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三复习 第二讲 人体及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二. 复习内容:
1. 体液调节的概念。知道体液调节的概念并会区分体液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区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了解神经和体液调节的主要特点和联系。
2. 动物激素的种类、产生部位及生理作用(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了解内分泌系统和激素的概念,主要的内分泌腺体和分泌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各种激素的成分、分泌异常症状,能够分析激素分泌异常对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的影响,会设计实验来简单分析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激素分泌的调节。相关激素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3.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知道神经元结构、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熟悉反射弧结构和反射发生的过程,看得懂反射弧的结构图并会分析各部分对反射活动的影响。兴奋的传导。了解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突触中传导的方法。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激素调节与行为,神经调节与行为。
三. 复习重点:
1. 激素分泌的调节,相关激素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3. 兴奋的传导。
四. 复习难点:
1. 激素分泌的调节作用。
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3. 兴奋的传导。
五. 复习过程:
(一)体液调节和激素调节:
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的生理活动进行的调节。
包括:
激素调节:体液调节的最主要形式
H+、CO2和组织胺等物质的调节
(二)动物的内分泌腺体和激素:
1. 重要的内分泌腺:
激素名称
产生部位
主要生理作用
异常症状
成分
分析实验
生长激素
垂体
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骼的生长
幼年过多:巨人症
幼年过少:侏儒症
成年过多:肢端肥大症
蛋白质
① 切除幼体垂体
② 注射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和幼体生长发育,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分泌过多:甲亢
幼年过少:呆小症
成年过少:黏液性水肿
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
含碘的氨酸衍生物
① 切除甲状腺
② 喂甲状腺制剂
胰岛素
胰岛中的胰岛B细胞
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含量,促进血糖合成糖元
过少:糖尿病
过多:低血糖
蛋白质
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性激素
雄激素
主要是睾丸
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生殖细胞生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和为此(雌性)性周期
类固醇
切除和移植生殖腺,影响第二性征
雌激素
主要是卵巢
2. 动物激素的分类
目前已知的动物激素有几十种,按化学成分可以分为三大类:
含氮类激素:包括蛋白质和多肽类(胰岛素、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其中前者易被消化酶分解,临床上一般采取注射补充。
类固醇激素: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等,均属于小分子。
脂肪酸衍生物:前列腺素等。
3. 关于雄激素和雌激素
雄激素主要由雄性动物睾丸分泌,雌激素主要由雌性动物卵巢分泌。但是睾丸和卵巢均可分泌少量的雌激素和雄激素,同时动物的肾上腺皮质也能分泌雄激素和少量雌激素。所以,雄性和雌性动物体内都含有雌激素和雄激素,只不过含量有很大差异。
4. 动物生长激素和植物生长素比较
生长素是由植物具有分生能力的组织(如顶芽)产生的一类植物激素,其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在一定浓度下具有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促进果实发育、促进生根和防止落花落果的作用。而动物生长激素是由动物垂体分泌的一种动物激素,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具有促进动物幼体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影响糖类和脂肪代谢的作用。两者的化学成分和作用各不相同。且植物生长素动物和植物体内、动物生长激素在植物体内均不起作用。
5. 如何利用动物实验来研究某激素的功能
一般实验中通过在切除内分泌腺和移植内分泌腺、或外源补充激素后,对比观察动物症状的方法研究激素的功能。这两种方法往往结合仪器使用。切除腺体:观察某腺体切除后的生理变化,从而推测该腺体的正常功能。但所得的结果会因动物年龄不同而有差异,需用不同年龄的动物进行实验和观察。另外,一种腺体可以分泌多种激素,该方法可能不能确定某一种激素的功能,所以往往还采取向切除腺体的动物中补充(因激素的成分不同口服或注射)激素,观察丧失的功能是否恢复,来确定某激素的功能。另外还可以用激素的抑制剂来改变激素分泌量,在不切除腺体的条件下研究某激素的功能。
(三)激素分泌的调节及相关激素的作用:
1. 内分泌腺体和外分泌腺体区别
外分泌腺
内分泌腺
结构
有导管
无导管
分泌物种类
消化液、汗液、皮脂等
激素
分泌物量
较多
微量
分泌物的排出
通过导管排出到体表或消化腔等处
直接进入血液
举例
大、小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汗腺,皮脂腺等
下丘脑,松果体,垂体,甲状腺,胰岛,性腺等
注意:胰脏中胰腺是外分泌腺,而分布在胰脏中的一些细胞团构成其内分泌部——胰岛。
2. 内分泌的调控关系:
3. 相关激素的关系:
4. 关于反馈调节
“反馈”是来自工程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上的术语,指由控制部分(中枢)发出的信息可以改变受控部分(效应器)的状态,而受控部分反过来又发出信息,把受控部分的状态结果不断报告给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得以参照实际情况不断纠正和调整发出的信息,以达到受控部分的精确地调节。
人和的动物体内的激素的分泌是持续不断进行反馈调节的。当一种激素分泌后,作用于靶细胞而引起特异生理反应,与此同时,血液内该激素的含量又反馈控制着这种激素的分泌。如果这种反馈控制是促进原来激素的分泌的,称为“正反馈”,如果这种反馈控制抑制原来激素的分泌,就称为“负反馈”。机体中较常见的是负反馈。
(四)神经调节
1.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神经元
2. 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中枢的概念有什么不同?
