定用得上的外语呢?再说,哪个社会能改变多数人是金字塔的底部呢?大家都跑到金字塔顶部去,这个金字塔能持续多久才不会哗啦啦倒塌呢?

张抗抗老师认为“由于共和国十七年教育和文革十年的经历局限,我们这一代人正在不知不觉地退出社会,离社会的主动脉越来越远。我们的知识结构和意识形态在本质上同市场经济难以相容;我们已经习惯了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适应了大锅饭的劳动报酬和生活方式,于是同今天的自由竞争原则产生了剧烈的抵触和冲突。”

老朽想问的是:我们能接受“十七年教育和文革十年的经历和局限”,为何不能接受以后三四十年的拨乱反正和先进的市场经济呢?难道在那二十七年之后,知青的脑子一瞬间集体僵化冻结了?我以为:事实是恰恰相反:我们剧烈抵触和冲突的是在目前体制下无序的市场竞争以及权贵经济、官商经济的畸形发展。


至于张抗抗老师所说老三届中,“从事高科技、高级经贸活动的人才和高级管理人员,比例极小”一说,更不值得一驳,难道老三届以后的人,都从事这些高端技术和高端管理工作了吗?所谓高科技、高级经贸(且不论这个词是否准确)和高级管理人员在目前的社会里不是“比例极小”了吗?从逻辑学而言,既然都高级了,哪还有高级一说呢?不也多平庸了吗?

张抗抗老师此文条条都是破绽百出、自相矛盾、逻辑混乱、思绪悲哀,我在怀疑,这真的竟然出自这样一位知名作者之手吗?

那么,青春,究竟“有悔”还是“无悔”呢?

作为老三届、作为知青,在黑龙江兵团战友聚会的大会上,我曾经公开地说过:1993年公出黑龙江——那片我为之奉献了美丽青春的黑土地,曾经慕名去过哈市的知青餐厅,企图回味那个艰难痛苦却又激情狂热的年代。在各地老知青的留言簿上,最让人难忘的一则留言是:过去的一切,爱不起来,也恨不起来。我以为,这样的描述是非常准确的。爱它吗?它却消磨了我们美丽宝贵的青春时光,使我们成了光有青年的容貌却没有知识脑袋的“知识青年”。恨它吗?它却给了我们艰苦的生活磨练,为我们奠定了迎接今后困难的勇气。经历过零下40几度的严寒,在呼啸着来回翻滚的大烟泡雪天里行走过的人,还怕其他什么天气吗?我敢说,正因为喝过北大荒的这杯“苦酒”,以后生活中的什么“酒”我都能从容面对,从不打怵。但是,过去的,无论幸福与苦难都已经过去了,因为毕竟我们更多的还是生活在现实中。把过去作为负担去谴责、作为光圈去赞美,都没有意义。因为快乐地面对现实的生活,比其他的更重要。

大河东方

2016 42220:2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1964至1979期间【知青】资料一览
随云:回家的感觉(连载)
69届初中生:知青运动中最特殊的知青
【魏宽放】从插队延安的北京知青到三线建设者
读张抗抗《丑陋的老三届》有感
纪录片《知青岁月》火热的青春、燃烧的年代,知识青年的激情岁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