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第一到第三章(2)



道德经

RECOMMEND

作者:老子

推荐语: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01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常”,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乙本均作“恒”。)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译文

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说得出来的名,就不是常名。

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所以常从无中,去观照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照道的端倪。

无和有这两者,同一来源而不同名称,都可说是很幽深的。幽深又幽深,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之前也有提到过,道作为万物之起源,其本身并不能用语言去形容它的玄妙,任何概念都无法用来指谓它,反过来说,能用语言指代的就不是道,而是某种可以被具象化的,实体化,概念化的东西。

在《淮南子 道应训》中就如此表述:无始曰:“弗知之深而知之浅,弗知内而知之外,弗知精而知之粗。”太清仰而叹曰:“然则不知乃知邪?知乃不知邪?孰知知之为弗知,弗知之为知邪?”无始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孰知形之不形者乎?”

作为终极实体的道不可言说,其本身作为一个哲学意涵并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再次阐述之理,但老子将它放在开篇,却显得别有深意,几乎就等同于告诉读者:我对我接下来要描述的东西一无所知,而正是这种一无所知,才完成了不知之知。

名可名,非常名

名是什么,名就是一切概念的指代,譬如说,我们说一张桌子,我们可以指着一张书桌说这是一张桌子,可以指着一张饭桌说这是一张桌子,但究竟什么才是“桌子”这件器物的本体,却没有一个人能说得明白,因为它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当中,是一个概念的指代,就算你把全世界的桌子都砸毁了,但只要这个名还存在,桌子仍旧存在。

再打个比方,就像让你画一个完美的圆,你可能觉得这还不容易,拿一个圆规随手就能画出来,但这个圆如果你拿放大镜无数倍去放大的话,就会发现它仍旧是由无数条粗短不一,长短不均的线条组成,我们所谓的完美的圆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当中,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出现。

而老子说非常名的意思就是,当一个名称出现,它就必然指向某个具体存有的事物(你不可能赋予一个无法认知的事物一个名称。)而一旦被名称所定义,它就立刻被名称所局限,譬如,当我说亮的时候,我觉暗自规定了什么是暗,说一件东西错的时候,一定暗指了什么是对的。

这就导致,名一定是相对的,是非恒定的,也就是非常名的含义。

那有朋友肯定会问,老子不也擅自命名了道吗?照这个说法,道岂不是也落入俗套之中了?是的,老子也发现了这个矛盾,一方面,道无法言说,但另一方面,我们又需要借助语言来规定其含义,于是,在25章,老子又开始”瞎说“大实话了: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是的,对于道,我们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们一无所知

越过悠悠千年的岁月,我们看到了一个老人极为澄澈,真诚的目光。

接下来,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和有是老子设立的核心矛盾之一,无即是天地的开端,有则是万物的母体,两者相辅相成,相伴相生,没有无就没有有,相对的,如果没有有的存在,无也只能是一片寂静的虚无,没有任何的可能性存在,之后老子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里傅佩荣先生将之断句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以无欲契合无名之境,有欲契合有名之境,可作一说)

其实两者都是道之玄妙的体现,老子并不认为两者谁高谁低,关键就在于你能否用心去看到其中的端倪,这里的观并不是我们常说的用眼睛去看,而是庄子中说的坐忘,通过心灵去体会道的存有,最后,老子感叹道: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解读者多赞美无,而贬低有的作用,其实老子之后明确表示,有和无并无前后之分,

“同出而异名”,有无都是道的化象,只不过是名称不同罢了,两者并没有绝对的分野,在一定的情况下,有也会转变成无,而无也会转化为有。这里有人可能反驳,在之后的40章中,明确说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简本释文中写作的就是:“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在我看来,这才更符合老子的本意。

02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译文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促就,长和短互为显示,高和下互为呈现,音和声彼此应和,前和后连接相随。

所以有道的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道;万物兴起而不造作事端;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业成就而不自我夸耀。正因他不自我夸耀,所以他的功绩不会泯没。

在这一章中,老子为我们展现了日常生活中价值判断的相对性,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意思就是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一旦我们对于什么是美产生了一个定论,那么所有人就会拼了命往这个标准上靠,厌弃那些达不到这个标准的,用陈懿典的话说:“但知美之为美,便有不美者在。”这一方面激发了社会的欲望和彼此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对那些达不到这个标准的人来说也不公平。

而且我们同时要知道的是,这个美丑之间并没有一个绝对的分野,就像唐朝以胖为美,而现在却以瘦作为评价标准,当所有人都照着一个模子打扮自己时,不多时,在美的标准中又会分化出丑的部分,如此往复,把所有人都拖入无底的深渊。因此吴澄说:“美恶之名,相因而有。”

同样的,当所有人都知道“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打个比方,比如说一家有两个兄弟,某地发生了水灾,出于同情,兄弟两商量了一下,各自表达以下心意,哥哥为了捐了10000元,弟弟捐了500元,人们往往就会对这个哥哥称赞有加,对弟弟则指指点点。。

你看,一旦我们把10000元看作了善的标准,那么不善自然成为对照组产生,一旦说谁是善人被规定出来了,那么不善的人也就被确认了,更重要的是,当善的标准被确定下来,伪善也同时应运而生,还是之前的例子,当我们把10000元确定为一个标准,那么有人捐了100000元,他立刻就成大善人了,但他真实的人品,德行却掩盖在其中,无人知晓了。

之后,老子举出了六组相反相因的观念: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有需要无才能够彰显,难要和易相比,长要靠着短...都在于说明观念的对立形成,并且在对待关系中彰显出来。