神经系统的大致组成如下:
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它们分别位于颅腔和脊椎管内。
神经中枢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某一生理活动的神经细胞群。负责一种反射活动的细胞体往往集中在脑和脊髓的特定部位,该部位称为该反射的中枢。
在脑和脊髓中有大量不同的神经中枢:一般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中,如膝跳反射中枢(腰椎第3-4结段)、排便中枢和排尿中枢等;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如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和言语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呼吸和心血管中枢的神经元分布在脑干,其中延髓部分是低级中枢,下丘脑为高级中枢。一般低级中枢又受大脑控制。
3.       神经传导的基本方式——反射
(1)反射及反射弧
(2)动作电位的产生
在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此时膜内外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细胞内K+外流,使细胞膜外侧积累较多的正离子所致。当一个有效刺激作用于神经细胞时,受刺激部位的膜对于Na+的通透性突然增高,超过了对K+的通透性,导致Na+大量流入膜内,使膜内正离子大量积累,在刺激部位原有的内负外正的电位就变成内正外负,此时膜内外的电位差称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意味着神经细胞产生了兴奋。
(3)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突触中传递的特点。
神经纤维在有限传导时具有以下特征:
① 生理完整性:神经纤维的传导要求其结构和功能都是完整的。如果纤维被切断,则兴奋就不能通过断口向前传导;如果用冷冻、电流或化学药品等使神经纤维局部功能改变,也能中断兴奋的传导。在医学上有时可利用该原理进行局部麻醉。
② 绝缘性:一条神经干内的许多神经纤维可以同时传导并互不干扰,保证神经调节的精确性。
③ 双向传导:刺激纤维上任一点产生的兴奋都可以双向传导,但是兴奋点产生动作电位后,会有一段不应期,所以一次刺激只能使兴奋从刺激点向两侧传导一次,而不会导致兴奋在一条纤维上反复来回传导。
④ 相对不疲劳:与肌肉细胞相比,神经细胞相对不易产生疲劳,可以连续接受刺激并不断产生和传导兴奋。
突触的传递具有以下特点:
a. 单向传导。
b. 突触延搁:由于神经递质的释放、扩散及对后膜的作用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兴奋在突触中的传导速度要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得多。
c. 总和:通常突触兴奋一次可能不足以导致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但是,同时传递的一连串兴奋或许多突触前神经末梢同时兴奋可以释放更多的神经递质,最后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这种现象称为总和。
d. 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缺氧、pH改变或CO2浓度过高均可以改变突触部位的传递活动。
e. 对某些药物敏感:一些药物可以影响突触后膜的递质受体,阻断或加强突触的传递,这也是医学上局部麻醉时经常利用的原理。
4. 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5.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
神经系统可以直接控制内分泌腺体的分泌,也可以通过垂体分泌促腺体激素,间接调节内分泌腺的分泌:
6.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1)激素调节和动物行为:
(2)神经调节和动物行为:
形成
种类
特征
先天性行为
生来就有,由遗传物质控制
趋性
对环境因素刺激的最简单的定向反应
非条件反射
一般为对一具体刺激的局部反应
本能
由一系列非条件反射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构成的复杂行为
后天性行为
成长过程中通过“体验”和“学习”逐渐建立
印随
幼年时由直接印象获得的学习结果
模仿
幼嫩动物模仿成年者的行为
条件反射
是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必须要大脑皮层参与。
(3)植物性神经的分布以及具体功能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不同内脏器官中的分布情况和作用可以用下表概括:
器官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心脏
心跳加快、加强
心跳减弱、缓慢
血管
冠状动脉
舒张
收缩
大部分血管
收缩
支气管
舒张
收缩
消化管
腺体
唾液腺分泌粘稠唾液,抑制肝、胰分泌
唾液腺分泌稀薄唾液,促进肝、胰分泌
平滑肌
降低平滑肌紧张度,抑制胃肠蠕动
升高平滑肌紧张度,促进胃肠蠕动
膀胱
贮尿(尿道内括约肌收缩,膀胱平滑肌松弛)
排尿(尿道内括约肌松弛,膀胱平滑肌收缩)
眼球
瞳孔开大
瞳孔缩小
皮肤
汗腺分泌,立毛肌收缩
(4)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有何差异?
