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userphoto

2023.10.25 北京

关注

【提要】《史记》记载,楚国祖先出自颛顼帝高阳,是祝融之后。


【摘录】

一鸣惊人、问鼎中原

【札记】《楚世家》伍举和苏从的进谏

《史记》记载伍举和苏从进谏楚庄王

庄王卽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令国中曰:“有敢谏者死无赦!”伍举入谏。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锺鼓之闲。伍举曰:“愿有进隐。”曰:“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庄王曰:“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举退矣,吾知之矣。”居数月,淫益甚。大夫苏从乃入谏。王曰:“若不闻令乎?”对曰:“杀身以明君,臣之愿也”于是乃罢淫乐,听政,所诛者数百人,所进者数百人,任伍举、苏从以政,国人大说。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君权交替过程与故君的丧礼有直接关系。所谓三年"谅闇不言",是新君继位之初,借故君丧礼而实行的一种帝王术,旨在控御遗臣,接管实权。殷高宗、周文王、周康王、晋文公、楚庄王、楚灵王、滕文公和粱襄王等人的继位仪式,及其先君的丧葬礼制,均可证此说。

(杨华:《“谅闇不言”与君权交替——关于“三年之丧”的一个新视角》,《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5年第00期,第1-20页。)


楚庄王三年韬光养晦,不言朝政但心系朝政,是一种政治谋略。

【札记】《楚世家》女隤氏断臂生三人

《大戴礼记》收录了鬼方氏之妹女隤氏断臂生三人的传说故事。

( 王聘珍. 大戴礼记解诂 卷七 帝系[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3128.)


【提要】司马迁《楚世家》改为“吴回生陆終。陆終生子六人,坼剖而产”(剖腹生),以便符合生活情理。

【摘录】

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琇姓,楚其後也。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後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1690.)


【提要】林义光指出,《大戴礼·帝系》篇,所称女隤启胁生子,不太可能,但是邾公钟铭说“陆融之孙邾公剑”,终、蟲古音相合,则陆终固有其人。


(林义光《诗经通解》,上海:中西书局,2012年,第2页。

【批注】“陆终”,证据可能不足。


【提要】楚武王五十一年,楚怒随背己,伐随。

【批注】

伐随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周召随,“数以立楚为王”,数,责备,数说。周王室责怪随国。

【提要】

楚武王三十五年,楚国国君熊通想要提升自己的爵位等级,要求随国联系周王室。周王室没有答应,楚国熊通自立为王。楚武王五十一年,周王室责备随国纵容楚国称王。楚国认为随国背叛自己,于是伐随国。

(司马迁:《史记》卷四十《楚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695页。)


【提要】楚成王恽元年,结好诸侯,楚国借助周天子的名义,镇压夷越之乱,开拓东南区域,阔地千里。

【摘录】

成王恽元年,初即位,布德施惠,结旧好於诸侯。使人献天子,天子赐胙,曰:“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於是楚地千里。 

(司马迁:《史记》卷四十《楚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697页。) 


【提要】楚成王被太子商臣逼迫自杀。商成为楚穆王,去世后,楚庄王即位。


【批注】楚庄王政治能力突出,立下很大业绩。


【心得】《国语·楚语》“太子欲善,善人将至”

《史记》记载的楚庄王事迹主要围绕政治才能与赫赫武功。《国语》记载的有关楚庄王培养太子的事情,司马迁没有收录。但是这则材料比较有意思。

庄王使士亹傅太子箴,辞曰:“臣不才,无能益焉。”王曰:“赖子之善善之也。”对曰:“夫善在太子,太子欲善,善人将至;若不欲善,善则不用。故尧有丹朱,舜有商均,启有五观,汤有太甲,文王有管、蔡。五王者,皆有元德也,而有奸子。夫岂不欲其善,不能故也。若民烦,可教训。蛮、夷、戎、狄,其不宾也久矣,中国所不能用也。”王卒使傅之。

(左丘明撰,鲍思陶点校:《国语》卷十七《楚语上》,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第258页。

