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宝森恳请哈宝山来青配戏

杨宝森恳请哈宝山来青配戏

吕铭康

(选自:吕铭康著《青岛与京剧》)

杨宝森

京剧大师、杨派老生艺术创始人杨宝森19091958),素以清纯雅正,韵味浓郁的风格而颇受欢迎。以至于现在许多的京剧老生演员,都钟情于杨派。于是,杨派老生的数量显得比较多。

杨宝森曾经多次来过青岛演出。上世纪40年代初正值抗日战争时期,率他的“宝华社”来青。哈宝山(1903—1994)是著名的二路老生,有“活王平”的美誉。他在北平边傍杨宝森,边傍谭富英,而以谭富英为主。而这次赴青岛演出,哈坚辞不去。而杨宝森本就有“杨·失·伍”的美称,意思就是他最擅长《杨家将》(《李陵碑》、《清官册》、《审潘洪》)《失·空·斩》(《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伍子胥》(《长亭会》、《文昭关》、《浣纱记》、《鱼藏剑》)这三出大戏。假如《失·空·斩》缺了哈宝山的“活王平”,那还了得?

哈宝山

于是,杨宝森叫上王泉奎(著名铜锤花脸)一同登门促,语甚诚恳,道:若你不去,我的戏也没听头了。这下咱们宝华社就栽了。哥哥(杨长哈四岁)求你,你算帮我忙罢!以战乱出行危险为由。杨宝森慨然道:你我三人同车去同车回,'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如何?哈宝山终为他的真诚所感动便毅然决然随同前往。孰料青岛戏毕,果然战事突紧。同人归心似箭,而铁路被军车充塞,客车根本不发。杨宝森和大家一样,家在北平,两地悬心。一个有点门路的当地戏迷找到杨,表示有办法送他一人登车,先回北平。杨当即谢绝道:我与哈宝山、王泉奎有言在先。如今身居险地,岂能一人先退?我若走了,对不起他们!直至车通北平后,杨才与大家同返。此事言信行果,肝胆相照,哈宝山备受感动,决定从此正式进入宝华社,专心与杨合作。

左起:杨宝森、杭子和、杨宝忠

杨宝森(左)、王泉奎《捉放曹》

杨宝森《失·空·斩》

杨宝森《文昭关》

杨宝忠

1957年,作为天津市京剧团团长的杨宝森率团在青岛永安大戏院演戏,同来为他伴奏的是京胡大师杨宝忠与著名鼓师杭子和,他俩与杨宝森是非常典型的“铁三角”,是他们共同创立了杨派老生艺术。当时担任二路老生的是哈宝山。这时的杨宝森虽正患病在身,但还是主演了《李陵碑》、《失·空·斩》和《文昭关》等非常有代表性的杨派名剧。在《失·空·斩》中扮演王平的自然是他老搭档哈宝山了。我那天有幸观看了他演出的《李陵碑》,记得他扮演的杨继业出场时,是明显的步履蹒跚、气喘吁吁,不仅与此时剧中人的现状惟妙惟肖且丝丝入扣,而他当时已经是重病在身,唱念都比较吃力,但他还是强忍病痛、一鼓作气地演了下来,正好把个已是穷途末路的杨继业演得栩栩如生,从而赢得观众极其热烈的掌声。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就在青岛这次演出后的不久,杨宝森因病医治无效而于1958210日在北京与世长辞,年仅49周岁,可谓英年早逝,真乃遗憾之至。时至今日,杨宝森这最后的舞台形象还历历在目。

2023-4-20 青岛 夹缝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宝森先生其艺其人(五)重艺轻财
杨宝森先生其艺其人 杨晓雄
四大须生——杨宝森
苦吟成圣的杨宝森
京剧 文昭关 杨宝森、哈宝山
白宝华:一代名琴师杨宝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