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辽宁沈阳集州塔(辽·已毁)

 

 

年代:辽重熙十四年(1045年);形制特点:六角七级密檐式塔;现状:毁于1946年

 

 

 

资料一:塔山山城塔,也称陈相屯辽塔,或称集州塔,位于沈阳苏家屯区陈相屯以东的塔山上,坐落在山城址后山顶,为六角七层密檐式砖塔,塔山一名即得之于此。据辽宁省博物馆的闫万章先生考证,1953年捐赠给省博物馆的辽沈州卓望山无垢净光塔石函即是该塔地宫所出。据此可知,该塔原名无垢净光塔,建于沈州城南卓望山上,建筑年代为辽重熙十四年(1045年)。塔毁于1946年解放战争。

资料二:集州塔,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陈相屯镇奉集堡村西北的塔山上。该塔高约20米左右,为六角形,七级,密檐。塔基和塔身高约8米,约点整个塔的五分之二,塔身六面均做券门装饰,券门内1910年时已无佛像。在券门上饰有流苏宝盖,宝盖两侧饰有飞天。塔身转角砌有带侧脚的倚柱,其上部用阑额与普柏枋相连。在柱头及普柏枋上置铺作,分补间和转角两种,均为单杪四铺作。大檐以上,每层檐叠涩四层砖出檐,塔顶有塔刹,刹杆造型简单,一根刹杆等穿三个宝珠。从照片上看,砖雕仿木铺作和飞天装饰均具有典型的辽塔特点,因此断定此塔当为辽代所建。

此塔山下东南为陈相屯镇的奉集堡村,奉集堡村内有奉集堡城址,城墙已坍,仅有小部分直立,城址为形,第边长约500米,四角有角台,城墙外侧有马面,每面中间辟有城门,外有护城河。据康熙时成书的《盛京通志》载:“古奉集县,今城东南四十五里,有土城,周围四里,名奉集堡,即其地也”。由此看来,此地当为辽代的集州并倚郭奉集县。由于此州隶属于东京辽宁沈阳集州辽塔道,属于较小州,故在金代废州为县。由于其地位于东京辽宁沈阳集州辽塔和沈州之间,规模较小,因此,作为州城而建的奉集州塔,也相对较小,与法库七星山石佛寺塔一样,均为六角七级密檐塔,高度也均为20米左右,七星山石佛寺塔为辽代双州城塔,建于辽道宗咸雍十年(1074),按此分析,此塔的修造年代也应为辽代晚期。  (文字:“风雨行进”)

资料三:在山城城址的山顶上还曾有过一座辽塔,它建于辽代重熙十四年(1045年),名为无垢净光塔,为六角七层密檐式砖塔,塔山的名字也由它而来,辽宁博物馆保存有该塔地宫里出土的石函,石函出土于1953年,石函上面刻有:“南赡部州大契丹国辽东沈州南,卓望山上造无垢净光塔一所,奉为太后仁圣昭孝皇帝皇后亲王公主万岁千秋,文武百僚恒居禄位,维重熙十四年岁次乙酉癸丑朔丁时葬十月一日,佛舍利讫头陀僧去仙”等文字,其中卓望山就是指塔山,无垢净光塔就是指山上的那座辽塔。这个石函是研究塔山历史的最有价值的史料和物证。该塔后来毁于解放战争。因塔山有些地方为部队所占用,无法进行踏查,所以目前原来塔基的位置还无法确定。

资料四:集州辽塔,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陈相屯镇奉集堡村西北的塔山上,始建于辽重熙十四年(1045),毁于1946年战争时期。明代时,在塔下建有寺院,名安宁寺,毁于文革,唯安宁寺碑存于沈阳北塔碑林。此塔山下东南为奉集堡村,村内有奉集堡城址,城墙已坍,仅有小部分直立,城址为方形,边长约五百米,四角有角台,城墙外侧有马面,每面中间辟有城门,外有护城河。

资料五: 据康熙时成书的《盛京通志》载:“古奉集县,今城东南四十五里,有土城,周围四里,名奉集堡,即其地也”金毓黼在《渤海国城长编》中认为,“辽城东京道集州怀众军下云,渤海置,所统奉集县下也云,渤海置。此集州,为渤海故州之明证也。其故地已不详,辽时移置于今沈阳东南,有曰奉集堡者,即其地也”。由此看来,此地当为辽代的集州并倚郭奉集县。《辽史地理志》中载,“集州,怀众军,下,刺史。古陴离郡地,汉属险渎县,高丽为霜严县,渤海置州。统县一,奉集县。渤海置”。由于此州隶属于东京道,属于较小州,故在金代废州为县。由于其地位于东京和沈州之间,规模较小,因此,作为州城而建的奉集州塔,也相对较小,与法库七星山石佛寺塔一样,均为六角七级密檐塔,高度也均为二十米左右,七星山石佛寺塔为辽代双州城塔,建于辽道宗咸雍十年(1074),按此分析,此塔的修造年代也应为辽代晚期。

 

关于塔山山城址:此城址高据山顶,南临北沙河,形势相当险要。山城四周城墙用土沿山脊筑成,周长约1000余米,东低西高,呈簸箕形。城东南设有城门,现为一豁口,也是城内涧水外泄的出口。历经千余年,土筑城壁遗迹至今尚存,保存较好的一段为东南角,残存高1米、基础宽约3米,由山城的最下面到城的最高处约50米。城址内到处可见红褐色和灰色绳纹、布纹砖瓦及莲纹瓦当,是典型的高句丽遗物。
  明代曾在城内建安宁寺,久已不存。现仅留下明万历、清乾隆年间及民国十八年的3块石碑。城址后山顶上原有六角七层砖塔一座,早年已倒毁,故此才有塔山之名。
  《新唐书》卷四十三载:“自都护府(令辽阳)东北经古盖牟、新城……至渤海王都。”塔山山城正置于辽阳与抚顺高尔山新城之间。公元645年(唐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征辽东,四月李世勣攻破盖牟城。“六月已亥,以盖牟城为盖州”,(《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八)。668年唐灭高句丽后,于670年正月,列辽东地为州县,才再置盖牟州。据历史和考古学家考察论定,塔山山城就是高句丽占有辽东时的盖牟城。也是唐代李世勣、霹仁贵征高句丽后所设置的盖牟州,为安东都护府所辖42州之一。
  塔山山城对开展地方民族史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1985年2月,沈阳市人民政府公布该城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2月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塔山山城塔旧照

图片为 1911年旧照


 

 民国初年日本出版的明信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沈阳塔山山城旧址
秦家屯古城记
辽宁地区辽代建塔综述(2)——阜新地区
最后的渤海国人在营口的足迹
冯恩学 赵东海 | 扶余府城与黄龙府城的城址变迁
【庭院深深】沈阳白塔弥陀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