古代最高统治者往往重视培养接班人,往往派优秀老师去指导太子。然而,父母优秀,子女不一定优秀。士亹说:“太子欲善,善人将至;若不欲善,善则不用。”认为太子未来的发展主要还是和太子自己有关。《论语》中说:“我欲仁,斯仁至矣。”讲的也是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体自己动起来,向上向好发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外部的环境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强调主体自己的能动性,并不否定客观环境的作用。楚庄王坚持还是任命士亹担任太子的老师。于是士亹请教楚国的贤人申叔,询问教育方法。申叔告诉士亹充分使用典籍教育太子,如《春秋》、《世》、《书》、《乐》、《令》、故志、训典,配以优秀的人陪伴在太子周围,从各个方面教育太子。申叔最后说如果这样都不能够教育好,那就放弃。

这则故事可以给当代忧心孩子教育的一些家长以启迪。



【提要】楚庄王八年,借助讨伐陆浑戎的军威,到达洛阳,观兵于周郊。这种军事行为是非常不敬周天子。周派王孙满劳楚王。楚庄王问鼎,王孙满正告: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楚退。

(司马迁:《史记》卷四十《楚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00页。) 


【提要】楚庄王二十年,围宋。城中食尽,易子而食,析骨而炊。此事见《左传·宣公十四年》。

【批注】人间惨象。法布尔《昆虫记》中蚂蚁王国食物耗尽要毁灭的时候,也是这种惨烈的情形。

(司马迁:《史记》卷四十《楚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02页。) 




【提要】《史记》记载:楚灵王三年,楚国会盟诸侯。

【摘录】

    灵王三年六月,楚使使告晋,欲会诸侯。诸侯皆会楚于申。伍举曰:“昔夏启有钧台之飨,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王有盟津之誓,成王有岐阳之蒐,康王有丰宫之朝,穆王有涂山之会,齐桓有召陵之师,晋文有践土之盟,君其何用?”灵王曰:“用桓公。”时郑子产在焉。於是晋、宋、鲁、卫不往。灵王已盟,有骄色。伍举曰:“桀为有仍之会,有缗叛之。纣为黎山之会,东夷叛之。幽王为太室之盟,戎、翟叛之。君其慎终!”


(司马迁:《史记》卷四十《楚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04页。) 

【批注】

夏启,钧台之飨

商汤,景亳之命。

周武王。盟津之誓。

周成王,岐阳之蒐。

周康王,丰宫之朝。

周穆王,涂山之会。

齐桓公,召陵之师。

晋文公,践土之盟。

桀,有仍之会,有缗叛之。

纣,黎山之会,东夷叛之。

周幽王,太室之盟,戎、翟叛之。

《史记》记载:楚灵王三年,楚国会盟诸侯。楚国大臣伍举告诉楚王历代的会盟,其中“夏启有钧台之飨,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王有盟津之誓,成王有岐阳之蒐,康王有丰宫之朝,穆王有涂山之会,齐桓有召陵之师,晋文有践土之盟”同时告诫楚王无骄傲,“桀为有仍之会,有缗叛之。纣为黎山之会,东夷叛之。幽王为太室之盟,戎、翟叛之”。

[ 司马迁:《史记》卷四十《楚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04页。]

要借鉴这些历史教训。


【提要】楚灵王之死,难以想象。他认为自己犯了众怒,不愿意“待於郊以听国人”。他认为所有人都背叛了自己,不愿意进入楚国大县。但是,后面事情的发展并不是他估计的那样子,国人特别畏惧楚灵王回到国都,甚至虚假的消息,能使得新王子比和子晳自杀。可能两个楚王都不得人心。或者楚灵王还稍微有点人心,申无宇在他最为困难的时候,还甘愿冒着杀头风险,给他送终。楚灵王在会盟诸侯的时候,多么得意。等到临去世的时候,却是这么凄凉。


灵王闻太子禄之死也,自投车下,而曰:“人之爱子亦如是乎?”侍者曰:“甚是。”王曰:“余杀人之子多矣,能无及此乎?”右尹曰:“请待於郊以听国人。”王曰:“众怒不可犯。”曰:“且入大县而乞师於诸侯。”王曰:“皆叛矣。”又曰:“且奔诸侯以听大国之虑。”王曰:“大福不再,祗取辱耳。”於是王乘舟将欲入鄢。右尹度王不用其计,惧俱死,亦去王亡。


(司马迁:《史记》卷四十《楚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07页。) 



