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孩子这件事,一个教授爸爸半推半就的躺平……

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请设为“星标”哦!

点击上方“末非”—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张小强是位很有趣的教授。 


他本来是理工男,工学硕士,后来编程编烦了转文科,读了法学博士,过了司法考试,又跑去研究传播学,成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的教授博导(中间略去3万字),业余时间还写了科幻小说《盖亚的终极算法》(目前在校稿阶段)。平时,看他的朋友圈都是晒生活晒厨艺,晒娃比较少,据说孩子不愿意出镜他也无可奈何。是个有趣的灵魂没错了!还曾经因为吐槽孩子的教育上过热搜,引发网民和媒体的关注。看小强教授平时轻松诙谐的画风,难以想象他在育儿路上也有过束手无策的时刻,我请他把育儿焦虑说出来,让我们开心一下。

万分感谢小强教授的配合!


 撰稿人:张小强

朋友4月份找我写一篇教育女儿的文章,因为太忙一拖就拖到父亲节临近。作为大学老师,忙只是原因之一,还有个原因是不知写些什么。一旦涉及孩子的教育,孩子、孩子他妈和我这个爸爸的说法肯定不一样,我很怕写出的东西惹得她们二位不高兴。 

今天有点空闲时间,决定还是回忆一下我和女儿的点点滴滴。我的经历应该和千千万万普通的父亲应该没什么区别。

女儿出生于北京奥运会前两年,刚出生时把她从产房抱出来,她看起来特别白。

等护士给她洗了个澡,我才发现她遗传了我的黑皮肤,原来看起来很白是胎脂。

十六年后再回忆那一幕,我才明白那是上天给我的暗示——

不要对孩子期望太高,否则会失望;可惜我当时没有读懂。

孩子生下来,体重和身高各方面指标都是很好的。我和妻子对她的未来充满期待。

在老婆怀孕时,我买了个数码相机,等孩子出生天天给她拍照、拍视频。还在一个育儿博客上上传了她的照片,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我有个乖孩子。

晚上喂奶粉黑白颠倒也不觉得特别辛苦。说实话,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关注的是她的生理成长指标。孩子也没形成自我。

那个时候应该是大人感觉最好的时候。

我还时常按照育儿书,给她设计一些游戏,例如把纸条挂在线上,让孩子踮脚去撕纸条之类的。感觉教育孩子没什么困难。

等孩子两岁多,我公派出国一年,这是我在孩子成长经历里缺失的一年。

我在美国的时候,孩子遇到人生第一道坎,也让我们大人第一次知道育儿的不易。在两岁半以后,岳母和妻子决定送她去幼儿园。但是孩子哭着不愿意去,去了也会哭一阵,适应了很长时间。

我在美国看着照片都心疼。

等我从美国回来,经常接送孩子,父女感情很快就建立起来了。

等孩子6岁,我们和岳父母分开住。孩子也转到我单位的附属幼儿园,我们一家三口搬到单位的家属区。

从她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三年级以前,都是我管得比较多。孩子各方面也没有问题。主要原因是我上班比较轻松,时间又灵活。而我妻子作为记者,工作压力比我大。

每天上学和放学路上,我给孩子讲故事是最快乐的父女时光那时女儿非常漂亮,人人都说她是个美人胚子。学习成绩在小学也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随着我调到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压力增大。我妻子换了岗位,工作压力减小,时间也多了起来。慢慢辅导孩子功课和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知不觉母亲成了主导者。

在小学高年级时,对我们家长的第一次打击是孩子眼睛的近视。当时我知道后,很焦虑,其实这是作为家长心理没有调适好的表现,还认为自己的孩子各方面都特别优秀。无法接受和正视她出现的问题,妻子心态恐怕跟我差不多。

我们还找了家“治疗”近视的机构,其实那里治疗的不是近视,治疗的是我和妻子的焦虑。

等孩子升到初中,我这个爸爸在教育孩子上就慢慢靠边了。孩子也到了青春期,跟我的关系也变得十分紧张

孩子的成绩当然也不可能像小学那么理想了。所以当时我才在官网介绍上加了一句“虽然指导的研究生已超过70名(含在读和毕业)依然对初中生女儿的教育束手无策”,这句吐槽的话后来被网民和媒体关注。我想原因也是很多知识分子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确实束手无策,戳中大家的痛点。

在和女儿关系紧张的时候,我也在反思,我们家长是不是以为了孩子成长的名义把孩子工具化了。

孩子不是我们展示自己成就的媒介,他们有自己的个性和喜好,也有我们家长想象不到的困难。如果孩子和我们的沟通交流都有问题,我们怎么可能教育好孩子呢?

