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健身气功五禽戏习练“心法”

 五禽戏原为东汉名医华佗所创,禽字在此指禽兽之意,盖为华佗模仿五种动物(即虎、鹿、熊、猿、鸟)作各种俯仰屈伸动作,同时配合呼吸和意识,来锻炼身心的方法。五禽戏为古代导引术的一种,属道家功法,源远流长,至近代各传人所代表的各个流派亦有所不同。然而其形虽异,其要旨皆一,其神意皆似。至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各民间传人和学院派专家经共同探讨后统一了功法演练方式,并开始以社区为单位,作为一项福利事业,通过辅导站的方式向全社会推广。此功法在网上有官方版本的教学视频,可资借鉴。

鄙人于五禽戏本无甚了解,盖因有欲从习者,故勉为其难自学以教人。在此之前,余习武数年,于太极形意二拳小有体会,所以在自学导引功法五禽戏时,深感内家拳术实与其渊源甚深。尤其是太极拳,其创立之时,便是将导引术,技击术,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思想和儒家的太极哲学相融合方产生了这一如今风靡全球的独特运动形式。因此,习练五禽戏时的一些形、意、气、神等方面的要求均与内家拳术相似。为便于初学者学习掌握其要领,更好的起到强身祛病的功效,余不揣浅陋,试以武者之一己之见,斗胆用“心法”二字略述初入门者所需知道的基本要领,方家一笑可也。

 

导引原义

为何五禽戏是导引术之一种?何为导引,又导引什么呢?若不明这些,那么还不如去练跑步,去打打篮球,也是不错的健身方法。导引术为道家炼身养生的功法,源于何时,尚未可知。早在汉代成书的《黄帝内经》中便有关于中土之人养生在导引按乔的记载。中医学也属道家,而中医学源头可追溯至上古时期,可见道家并非源自老子。印度的瑜伽与导引很像,甚至也可以说瑜伽也是一种导引方法。瑜伽在古代中国就很盛行,众所周知的文人苏东坡就曾练习瑜伽。想到瑜伽现如今蜕变成女士减肥的运动,很多静心修灵的心法已近失传,真是令人痛惜。导引是否是受古印度所传瑜伽的影响而发展出来,还是说中印两国各自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分别独立地创立了瑜伽和中国的导引术?余尚不知。而且瑜伽多静止动作,而导引重在运动中去引导自己气血的运行;瑜伽还有冥想等修灵之法。所以二者还是很不同的。那么五禽戏演练时怎样才能引导气血运行呢?

 

身体各部需注意的要领

1.顶:舌顶上颚;头顶,不可太用力,用力则颈项僵硬。只需微微用意将头往上领起,如同一线悬于头顶百会穴,将精神提起之意。

2.谷道内提,即提肛。古人谓之撮谷道,乃是乾隆帝的养生秘法之一。此法有固肾防止漏精,并利于气从任脉通往督脉之作用。

3.缩。猿戏中对“缩”字要求较多,有“缩”才能有“展”,才能模仿猿猴的收放自如。

 

身体中正,气沉丹田

无论做何式,身体不可左歪右斜,而要始终做到中正。脚要正,腰要正,头要正。式正气从。人得中和之气,方能健康长寿。初练时,不知如何气沉丹田,只需含胸,并且胸部放松,不可努气,把意识轻轻地放在丹田(脐下二寸)部位即可。无需刻意为之,一切以自然为度。

 

行“忘”字诀

忘掉什么呢?要做到练习时忘掉一切喜乐烦恼,抛开所有里短家长,这样“神”才能由外入内,回到自身。神回来了,自己的身体才会有知觉。练习前有一段调息的预备功法,即为抛却杂念,使身心安泰平和之门径,学者不可轻视而省略之。

 

勿忘勿助

对于动作上的要求还有一点就是要“周身一家”,不可将意识过度地放在身体某处,那样便会犯“执着”之病,不利于气血运行。要做到将意识敷到全身各处,就像月光洒落在身体各个角落。当然身体某部位有酸麻胀痛等知觉纯属正常,只是莫要过分关注即可。这在道家叫做勿忘勿助,既不忘却,又不执着之意。

 

伸拉需充分

五禽戏有许多伸拉动作,如虎举时双手上举若方位不正,大小臂牵拉不充分,则不利于柔韧素质的发展,更不可能气贯指稍。

 

手到意到,气到神到

这是对身心合一的要求。眼为心之窗,所以眼神要随主动手走,有些动作还对眼神有特殊要求,如做虎戏中的虎扑时,眼要上翻前看而不可低头看;猿提猿摘时,眼神又要模仿猿猴的顾盼之姿,长期练习,会产生很强的自我知觉力,能体会到自身气血的走势。如熊运时,双手一动便有肠鸣现象,若对自身并无知觉,手到意未到,则是不可能出现这些感受的。气到神到之“气”,并非呼吸之气,乃是气血之“气”,非久练难以体会,要是有了气感,则要注意与“神”的配合。

 

松紧适宜

导引术作为太极拳创立的重大灵感源泉之一,其与太极拳习练时的要求有相近之处。要做到行步运掌若行云流水,要缓和,均匀,放松,流畅,不可过紧过硬,动作死板。过紧则僵,不利气血流通。相反,适度的紧在有些动作中又是必须的,如虎扑和鹿奔两式,就要在适度的紧中体会关节、筋腱的伸拉拔长,关节肌肉有时还会有酸痛热胀之感。谚云:筋长一寸,寿延十年。所以练习时,对该牵拉的地方决不可含糊过去,否则就起不到锻炼效果了。

 

仿生需神似

五禽戏的动作模仿大自然五种动物,它们或具有捕猎天赋,或轻盈灵敏,或厚实雄浑,或机敏活泼,或舒展灵活。仿生是因为动物无思虑之劳,具先天自然之气,其举手投足,均有自然之意,诚为人类学习之良好榜样。模仿动物之动作,既要形似,更要神似。形似如虎扑,先后仰上身蓄劲,再前扑下按,极似饿虎扑食之相;神似者如熊戏与猿戏,其演练传神者,可令人如见真熊真猿,甚至忍俊不禁,为其憨厚或灵活之态所动容。并非没一个动作都可以做到绝对的形似,中华文化的“意象”思维使“意象”、“意蕴”、“气韵”、“神韵”等远远比所谓“逼真”重要。所以要学一戏,像一戏,非独形似,神似更难能可贵。

 

以上八法,为余总结的一些小心得,练习五禽戏的朋友们可以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家3部调气导引之法!每日24息,采天地灵气,集日月精华
运动养生
中医理论中的运动养生讲的是什么
五大中医运动养生法
学练结合 练养相兼
运动养生要因人而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