     是时楚国虽已立比为王,畏灵王复来,又不闻灵王死,故观从谓初王比曰:“不杀弃疾,虽得国犹受祸。”王曰:“余不忍。”从曰:“人将忍王。”王不听,乃去。弃疾归。国人每夜惊,曰:“灵王入矣!”乙卯夜,弃疾使船人从江上走呼曰:“灵王至矣!”国人愈惊。又使曼成然告初王比及令尹子晳曰:“王至矣!国人将杀君,司马将至矣!君蚤自图,无取辱焉。众怒如水火,不可救也。”初王及子晳遂自杀。

    (司马迁:《史记》卷四十《楚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08页。) 



【提要】叔向论子比失败的原因。要成立大事,需要五个条件:人、主、谋、民、德。叔向也讨论了齐桓公、晋文公成功的原因。


【摘录】

初,子比自晋归,韩宣子问叔向曰:“子比其济乎?”对曰:“不就。”宣子曰:“同恶相求,如市贾焉,何为不就?”对曰:“无与同好,谁与同恶?取国有五难:有宠无人,一也;有人无主,二也;有主无谋,三也;有谋而无民,四也;有民而无德,五也。”子比在晋十三年矣,晋、楚之从不闻通者,可谓无人矣;族尽亲叛,可谓无主矣;无衅而动,可谓无谋矣;为羁终世,可谓无民矣;亡无爱徵,可谓无德矣。王虐而不忌,子比涉五难以弑君,谁能济之!有楚国者,其弃疾乎?君陈、蔡,方城外属焉。苛慝不作,盗贼伏隐,私欲不违,民无怨心。先神命之,国民信之。琇姓有乱,必季实立,楚之常也。子比之官,则右尹也;数其贵宠,则庶子也;以神所命,则又远之;民无怀焉,将何以立?”宣子曰:“齐桓、晋文不亦是乎?”对曰:“齐桓,卫姬之子也,有宠於釐公。有鲍叔牙、宾须无、隰朋以为辅,有莒、卫以为外主,有高、国以为内主。从善如流,施惠不倦。有国,不亦宜乎?昔我文公,狐季姬之子也,有宠於献公。好学不倦。生十七年,有士五人,有先大夫子馀、子犯以为腹心,有魏焠、贾佗以为股肱,有齐、宋、秦、楚以为外主,有栾、郤、狐、先以为内主。亡十九年,守志弥笃。惠、怀弃民,民从而与之。故文公有国,不亦宜乎?子比无施於民,无援於外,去晋,晋不送;归楚,楚不迎。何以有国!”子比果不终焉,卒立者弃疾,如叔向言也。

  (司马迁:《史记》卷四十《楚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10页。)

【提要】楚平王弃疾,听从了费无忌的坏建议,去了太子的未婚妻。宫廷内部政局开始不稳。最后,楚国内乱,伍子胥奔吴,吴破楚。

【提要】楚平王去世,楚昭王即位。令尹子常诛杀费无忌,平息了众怒。

【批注】楚昭王是一个贤能的君王,识大体。

【摘录】

  二十七年春,吴伐陈,楚昭王救之,军城父。十月,昭王病於军中,有赤云如鸟,夹日而蜚。昭王问周太史,太史曰:“是害於楚王,然可移於将相。”将相闻是言,乃请自以身祷於神。昭王曰:“将相,孤之股肱也,今移祸,庸去是身乎!”弗听。卜而河为祟,大夫请祷河。昭王曰:“自吾先王受封,望不过江、汉,而河非所获罪也。”止不许。孔子在陈,闻是言,曰:“楚昭王通大道矣。其不失国,宜哉!”

(司马迁:《史记》卷四十《楚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10页。)


【批注】进入战国时期,记载的资料就少了。

【提要】战国时期,楚国和秦国的斗争很激烈。

【批注】《楚世家》魏闻之,袭楚至邓

《考证》引用《史记志疑》,指出《楚世家》“魏闻之,袭楚至邓”这里“魏”作“韩”。


【提要】最后楚为秦所灭。

【心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数春秋战国主要诸侯国的起源和归宿(五)吴国
【入门级】晋国国君列表(修改版)
周史五十四(周厉王三十二年、共伯摄政十年【公元前832年】)
【博览】《史记》 中的三种用人模式
“《史记》中的成语”[“语音+文字”](十六)一鸣惊人
《史记》中的二次“一鸣惊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