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董一菲老师的语文教学艺术 《自由呼吸的课堂》有感

三生石畔语文缘

此心安处是吾乡

——读董一菲老师的语文教学艺术

《自由呼吸的课堂》有感

文○菲菲

从《紫陌红尘拂面来》到《自由呼吸的课堂》,一菲老师的书名也总是充满诗意的诱惑,“自由呼吸”,我仿佛已嗅到语文课堂新鲜的活力,起伏开阖都鼓动着生命自由的风帆的空气,迫不及待地买来,如渴如饥手不释卷,字字句句,如莲花般轻轻盛开,让我窥见一个端丽大美的语文天地,还有几分似曾相识的欣然。

瞻仰女神,有点遥不可及,可是,在《醉在教书的时光里》一文里,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的心里素质实在不能令人满意,一紧张就会忘记教材,忘记学生……我是一个情绪型的教师,缺乏理性深度,读书偏爱小说、散文、美学,对艺术化的哲学还能消受得了,那些富有理性的东西读起来就会味同嚼蜡……也很少有规范的板书设计,写满了学生自然帮我擦掉了。这种种情形都是一个所谓优秀教师的大忌。”一菲老师如此坦诚,直言不讳地剖白自己曾经的不足,让人倍感亲切——记性差、心理素质差、情绪化、缺乏理性,这些,不都是我最大的缺陷吗?我以为这些标签注定自己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原来,一菲老师功力也并非天成,就像她说的:“人,最难的是超越自己。”她在不断地超越自己,又不断地把精神食粮和信念的火种传递给我们这些后来者,我有什么理由辜负年华?

一菲老师说起她在专业成长路上的三次进步,让我想起自己的三次提升。第一次,从农村调入县城,有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在教研组长卢荣春老师的指导下,教学设计能力快速提升,公开课得到同事们的一致好评;第二次,2017年参加名师大讲堂培训,聆听了全国名师余映潮、黄厚江老师的课和贾玲老师的讲座,如醍醐灌顶,学着贴近文本,把课上得更踏实,洗尽铅华呈素姿;第三次,今年参加赛教,夙兴夜寐研究教材、阅读名师教学实录和教学论著,从校、县、市一直走到省级,是一次密集的提升。在曲靖,遇见诗意语文,是我专业成长路上的第四个台阶!

一菲老师的课堂语言充满诗意和感染力,是她多年修炼的成果,她反复强调“书是教师教学语言不竭的源泉、丰美的土壤和强大的武库”,她渊博的学识,诗意般自然流淌的语言,都来自丰厚的阅读积累。回顾自己的阅读史,若从中专时算起,至少有二十年了,从小说到散文、诗歌到文学评论、教育专著,勉强能应对课堂上的各种状况,但是论优美、论精致、论丰富、论睿智,不及一菲老师千分之一,原因,自然是阅读量不够、记诵功不足。

在阅读方面,只偏爱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教育论著方面的书除非用时很少去读,文学批评、美学著作、历史哲学等方面的更是几乎没有涉足,因此,自己的思想和眼光还是比较狭隘并且缺乏深度,离“辽阔深厚”还有一个书橱的距离。文学批评教会我们更深刻地剖析解读文本,美学和语言都是艺术,可以相互注解,而文史哲不分家,这些,现在都列入我的必读书目之中。

回想起自己上中专时,因学不懂电子专业课,就索性放弃学业,把图书馆几乎所有的小说都往宿舍搬过一遍,我常以为自己虚度了青春,如今看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那些年读过的无用之书,都存留在血脉里滋养着我的课堂。

一菲老师说:“要像修炼锦口绣心,仅仅读书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背诵这项优秀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六神磊磊曾写过一篇《人生有一种牛逼,叫做'我能背下来’》,偏偏,自己是个记性差,又不愿下苦工背的人,读过就忘,脑袋里只留下模模糊糊的印象,有时候连教参都丢不开,谈何诗意?幸好,还有一个摘抄的好习惯。

