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边的错误:鞭子的隐喻、马哲到底疯没疯?一文说清原著与电影的区别

朱一龙主演的电影《河边的错误》,上映3天,票房破亿,作为一部文艺片来说的话,算是很好的票房成绩了。

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我想应该主要是凭借这么几个元素的叠加:原著余华的名气与影响力,故事本身是一个连环凶杀案充满了悬疑,主演朱一龙连获影帝风头正盛,再加上90后新锐导演魏书钧,之前也凭借《永安镇故事集》等电影,以及自己独特的电影艺术风格,在业界内小有名气。

《河边的错误》票房不错,但是口碑却两极分化,专业影评人都盛赞这是一部好片,而普通观众却有的说好,有的说差,更多的人,是说“看不懂”。

去看《河边的错误》前,大家可能是这个表情:哇,余华,朱一龙,好期待!

看完后,可能就变成下面这幅图上疯子的表情了:啊,疯了!这俩小时,鬼知道我都经历了什么!

于是,《河边的错误》第一天上映,在各地影院里出现了一个怪现象,许多观众一直看完了片尾,字幕结束了,厅里的灯亮起来,还在那呆坐着不走。有的就直接掏出手机,诸事不顾,先在网上搜该电影的解析。

有位网友说,他看的那一场,电影放映完后,就连保洁阿姨都看不下去,走过来对大家说,没有彩蛋,这就结束了。

此现象还上了热搜“河边的错误看完不走”。哈哈哈,感觉电影外的故事,比电影本身更有趣。

下面回到正题,来谈一谈这部电影:《河边的错误》。

01 《河边的错误》电影版与原著的对比

该片上映前,我曾读了两遍原著。原著小说是作家余华早年的作品,是余华1987年写的,但电影将剧情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后移了,挪到了1995年。(90年代现在好像成了刑侦剧特别喜欢的年代,也是年代剧喜欢去怀旧和表现的年代,当然也是该片导演魏书钧小时候熟悉的年代)

其实比起电影版来,我更喜欢余华的原著。原著小说虽然只是一个小中篇的体量,但是,其中充满了大量的隐喻和不确定性,你在读小说时,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人生经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作品已经说出的和没有说出的话,去做自己的体悟、解读和补充。

而电影,除了后三分之一的真实与幻境的交织,其前三分之二段落,其实就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刑侦故事。

电影基本上沿用了原著中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架构,但是,做了不小幅度的改编。

其实,电影版可以看作是该片导演魏书钧和编剧康春雷两个人,他们对原著小说的解读与再创造。

原著中,关于连环凶杀案的凶手,众说纷纭,大家读完小说,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甚至,你读第一遍和读第二遍,可能自己的看法也会重新推翻,变得不确定起来。

原著中,杀死幺四婆婆、中年工厂男、小男孩的凶手,可能是疯子,也可能是王宏、许亮或许亮钓友,或者是如小谢所说,是两个人联合作案,真凶利用了不懂事的疯子,让疯子替他杀人。

但是到了电影中,导演和编剧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凶手就是疯子。

比起原著中身份和面目模糊的几个案件关键人物,电影给这些人物都安上了名字和人物关系,以及他们为何如此这般的前提和背景。

原著中,许亮是一个在邻居眼里很怪很孤僻的男人,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但是在单位同事的眼里,同事却说他人很开朗。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其实是许亮性格的一体两面,都是许亮。从原著中许亮的种种表现来看,他可能患有癔症。

例如把钓友钓的鱼说成是自己钓到的,明明最后一次他没有去河边,他却说他去了,还说自己又看到了被害人。

而在电影中,许亮的身份和性格则很明确了,他是一个异装癖(也可能是同性恋)爱好者。

之前因为被冤枉判了七年。当他不幸成为河边凶杀案的目击者后,当朱一龙饰演的刑警队长马哲找到他后,他慌了。

他宁愿被再次冤枉判刑。因为害怕自己的隐私秘密暴露。

电影和原著最大的不同是:电影故事前面的三分之二是常规、确定的,后三分之一变得荒诞离奇、真幻交织。而原著则是前五分之四部分充满了悬疑、隐喻与讽刺,后面五分之一变得确定起来(马哲打死了疯子),但同时也包含着荒诞与讽刺。

电影最后,马哲“疯”了,他到底疯没疯,他所经历的事情,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他的幻觉,看你自己的感觉。

原著最后,马哲开枪打死了疯子,因为法律审判不了疯子,他只有杀了他,才能让他停止继续杀人。而马哲打死疯子后,局长为了不让他坐牢,暗示他可以假装精神病,并且给他申请了神经科医生,给他进行鉴定。