答: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关系可以如下表所示: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形成时间
生来就有
后天获得
刺激
非条件刺激(直接刺激)
条件刺激(无关刺激和非条件反射反复结合)
数量
少而有限
多而无限
神经中枢
可以在大脑皮层以下
大脑皮层
神经联系
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永久、固定,反射不消退
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暂时、可变,反射易消退,要不断强化
(5)本能和非条件反射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动物的非条件反射和本能都是先天性行为。但是非条件反射只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对环境变化产生的躯体局部反应,一种非条件反射不能形成动物的本能行为。本能比非条件反射复杂得多,它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通过一系列按顺序发生的非条件反射组合而成的,如水獭的筑坝行为。同时一些本能活动还需要激素影响,如哺乳行为。
【模拟试题】
1. 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
A. 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 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 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 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2. 较大剂量注射一种激素后,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至昏睡,该激素是(    )
A. 甲状腺素                B. 雄性激素                C. 雌性激素                D. 胰岛素
3. 哺乳动物的性腺细胞合成和分泌的性激素属于(    )
A. 核酸    B. 蛋白质    C. 糖类    D. 脂类
4. 人血液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纤维蛋白原     B. 激素        C. 纤维素         D. 淋巴细胞
5. 下列动物腺体中都能产生激素的是(    )
A. 睾丸和垂体      B. 肠腺和胰腺    C. 乳腺和肾上腺    D. 卵巢和胰岛
6. 下列哪项变化能够导致人体的脑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    )
① 气温下降
② 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
③ 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
④ 气温升高
⑤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素增加
⑥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素减少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⑤⑥      D. ②④⑤
7. 在土壤和水中缺碘的山区水塘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特殊的蝌蚪,与一般蝌蚪相比,这些蝌蚪应该(    )
A. 个体小,发育快                B. 个体大,发育迟缓
C. 个体小,发育迟缓              D. 个体大,发育快
8. 8.下列关于性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 性激素只存在于人体内
② 性激素包括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两大类
③ 男性体内只有雄性激素,女性体内只含有雌性激素
④ 雄蚕体内含有较多的雄性激素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
9. 9.一个12岁的小孩,身高只有60cm,但智力正常,他的病因最可能是幼年时(    )
A. 血液中缺钙盐                   B. 缺乏维生素D
C. 缺乏甲状腺激素                 D. 缺乏生长激素
10. 把精巢移植到阉割过母鸡体内,结果是(    )
A. 母鸡变成了公鸡                 B. 母鸡仍保持正常的性周期
C. 母鸡出现公鸡的第二性征         D. 母鸡长出公鸡的生殖器官
11. 为了观察小狗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病变,可以采取哪项实验措施(    )
A. 用甲状腺制剂连续喂发育正常的小狗
B. 向甲状腺功能不足的小狗注射一定剂量的甲状腺激素
C. 用碘制剂连续喂发育正常的小狗
D. 切除发育正常的小狗的甲状腺体
12. 摘除小狗的垂体后,小狗的甲状腺功能也衰退,其原因是(    )
A. 缺少促甲状腺激素              B. 生长素分泌不足
C. 不能从食物中摄取碘            D. 控制甲状腺腺体的神经受损
13. 给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恢复可适量注射(    )
A. 甲状腺激素    B. 生理盐水    C. 性激素    D. 葡萄糖
14.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时,大都采用肌肉注射而不用口服,其根本原因是(    )
A. 肌肉注射比口服效果好         B. 口服时药液对消化道的刺激过于强烈
C. 口服时药液进入人体较慢       D. 口服时药液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分解
15. 在下列关于酶、激素和维生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 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作用密切联系
② 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产生酶
③ 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它细胞
④ 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⑤ 维生素主要是由肝细胞合成的,在人体中含量少,但作用大
⑥ 三者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A. ①②    B. 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⑥
16. 造成呼吸中枢活动加强,呼吸加深、加快,是因为吸入了(    )
A. CO2含量较多的混合气体            B. O2含量较多的混合气体
