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2.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学小记
userphoto

2023.10.12 上海

关注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教学时长】20mins

【教学过程】

一、   熟读诗歌:多种形式朗读(略)

二、   交代背景

由题目“行军”→看注释→师讲述盛唐荣耀&安史之乱

如果学生对唐朝和安史之乱一无所知,就不可能理解本诗所要表达的情感。所以教师在讲述时,一定要先把这段历史进行铺垫。

三、   理解主题

1.     师:猜一猜,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节日?说说理由。

郭沐洋:我从“强欲登高去”的“登高”看出这是重阳节。

陈澍菲:题目是“九日“,重阳节就是九月九日。

2.   师:还有什么诗歌是写重阳节的?

陈莺靛: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黎家铭: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对于古人而言,重阳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往往在这个节日里和亲朋好友团聚,聊天叙旧,联络感情。

四、   理解诗意

逐句讲解法:

师:谁来说说第一句诗的意思?

生:……

师:好,我们用拆字法,把每个字逐一解释,然后连起来说一说。

(第一、二句)

1. 串讲诗意

生:强:勉强;欲:要。2句话连起来就是:我勉强登高去,没有人送酒来。

师完善:在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地去登高过节,没有人给我送酒来。

2.   学习典故(酒&陶渊明)

师:这句话里还有个小故事呢,是和酒有关的。说到“酒”,你会想到哪位诗人呢?

生:李白!

师:确实,李白的一生和酒密不可分,不过这句诗涉及的诗人不是李白,(生:白居易!)是东晋的。

杜明烨:陶渊明!

师:正是陶渊明,陶渊明很喜欢喝酒,有一次过重阳节,别人都开开心心地回家过节去了,他却一个人坐在路边的菊花旁,闷闷不乐,别人问他,怎么不过节呢?陶渊明说:没有酒哇。后来王弘给他送酒来了,陶渊明痛痛快快地把酒喝完,才回家了。

师:岑参在这里说,自己要过节,没人送酒来。如果用一组关联词连接一二句,应该怎么连呢?

黎家铭:虽然“强欲登高去”,但是“无人送酒来”。

师:想过节,却没有过节要喝的酒,可以。再想想,这个“强”是很勉强,不情愿的意思,为什么不情愿过节呢?

生:没有人送酒。

师:对,没有酒是原因,所以还可以怎么连?

顾沁蜜:之所以“强欲登高去”,是因为“无人送酒来”。

3.    矛盾质疑

师:重阳节是一个佳节,为什么诗人没有和自己的家人团聚,无人送酒来呢?

吴宇宸:因为诗人碰上了安史之乱,此时他的家乡长安仍然陷落在叛军安禄山手中。

下次把提问的机会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来试着就这2句话的意思,提出问题,效果一定会更加好。

师: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情怎么样?

生:难过,郁闷,非常思念家乡。

(第三、四句)

1. 过渡:

师:诗人一边思念家乡,他还想到了什么?诗里面哪句话写了诗人的思念?

生: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2.串讲诗意

生:遥:遥远;怜:怜爱,怜惜;应:应当。傍:傍晚?

师:《木兰辞》里有一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傍”就是贴着,依靠着的意思。

生:我想念着故园遥远的菊花,战争应该要开始了。

师:不是战争要开始了,联系上文来看,什么开?

黎家铭:是菊花要在战场边上开放了。

师完善:我在遥远的地方怜惜着家乡的菊花,它们现在应该在战场边上开放了吧。

3.体会情感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字能表达作者的情感。

生:怜。

师:菊花开放,多美丽啊。为什么作者要用上一个“怜”字呢?

杜明烨:因为当时正在打仗,打得很激烈,在战火中,菊花被大火烧黑了。

师纠正:意思说对了,表达得有点不太恰当,纷飞战火中,菊花再也不能安然开放,必然受到了损辱和蹂躏。

师:说得很好,诗人痛惜菊花的美的消逝,那么让他感到痛惜的仅仅是菊花吗,还有什么呢?

张宸翊:还有他的家园和他的家人,因为他的家园在长安,正在打仗,他的家人也处在危险之中。

吴宇宸:诗人还为士兵们感到难受,因为士兵们很可能在战争中死去。

董彦欣:还有一些人和诗人有着同样的遭遇,他们也有家人留在长安,诗人对这些人也感到同情。

师:你们都说得太棒了。

五、   背诵诗歌:自背,指名背,集体背

六、   完成笔记

额外任务:想一想,诗中还有哪些词语在别的古诗中出现过,写下来。

张贺璌:绿蚁新醅,红泥小火炉。

李泽昊:可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周珺怡: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朱以安:荷尽已无擎雨盖,残犹有傲霜枝。

……

古诗学习而言,归纳学习法是特别有效的,当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学生的理解能力应该就能更上一层楼,无师自通也能破解中国传统文化密码。比如说菊的意象,或许有一天,学生会想:为什么岑参不挑选别的花来写,而是菊花呢?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季节只有菊花开放了。这一点倒没有必要急着现在就让孩子知道,讲究的是水到渠成。

以下是学生笔记摘录:

(上图为本届市古诗文大会一等奖选手的笔记)

又,今日飞花令比赛视频:

附:

原创 11.28 《赋得自君之出矣》教学小记

原创 10.18 三上《日有所诵》第三周通讲(飞鸟集&2首古诗)

原创 6.19《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小记

原创 6.7《宿新市徐公店》教学小记

原创 5.29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小记原创 4.29 《春夜洛城闻笛》教学小记原创 4.19 《别董大》教学小记原创 4.13 信息推演法学古诗《送元二使安西》原创 3.27 吟诵法学古诗《山中送别》

原创 3.15 嵌字法学古诗《春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必背古诗文 七上第7篇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祥解
每天一首诗,提升记忆力:116《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唐诗鉴赏
《唐诗鉴赏辞典》第四百二十三首《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一天一首古诗词——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