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格局

楚王打猎丢失一张弓,手下要寻找,楚王说:“楚人遗弓,楚人得之,何必寻找?”按照楚王的理论,楚王是楚人,楚人也是楚人,一笔写不出两个“楚”字,既然都是自家人,无论谁捡到了,弓还是楚人的,肥水未流外人田。没想到楚王的言论却引来孔子和老子两个大思想家的关注。

  孔子听说后,说道:“人失弓,人得之,何必非要楚人捡到?”听孔夫子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楚王反复强调楚人,强调肥水不流外人田,怎么就不能把心胸再开拓一下:楚人是人,吴人是人,鲁人也是人,不论哪国人捡到了,弓还不都在人类的手里?

  老子听说后,说道:“连人也应该去掉。'失弓,得之’。对于全宇宙而言,弓不失也不得。”

  楚王站在楚国的角度,弓只要在楚国,就无所谓得失;孔子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弓只要在人类的手里,就无所谓得失;而老子则是站在全宇宙的角度,弓,既没有失,也没有得。咀嚼三人的话语,似乎都有道理,只是说话人的格局不同罢了。

  与两位大思想家比,楚王的格局似乎小了些。然而,有句话说得好,关心则乱。假如让孔子和老子两人分别去治理一个国家的话,不知道他们的观点会不会有所改变?有时候,思想家和实干家的区别在于:想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

  

迂夫子 职业教书 业余码字

本公众号文字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事二则,正确看待得与失
楚人失弓:故事虽短,却诠释了“儒、释、道”三家的本质区别
我们都是囚犯
楚王,孔子,老子
白馬非馬論
张远山 | 孔子对公孙龙的“支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