C. CO2含量较少的混合气体            D. O2和CO2含量均较少的混合气体
17. 下列疾病与人体激素分泌异常无关的是(    )
① 水俣病    ② 镰刀型贫血    ③ 糖尿病    ④ 呆小症    ⑤ 夜盲症    ⑥ 巨人症
A. ①②⑤      B. ④⑤⑥      C. ③④⑥     D. ①⑤⑥
18. 下列关于感受器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感受器能将特定的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
B. 感受器直接将感受到的刺激传入大脑皮层
C. 各种感受器都有各自的适宜刺激
D. 感受器可产生适应现象
19. 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    )
A. 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 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 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 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20. 高处坠落造成人高位截瘫(颈椎损害),以下四种表现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大小便失禁                           B. 触觉完全丧失
C. 躯干冷温觉丧失                    D. 躯干痛觉丧失
21. 分别刺激下图Ⅰ、Ⅱ、Ⅲ、Ⅳ四处,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
A. Ⅱ、Ⅲ、Ⅳ       B. Ⅰ、Ⅲ
C. Ⅰ、Ⅱ、Ⅲ       D. Ⅰ、Ⅳ
22. 下列人体生理活动属于神经调节作用的是(    )
A. 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氨基酸
B. 躯体运动时骨骼肌的活动
C. 皮肤伤口处,吞噬细胞对病菌的吞噬反应
D. 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
23. 下图为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    )
A. 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B. 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C. 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
D. 以上说法都对
24. 在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内含有大量的(    )
A. 钠离子    B. 钾离子    C. 铁离子    D. 镁离子
25. 下列关于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突触前膜和后膜之间有间隙
B. 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 兴奋在突触处只能从前膜传向后膜
D. 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26.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27. 在载玻片右侧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左侧滴清水,并使两液滴相连。然后在培养液附近放少许盐粒,不久在显微镜中观察到草履虫纷纷游向清水。草履虫的这一行为和完成这一行为的基础是(    )
① 非条件反射   ② 模仿   ③ 应激性   ④ 神经系统   ⑤ 内分泌系统   ⑥ 原生质
A. ①和④         B. ②和⑤         C. ③和⑥         D. ①和⑥
28. 关于兴奋的传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 神经纤维上的电流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 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D. 突触小体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29. 在闷热的房间开会,有的人容易打“哈欠”,其调节方式是(    )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神经——体液调节      D. 条件反射
30. 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
A. 刺激强度的大小              B. 感受器的灵敏性
C. 传导过程中突触数量的多少    D. 效应器的灵敏性
31. 关于动物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相互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动物以神经调节为主,激素调节受神经调节的控制
B. 动物以激素调节为主,神经调节受激素调节的控制
C. 有些动物以神经调节为主,有些动物以激素调节为主
D.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是互不联系的两个独立过程
32. 某人能读书看报,也能写文章,但就是听不懂别人说话,这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受损伤的部位是(    )
A. 大脑皮层运动区                    B. 大脑皮层言语区
C. 大脑内侧某一区域                  D. 间脑
33. 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失去幼仔的母狗会给幼虎喂奶    B. 刚睁眼的小天鹅会跟它第一眼看到的人走
C. 马戏团的狗熊会算术            D. 听到饲养员的叫声,猪会跑来吃食
34. 下图为小鼠体内一个反射弧的示意图,根据图判断,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小鼠的脊髓横切片时,一定可以找到的是(    )
A. 感觉神经元细胞体和运动神经元细胞体
B. 运动神经元细胞体和中间神经元细胞体
C. 感觉神经元细胞体和中间神经元细胞体
D. 以上三者都是
35. 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激素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体内缺乏__________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的合成受阻,该元素进入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___________,这是由于激素A、B的含量_____________所致。这种生理过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调节的。
