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的问题,都来自父母没有面对的课题

   

                  

有个心理专家说过:孩子的问题,都与父母“分离焦虑”有关。最初听到这话不能理解,孩子的问题千奇百怪,家庭的情况有的紧密有的疏离,怎么会这么笼统的说与分离焦虑有关呢?

再说,要提到分离焦虑,不应该是孩子难以与父母分离才对吗?

拥有这些想法的时候,我还是刚学习心理学,刚接触家庭治疗,真的是只触及皮毛。现在,我完全能认同这句话,孩子所有的问题,都与父母的分离焦虑有关系。

我来呈现一个案例,来访者D她的孩子休学半年了,通过朋友找我做了一个周期咨询,包括个体和夫妻咨询,接下来在我的建议下,她的孩子也接受动力催眠训练。

通过做家庭咨询,D和她老公的变化都很大,尤其是D对于自己的情绪和亲子关系的困难,有很多的觉察和发现,因此无论是和孩子的沟通,还是自己的情绪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奇怪的是,当我和她梳理她们家的变化,并且提示她,可以重新检查自己的咨询目标,看看接下来要“去向哪里”时,她竟然只字不提:我想推动孩子去上学。

她没有提,我知道有问题。我决定自己提,看看她的反应,我说:你有没有想过,孩子什么时候重返学校?

我注意到她的身体动了一下,好像被推了一下似的,然后说:周周老师,孩子明年春天肯定不能上学的,至少要明年9月份。

我知道她刚刚为什么往后动了一下,因为她害怕。

是害怕孩子不适应,害怕回到孩子刚厌学休学,家里鸡飞狗跳的日子?还是另有隐情呢?

昨天是她新的咨询周期开始,她一番话再次惊讶到我:周周老师,我记得我的孩子小升初的时候,就说过:我又要去坐牢了,我要从一个小牢房,去到一个大的监牢了!

我说:所以,你认为他即使寒假过后也不会去了。

我很好奇,那是谁的声音呢?除了孩子,还有谁也觉得上学如同坐牢?

她说:我也是这样觉得。

D想起来,她在1岁以内,就常常看不到妈妈,妈妈总是很忙,到了2岁后,她就被送到了托儿所,托儿所她没有跟哪个老师实现亲密的连接,所以她常常哭到嗓子都哑了,盼着妈妈来接她。

在那一段记忆里,她犹如一个没有妈妈的孩子,孤单恐惧难过如影随形。

长大后,这段记忆其实被压抑和遗忘了,她直到大学,也没有厌学和躺平过。所以当她想起来那段经历,她的解释依旧是无关紧要。

可是当她又想起来,她的儿子在幼儿园期间,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班级里哭得最厉害的,声嘶力竭,那个状态和她自己曾经的状态,一模一样。

而今,孩子在家里躺了那么久,她除了对电子产品的管理和作息比较在意,她居然并不盼望孩子去上学。并且反问我:周周老师,很多专家都说,现在的应试教育本来就没有什么意义,难道孩子就不能在家里实现她的梦想吗?

如果换作其他人,我可能不会反驳她。但是我知道她不是真的这么认为,而是她自身对学校场所的创伤没有疗愈,她在用理性分析防御自己的恐惧。

我反过来问她:你认为,你的孩子可以在目前的家庭环境下,孕育一个梦想,并且奋起直追吗?这个可能性是多少?

她瞬间清醒了,说:不太可能。

我告诉她,依照我对她孩子的印象,如果不是家庭有某种动力在阻碍拖拽他,他做完一个周期的动力催眠训练,就可以启动复学。

但是我知道,她对学校的恐惧,她的分离焦虑,就是拖拽孩子的隐形动力。

所以,这个功课是她需要做的。怎么做呢?就是需要不断去觉察这个恐惧,去面对和承认她的存在,而不是去隐藏和压抑她的存在。

这个原理是什么呢?这个原理就是,当妈妈面对了自己的恐惧自己的伤痛,这个恐惧和伤痛就不会传递给孩子,这个传递,是指无意识投射。

孩子是无条件会接受来自父母的投射的,如果妈妈不处理自己内在的创伤,这个创伤就投射给了孩子,孩子就会呈现各种症状。

父母无论用什么技术去处理孩子的症状,都只能看到短暂的好转,很快症状又会卷土重来。直到这个父母放下改造和拯救孩子,转身去面对自己的课题。

当父母认真且耐心的面对自己的课题,就仿佛是得了新冠的母亲,从每天盯着孩子洗手戴口罩,终于愿意回看自己的病毒,把孩子托付给没有得病的家人,把自己隔离起来,等自己痊愈后,再回到孩子身边,这才叫做负责。

所以,这个案例很清晰的呈现了,孩子之所以蜷缩在家里不肯去学校,并非他无法适应学校环境,而是他承接了母亲的分离焦虑,母亲在幼年与自己的母亲被迫分离,那份痛苦没有得到很好的安抚和释放,所以自然的交由孩子的来面对。

而另一个案例也是如此。我在读书会里面,临时借用读书会的成员们帮我排列了一个家庭关系面貌。

这也是在我这里做训练的一个孩子的个案,她反复不能去学校,且情绪一直消沉低落,我意识到这个一定与她的母亲有关系。

我让在场的人扮演她的父母,外公外婆和她自己。大家进入角色后,依照感觉来站位。

扮演女孩的母亲和女孩紧紧站在一起,外婆和妈妈也站得很近。而爸爸站在一旁,外公站得更远。

扮演妈妈的人对孩子说的的一句话是:你是我的生命。我在听到这句话时,我注意到扮演女孩的人表情凝重。

而外婆也认同了这句话。

那一刻,一切一目了然,外婆和妈妈从精神上是没有完成分离的而妈妈和孩子更加是纠缠不休。

所以孩子的能量被消耗得太厉害,因此无法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后来我让孩子自己选择站位,扮演孩子的人立即自动退到了扮演父母的人的身后这足以证明在孩子心里,是既有能力离开父母,也最希望父母能把伴侣关系放在首位的。

后来我再问扮演妈妈的角色,有什么要对女儿说,她更改了自己的说法:女儿,你不是我生命的全部,你是我们生命的传承和延续。我有自己的生活,我和爸爸是你坚强的后盾。

这个呈现就这么结束了,今天我再次给这个女孩做训练,由于她起床困难,以前她总是要迟到,今天惊喜的早到了几分钟,以往在训练前,她总是无奈的问我,该如何和妈妈相处,而今天我问她:最近和家人相处怎么样?

她并没有预设答案,却意外地听她说:还不错。她不仅给了正向回答,还嘴角上扬。

这不由得让我联想到,那天现场的呈现,可能在能量上已经传递给了孩子。

所以,如果你觉得你的孩子 某种你无法接受的问题,给你造成了很大的挑战,我建议你不要在孩子身上下猛药。

而是找个专业人士陪着你,去回看自己,相信我,你只要回溯,就不会落空,你只要去处理自己的分离创伤,你孩子的问题就将不再是问题,甚至不治自愈的。

预约心理咨询和学习力提升训练请扫以下二维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伊能静深夜“怒骂”老公,却引全网点赞:看清男人,这件事就够了!
心理学:害怕被抛弃的你,背后很可能有一个“消失的母亲”
第一次承认恨父母,我哭了
图文详情
年度最佳母亲:滔天洪水中救出三个孩子!
尹建莉:恰到好处才是真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