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霸王别姬:项羽悲叹道,乌骓马已经难以纵横驰骋,虞姬啊虞姬,我该拿你怎么办呢?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对项羽英雄末路的记载非常的详细,这应该是司马迁对项羽这位以一己之力推翻秦朝的大英雄结局的深深同情!

同时,司马迁把项羽的事迹列在专门列述帝王生平的“本纪”中,在汉高祖刘邦之前,就是对项羽功劳的肯定!

一千年之后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面也几乎把司马迁的叙述都照搬过来了,可见项羽的失败在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影响。

项羽罹难之前的情景非常的壮美:

有霸王听见四面楚歌时的黯然神伤,

有霸王放不下美人时的儿女情长,

有不知名农夫对他的故意欺骗,

有二十八名骑兵勇士的誓死跟随,

有决战前在铁粉面前的慷慨演说,

有在乌江边霸王辞谢好心亭长,

有霸王落幕前的慷慨悲歌,

有霸王的自刎殉志,

有五个小人物对霸王的分尸求功。

每一方面都可以成为后来优秀剧作家的素材而加以扩展发挥。

四面楚歌

当汉军把项羽的两万残军层层包围在垓下城的时候,已是寒冬腊月。

五年前,同样是这个时间,项羽率领几万楚军将士破釜沉舟,以山崩地裂之势,在巨鹿城下大破秦军,斩杀副将王离,击败主将章邯,何等威武!

霸王之名从此威震华夏!

而今,楚军军营一片凄凉景象,军粮已经吃光了,战士们受冻挨饿,在苦苦地坚持着,跟随项王征战以来,这些将士基本上是每战必胜,就是现在他们也抱着忠于项羽,愿与项王同生共死的决心。

城外,汉军大帐里面,刘邦也很焦急,因为五十万士兵每天的消耗也很大,紧拖下去也不是办法。

当年,废丘城里的章邯硬是坚持了十个月,最后老天帮忙,废丘城才被攻下来。

现在,垓下城里的项羽比章邯更会打仗,要是再像围废丘城一样围上几个月,那么汉军的给养就是个挺大的问题。

快速结束战争才是当务之急!

不知道是张良还是韩信,或者是其他人给刘邦出了一计,就是用歌声瓦解楚军的军心,让楚军不战自溃!

当年周朝建立以后,周公制定礼乐制度,分别从外面和里面教化人、约束人。

可见,人类很早就发现了音乐对人心的引导和教化作用。

现在,在刘邦焦急之时,音乐的巨大作用又被提出来:汉军可以唱响楚歌,来瓦解楚军想继续战斗的军心。

于是,汉军军营里在半夜时分响起了楚歌,悠扬凄婉的歌声很快传到了饥寒交迫的楚军将士的耳中,七尺男儿在战场上出死入生毫无畏惧,却顶不住对故乡父母、妻子的思念之情!!

当汉军唱起楚歌的时候,不知道多少的楚军将士潸然泪下!

从军这些年,家里的父母双亲还好吗?

妻子和孩子都在盼望我能够平安回到他们身边啊!

这些年,妻子一个人照顾父母双亲,真是受累了!

孩子也一定长高了吧?

如果我见到他们还能一下子认出来吗?

这些年来,多少的弟兄长眠他乡,再也回不到亲人身边了!

我还侥幸活着,是上天给我回家团圆的机会吗?……

想到这些,不知道多少楚军将士泪如泉涌!

于是,大量的楚军选择逃离军营,有的突围出去,也有的投降汉军,谁不想回到亲人的身边?

项羽也听到了飘扬在军营上空的凄怨的楚歌,这是他很熟悉的乡乐,现在自己家乡的诗歌竟然在汉军军营里响起。

难道汉军已经把楚地完全攻克了吗?

不然怎么有这么多人在唱楚歌?

其实,项羽一想就能明白,汉军中本来就有大量的楚人,唱楚歌不很正常吗?

再者,他国的人学一首楚歌也不费劲啊!项羽的惊诧是多余的!

他也应该知道,其实这就是汉军那边用的攻心计!

