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自徐来“贤令山”
       知晓远在异地他乡的贤令山,缘于一次去阳山探访旧友。
  五月的粤北阳山,天气明显有些潮湿和闷热。不但令我等初来乍到的外地人觉得有些许不适,就连当地人也纷纷觅寻清凉之处歇息。风光旖旎,又与城区近若咫尺的贤令山,便是一绝好去处。三三两两的游人,鱼贯般沿阶拾级登山,不紧不慢欣赏着峰峦起伏、曲径洄环,松涛蔽日、雀鸟暄天以及潺溪纵流、鱼跃于渊的美景,闲适而惬意。
  湘南永州,素有“楚尾粤头”之称,算得上与阳山毗邻。两地间隔距离,说近不近,说远不远,且还都属五岭山系,除却气候上一些差异,地形地貌与自然风光则大致相近,甚至相同。在贤令山上所见山水景色,我等平日里在家乡已见多不怪,更能吸引我们兴趣的,是那里独特的人文之美。
  言及贤令山乃至阳山人文历史,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韩愈的。这不,贤令山之名的由来,便是韩愈遭贬阳山令,其间“有爱在民”,博得百姓爱戴和敬仰;在他离开阳山后,当地人为纪念他,不仅为他建庙立祠,还将他当年芳踪留迹的“牧民山”,改名而称“贤令山”。
  唐贞元十九年(803)十二月,素以苍生为本的韩愈,因不忍见“关中旱饥,人死相枕藉”,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宽民徭而免田租之弊”,得罪奸臣遭谗害,而引德宗怒,被贬阳山令。无奈之下,他与同遭贬谪临武的好友张曙结伴而行,去往岭南。先是经郴州桂岭而抵临武,然后,他又独自从临武到连州,由连州乘船向南,一路跋山涉水,直到次年春才到达阳山。
  其时的阳山,还是一个极为贫困、瘟疫流行、环境恶劣的穷乡僻壤,是一片未开发的荒凉偏远之地。按韩愈《送区册序》里一句话所说,“阳山,天下之穷处也。”
  可贵在于,贬谪而来的韩愈,面对偏荒蛮夷的环境,并没一味地沉溺怨天尤人之中,也并没因自己身为贬官而不理政事。而是像一名新擢升的一方要员那样,勤于政事,时时走近百姓身边,躬身体察民间疾苦。短短一年多时间,他在重教兴学、开化民智、抑制豪强、民生关怀及促进开发等方面,为阳山百姓办了一件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其实,韩愈在贬谪阳山遇赦北归十四年之后,唐元和十四年(819),他因《论佛骨表》激怒唐宪宗再度遭贬,移为潮州刺史,有了他人生的第三次入粤。“初,愈至潮,问民疾苦”,“既视事,询吏民疾苦。”特别是听到“恶溪有鳄鱼,食民畜产且尽,民以是穷”时,组织声势浩大的驱鳄行动,根治了鳄害。
  粤地人感念韩公德泽,将他奉若神明,山改韩山,水改韩江,路名昌黎,桥冠湘子,甚至有人弃本姓而改姓韩。
  苍生俱饱暖,百姓自怀恩。阳山百姓也一样,从最初对刚到阳山的韩愈不信任,到真心佩服他无事不通,再到信赖他办事必成,进而感恩敬仰,恭称他为“贤令”,最后是嘱咐子孙后代铭记恩情。怪不得后来《新唐书》纪述韩愈事功时,会有“有爱在民,民生子多以其姓字之”这样的褒扬。
  我想起唐朝诗人白居易一首叫作《道州民》的诗。这首诗“记录”了一段悲凄的历史过往。是说隋炀帝年代,古道州出了位侏儒秀才叫王义,伶俐善辩,插科打诨,深得皇上恩宠,被当作伶优伴在身边戏弄取乐。后来,代代因袭,形成进贡侏儒制度。延至唐朝,“任土贡”竟成规制,即每岁进贡矮奴一人。因侏儒并不常有,怕丢乌纱帽的道州州官,只得命人提前挑选儿童置瓦罐里控制长高,养成畸形,以便到期限时破罐出人,以充岁贡,“道州民”饱受此苦。
  及至唐德宗年间,一位叫阳城的人贬谪道州出任刺史。他哀怜道州人民父子、母子生离之苦,上疏竭力陈情,最终感动朝廷颁诏罢贡。“道州民,老者幼者何欣欣!父兄子弟始相保,从此得作良人身。……仍恐儿孙忘使君,生男多以阳为字。”
  如今,阳姓,在古道州地今之永州道县,还真是个人口数量较多的大姓,可证当地人对阳城的缅怀惦记,确确实实历千年不相忘。这与阳山人感恩韩愈,“生子多以其姓字之”,是完全一样的。
  唐宋年间,不仅阳山,甚至岭南全境,既蛮荒落后又是瘴病之乡,一直被朝廷视作流贬之地。除却韩愈,还有秦观、苏轼、寇准等,先后都贬谪到此。这些人,播撒下思想或文化的种子,对岭南文明开化与富庶繁荣自有不可磨灭之功。
  游憩途中,我们一行人走着走着,尾随一群游客来到昌黎旧治(古阳山县署)遗址。驻足遗址旁,迎着拂面而来的习习凉风,不经意地“旁听”着那批游客领队断断续续的解说,我仿佛见得韩愈忙碌的身影从当年的县衙进进出出,间或也时立时坐,与同僚或来访的乡贤、百姓执手相谈,诚恳地探求治理阳山经略。
  回望历史,如韩愈那样,将中原地区先进农耕技术带入岭南,促进文明开化和生产开发,既改变了岭南人单一依靠渔猎营生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借由开荒拓土,平填沼泽,兴修水利等农耕活动,让许多有害植物、昆虫、微生物失去繁殖和生存条件;老百姓只会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觉得日子过得越来越幸福,才发自肺腑地认同他是一代贤令、一位好官,自然而然也会永世铭记他的恩情。
  在北山古寺一块碑刻上,我还读到一首简朝亮的诗《登贤令山》。诗有句曰:“阳山终不穷,天下知韩公。”简朝亮是清末民初一代名流,曾与康有为同是朱九江门下得意弟子,被康有为誉之为“今岭表大儒,一人而已”的岭南“大咖”。
  姑且不说诗作者如何声名显赫,我以为,他那首诗,除了表达他对韩愈的敬仰,也恰如其分地道出阳山人对韩愈感恩戴德由衷的心声。当然,诗之最妙,更有后面一句:“至今贤令山,何人继高风。”揣摩那“何人”二字,是问,犹不是问;是答,又犹不是答。
  就在我们朝山下走,要结束此次游览时,正好见得一群鹭鸟一会儿摆着漂亮的人字阵,一会儿又变换成一字阵,啾鸣着从头顶飞翔而过。我抬头眺望,觉得它们似乎就是去年深秋北往南飞途经我家乡,我曾注目过的那群白鹭。我还觉得,它们更像数以千万计来到岭之南的那些开拓者、创业者。
  下得山来,走出贤令山“山门”,恰有徐徐清风拂过脸颊,我瞬间觉得,这岭南之天气,其实也并不是太过闷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韩愈与阳山的互救
韩愈诗文中的自我形象建构(吴小攀)
韩愈诗《新竹》楷书全文,黄苞犹掩翠。
跟着唐诗去旅游:贬谪之地却有独一无二的风景
中国古代流放地:流放边疆去了哪里?揭古代读书人心中最深的恐惧
唐 韩愈《远览》摩崖石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