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放血疗法谈及罗天益
userphoto

2023.09.24 上海

关注
本来我今天也是没打算撰文,但中午刷的一则wb让我思绪翩跹,若是不把它们一一捕捉记录下来,便会很快地倏忽而逝。
某中医教授po了一个来自国外的短视频,并附上中医放血不同于此,仅略微出血即可的文字。视频的截图如下:(额头喷血)
这个放血情景,先是让我想起B站上很火的一位“非遗传人”,此人还是双硕,专门从事放血疗法,下图是此人的主页截图:
接着看到教授wb下方的评论中有人说,蒙古医院用这种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很有效,且是正规通行的用法,并没有出什么事故。这让我想起最近为撰文做准备,待选用资料中有一则来自罗天益的医案。
相比李东垣的书,我更喜欢罗天益的《卫生宝鉴》,以前先后通读过两遍。我常说,要不是忽必烈拥有罗天益和窦汉卿(《标幽赋》的作者)这两大涵盖内外治法的顶尖医家,可能历史早已改写。
我读wb联想到的这则医案题为“风痰治验”:
病人72岁,春日的某天,忽然头晕眼黑,目不见物,心神烦乱,欲吐不得,心中懊憹,头偏痛且微肿色赤,面红足冷。
罗天益断其为风痰内作,上下不得交通。先要以去肿为急,但病人年高体虚,热肿须用寒药,必然伤其脾胃,因而决定采用刺络法。
用三棱针刺之,其血紫黑,血块如露珠之状(凝瘀)。很快病人感觉头目清爽,诸证悉减。之后罗天益再针对其内风进行处方治疗,具体后文会谈到。
相比毫针,三棱针直径大得多,亦有一定长度,罗天益共刺了二十多针,虽未明言,但可以想见出血量绝不会少。
我在《两个穴位》一篇中介绍过两则清代放血医案,一则来自王堉的《醉花窗》,一则来自王孟英的《霍乱论》。放血量都很大,其对症起效也正在于必须达到一定的放血量。
上述,包括wb视频、b站视频、罗天益医案、王堉和王孟英医案,有刺头部的,有刺委中的,有刺曲池尺泽的,有刺脓肿处的…其放血的共同特点是:出血色黑、量较多、急证或实证。
就我有限的见闻来看,如此疗法,中医本有,至于血量多少,依据具体的病症需要以及病人身体情况来确定。当然前提是医者必须有相应的水平资
教授说的西方令人丧命的放血疗法,我没有相关具体了解,但可以想见,定是在采血位置、消毒和防止感染、放血量、以及是否对症等方面做错了。
至于十宣放血,其目的与上述不同,如喻嘉言在《寓意草》中所言,刺手足四末,是为了通过泄荣血而通气,“通气”才是刺十宣的目的。但上述放血,确实就是为了“放血”。再说,十宣只是点刺的话,也根本出不来那么多的血。
中医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就在于其自古以来广纳百川,采用N术对应不同的疾病需要,疗效决定了中医始终在民众心目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可如今百年来,中医愈发囿于汤药内治这一门中,还视其它手法为不屑甚至反感。这真是教人担忧的一个发展势头。
最后要说回罗天益在上文医案中的处方:天麻半夏汤
这个方名听上去令人不禁想起,出自《脾胃论》的其师父李东垣半夏白术天麻汤。其成分为:黄柏(酒洗)、干姜、天麻、苍术、白茯苓、黄芪、泽泻、人参各、白术、炒曲、半夏(汤洗七次)、大麦蘖面、橘皮。
罗天益的“天麻半夏汤”成分为:天麻一钱、半夏一钱、橘皮七分、柴胡七分、黄芩(酒制炒)五分、甘草五分、白茯苓五分、前胡五分、黄连三分,粗末,作一服。水二盏,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渣,食后温服。忌酒面生冷物。
与东垣方相比,罗天益此汤去掉了补气和辛温之品,并更针对上焦痰热,整体偏凉,符合医案中的病人情况。
对比师徒二人的方子,我想起何绍奇先生在其《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中专门写“罗天益”的文章,他总结罗天益相比张元素李东垣俩人,其在学术上特有的三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从甘温到甘寒”,即便有人参黄芪等补气药,也只是配角了。
何先生借清初的吴澄,说东垣治虚损专注于升,但此法仅仅适用于“中气下陷”的证型。倘若阳虚于下,法不宜升,阴虚于下,更不宜升。字里行间看得出,何先生完全赞同吴澄的看法。
而吴澄的这段文字又令我想起,王孟英在《温热经纬》对“补中益气汤”,及东垣据此所撰的各种类方(如清暑益气等等)的评价。他说东垣专事升阳,若气虚属于元气无根,则补中益气等升阳之剂,绝不能误投,下虚之人,服之则往往暴脱;若是痰阻于上,更会令痰气升逆而上厥。
我在《破执2》中强调过,古人心中始终有一把衡量气机升降出入的标尺。另在《苏子降气汤》中也说明过,古人向来将东垣的补中益气汤视为“升气”的代表。因而,当疾病的矛盾在于“气乏降”的时候,不能投予此汤。
罗天益这里的医案,气有升无降,用的正是何先生总结的“甘寒”变法。
何绍奇认为罗天益广求博采、择善而从,一生成就不在张元素李东垣之下,但他始终无比敬重李东垣,连他所撰的《医学发明》和《兰室秘藏》,多有自己的心得经验,其书却只冠以李东垣之名,而自我隐身。何先生认为大可不必如此。
但我看来,何先生可能未必了解过,李东垣有值得罗天益这样做的人格力量。
《东垣老人传》记录过他们师徒二人的情谊。罗天益家境贫苦,欲求拜师时,对李东垣诚恳地说,他是为了今后生计,同时“亦传道矣”。
李东垣为了让他能安心学习,不但提供全部的日用饮食,三年之后还以嘉奖之名,送给罗天益“白金二十两”。说他知道罗天益生活不易,勉励他切莫动摇,半途而废,可以用这些钱去养家。
也就是说,李东垣不但包下了罗天益的个人开销,还连带照顾了他的家庭。
东垣临终前,将生平所有书籍资料一并交付于罗天益,说这些不仅是交给他的,也是交给天下后世的,“慎勿湮没,推而行之”。罗天益说他一直念念不忘,“言犹在耳,念之益新”。
我曾和朋友打趣过,当年清贫的朱丹溪是用几个月雷打不动的固守,打动了罗知悌,而富二代的李东垣,则是用一袋金子直接拿下张元素。但现在看来,以李东垣的品格,即便他不是富二代,即便当年他没有那一袋金子,也能如朱丹溪那样,纯用品格与坚持打动张元素,正如罗天益仅用好学诚恳打动了李东垣一样。
李东垣的多年善待,换来了罗天益的极力报答。最终,李东垣享有脾胃派创始人之名,罗天益则成为元代开国功臣,并留下中医历史上极为重要的综合性医书《卫生宝鉴》。可以说,师徒二人完美地演绎了什么叫做“互相成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的医生 / 罗大伦 / 第13页
李东垣丨罗天益:“补土派”李东垣和罗天益师徒的故事
李东垣丨罗天益医案:气虚也会引起头痛,不能所有头痛都活血化瘀
李东垣丨罗天益医案:病人发狂请巫师作法无效,一剂大承气汤治愈
痰湿导致的耳鸣头晕医案
李东垣传世名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