霸王别姬

其实,自从鸿沟协定签署了以后,项羽拟定的所有行军路线都是回家:先是打算回彭城;受到汉军反扑以后,不敢再回彭城,而是想去淮南,因为大司马周殷在那里镇守;在得知周殷也反叛以后,他不得不一路向东南撤军,终于撤到垓下。

楚军在垓下城大败,多少楚军将士再也无法回到故里!

乡思是无法抗拒的!

楚军将士早已心归故里,项羽何尝不想!

这时的项羽,也不管有多少楚军将士逃亡了,他动情地在大帐里面唱起诗来:力拔山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很可能,汉军阵营飘扬过来的楚歌,也触动了霸王内心深处最敏感脆弱的地方,面对惨淡的战局,霸王慨叹自己英雄盖世却时运不济,危急时刻他放心不下一直陪伴左右的美人虞姬!

力拔山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这是项羽在说自己,他对自己的英雄气概很是自信,从这两节诗也可以看出来,项羽是很自恋的,他很迷信自己的气概。乌骓马不能前进,其实也是说的他自己,他把自己比作宝马:宝马良驹不能再向前奔跑,那是因为时运不济啊!

面对绝境,项羽没有对当前局面进行冷静分析,也没有反省自己在战略上的失误,而是继续自恋,把责任推到时运不济上面。

万人敌项羽最后时刻不知道怎样安置自己的美人,他曾指挥千军万马,杀伐果断,但在爱妻面前却不知如何是好。

面对敌人像秋风扫落叶一般冷酷无情的项羽,也有一般人的儿女情长,这才是一个真实的项羽,我们很多人之所以更爱项羽不爱刘邦,因为项羽更真实。

虞姬啊虞姬,我该拿你怎么办呢?

很明显,如果项羽带上虞姬奔逃,虞姬就是一个拖累……

项羽当年杀会稽郡守殷通的时候,他不犹豫;杀上将军宋义的时候,也非常果断;杀子婴,没有犹豫……

项羽面对冤家仇敌,下手毫不留情,果断有力,所以有些人说项羽很优柔,这不正确。

项羽在面对怎样安置他所爱的人的时候,犹豫不决起来!

他又不忍心自己说出口那几个字!

公元前195年,已当了七年皇帝的汉高祖刘邦在临死以前面对他所宠爱的戚姬也何尝不是左右为难!

当时,刘邦可能也想过让戚夫人随自己去地下,但又难以张口,他岂不知自己死后,戚夫人落在吕后的手里,结局会怎样吗?

他知道,但也无可奈何!

虞姬一直陪侍在项羽身边,她了解项羽内心的深刻挣扎,知道项羽很多话说不出口,现在大家都身陷绝境,自己就是个累赘!

如果不幸被汉军捉到,自己就会被献给刘邦,成为刘邦姬妾中的一员,项羽的最宠变成刘邦的玩物,这是虞姬受不了的!

不必多想了,我要给我心爱的男人以最尊严的体面,我愿以死来给项王和将士们壮行!

柔情似水的弱女子心里荡起万丈豪情,她愿意为项羽再跳一支舞,随舞随唱: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意思是:刘邦的军队已经攻占了楚国的土地,四面八方传来令人悲凄的楚国之声。大王你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已经消磨殆尽,我为什么还要苟且偷生

唱罢,拔剑自刎。

虞姬死在了自己爱人的怀里,这算是她心所愿的最好的结局!

几百年后,唐人根据虞姬的故事创制了词牌名“虞美人”,在宋朝时开始流行起来。

大家都很熟悉的南唐李煜的经典词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的词牌名就是“虞美人”。

到了近代,《霸王别姬》成为京剧中的一个经典剧目。

霸王项羽跟爱姬诀别的这一段凄美场景已经超越历史的范畴,深刻地印记在全世界华人文化中。

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虞姬死了,项羽不再有后顾之忧。

深夜里,他率领手下铁杆壮士八百多人,突破汉军的包围圈,向南飞驰而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虞歌骓逝
《百战成诗》歌词简释三.项羽、虞姬
琵琶曲《十面埋伏》的气概
项羽为什么没有霸占吕后?
朱坤明:红颜薄命,刘邦和项羽女人的悲惨结局,戚夫人和虞姬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无颜见江东父老的项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