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的能量到几点钟了?

写在前面的话

周五在心理课上一点点小事都会暴躁,我知道自己需要休息了。

在我发完《心理老师是爱哭鬼》之后,我的伙伴就帮我减轻了一些事。其实真正让我疲累的其实并不是我有很多事或者学生有多闹腾,而是我精力濒临耗竭。

但凡我精力充足,别说搞定几个熊孩子,我甚至觉得自己可以上天哈哈!

所以,学会觉察自己的精神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事务,让能量不至于完全耗竭真的好重要。

▷你的能量到几点钟了◁

我在《心理课怎么玩》这本书里面看到一张职业倦怠、耗竭状态的发展过程。是赵旭东疫情期间“在灾难中学习与成长”中分享的。

职业倦怠、耗竭的过程就像时钟一样滴答滴答地走,不及时关注的话,身心健康就会陷入被动。

(图:你到几点钟了)

把12点这个地方当作一点钟。

1点钟:还可以。我行,我很牛。

2点钟:投入更多。

3点钟:忽略自己的需要。根本不要吃饭睡觉、家里什么事儿我都扔得开。

4点钟:压抑内心冲突。心里有别扭和压力,我都可以无所谓压下去。

5点钟:对价值改释、合理化。遇到麻烦,我就找一些理由来合理化,说服自己不在乎。

6点钟:越来越否认出现的问题。很多事情积累越来越多,还在否认,不处理。

7点钟:退缩、放弃。产生明显的副作用,很多事就不想做了。

8点钟:可见的行为改变。

9点钟:对自己个性没有感觉,对自己的需要越来越没有感觉,对自己的人格和价值观都麻木不仁。

10点钟:内心空虚。

11点钟:抑郁。

12点钟:完全耗竭。

这是没有人帮助、自己也不寻求自助、环境不好、压力持续存在的情况容易出现的一种过程。

我们最好努力让自己不要超过六点钟:当你已经不想干、不敢干的时候,可能就是需要求助。这是心理、行为上我们看得见的东西。 身体的疲劳比较容易测量,但心理疲劳大家容易觉察不到。

当我熬夜写推文时我在3点钟,忽略自己的睡眠时间;当我接多个心理咨询的时候,我在四点钟,心里有别扭和压力,我都可以无所谓压下去;当我的事情积累在一起无法处理时,我处在5-6点钟之间,很多事情积累越来越多,还在否认,不处理。

如果我不及时喊停,那么接下来就是7点钟状态:退缩、放弃。产生明显的副作用,很多事就不想做了。

目前的你,在几点钟呢?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好累哦◁

当你开始下意识重复地喊“好累哦”,可是又说不出为什么累的时候,你就要留意自己是不是正在被某件事缠着,在不知不觉中消耗了自己的能量。

以前我常常会脱口而出“好累啊”,可是又不知道自己累的点在哪。后来发现,累就是身体的信号灯,它在提醒你:能源不足。

这时候我就会去想,是哪件事让我很想逃避,那么这件事就是消耗我能量的吸血虫。吸了我的血,还一点长进都没有。

当我们能源不足的时候,就像手机没电一样,要么抓紧充电,要么关掉各种耗电应用,以维持手机生命。

现在我比较少喊“好累哦”,倒不是因为能量源源不断,而是每当我觉察到自己好像累了的时候,就及时关掉多余应用,及时充电。

当然,偶尔也有来不及的时候,比如这一次,自己舍不得关掉一些“应用”,导致自己能量快没了。我已经好久没有一睡一整天了。

周樊在她的书里提到了另一种累。她说很多人在自己的“两难”中被卡住,在各种选择中消耗着自己能量。

而且不仅是这些较为重大的决策会消耗我们,那些会随时随地高频率出现的“小纠结”对我们的消耗事实上更大。

是再睡十分钟还是马上起床?

是去跑步还是继续窝在沙发上追剧?

是要换座位还是选择忍受?

他说的事,我该给什么反应,是豁达淡定还是直接告诉他我不开心?

无论事情大小,每一次在选择中的举棋不定就是一种内在拉扯,所有的拉扯都会造成巨大的意识消耗。

这也是很多人发现一天下来,回顾自己似乎没有做什么具体的事,却感觉非常累。

因为所有的生命力都被内在的各种自我拉扯消耗掉了。

那么,你累吗?你累的原因是什么?

▷我的累与他人无关◁

有一次,自己因为遇到一个很棘手的个案,导致自己几乎在崩溃的状态。

所以那两天,我脱口而出的都是“好累哦,好想睡觉。”而且整个人一直恹恹的,根本打不起精神。

然后我一个朋友看着我这副没精神的样,想着激励一下我,说:“你一个心理老师累什么?别的老师那么忙都没说什么,不也好好的。”

本来累的没力气说话的自己,听到这话打起最后一丝精神怼了回去:“我累是我自己的事,需要和别人比较吗?别人不累,我就不配累吗?我累不累跟别人忙不忙有什么关系?”(好朋友,任意怼)

我们总是习惯以别人为参照物去生活。

你看人家学习那么认真,你怎么就不想学呢?

你看别人都进步了,你怎么就不行呢?

你看别人都没有喊累,你怎么老是喊累?

你看别人那么坚强,你怎么动不动就哭?

我不想去评价以别人为参照物的生活好不好,大家心里有数。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了在生活中找参照物,可是人的心理状态也要以他人为参照物吗?

我开心时,是因为周围人开心?

我不能难过,是因为周围人没有难过?

这样的状态真的舒服吗?

我的感受,不需要以别人为参照物。让我产生感受的是我和外界的关系。

自我能量>处理外界事物所需能量,我就精神抖擞

自我能量<处理外界事物所需能量,我就萎靡不振

所以,我的感受和别人没多大关系。

▷补充能量 或者 学会拒绝◁

阿华独创公式:

当下感受=精神能量➖处理外界事物所需能量

当你的感受不佳时,可以从上面两个变量入手,要么提升你的精神能量,要么砍掉多余的外界事物。

补充能量

补充能量的方式有很多种,因人而异。比如打球、跑步、运动、听音乐、看书、睡觉。

我发现一个小现象,能让你感受充满能量的活动恰恰是你小时候就会做的事。比如我充电的方式就是好好地睡很长很长的觉哈哈哈。

我感觉怎么舒服怎么来吧,哪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方法。

大胆拒绝

如果能量没办法一下子补回来,那么就要考虑砍掉一些不必要的事务。比如某件别人也能完成得很好的事;或者一件不做也没多大关系的事。

当然我可以砍掉的事情很多,我觉得天塌了都没事,这地球少了我照样转,转得还漂亮,那我多睡一会儿地球也不会毁灭吧?

如果地球一定要毁灭,那我醒了也没用啊,所以安心啦!

当然,学会拒绝是一门艺术。

拒绝意味着有可能失去,失去好的机会,失去好的评价,失去好的……

反正啥都担心失去,就是不担心失去自己。

我也不是很懂拒绝,只是每次拒绝就做好了会失去的准备。

必须照顾好自己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己。

▷照顾好自己◁

谢谢你能看到这。

趁着休息期分享这篇推文,就是想告诉大家: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才能更好面对生活。

我一直说“勇气”这个词,累了就照顾自己超有勇气的!

春风迎面吹来的时候,我就站在你身后,就好像,春天正在把你推向我。(林舒曼蒂《喜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出生入死(一)
没有参照物的世界,所有的一切都将无法被描述。
情绪健康:天使与魔鬼之间
不抱怨,不批判,就是在守护能量 外在的人事物越令我们抓狂和困扰,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原本没有好坏对错
学会守护自己的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