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一个蝴蝶效应的历史事件的制造者

《资治通鉴》首篇记载,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韩、赵、魏分晋,分封三家为诸侯国。

周威烈王是东周第20代君主。公元前425年—前402年在位,计24年。分封三晋诸侯后的第二年(前402年)病死。

这是一个具有蝴蝶效应的历史事件。

承认赵、魏、韩三家分晋,政治立场上支持他们,间接引发以后田齐代姜等历史事件,导致战国臣克君,父克子,兄克弟的混乱时期,引发了诸侯国以下克上的潮流。

历史上,把这件事作为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

春秋末期,周天子号召力虽弱,但仍然是天下共主,可以号令鲁、燕、宋、郑等诸侯。这次事件以后,周王朝已经在各诸侯眼中,已经丧失了“王”的威严,燕、楚、魏、赵、韩、齐、秦纷纷称王。

周王室名存实亡。

周威烈王为什么会这么做?

可能性之一:拉拢新秀。赵、魏、韩强大,周王室式微,周威烈王为了拉拢政治新势力,向他们抛出绣球,力图取得支持,争取周王室更多的话语权。

可能性之二:垂暮之年,得过且过。虽然他具体年龄无可考证,但他在位第23年时封三家为诸侯,第二年就“崩”了。或许是已经年迈,得过且过,对政治大事漫不经心。

可能性之三:价值认同。周定王崩后,长子去疾继位为周哀王。周哀王三个月后,他的弟弟叔袭杀死周哀王自立王,即周思王。周思王在位五个月,他的弟弟又杀死他自立为王,也就是周考王。周考王,是周威烈王的父亲。周威烈王本身是不遵礼仪、凭借武力取得王位的受益者。或许他认为这种事情,强者生存,不需较真。

有人讲,周威烈王是加速周王朝覆灭的祸首。这件事为大周王朝的灭亡敲响了丧钟。

对此,《资治通鉴》中,司马光有较长的议论:周威烈王不尊礼法,破坏纲纪,致使“天下以智力相雄长”,是天子最大的失职。三晋虽强,如果不尊礼仪,不请求天子而自立为诸侯,他们就是悖逆之臣。那样,即使周王室无法讨伐他们,也会有维护礼仪正义的诸侯征讨他们。现在他们获得天子的任命,谁能够征讨他们?从此之后,周王朝倾颓,实是周威烈王自己破坏礼法的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密: 宋朝史学家司马光是如何评论三家分晋的?
他的这个决定,直接导致了周朝从衰落到灭亡
《资治通鉴》全译珍藏版
战国风云01: 周威烈王为何要分封三晋?(代序)
20周威烈王姬午(东周第20任君主,前426-前402年在位)
白话资治通鉴(一)三家分晋 战国序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