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茶知识 >茶叶辞典(十三)

(1)漏影春

漏影春[Louyingchun]  古代特制名。以茶为主,加以其他果物,堆塑成花卉形。宋代陶谷《清异录·薅茗》:"漏影春,法用镂纸贴盏,糁茶而去纸,伪为花身,别以荔肉为叶,松实?鸭脚之类珍物为蕊,沸汤点搅。"

(2)酪苍头

酪苍头[laocangtou]的别称。宋代杨伯岩《臆乘·茶名》:"岂可为酪苍头,便应代酒从事。"参见"酪奴"。苍头,古代私家所属的奴隶。

(3)茶水

(1)[Tea infusion] "茶汤(2)"。宋代吴自牧《梦梁录·茶肆》:"又有一等街司衙兵百司人,以茶水点送门面铺席,乞觅钱物,谓之龊茶。"宋末元初周密《武林旧事·诸市》:凉水有"甘豆汤?椰子酒……茶水?沈香水?荔枝膏水。"

(4)香乳

香乳[Xiangru]  汤的赞称。唐宋人饮茶以茶汤沫多为佳,沫白如乳。宋代杨万里《谢傅尚书惠茶启》:"远饷新茗,……当自携大瓢,走汲溪泉,束涧底之散薪,燃折脚之石鼎,烹玉尘,啜香乳,以享天上故人之意。"

(5)苍龙璧

苍龙璧[Canglongbi]  "苍璧"

(6)剩茶钱

(Additional tax)  唐代茶税之一。咸通六年( 865)始开征的一种茶叶附加税。《新唐书·食货志四》:"江淮茶为大模,一斤至五十两。诸道盐铁使于惊每斤增加税钱五(),谓之剩茶钱,自是()斤两复旧。"穆宗(821~824年在位)时,盐铁使王播将天下茶加斤至二十两;后江淮茶又用大模,增至斤五十两,成为对茶农的无偿掠夺。于惊任诸道盐铁使后,提出斤两复旧,唯每斤茶增纳茶税钱五文,称为剩茶钱。这一方案,使唐王朝在大中年间(847~859)茶税增倍,较贞元(785-805)时又有增长,但也限制了大模制茶的不断升级;茶农尽管增加了税额,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增重"的掠夺。

(7)茶利

[Tea profit]  茶叶生产?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利润。是唐以后各代课收的重要财政来源之一。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其推行的茶政?茶制?茶法不同,茶利包含的内容和数额也各不相同。唐代茶税几乎是茶利的全部。贞元(785-805)年间,全国茶税四十万贯,大中六年(852)达到八十万贯,而宋代单东南年均茶税即达七十五万贯,加上四川三十万贯已逾百万,这仅是茶利的一部分。宋代茶利的构成要复杂得多。嘉桔四年(1059)前的百年禁榷时期,茶利一般包括茶息?茶税?食茶岁课三项。茶息即买?卖茶的差价,又称茶净利。茶税,由商品流通税(即过税)与商品零售税(即住税)二项构成。食茶岁课,乃出售食茶获得的利润。以景祜元年(1034)为例,这三项的数字分别为五十九万缗?五十七万缗和三十四万缗,合计为一百五十万缗。禁榷时,最高年份东南茶利五百余万缗,林特改革茶法前的景德四年(1007),东南三百六十余万缗茶利尽归大茶商。茶法改革,导致茶利的大起大落,通商前夕的嘉格二年(1057),茶利只有约四十七万缗。茶利也是衡量茶法利弊的标准之一。嘉祷四年(1059)至崇宁元年(1102)实行通商法,其茶利大致由茶租和茶息两项构成,治平(1064-1067)年间,分别为三十六万缗和八十万缗,合计一百一十六万缗。北宋末,蔡京屡变茶法,茶利由引息钱?水磨茶息和茶税三项构成,政和四年(1114)竞高达四百万缗。就全国范围而言,还应包括四川茶利,宋初通商时,仅茶税一项,年额三十万缗。熙宁七年(1074)后,还应包括茶马贸易利润,大致分为引息?出卖食茶息钱及茶税三项,年额由熙宁?元丰(1074-1085)年间的五十万缗飙升至八十万缗?一百万缗?一百七十万缗,最高时茶马司引息钱至四百二十八万缗。南宋茶利绍兴末(1162)达二百七十万缗,淳熙初(1174)达四百二十万缗,这仅是东南卖茶引岁入一项,成为仅次于盐利的财政支柱。宋代茶税在茶利中所占比重在三分之一左右。宋代茶利,主要用于支付养兵之费。所谓"国家根本,仰给茶盐"。元?明?清各朝的茶利各有不同的构成,均在本朝财政中占有一定比例。