(4)如果激素C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A、B含量的变化B是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__调节机制。
36. 胰液分泌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下图为胰液分泌调节的示意图(部分)。请据图回答:
(1)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咀嚼食物引起胰液分泌的神经反射为          。
(2)当食物进入胃内后,引起胰液分泌增加的调节方式为          。
(3)胰液中的消化酶主要有       、         、         、           。
(4)激素B是通过          途径到达胰腺的。
37. 已知垂体为内分泌系统的中枢,可分泌多种激素并调节其它内分泌腺体的活动。其
中,生长激素是垂体分泌重要激素之一。
(1)为验证生长激素对动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科学家将一只幼年的狗的垂体用手术摘除,并观察其生长情况。作为对照,科学家应该(    )
A. 用一成年的狗在相同环境中观察。
B. 用一相似的幼年狗在相同环境中观察。
C. 用一相似的幼年狗在相同环境中,不断补充生长激素并观察。
D. 用一成年狗做相同实验后,在相同环境中观察。
(2)如以上幼年狗尽管在摘除垂体后停止生长,但在补充生长激素后,生长现象并没有恢复,是否能说明生长激素对动物生长的调节作用不明显?请说明原因。
38. 用狗做实验,研究心脏的神经支配及作用。实验过程中,先测定正常情况下的心率,然后分别测定阻断A神经和B神经后的心率。结果如下表
实验处理
心率(次/分)
正常时
90
仅阻断A神经
180
仅阻断B神经
70
据表回答:
(1)A神经是____________,B神经是____________。
(2)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心脏受____________支配。
(3)在正常情况下对心脏作用占优势的神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下列是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当人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这是由于       和       调节的结果。
(2)某运动员遵从教练的指导,一见灯亮就用力举起哑铃,附在手臂上的记录仪器经a时间后,测到肌肉活动的电位变化。在一次训练中,教练趁运动员不备,用针刺其手臂,运动员手臂收缩,经b时间后,测到肌肉活动的电位变化。请分析回答:
① 在a时间内,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        。在b时间内,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        。
A. 眼→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B. 眼→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C. 皮肤→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D. 皮肤→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② a时间         b时间。
A. >     B. <     C. =      D. >
40. 下图是突触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括号内写标号):
(1)用箭头在下方的长框中标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
(2)⑤中包含的化学递质可能是         或         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与①作用改变[   ]           的离子通透性。与结构①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是        ,和结构[ ⑤ ]              形成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是            。
(3)维持Na+、K+浓度在细胞内外的差异,与[    ]        的代谢活动密切相关。
(4)若⑦内的氧分压为A,二氧化碳分压为B,⑦外的氧分压为A',二氧化碳分压为B',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A      于A',B     于B'。
【试题答案】
1. B    2. D     3. D    4. C    5. A    6. A    7. B    8. B    9. D    10. C
11. A   12. A    13. D   14. D   15. C   16. A   17. A   18. B   19. B   20. B
21. C   22. B     23. B   24. B   25. D   26. C   27. C   28. D   29. C   30. C
31. A   32. B    33. A   34. B
35.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碘;主动运输
(3)增加;增加;神经和体液(激素)
(4)下降;(负)反馈
36.
(1)非条件反射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3)胰淀粉酶;胰麦芽糖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
(4)血液循环
37. B;不能说明;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之间有协同作用,切除垂体后,由于促甲状腺激素缺乏使幼体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幼体生长缓慢。
38.
(1)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
(2)双重神经(或称交感和副交感神经)
(3)副交感神经
39. (1)神经;体液    (2)B;D;A
40.
(1)←
(2)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③;突触后膜;核糖体;突触小泡;高尔基体
(3)⑦;线粒体    (4)小;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物知识点不难记,有学霸手把手教你!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1]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
高考生物:选必一《稳态与调节》257道判断题集锦,含解析!
【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