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形形色色的性别决定

大多数生物特别是高等生物的雌雄性别分化很明显。生物的性别主要是由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不同的生物,其性别决定的方式也不同,通常包括性染色体决定型、染色体组倍性决定型、基因差异决定型等类型。

一.性染色体决定型

多数雌雄异体或异株的动植物,雌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不同,它们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差异决定,如ZW型、XY型、XO型、ZO型(如下表)。

类型

雌性染色体组合

雄性染色体组合

举例

XY

XX

XY

全部哺乳动物、大部分两栖爬行类、部分鱼类、昆虫、植物中的女娄菜等

ZW

ZW

ZZ

鸟类、某些两栖爬行类及鱼类、鳞翅目昆虫和委陵菜属中的金露梅等

XO

XX

XO

蝗虫、蟋蟀、蟑螂等直翅目昆虫及苦草、秦椒

ZO

ZO

ZZ

部分双翅目和鳞翅目昆虫

 

 

 

 

 

 

 

 

XY型性别决定型生物的性染色体在形态上差别很大,其中一条称为X染色体,另一条称为Y染色体。在XY型生物中,由于雌性个体仅产生X一种配子,因而称雌性个体为同配性别,而雄性个体能产生X和Y两种配子,因而称雄性个体为异配性别。
ZW型性别决定型生物与XY型相反,雄性为同配性别,性染色体是同型的,用ZZ表示;雌性为异配性别,用ZW表示。即雄性个体仅产生Z一种配子,因而雄性个体为同配性别,而雌性个体能产生Z和W两种配子,因而雌性个体为异配性别(如下图)。


在蝗虫、蟋蟀、蟑螂等直翅目昆虫中,雌性个体性染色体是成对的,为XX型,而雄性个体则仅有一条X染色体,为XO型。因此,雌性个体所产生的配子只有一种,即X,而雄性个体产生X和O两种配子,O是指不含性染色体的配子。类似的情况在部分双翅目和鳞翅目昆虫中也存在,只是这种类型雄性个体性染色体是成对的,为ZZ型,而雌性个体缺少一条染色体,为ZO型。因此雄性个体所产生的配子只有一种,即Z,而雌性个体产生Z和O两种配子(如下图)。

二.染色体组倍性决定型


有些动物没有明显的性染色体,雌雄性别与染色体组的倍性有关,雌性是二倍体,雄性是单倍体。如蜜蜂、蚂蚁、黄蜂等的雌性个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二倍体,而雄性个体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单倍体(如图)。

三.基因差异决定型

 

玉米是雌雄同株的。顶生的垂花是雄花序,侧生的穗是雌花序。研究表明玉米中有若干基因可以改变玉米植株的性别,也就是能把雌雄同株转变为雌株或雄株:基因型为BaBaTsTs为正常雌雄同株;若基因型为babaTsTs或babaTsts为雄株;若基因型为BaBatsts或Babatsts为雌株;若基因为babatsts则雄花序上长出雌穗变为雌株。即当基因ba纯合时,会使植株没有雌花序,成为雄株。当基因ts纯合时,会使垂花成为雌花序,不产生花粉。因而babatsts的植株是雌株,它没有果穗,但在垂花上产生卵细胞。babaTsTs植株是雄株。如果让雌株babatsts跟雄株babaTsts交配,后代植株中雌雄的比例是1∶1,这样就在玉米中建立起一个新的性别决定系统。植株的性别由Tsts的分离决定。ts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就成为“性染色体”,雄株可以产生Ts和ts两种配子,所以雄株是异配性别,跟女娄菜和菠菜的雄株一样(如图)。上述玉米杂交实验暗示给我们,植物进化过程中性别的分化可能有与此类似的情况。

另外,葫芦科的喷瓜的性别也是由性别决定基因控制的。最近的研究表明,对人类来说,决定男性性别的并非是Y染色体,而是Y染色体的短臂上的睾丸决定基因(TDF),X染色体上无这个基因。TDF决定性别形成的大致过程为:

 综上所述,生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差异、数目及其上的性别决定基因和染色体组的倍性决定的。当然,许多生物的性别决定还受到种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爬行类)、日照长短(大麻)、幼体的营养(蜜蜂)等对生物的性别决定也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物体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怎么还有分不清雌雄的动物?
科学好故事 | 性别真的只有两种吗?|生物|姓名
【梳理与归纳】§8.3 伴性遗传
四种常见的性别决定方式 - 牧野清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