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No.0462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公元前549年)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明走向成型的重要阶段。随着各诸侯国间不断“接触”,加之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各种社会课题不断出现,促进了知识分子阶层的深入思考,思想家层出不穷,特别是在春秋中后期。

【“三不朽”】

公元前549年,鲁国叔孙豹出访晋国,晋国范匄(正卿&中军将)接待了他。

叔孙豹,同样出身于“鲁国三桓”。他是叔牙(鲁桓公的三儿子)的曾孙、叔孙得臣之子、叔孙侨如的弟弟。公元前575年,叔孙侨如与鲁成公的老妈私通,引起“三桓”争斗,被流放齐国。叔孙豹成为叔孙氏的继承人(“宗主”),他特别擅长外交。

此次访晋,叔孙豹和范匄,有一番影响深远的对话。

范匄:请问,古人说的“死而不朽”是什么意思?

见叔孙豹没有回答,范匄接着说:

我的祖先,源自上古时期的陶唐氏,在夏朝是御龙氏,在商朝是豕韦氏,在周朝是唐杜氏,现在我们范氏代表晋国主持中原盟会,恐怕这就是“不朽”吧。

叔孙豹接话了:

据我所知,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姓氏接续、祭祀宗庙、世代繁衍的。范氏这种情况,只能算世代做大官,叫做“世禄”,恐怕还不能说是“不朽”啊。

像我们鲁国的藏文仲,人死了,他说过的话却一直流传,所谓“不朽”说的应该是这种。

我认为: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树立德行,其次是树立功业,再其次是树立言论。能做到这些的人,即使人死了,他的“德、功、言”,也一直对后世有影响,这才能叫做“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范匄服了:是我格局小了。

这就是著名的“三不朽”观点。在叔孙豹看来,“立德者”是上圣,“立功者”是次圣,“立言者”是大贤。能做到这三点的人,才能算作“不朽”。

“三不朽”的思想, 不单是理论,更是实践;三者相辅相成,正如孟子所说“有德者必有言”!

【凡人也能“三不朽”

叔孙豹的“三不朽”,代表了春秋时期的时代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三不朽”体现了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意思是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社会、对他人做有益的事情,这样的人才能叫做圣人、伟人,才能不朽。

“三不朽”的观点,彻底摆脱了“天命观”,标志着中国的社会本位、伦理本位已然形成,体现了人文精神。直到今天,“立德、立功、立言”也还是很多知识分子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境界。

当然,所谓的“立德、立功、立言”,要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哗众取宠、一时得势并不非“不朽”。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树立至高无上的道德、立下经天纬地的功业、留下万古流芳的言论。但每个人至少都可以做到,不只算自己的小账,不只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尽自己所能,对社会大众释放善意、承担责任、尽力而为。

从这个角度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梦春秋065|你就算不知道叔孙豹,也应该知道他说的“三不朽”
三不朽
【闲话春秋】之一百八十四: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三不朽:这是我国伦理思想史上的重要命题,语出鲁国大夫叔孙豹
叔孙豹下场悲惨
叔孙豹阐释践行“三不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