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分钟家务

这是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提出的一个观点: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哪怕每天做一分钟也好。

魏书生老师要求每个孩子回家做家务,有的家长考虑孩子学习紧张,有点心疼孩子,不舍得让孩子再做家务了。

然而,魏书生老师说,一定要让孩子做家务,而且保证每个同学都有时间:坚持每天做一分钟家务。

这下,没有人再会说没时间做家务了吧。

那么,魏书生老师为什么要努力引导孩子们在家中做家务呢?

魏书生说的道理,小毅非常认同(推荐:魏书生《好父母,好家教》)。小毅也真心认为,做家务可以让孩子学习心疼父母,学习为父母付出,学习关爱家庭,让孩子更有责任感,归属感,从而培养孩子热爱集体,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魏书生老师说,如果孩子学会了为父母分担,学会了心疼父母,那么孩子自然有努力学习、回报父母的内在动力。所以,让孩子做“一分钟家务”,不仅不会耽误孩子学习时间,而且会让孩子更有责任感,更会体谅父母,从而学习的动力更足,提升孩子成绩。最重要的是,孩子有责任感,会更愿意付出,这样会更加热爱生活、活出生命的意义。

而且劳动也是一种技能,劳动时,孩子手脑并用,这是在锻炼孩子的手脑协调能力,也是在锻炼孩子的耐心,毅力。就像小毅今天让我女儿干活那样。

小毅的女儿,今年5岁了,上幼儿园中班。午饭后,看到女儿的哥哥在洗碗,又联想到哥哥在中班 之前就尝试洗碗、擦桌子等劳动了,于是我转向了女儿。

“迅,你去扫地吧。”

女儿却不太积极,自顾自玩。

第一次尝试失败,我又继续引导。

“你要学着干活了,哥哥像你那么大就已经开始学着洗碗、擦桌子了,干得可好了!”我一边说,一边朝儿子身边走走,想给他点赞,因为他刷碗很认真的样子。

女儿看妈妈这么坚持,说:“我不会扫地。”

“我来教你吧。”(从这儿可以看出,劳动真是一项技能,得通过学习实践才能掌握)。

于是,我告诉她,扫地就像铲车铲土,把地上的垃圾铲到一块儿,最后扫进簸箕就行了。

女儿于是开始学习扫地了。

因为孩子年龄小,长得比簸箕高一点而已,不好扫,她就灵活地采用蹲着的姿势来扫,开始扫了,她就投入进这项劳动了,低头扫了几分钟,竟然拿着簸箕去我的房间,我看她扫得有点慢,不想等了,便问:“你到我房间干什么?”

“我来帮你扫地啊!”

嘿,真正专注于家务后,竟然开始自觉地干更多了。

我很开心。

她到垃圾筒处把簸箕中的垃圾倒进去,前后倒了三遍——第一遍完全倒到垃圾桶外面了。

看,劳动也锻炼耐心和毅力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啥爱做家务的孩子,不用父母操心还成绩优异?魏书生的回答亮了
段振业:做家务的孩子,才会有家庭责任感,你想不让他学习都困难
教会孩子做家务,用行动心疼父母,这是头等大事!
思享|一位十年经验班主任的演讲,值得家长们深思!
魏书生 陶继新|孝敬感恩:孝敬感恩是幸福之源
孩子考了8分,老师一番话让我羞愧:教育,永远要让孩子看到希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