(8)宋代茶税

宋代[Tea tax in Song Dynasty]  宋代茶叶税收。宋代商税只分过税(商品流转税)及住税(商品交易税)两种,税率也大体固定为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三。但茶税较特殊,不实行这两种税率,而实行定额货币税制。北宋初四川茶通商时,住税每斤六文,过税每斤两文,本路范围销售,按平均经过五处税务计,每斤十文。南宋初,赵开改革茶制,实行卖引法,每斤春茶输钱七十文,夏茶输钱五十文,平均每斤以六十文计,沿途过税每斤纳一文,住税纳一文半,税率分别为千分之十六和千分之二十五,均低于一般商品的平均商税率。从全国范围考察,治平三年(1066),茶税较高,为一百一十万贯。较唐代最高年份大中六年(852)的八十万贯高出约三十万贯。但宋茶产量约为唐茶产量的三倍,据此计算,宋茶税负比唐茶税负低得多。宋代茶商贩销茶,须先到京师榷货务(南宋在东南三榷务和成都榷务)处申请,由榷务开给引?凭,又称"税引"。税引填报茶商姓名?住址?担保人?经营茶品种?价格?应纳税正茶数量(耗茶随正茶同行可免税,单行则征税)?纳税期限等项,与茶引同行。税引亦分长引短引,所过税务,逐务登记,批上本税务应纳税款,并检查上一税务有否填报,称"批凿"。茶卖完后,在规定期限内,至原签发税引的榷务所在地,如京师为都商税院,合并汇总交纳税款,并收回税引,称"销抹"。贩茶走不同的路线,所过税务和征纳的税钱均不同。如从东南贩茶至京师(北宋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就有淮东?淮西两条路线。如时间逾限,或从小路偷越税务等偷漏税行为,则视如私茶,查获后加倍罚税。这仅是一般概况,不同时期尚有特殊规定。宋代的茶税制度远较唐代严密?完善?合理。茶税征管办法,其税引?公凭就是榷货务?商税院及茶商手持一式三份的公文,可互相对照,防止作弊,这些不但较唐代税制优越,而且还为元?明?清所难企及。

(9)市茶

[Doubllng the tax in extra selling]  宋代鄂州咸宁(今属湖北)茶租正额外的无名科敛。市茶起于景德三年(1006),咸宁饥荒,准许当地在原来引额之外另增加售茶数字以帮助度荒,当年茶场收入比常年增倍。嘉桔四年(1059)计口均摊茶租时,即以这年茶场倍增之数作为基数,全部均摊到咸宁茶农身上。宋代王得臣《壁史》卷上论六路租茶云:"其茶凡三名:……三日"市茶",景德三年岁荒,官许额外货茶以济其粮食,所入既倍,而监场官因亦被赏,竟不复减。议者数乞均此无名之额以入诸邑,盖非通论也。夫以一邑之患,而欲困诸邑,尤无名矣。"监场官为了自己邀功请赏,不惜将长久的横赋强加给茶农,这是封建时代经常出现的悲剧。

(10)茶课

[Tea tax for tea farmer]  宋代官府向茶农征收的茶税。《宋史·食货志·茶上》称:"六州采茶之民皆隶焉,谓之园户。岁课作茶输租,余则官悉市之。"可证在榷茶制下,茶课系以茶折纳。通商后,茶课即演变为茶租,改以货币交纳,称"茶租钱""茶钱"。茶课还有另一种含义,即茶净利,亦即茶息,为茶利的来源和组成之一。<宋史·程之邵传》:"得茶课四百万缗。"系指在川陕地区榷茶?买马所获得的茶息即茶净利。超额利润额之高,创北宋末茶马贸易中获利的最高纪录。程之邵在崇宁元年(1102)出任茶?马二司合并后的首任茶马司主官,都大提举茶马事。宋以后历代官府亦称茶税为茶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明朝的茶税只有宋朝的百分之一?兼论历代的茶政及茶税
宋代的茶发展茶叶茶课
(2)明代商业税更低
茶榷、茶事及其他
福建省例 税课例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从什么时候开始征收茶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