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愁弥漫念美食
乡愁弥漫念美食
我母亲小时候生活在建水古城哑巴寺旁边,解放初期十四五岁即离开老家,先随民工队到元江一带修公路,后来辗转来到蒙自正式参加工作,成家生儿育女,成了建水籍贯的蒙自人。母亲生前对老家建水念念不忘,对建水亲戚的深情挂念,始终忘不掉的建水味道,是她一辈子固守的乡愁。
母亲能够正常自由走动的年月,每次回建水走亲串戚,必定带着草芽、熟藕、西门豆腐返回蒙自。后来,母亲渐渐年老体衰行动不便,去不了建水了,就三天两头与那边的亲戚通电话。亲戚从建水来看望她,也一定少不了要带来西门豆腐、熟藕、草芽这三种建水特产。母亲每每因此非常高兴,慈祥的脸上笑眯乐呵,心情好得像个得到心爱之物的小孩子。
母亲格外喜爱故乡物产的基因,肯定大部分遗传给了子女,来自建水的蔬菜和食品,我和哥哥、姐姐也都喜欢。在外要是有人问我是何方人氏,我回答说是蒙自人,不过常常会补充说,也算半个建水人,因为母亲的老家在建水。
建水旧时为临安府所在地,人杰地灵,卧虎藏龙多名士;物产丰饶,水陆杂陈出美食。自认为是半个建水人的我,窃以为,建水美食以“西门豆腐草芽宴,云田熟藕汽锅鸡”最有特色。
草芽为滇地少见的独特食材,是建水独有的香蒲科水生宿根草本植物,滇南一带乃至云南省内其它地方皆无种植。建水草芽主干露于水面,根芽伏藏于水底淤泥中,需像掏采莲藕一样摸摘,可食用的幼嫩新生根状茎,形似象牙,颜色乳白,又称象芽菜。建水草芽炒食、煮汤、生腌、凉拌都极其甜脆鲜嫩,可清心泻火,祛热除烦。以我个人的喜好,用上好的里脊猪肉,切成薄得仿佛透明的肉片,将清水烧沸,放少许猪油和精盐,倒入直接用手掰成小段小段的草芽,待清汤再次沸开,下肉片汆一下即起锅,草芽漂浮汤中,洁白淡雅,鲜嫩的肉片增加了香味,口感之清新、清香、清脆、清甜、清爽,无与伦比,回味无穷。
云田熟藕系常见的建水大众美食。名字富有诗意的“云田熟藕”,其实就是糯米揣莲藕,将藕段洗净截去一端的节头,把浸泡过的糯米揣入藕孔中,煮熟后待用。在云南,产藕的地方,一般都会做糯米揣莲藕。建水“云田熟藕”之所以特别出名,是因为云南各地种植的塘藕,藕身一般为七孔,而产于建水东城外小麦厂海子的莲藕有九孔,粗肥白嫩,为藕中之上品。食用“云田熟藕”时,将煮熟晾凉的糯米揣莲藕,切成厚薄适中的片,放入油锅中煎炸,表皮呈黄色时捞起,盛入盘中,撒上花椒盐,香酥绵软,实在是佐酒佳肴。
汽锅鸡当仁不让属于建水最有名气的珍馐。从更开阔的视野看,汽锅鸡是一道非常能够代表云南水准的经典滇菜。烹制汽锅鸡,非得选用放养的土鸡,鸡太大不行,鸡大骨老肉糙;鸡太小也不行,肉质过于细嫩则不香;鸡不能太肥,要避免油腻;鸡也不可太瘦,瘦则肉柴味寡。一定得用刚要下蛋的嫩母鸡或刚打鸣的小公鸡最好,配料也宜简单,只要几片生姜、几根小葱、少许胡椒和食盐即可。放三七或天麻的汽锅鸡另当别论。所有食材放入汽锅,不用加水,进入锅中的蒸汽自会滴沥成汤。持续不断的蒸汽熏蒸两三个小时后,锅内鸡块肉粑骨离,汤汁清澈透亮,鸡肉鲜腴滑嫩,绝对是世间至味。著名作家、美食家汪曾祺在昆明读西南联大时,最爱做的一件事是“培养正气”,也就是去吃汽锅鸡。好吃懂吃的汪老回忆说,“原来在正义路近金碧路的路西有一家专卖汽锅鸡。这家不知有没有店号,进门处挂了一块匾,上书四个大字:'培养正气’。因此大家就径称这家饭馆为'培养正气’。过去昆明人一说'今天我们培养一下正气’,听话的人就明白是去吃汽锅鸡。” 外国人同样对汽锅鸡赞不绝口。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恩来总理亲自确定菜品的国宴中,就有滇味名肴“汽锅鸡”。 据说尼克松品尝之后,连声赞道:“味道太鲜美,味道太鲜美了,真想连整个汽锅一起吃进去!”云南汽锅鸡中外驰名,除了食材好,更离不开建水特有的紫陶汽锅。陶质汽锅并不难烧制,但偏偏用别处出产的汽锅蒸出来的鸡,都不如用建水汽锅做出的纯正有味。建水盛产红黄青褐白五色陶土,含有多种金属元素,尤其铁含量较高,烧制出来的紫陶光亮如镜,质感细腻,可谓“坚如铁,润如玉,声如磬”。建水紫陶汽锅外形古朴,构造独特,圆盖,鼓腹,两个对称的狮头耳,肚膛扁圆,正中立有一根小指般粗细的空心管腔直通底部,蒸制汽锅鸡时,源源不断的蒸汽,就是沿此管进入锅膛。当年周恩来总理出国访问,曾携带建水紫陶汽锅作为礼物赠送外国朋友。
