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商鞅智商180,为什么最后还是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文/颍川
战国时期,群雄纷争。秦国地处西北,能逐灭六国,一统天下,非常不简单。
而驱动秦国这台战争机器的大脑,就是从商鞅开端的。
商鞅智慧超绝,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是极具见识。
商鞅从小喜欢刑名之学,在魏国相国公叔座身边做事,公叔座将死,魏惠王前去问他:“你死了,国家怎么办?”公叔座说:“商鞅虽然年轻,却是奇才,大王可以委国事与他——但大王如果不愿用他,就一定要杀掉他。”
魏惠王走后,公叔座把商鞅叫来,说:“我已经尽了君臣之义了,让大王杀掉你。现在我尽朋友之义,你赶快逃走吧!”商鞅却说:“大王如果不会用我,就不会杀我。”不离开。
公叔座死后,魏惠王果然没有理会商鞅。
第二是颇懂心术。
商鞅听说秦孝公求贤,于是前往秦国,游说秦孝公。如何游说成功,是一门非常大的学问。
商鞅采用攻心之术,先用三皇五帝之道说秦孝公,秦孝公听得打瞌睡;次用王道说秦孝公,秦孝公似听非听;再次用霸道说秦孝公,秦孝公意有所动。
最后商鞅摸准了秦孝公的想法,用强国之术说秦孝公,秦孝公大悦,用商鞅主持变法。
第三是很有辩才。
辩才体现为二,一是腹中才学,二是口上说才。变法得到朝廷大臣各种非议,商鞅一一当面驳斥之,辩才无碍,最终完全坚定了秦孝公的信心。
第四是善用计谋。
法令颁布后,因为是全新事物,普通百姓的接受必须有一个心理过程。而第一步,就是要他们相信。
在这里,商鞅用了一个小计谋:徒木立信。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不必细说,结果大家也知道,效果很好。
第五是富有魄力。
百姓搞定了,那么王公贵族呢?这是一道更大的难题,不但需要计谋,还需要勇气,决心,以及铁腕魄力。
太子犯了法,商鞅对他身边的两个重要人物公子虔、公孙贾分别处以刑法。于是“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
第六是敢用诈忍。
诈忍,就是奸诈残忍。国富兵强后,商鞅首先就对自己的祖国魏国动手了,带兵伐魏。
魏国派公子卬迎敌。两人是老朋友,商鞅于是写信给公子卬:“曾经在魏国时相聚甚欢,现在各为其主,我不忍相杀。请有空过来坐一下,我们订立盟约,使两国罢兵。”
公子卬信以为真,赴宴,商鞅埋伏甲士将他俘虏,趁机攻打魏军,大破而还。
此战后,秦国都城从雍迁到咸阳,魏国都城从安邑迁到大梁,秦国东出门户被打开,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格局初步显现。
商鞅被封为商君,食十五个邑的俸禄,实现了一个外国破落户向秦国贵族的华丽转变。
商鞅以其专注于刑名之学,配上见识、心术、辩才、计谋、魄力、诈忍,被封为商君,名震天下,此时可谓什么都有了。
但战国时期的杰出之人,最后都不得善终,也与他们的过于专注和单纯有关。
春秋战国之际,出现的第一个思想集大成的人物是荀子,但他之后,好像很少再有这样的人。大多数是专注于一门学问,一条道走到黑,商鞅就是其中的显著代表。
这时一个综合了儒家、道家之学的叫赵良的人来劝商鞅,让他不要贪恋名位,慎用刑法,最好是让出分封的十五个邑,去一个边缘城镇隐居。
赵良有句话说得非常诛心:“商君你但凡出门,都是后面跟了十多辆战车,勇武之士骑马护卫左右,兵甲武装簇拥车旁——没有以上任何一样,你都不敢出门。”商鞅不听。
商鞅智慧高绝,让他什么都有了,但还是缺少一点知进退的智慧。
五个月后,秦孝公卒,曾经犯法的太子继位,曾经被商鞅施以刑法的公子虔等人诬告商鞅谋反,派兵追捕。
商鞅欲逃出关,追捕甚急,往一旅店中躲藏,店主说:“我们遵守商君之法,收纳没有身份的客人会被连坐!”
商鞅无法,从小路逃出关去,想要回到魏国,但魏国不收,又逃回秦国,到达自己的封地起兵,被秦国发兵攻打,杀死于渑池。
最后尸体被拉回咸阳车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烟云,商君传,成也秦国,败也秦国
商鞅原本已逃到魏国,为何被魏国遣返回秦国?
商鞅变法的五点注视
商鞅变法 名人传记 商鞅
影响中国的85位名臣——商鞅
锐意改革身死非命——商鞅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