马哲开始时并不愿意“配合”,所以前两次医生都失望而归。到了第三次,马哲终于烦了,他故意恶作剧,说话颠三倒四,结果,顺利被神经科医生鉴定为精神病人,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了。至此,局长和他的妻子才松了一口气。

原著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

02 幺四婆婆的鞭子,暗示了什么,有什么寓意

电影中,通过马哲的梦境,揭示了鞭子的真正用途,而原著小说中,则有更明显的说明。

原来,鞭子是疯子鞭打幺四婆婆的工具。

小说中,通过那些好奇的邻居的视角,来描述了幺四婆婆被疯子鞭打的经过。他们在听墙角时,能听到屋子里奇怪的声音。有疯子的喊叫声,有人在屋内跑动的声音,还有人摔倒在地绊倒椅子的声音。后来,他们就听到了幺四婆婆呻吟的声音。

而且,幺四婆婆的呻吟声“与日俱增,越来越响亮。甚至她哭泣求饶的声音也传了出来,而疯子打她的声音也越来越剧烈。”然而当邻居们听不下去,去敲门救助婆婆时,幺四婆婆却不给他们开门。

看到这里,我们的第一感觉可能是:这个疯子太暴力了,而且打幺四婆婆越来越狠,简直不是人。

但是小说后面的描写让我们大吃一惊:“他打我时,与我那死去的丈夫一模一样,真狠毒啊。”那时她脸上竟洋溢着幸福的神色。

原来,幺四婆婆被疯子鞭打,居然是自愿的,而且她在被鞭打的痛苦中,居然觉得很享受!

这种受虐行为,用现在的流行说法就是SM,但很显然,幺四婆婆作为一个65岁、没有文化的小镇孤寡老人,她当然不懂什么SM,也没有兴致玩这个,她的自愿受虐心理,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单身老人的孤寂可怜。

幺四婆婆,16岁嫁到这个小镇上,她的丈夫习惯家暴,很喜欢打她。在她18岁时,她的丈夫就去世了,从此,她就一直一个人孤单地生活着。可想而知,幺四婆婆的生活有多么寂寞。

养了二十多年的鹅,并且喜欢编麻绳,这就是幺四婆婆能够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式了。

再结合小说中前面的一段描写,幺四婆婆把疯子领回家后,说疯子都这么大了(35岁),还像个小孩子,还要吃奶,甚至还把她的nai头给咬下来了。但说起这些时,幺四婆婆的脸上毫无痛苦之色。

由此可以看出,幺四婆婆因为长年的孤寂生活,把这个不懂事的疯子,既当成了自己的儿子,又当成了自己的丈夫。

在街坊邻居眼里,疯子是个温顺的人,因此可以合理推断,疯子之所以一次次鞭打幺四婆婆,是婆婆自己命令疯子打的。

疯子一开始是被动的,但是当他感觉到,他打了婆婆后,婆婆会很开心,于是他就一次次变本加厉,越打越狠,越来越暴力和疯狂,直至最后拿起了柴刀,砍死了幺四婆婆。

鞭子代表着暴力,也代表着封建意识的余孽,幺四婆婆是不自觉的受害者,并且已经习惯了逆来顺受的命运,还把这种暴力与伤害,当作是一种幸福。

18岁就守寡的幺四婆婆,本可以再嫁人,拥有健康正常的家庭生活,但是封建意识和传统观念,让她不敢迈出那一步。

所以,幺四婆婆主动求鞭打的受虐心理和爱好,看似畸形变态,实则体现了幺四婆婆的可怜。

幺四婆婆,是河边凶杀案的关键人物,正是因为幺四婆婆被杀,才引来了后面的一系列案件,也彻底搞乱和改变了刑警队长马哲的人生。

03 马哲到底开了几枪?马哲到底疯没疯?

影片中,许亮的自杀,是摧毁和改变马哲精神和心理的开始。

马哲,是一个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刑警队长。他做事认真精细,过分苛求完美,破案除了要证据链完整外,他还要去寻求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动机。

在马哲看来,有因才有果,一个杀人案的凶犯,必须要具备合理的作案动机,再加上清楚完整的证据,才可以去认定ta是犯罪嫌疑人。

而一个毫无自主意识的疯子,他作案能有什么动机?

除非是装疯或者被人利用。

局长告诉马哲,现有的证据,足以证明是疯子作案,这就够了,你还要去探求什么?