老子用极为质朴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做人不要有那么多的定见,一旦有了定见,就会把这定见之外的东西划归为否或错误,从而失去了自己的主动性,所有的一切并没有所谓绝对的价值判断标准,都是在不断地在变动中。

所以圣人心中并没有这些定见之分,“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里要注意的是,老子口中的圣人和儒家并不相相通,儒家的圣人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系的典范,而道家的圣人则更偏重自然形态的养育,蒋锡昌对此解释道:“'圣人’乃理想之主,应深居简出,以'无为’化民。

由于没有自己的定见,圣人眼中的一切都是可乎可的,顺其自然发展,但这并不是说要完全抹杀个体的主动性,像霍姆斯·伟尔奇(Holmes Welch)就说过:“'无为’并不是意指避免一切行动,而是避免采取一切充满敌意的侵犯性的行动。”(《道家》英文本第三十三页)

无为是老子文本的核心概念之一,在之后的篇章中会有反复提到,后续会有详细解读,这里且按下不表。

之后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道作为天下万物的生生者和杀生者,其本身生育了万物,但它从来不将其看作自己的功劳,它滋养万物却从不彰显自己的才德,从道的角度看,一切都是平等的,就像我们人站在地球表面,抬头看见一座高楼大厦就觉得不得了了,但你如果从宇宙的角度去看,人和这个所谓大厦都只是一粒看不见的尘埃,没有高低之分。

功成而弗居弗居是什么,我做了这件事情,但我并不将它的功劳的化为己有,反而要将其推让出去,成功了,我不居功,失败了,我也不气馁,这件事情能否做成本身并不是出自我的意愿,而是它本应当做,做完我就离身而去。李白在《侠客行》中写道: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也正同此理。

现代人可能很难以理解,我做成的事,我邀功都来不及,最好把不是我做的都揽到我身上,这样领导才能提拔我,给我升职加薪,但可以试想,如果在职场中我们一直以锐气自居,总想着彰显自己的能力,将许多本不属于自己的功劳强加到自己身上,可能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快速晋升,但久而久之,底下人会认为你德不配位,暗地里诋毁你,而领导也会觉得你风头太盛,威胁自己的地位,最后的下场反而不会好到哪里去。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正是告诉我们知道进,也要知道退,俗言道:做官要三思,三思就是思危、思退、思变。“你不去争,反而你的功绩不会被淹没。

03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译文

不标榜贤才异能,使民众不争功名;不珍贵难得的财货,使民众不起窃盗;不显耀可贪的事物,使民众不被惑乱。

所以有道的人治理政事,要使人心灵开阔,生活安饱,意志柔韧,体魄强健。常使民众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争盗的〕欲念。使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依照无为的原则去处理世务,就没有不上轨道的。

本章中,老子针对争盗乱这三种社会乱想提出了而自己的间接和相应的应对之道,老子认为,当今社会为什么乱象频出,各种奸诈之徒层出不穷,原因就在于我们“尚贤”即崇尚名声,“贵难得之货”,即对于财货的贪欲,“见可欲”即相互比较引起的嫉妒和不满。

可以试想,如果我们都生活在大家拥有同样生活水平的社会中,所见之处都是相对均等的生活体验,并且人们发自内心地满足于这样的生活状态,那么盗贼,偷窃等自然无处发生,欺骗,狡诈夜无处遁形, 孔子将这种社会形态称之为大同: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而现代社会,正是由于对名利的过度角逐,对财富的过分执着,导致各种伪诈之徒层出不穷,欲望不断滋生,人和人之间总是在不断的比较中;今天李四又新买了一套房,明天王五又新进了一辆车。人心无法安定下来,灵魂得不到归处,这才是社会发生动荡的主要原因

正如孔子所叹: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而老子 也相应的给予了解决之道: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陈荣捷说:“'虚’意指心灵宁静与清净之极致,没有忧虑与私欲。”实其腹就是填饱他们的肚子,心灵澄清宁静,就能减少外在的欲望,肚子填饱了,人就不会显得浮躁,在道德经第十二中也提到:是以圣人之治,为腹不为目,同理。

弱其志,就是减少他们对于欲望的渴求,强其骨就是让人民的身体处于一个健康的水平。

之后老子提到一个颇受争议的话:常使民无知无欲,很多人将老子的这种主张理解为一种愚民政策,认为这是教导统治者减少民众受到教育的可能,但结合上下文,老子其实并不是希望人民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任由统治者摆布,而是削减多余且错误的欲望,回归自己的自然状态,这里的知和欲可以理解为错误的欲念,比如,人生就应该以赚钱作为目的,对于金钱的过度推崇等,而这种错误的观念会导致人进入歧途,也不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意味使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在老子看来,正是这些沽名钓誉之徒,出于对于名利的渴望,不断企图改造社会,但他们有没有对于道的准确认知,于是导致了各种乱象,如果说孔子的社会理想是复周礼的话,那么老子的理想社会就是复太古,老子并不主张创新,在第六十七章写道: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最后,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又重复了一遍他的治理主张,无为,只要依照无为的原则去处理世务,就没有不上正轨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白云观白云讲堂周高德道长《道德经》简读一(第一章——第三章)
关于老子《道德经》的思考
《老子》第二十一章解读
老子李耳去太乙山,紫真说了6句话,概括了《道德经》所有思想!
老子与道德经的历史真相三十七
老子经典语录, 句句博大精深, 智慧超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