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为儿科医生,我女儿也使用了生长激素,刚刚停药,虽然,严格来说,她并不符合用药标准……


网上流传一个段子,新时代孝子的标准是,不用生长激素,不戴OK镜,不矫正牙齿。

很可惜,小丫姐姐三条全中

。后两条我曾写过,链接放文末,今天只聊生长激素。

是的,小丫姐姐也使用了生长激素,总共用药一年半,刚停药。我认为有必要将我们这一年多的经历与大家分享。

小丫五年级时,有一天突然来了月经,此时她的身高为150cm。

通常来说,女孩子来月经后,身高发育会减慢并逐渐停止,据统计,月经初潮后的第一年,身高平均增长约4cm,第二年平均增长约2cm,然后停止增长。当然,这只是平均数,具体到每一个人是存在差异的。

如果按照平均值,小丫的最终身高将在156cm左右。

对此,我感到有些难以接受。

虽然,小丫此前就有了一些开始发育的迹象,如乳房稍有隆起,偶尔长个痤疮,但并不明显,我也没有太在意。而且,我曾问过丫妈的月经初潮时间,她是上初中时来的,而月经初潮时间与遗传的关系比较大,所以,我甚至有些沾沾自喜,就算小丫刚上初一就来月经,也还有一年半,在此时期再长个10公分,身高达到160cm,最终大概率能长到165cm左右,够了。

但是,现实却狠狠抽了我一巴掌。小丫才上五年级,身高仅150cm,可月经来了。

怎么办?

作为儿科医生,我当然知道,即使女孩的最终身高在156cm左右,也算不上身材矮小;而且,小学五年级来月经并不太早,很多孩子都是如此,完全达不到性早熟的诊断标准,那么,究竟要不要干预?如何干预?

我决定,第一步,先检查骨龄看看。

所谓骨龄,顾名思义,就是骨骼的年龄,它与孩子的实际年龄可能存在差异,如果骨龄大于年龄,则说明孩子的骨骼发育(或者说,身高发育)提前了,以后继续长高的空间被缩小;反之,如果骨龄小于年龄,则说明孩子的骨骼发育落后这或许不是坏事,至少孩子还有继续长高的空间。

检测方法很简单,用X光照个片就行。小丫测出的骨龄比实际年龄偏大几个月。

现在,摆在我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顺其自然,二是想方设法让小丫再长高一些。

该顺其自然吗?

从理性的角度、科学的角度看,该这样做。

我和丫妈都不算高,用我的身高减去13cm后,加上丫妈的身高,再除以2,即为小丫的遗传预估身高,计算结果为157cm(注:男孩的遗传身高为母亲身高加13cm后,加上父亲身高,再除以2)。小丫的身高并没有明显偏离这个值;而且,显而易见,小丫的身高偏矮,并非疾病所致。作为医生,我知道,自己应该保持佛系,随缘。

但是,我不仅是医生,也是父亲!

医生讲的是科学、是理性,但为了自己的孩子,我发现,平日里的理性全被抛诸脑后。

但是,有没有办法能让小丫再多长高一些呢?

或许有。

大家一定听说过,要想孩子长得高,需要均衡的营养、足够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当然,这些都没错,不过,目前已经水淹脖子了,仅仅依靠它们,肯定没什么用。

另一个办法就是用药!两类药物:

一方面,抑制孩子的性发育

虽然雌激素能通过刺激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分泌而促进身高生长,但也会加速软骨细胞衰老,导致生长板融合、身高生长停止。

所以,可以通过抑制性发育而减缓骨骺融合,给她的身高发育争取一点儿时间,这称为GnRHa治疗,通常用于性早熟儿童。

常用的药物分为每月注射一次及三月注射一次两种,它们的价格类似大约每月花费一千多元用药后短期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全身过敏反应、注射部位无菌性脓肿形成、颅内压增高等,不过发生率都很低,若能及时处理也都算不上严重;长远看,目前尚未发现GnRHa治疗可出现长期不良反应。

另一方面,使用生长激素。

其实,我根本没有给小丫做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因为我知道,她大概率不缺。当然,这是不对的,并不符合医学规范,但我此时并不完全处于医生的角色,而是一名焦虑的父亲,医学规范算个屁!

GnRHa治疗的同时联用生长激素,孩子的身高生长速度或许会有所提高,但也可能没什么变化,碰运气而已

生长激素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药物,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风险,或者说,药物的副作用。其中,头痛是最常见的,不过通常为良性,此外,颅内压增高、眼内压升高、股骨头骨骺滑脱等可能性也存在,虽然很低。

事实上,使用生长激素最大的问题是价格昂贵,并且,对于小丫这种并非生长激素缺乏的孩子来说,效果不一定好。常用的剂型有两种,一种是水剂,另一种是粉剂。水剂可以用类似于胰岛素注射笔的注射器械直接注射,只需每次更换针头,痛苦小;粉剂麻烦一些,需要先用专门的注射用水稀释后,自己拿小注射针注射,疼痛感稍强些,至于效果,两者类似,不过水剂的价格远高于粉剂,约为后者的一倍多。

考虑到需要每天打针,我还是选择了水剂,几乎没有痛苦,孩子容易接受。当然,还有只需每周注射一次的剂型,但过于昂贵了。

小丫当时的体重大约50Kg,所以,各项费用加起来,每月花费大约一万多元,不便宜。

往左,是接受孩子自然的身高;往右,是每月一万多的花费,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并不确切的疗效。该如何选择?

小丫不小了,我不能独自作出决定,必须向她讲明利弊,由我们共同抉择。当然,对于价格,这孩子心里完全没数,搞不清楚这是多还是少

,她最关心的,是自己天天都要打针这事儿。

最终,情感与焦虑战胜了理性与科学。

开始用药的前三个月,小丫的身高增长达到了两厘米多,后来逐渐减慢,用药一年时每三个月的身高增长约为1.5cm。用药的最后三个月,小丫的身高仅仅长了约一厘米。

由于效果已不明显,我们停止了用药。

幸运的是,用药期间,小丫每三月一次的身体检查,各项指标基本正常,骨龄也没有因为生长激素的使用而加快,直到停药时仍未完全闭合。

可以预计的是,不久后小丫会再次来月经,身高应该还会有所增长,但估计余地不多。我猜测,她的最终身高大概率将落在162cm~165cm之间。

回顾这一年多,幸运的是,小丫没有因为用药而出现不良反应;用效果上看,说不上很好,但也差强人意;至于高额的花费是否值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让我回到当初,重新选择一次,我还是会坚持自己当时的选择,估计小丫同样如此。

循证医学有一条原制是要尊重患者的意见。当然,这需要一个前提,充分的沟通以获取足够的信息。

大多数情况下,我的身份是医生;这一次,我的身份转换成了患儿家长。换位思考,作为家长,可能面临当局者迷的情形,但也更能直面自己的内心与需求。人是一种情感动物,科学与理性我们必须相信,但它们并非生活的全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病例分析:大多数性早熟的孩子为什么还需用生长激素治疗?
协和儿科内分泌专家:真正让孩子“拔高”的黄金年龄,是多少?
为什么有些性早熟的孩子也需要使用生长激素治疗?
了解性发育与身高,这关系到孩子的成年身高
上海儿科医生对儿童长高5问5答,条条“干货”,家长记好娃快高大|骨龄|营养素|维生素d|儿科医生
儿科医生点出:这5类娃实在难长高,再不纠正就晚了,家长要上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