但是具有强迫症、过于执着的马哲,必须要把这个案子的“真相”彻底调查清楚。

在马哲探究真相的过程中,陆续又有人被杀,也陆续有更多的与该案有牵扯的疑似嫌疑人的隐私被暴露出来,诗人王宏与他的隐秘情人,许亮的异装癖,这些人的生活,因为无意中目睹了凶案现场而被改变。

许亮,一看见警察来找他,就习惯性地给马哲他们背诵接下来自己要做的事情。过去坐牢的经历,让他对被捕的细节已经熟门熟路。

马哲警觉地问许亮,是你干的吗?

许亮卑微地回答说:不是我干的,但这不重要嘛。反正你们也不会放过我的。

一朝被蛇咬的他,之前被冤枉坐牢,在他看来,再多坐一次也无妨,甚至枪毙他也行。

他最怕的,其实是自己秘密的暴露,怕被人们千夫所指。

所以当他保不住自己的秘密了时,他选择了死。而且是,死在马哲面前。

先送锦旗再自杀,而且死在你面前,死在你的车顶上,任谁目睹了这一幕能不崩溃?

这时的马哲已经抓狂。而小男孩的被杀,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马哲“疯了”。

但马哲到底是真疯还是假疯?

在我看来,马哲至少是患上癔症了。或者说,他原先的身体内就潜藏着癔症的基因,只是之前还没有发作出来而已。

在马哲的意识里,他杀了疯子。而且他感觉到一切都是局长的幕后操作。第二天,他冲进局长办公室,让局长把他抓起来。他告诉局长,他开了4枪,让局长通过弹道轨迹去确认手枪型号。

局长反问他:六四手枪一共有几发子弹?

马哲:7颗。

结果,马哲打开弹夹,一颗颗往外推子弹,发现,7颗子弹一颗都没有少!

由此可见,马哲一枪也没有开。所谓开了4枪,只是他的幻觉。

看到影片最后,马哲疑似发疯了,观众也开始跟着“发疯了”。

因为,电影前边的部分,都是正常的叙述跟表达,而到了后面,编剧(有趣的是片中的疯子就是编剧康春雷演的)、导演和演员“一起发疯”了,所以,观众看到后面的剧情,也无法不跟着一起发疯。

04 打开影片《河边的错误》的正确方式

原本,观众就像是开始破案时的马哲,认真查看、仔细推理、按部就班、寻求真相,可是突然,眼前的一切都变了,变得矛盾和不确定起来,什么才是真相,也变得无法判断。

这其实是编剧和导演给观众摆的迷魂阵。也是原著作者余华,给大家摆的迷魂阵。

余华这个老头太“坏”了,他就坐在那里,笑眯眯地看着大家逐渐混乱发疯。

而该影片的导演魏书钧和编剧康春雷,就是最先被余华“弄疯”的两个人。他们读了原著后,给出了自己的判断与解读,可是,最后又对自己的判断不确定起来,因为,原著小说就是一篇充满不确定的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确定真相的小说。

于是,魏书钧和康春雷,把影片最后的三分之一搞乱了,也弄成了不确定,准备把观众搞疯掉。

否则,影片不就成了普通平常的侦破片了嘛。那就既不余华、也不魏书钧了。

要疯大家一起疯。

所以,我这篇所谓的解析探究文章,在这里煞有介事地分析,其实也已经落入了余华和魏书钧的“圈套”。

小说《河边的错误》,作为余华青年时期(他27岁时写的)的先锋体验式作品,其实是一部戏仿式的侦探小说。它具备传统侦探小说的悬疑性,但是却又突破了传统侦探小说的套路,即真相没有确定答案,或者说,没有所谓的真相。

所以,大家别被“骗了”。

打开这部电影《河边的错误》的最佳方式,就是:去看去感受去思考,但是停止探求真相,停止要揭开谜底、要去破案的常规操作,因为,这本就不是一部刑侦片。

正如余华所说,“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

余华还告诉大家,把这片当作一部生活片来看挺好(感觉余华的话语中潜藏的意思其实是,电影版没有改编出原著的精髓,只能当作一部另外的作品看。当然余华是不会明说的,他只说,能改编出来就是成功,哈哈哈),可以让年轻的朋友体验和感受一下上世纪90年代的质感与生活。

(文/第一滴露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边的错误》:票房破亿的发疯文学
非常不错!非常喜欢!
今年最诡异的荒诞犯罪电影,原著小说尺度更炸裂,大家看完直呼太震撼!
期待一年终于上映了
朱一龙主演,余华作品《河边的错误》搬上银幕,看完的人都“疯了”,真相原来是这样?
重访80年代精神危机的寓言——解读《河边的错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