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爆仓的背后,开启了一轮的萧条

这是昨天与关系比较远的亲戚讨论的话题了,同在一座城市,平时都没什么往来,以至于她们都不知道我一直在做教培,我也不知道她们前不久花了钱挤进某小学。

一说起教育,十个家庭九个用「卷」来形容。

亲戚本来也是农村出来,直到目前都还保留着农村的户籍,一家子进城养家糊口,算不得什么富贵人家。

即使是这样资源有限、能力有限的普通家庭,在孩子择校的问题上,也是丝毫不犹疑的,只要数字在自己勒紧口袋能勉强接受的范围内,就上赶着去争取。

我知道,还有很多这样普普通通的家庭,都曾遇到过同样的关口,这篇文章劝不了大家,仅此把大家的真实经历记录下来,同时也记录这不曾躺平的一代父母。

01、必须得卷进去

我相信每座城市在教育上,都会有那么几个「特尖生」存在,它们的存在,不仅代表整个城市的教育资源,还代表了以孩子为单位的家庭梦想和奋斗目标。

但凡是那些学校的周边,别说是新开发的楼盘了,即使是「老破小」也重金难求。所以这个从开始打算要孩子的时候,一家子就基本在着手谋划孩子的教育了。

这还是在我们这样的新一线城市,那些超一线的基本也早就「卷」出圈了,很多平台上那些海淀妈妈、清华爸爸等。

从这些头衔就可以看出来,他们最大的标签就是「家长」,一群代表孩子出战的家长。这些家长,不可谓不尽心,甚至有时候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赢在所谓的「起跑线」上,当真是把整个家庭的收入,都透支进去了。

成年人的世界,不仅有房贷车贷,还有孩子教育的「提前贷」

之前一学生家长,为了把孩子送进当地的某朵私花,在丈夫创业负债累累的情况下,还坚持借贷了几十万,就为了把孩子送到所谓的名牌私立校。

当你问她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学校时,她们也说不出所以然来,仅仅只是听说那学校不错,大家都想进,于是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落了下风。

其他城市的私立校怎样我不清楚,但至少我所在的城市,私立基本都设有「直升」这条通道,所以还有些家庭是为了解决孩子整个K9甚至是K12的教育,而大手笔了一次。

坚信只要成功把孩子送进去了,那么孩子初中甚至是高中就可以有保底的选择了。在升学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不可谓是缓解了家长的一部分焦虑。

从升学的当下来看,也是所有家长能为孩子做的最好打算了;只是,对于孩子来说,不知道是一场「拔苗助长」、还是一次「优质资源」的盛享。

之前自己所带的学生,就出现过中途转学的想象。尽管学校是父母花了不少代价才成功入读的,但孩子整个学习期间基本都是在「负重前行」,直到家长眼看着孩子根本快负重不起了,才同意让孩子转去适合他的学习环境。

虽然这部分只占少数,但真正在享受这种优质资源的学生,也并不多,大多数还是那些天资一般、刷题加倍的「苦学」型

都说人是环境的产物,只有把人放进适合的环境里,才能得到更好的成长;过度,则只会是实实在在的「压力」,而不会轻易转变为所谓的「动力」。

我不评判这种「卷」可不可取,毕竟我不敢保证,当我成为一名母亲的时,会不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02、配套得跟上

只是,择校这件事,就跟女生购物一样,今天好不容易咬了咬牙买了个奢侈品包包,明天就开始思考这样的包包需要搭配怎样的穿着。

本来只想买个包,最后却发现自己因为一个包,追加了好几倍的投入。

这像极了很多家长在一开始选择私立名校的时候,信誓旦旦说只要进了某某学校,基本就能省下多少的课外补习费用。

殊不知进去了才知道,一切都得跟这件校服「配套」才行;进了名校,尤其是进了还不错的班,那么就默认有些节奏大家要保持一致,比如进外国语名校,就得提前有英语的底子,那些底子可不是指孩子在小学时学的那几句对应不了英文的顺口溜。

什么朗文、牛津、新概念等等,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掌握,如果非要对标的话,就是小学基本能达到一般初中的水准才算过关。

当然,还有些学校对所谓的思维、课外拓展类的比较重视,同样就意味着孩子最好之前有过相关的训练。

所以,当下父母默认的奢侈品就是孩子身上的那件「校服」,这不仅体现了孩子本身的学习能力,更是考验了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支付能力

如果想要成功直升、拿到保底的升学资格,那么就意味着孩子不仅要过五关斩六将、还得在整个学业阶段,都名列前茅;毕竟「一锤定音」这种事儿,对于门外有挤破头的生源学校而言,都算是高风险了。

所以,进了名校,不仅不会省下开支,还会不断追加投资,毕竟一旦从所谓的名校淘汰下来,不仅学生需要适应新的落差,家长也会需要承担前期的沉没成本。

于是这就成了一场「停不下来」的卷战:不入漩涡不甘心,一入漩涡卷不停。

03、开始招不满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所谓的「拐点」来了,从今年开始,大家可以去查查数据,新入园的生源是个什么情况。

据我所知,我家侄子在一线城市的园区,没有社保、没有户籍的情况下都成功入读了,这在之前基本是不可能的,毕竟需要摇号的条件也有好几项,更别说这种直接报名了。

无独有偶,昨天这位亲戚所读的园区,之前也是花钱才进去的,今年居然没招满,一线如此,三四线又当如何呢?

前不久回了趟老家,家里之前的园区有些直接关闭了,说生源已经达不到开园的标准了;很多隐晦的因素都不能提,但大家都懂;反正现在的年轻人,别说生育了,就是结婚都不见得热衷。

之前看过一位大V的文章,说是我们之前的迅猛发展,是透支了当下以及未来的杠杆,所以当下的阶段,更像是进入了「全民还债」的状态

之前房地产如此,创业就业机会更是如此,而当下的教育,也不过是大趋势下的一个板块而已。

招不满的不再仅仅是生源,而是背后负担不起的整个闭环,庆幸的是,当下的觉悟已经无需任何观点的渲染,从2024年的那些个人规划就可以看出,那些大刀阔斧、高歌猛进的Flag都变得无限低调了。

写在最后:我们在每个时代下赶海,也在每个海浪中被拍打。无所谓好坏,反正好的坏的都不过是一个又一循环,没有终点。

新手做公众号,请前往(就这样开始做公众号(无保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很多私立名校升学率非常高,家长挤破头让孩子读私立名校
好教育更该成全差学生
公立牛靠牛娃,私立牛靠牛校
搜狐网
别天真!不是所有名校分校都牛逼
董小姐 | 谈谈学区房的历史角色、财税根源与高位警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