西门豆腐是一张闻名于世的建水美食名片。现时,西门豆腐是建水豆腐的代名词。建水豆腐之所以味道绝美,主要得益于制作豆腐的豆料和水非同一般,选用大而圆的白皮黄豆是根本,取用甘甜的井水做豆腐是关键——好豆腐和水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好水才做得出好豆腐。建水人做豆腐,皆用古井好水。据说现在的建水城内,大约尚存古井128口,星落棋布在古城大街小巷各个角落。建水的古井,泉台无恙,清澈如镜,绵软回甘,特别是西门的大板井,已滋养当地人六百多年,有着“滇南第一井”的美誉,“水味之美,贯甲全滇”。闻名遐迩的建水西门豆腐,就是用大板井的古泉水所做。
过去,建水豆腐叫作临安豆腐,历史极其悠久,明末清初就享有盛名,至今滇南一带仍流传着一首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民谣:“云南臭豆腐,要数临安府。闻着臭,吃着香,胀鼓圆圆黄灿灿,四棱八角讨人想,三顿不吃心就慌。” 古代流传下来的美食,除了有歌谣、诗词吟唱,一般都还少不了一个动人的传说。临安豆腐的故事就很传奇:相传明末时期,建水一后生要去服兵役,离家前夜,母亲担心儿子途中挨饿,便连夜将刚刚做好的豆腐切分成小块,一个个用纱布包好,然后置于石块之下将豆腐里的水分压除,制成小块状的豆腐,天明后让儿子背在包里带着上路。长途跋涉之后,等建水后生取出包里的豆腐,一块块豆腐已经发霉变臭。刚想把豆腐扔了,但一想是母亲熬夜所做,顿时觉得但吃不妨。于是,便将霉臭的豆腐放在炭火上烘烤,等到豆腐烤得焦黄,原本看似变质的豆腐,散发出一股特别的香味,擗开,只见冒着热气的豆腐内里,有无数蜂窝状小孔,放进嘴里一嚼,松软劲道,味道出奇的好。后来,服完兵役回到家乡,后生如法炮制,邻里尝过之后,都对如此美味的烤豆腐赞不绝口。就这样,烤豆腐吃法在建水流传开来。
滇南一带,更习惯把烤豆腐叫作烧豆腐,就是用火盆装上点燃的木炭,架上铁条篦子,把豆腐放在上面烘烧,边烘边翻动,待豆腐膨胀熟透,即可蘸上配好的蘸料食用。建水的烧豆腐,压制得小巧玲珑,每个象棋子大小,装在竹簸箕里,洒上一点盐巴,在太阳下曝晒三五日,隔日翻动一次,豆腐呈灰白色,就可以烧烤了。烧豆腐摊上,食客围着火盆而坐,豆腐在铁篦子上慢慢烧烤,熟了就鼓胀起来。食客用筷子或者直接用手抓起一个焦黄膨胀豆腐,凑到嘴前吹一吹,或在手心里颠一颠,待豆腐不太烫了,蘸了调料,入口咬嚼,热气裹着不可抗拒的浓香,顿时在口腔里面弥漫,那种妙不可言的滋味,让人忍不住想要品啜两口小酒。吃建水烧豆腐,我一气吃二十多个还意犹未尽、欲罢不能。
犹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一定程度上,一方美食也能成就一方人的品质。我觉得建水烧豆腐暗合着建水人的诸多性格,外表朴实,内心炽热,看似其貌不扬,但在属于自己的场面上,只有一点光和热,就能演绎非同一般的精彩;摊主边烘豆腐,边与食客款款而谈,顾及每个客人的感受,不冷落任何一个人,体现了建水人的淳朴、热情、心细;让食客自己用包谷粒记着所吃豆腐的个数,最后再数数算账,这是对人的真诚、放心和信任,也是建水人处世的一种气度。
而对于我母亲而言,建水西门豆腐,建水的诸多美食,不仅仅是她一生喜爱的味道,更是让她魂牵梦绕的老家建水的记忆。晚年,牙齿脱落,味觉退化,有些味道在母亲眼前和嘴里消散了,但有的味道却在她心底永存。无论时光如何流逝,就算与故乡水隔山横一难见,当珍藏在心里的味道勾起记忆,老家建水,召唤着她,也抚慰着她。
所以我坚信,对故乡食物的味道记忆,实际上是一种味觉上永不消失的乡愁。绝不是人的嘴馋,而是无论你走多远,胃口都留在了故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汽锅鸡、烧豆腐、草芽寻觅云南建水特色美食
【旅游天地】建水西门,豆腐的江湖
云南最值得去的6座美食小城,为了吃也可以专门去一趟
五一出游,西双版纳太贵、大理丽江太火?这座历史悠久的边陲小城安利给你
建水吃什么
云南建水美食十八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