反思之后,我觉得我首先要做的是不要失去孩子,维持亲子关系成了比教育她更重要的课题

因而我也改变了和她的相处策略。尽量多陪伴,多下厨房给她做好吃的,不再对她的学习发表看法。

在教育她的问题上,真的是彻底躺平。

随着时间流逝,和孩子紧张的关系慢慢改善。孩子开始变得爱和我交流。我也慢慢明白了,孩子的成绩在家长心中是否理想其实并不重要。只要孩子自己没有放弃自己,不管她的学习在班级处于什么位置,我们都应该欣慰。只要孩子跟我们的交流沟通没问题,我们就应该感到满意和幸福。

这些年,身边太多家庭教育的悲剧。我们家长需要反思自己,是不是从心底尊重自己的孩子,关心他们的喜好。孩子绝对不是我们的“面子”,千万不能功利化地评价自己的孩子,因为社会压力已经够大,我们要给孩子减压、做他们的避风港。让孩子知道,不管怎么样,父母都是爱他们的。

作为中年家长,可以想想,我们有没有把孩子当自己的下属对待。扪心自问,领导给你派任务指标的时候、给你加压的时候,你心里愉快吗?如果我们不愉快,就不要把这种不愉快传导给孩子。

今天,我也反思了自己在孩子成长方面的问题,如果以后万一还有机会当一次爸爸,一定改正:

第一,在怎么教育孩子这方面学习不足。我自认为我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但是孩子小学高年级的时候看了些育儿书,发现孩子跟书上不一样,就对学习怎么教育孩子失去了兴趣。这不正是我批评研究生的浅尝辄止吗?学习教育孩子,应该还有很多渠道,例如向孩子教育成功的家长请教、还有一些家长培训,但是我并没有花太多心思在这上面。

第二,在了解孩子上投入时间太少。虽然陪伴孩子的时间不算少,但是并没有真正细致地观察孩子真正的兴趣和特点,没有意识到孩子在成长变化,没有注意到孩子已经有了自我意识,对待她的方式常常滞后。

第三,整个家庭在教育孩子上的正式交流太少。带研究生,学院起码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制定一个培养标准。但是我家四个大人对孩子的教育从来没有在怎么教育孩子上达成一致,很多时候都是随大流。不是按照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方式教育孩子,而是按照家庭里强势的一方的方案教育孩子。

第四,没有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作为大学教师,因为是居家办公,科研和教学压力大了有时候会有情绪,这个情绪有时候还会发泄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很不好。

最后,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小时候给他们的压力,他们也会反过来加在我们身上。女儿现在经常教育我: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抖音上,要多做科研!…你的抖音怎么又更新了!

你写小说又不赚钱!

爸爸,你以后还是别开牛肉面馆了,败的可是我的遗产…….

对了,
末非给大家隆重推荐一下小强教授的抖音号和微信公众号:
“小强传播”(xiaoqiangmedia)
内容富有趣接地气

小强教授和女儿小张的日常了解一下:



小强教授和学生的日常:
 

大家都来关注这位“网红教授”吧!

最后,

今天是父亲节,

祝爸爸们节日快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诈尸型家长
一个家庭最大的危机:家长越焦虑,越不“认命”,孩子越躺平 (推荐)
孩子危险的14岁,家长一定要注意#关注我每天分享育儿知识 #教育有方 #孩子不上学 #孩子躺平 #正确的引导孩子陪伴孩子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笑话
“不信任”的教育
那个把6个孩子都送进哈佛耶鲁的妈妈,揭示了教育的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