说起摘抄,我要感谢我的恩师康知芳老师。中专入学第一月,在校刊上发表了关于军训的随笔,康老师见我文笔不错又喜爱阅读,就安排我去阅览室工作,在那个书籍不是特别丰富、网络信息不发达的年代,看到阅览室里琳琅满目的杂志,我简直幸福得要昏过去,可是,书不能带走,于是,工作不忙的时候,我就摘抄精美的文章和句段,一发不可收拾,大大小小十几个笔记本,妥妥地安放着我躁动的青春和多情的少女心。

如今,摘抄和读书写字一样,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些与我深情共鸣的文字,仿佛另一个灵魂孤独而深切的呼唤。当我看到“课堂语言的修炼需要有若干本心爱的读书笔记”这句话时,热泪盈眶,仿佛多年默默的、孤单的坚持得到了认可,那些用黑墨水蓝墨水一笔一划垒砌起来的,不仅仅是我的心情过往,竟也是我专业成长路上的垫脚石,如一菲老师所言,它们缤纷唯美,“如飞鸿雪泥,温馨温暖而美好。”

后两辑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更让我叹服一菲老师的深厚功底和语言魅力。她哪里是在上课,根本就是在吟诗,在教孩子们对诗,她总是能巧妙地抓住每一个契机,用诗歌一样涓涓流淌的语言滋润着孩子们的等待播种的心田,那里,有一颗诗意的种子,在发芽,在生长,课堂书香袅袅,氤氲着诗情画意。

《阳关雪》。孩子们说:行走在天地间的可能是现代的文人。一菲老师说:“现代的文人,古今的映照,走啊走,行行重行行,清时明月汉时关。”孩子说:行者。一菲老师说:“让我们来做个行者吧,脚踏大地,头顶蓝天,敬畏自然。这个时候,也许我们是侏儒,也许我们是巨人,浪迹天涯。”天哪,就这两句,够我咂摸寻味半天了,我不也是诗意语文课堂上的行者吗?

《归园田居》。孩子们说,文中描绘的景象像一幅水墨画,黑色和白色。一菲老师说:“黑,颜色的重点,白,所有色彩的起点。有了终点,有了起点,便有了整个儿世界。”我似乎突然读懂了水墨画里的禅意。

《子衿》。她让孩子们给一幅叫作“青”的画画背景。孩子说,要加一棵树,和草原。她说:“河流,柔情似水;草,记得绿罗群,处处怜芳草。”孩子说,要加月亮、河。她说:“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孩子说,加白云。她说:“如云一般的思念,如月光一般的美丽。”我完全陶醉在那幅叫作“青”的流动的画卷里了。

做一菲老师的学生真幸福,汉语如此美丽,叫人怎能不迷恋!她不仅用诗意的语言注解孩子们的答案,在广阔的语言天地行云流水般泼墨绘卷,更紧紧贴着文本,关注孩子们的思维和成长,丰富睿智的点评语言再一次点燃孩子们热爱汉语的火种。

晨风乍凉,纯净而宁静的秋正款款而来,掩卷沉思,我想,这一路走来,诗心依旧,但是,还缺乏睿智美丽的语言、厚重的文化文脉去呈现诗意,我的课堂还少了一份自由呼吸的张力。不过,一切都还来得及,我还在路上,和素昧平生却心灵契合的语文人一起追寻,追寻充实丰美、活色深情、简净绚烂的课堂,追寻安放我们灵魂的文字的家园,也带着孩子们,走向诗意和远方!

1

END

1

素 心 清 浅·微 漾 涟 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659期:【诗意语文•诗意成长】第23期 董一菲《归园田居》“智慧课堂”悟课活动文字稿:长袖善舞,...
董一菲“诗意语文”阅读教学观及其实践
诗意语文空间之观董一菲课偶感
语文教学:诗意“三法”,自成格局
【幸福教师】牧养语言,牧养生命
【名师】董一菲:醉在教书的时光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