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最最有名的美玉和氏壁丢哪儿了?它藏在秦始皇陵里还是……
2018-02-21 安东老王 

这是一块什么样的玉石?献宝人先后被夺去双脚;秦国想以十五座城来换取,史书说秦始皇用它制成传国玉玺;然而,它却消失在历史长河里,它失落哪儿了?它在始皇陵里,还是另有藏宝之地?

从本篇起,福成说说《中华历史上的迷与痛》。

然而,它却消失在历史长河里,它失落哪儿了?

 河北易县燕下都-战国古玉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和最珍贵的一块宝玉。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块玉石能珍贵到与它相提并论。

       早在春秋时期,它就与“随侯之珠”一起并列为当时中国的两大奇珍了。发现它的卞和也因为和氏璧而闻名古今。卞和不仅因为遭到楚厉王、楚武王的误解而失去了双脚,更因为楚文王听从了他的解释而剖开了璞石,最终发现了这块宝玉。随着秦昭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取这块宝玉的故事流传开来,和氏璧的身价扶摇直上。最终被“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用作了传国玉玺,成为检验一个“帝王”是否正统的唯一标准。


       和氏璧是何种美玉?

        

        玉饰纹卧虎,春秋中期,长7.7cm,宽2.2cm,厚0.3cm。清宫旧藏。 



       历史上对和氏璧的材质有各种猜测:有认为是和田羊脂白玉的,有认为是夜明珠的,也有认为是陕西蓝田玉的。史书上称它“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把它放在黑暗处,它能熠熠发光,能除尘埃,能避邪魅,因此又称“夜光之璧”。可见确有它的珍奇、稀罕性。

       但至今,也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和氏壁是一块什么样的美玉。1983年工程师郝用威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称:“和氏璧即是月光石,产于神农架南漳西部,沮水之发源地板仓坪、阴峪河一带”。这一家之说,再次引起了近代人渴望了解和氏璧的由来、传说和质地的好奇心。因和氏璧的失踪,传国玉玺到底是什么材料制成的,成为一个千古之谜。


         和氏璧是咋流传的?

         

         玉龙纹璜,春秋晚期,长9.3cm,璜面最宽6.3cm,厚0.3cm。


  

        和氏璧最初是由持玉人卞和历尽苦难,最终献给楚文王的。公元前333年,楚国吞灭越国,楚威王因为宰相昭阳在消灭越国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于是将和氏璧赐给了昭阳。昭阳某日请客时,出壁让各宾客观赏,席散时却不翼而飞。

  和氏璧销声匿迹了几十年后,有一天突然在赵国出现。那时秦国势力强大,假以十五城向赵国换取美玉,蔺相如以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保住了和氏璧。   六十多年后,即公元前228年,赵国还是被强大的秦国吞并,赵幽王投降,献出了和氏璧。

  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和氏璧最终落到了秦王嬴政的手里。 但从此以后,和氏璧便从历史记载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和氏璧(传国玉玺)去了哪儿了?

         

         玉镂雕龙形佩,战国,长21.4cm,宽10.9cm,厚0.9cm。 



        有一种说法是:秦始皇得到和氏璧后,命玉工将宰相李斯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雕刻在和氏璧上,作皇帝的玉印。这样,和氏璧就成了国玺。代代相传。有人甚至还找到了用刻玺的边角料所制作的玉块。秦始皇死后,赵高利用和氏璧篡权。刘邦率兵攻入咸阳时,国玺落到了他的手中。刘邦建立汉朝后就把玉璧作为汉朝的国印,从此和氏璧成为“传国玺”。刘邦之后,传了九代皇帝。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当时因小皇帝刘婴年幼,传国玺由皇太后代管。王莽让弟弟到长乐宫去要玉玺,皇太后气愤地把传国玺摔到地上,骂道:得这块亡国玺,看你兄弟有什么好下场!传国玺被摔缺了一角,后来王莽用黄金镶补,但无济于事,还是留下了缺痕。

        传国玉玺在中国历史上断断续续流传了很长的时间,直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当时石敬塘引契丹军攻至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玉玺就此失踪,再也不见了踪影。

  从那时以后的各朝各代,都是当朝的帝王自己刻制自己的玉玺,再也没有能得到历朝历代都认可的真正的“传国玉玺”了。上面的说法,今得不到任何印证。


        另外,对传国玉玺是否由和氏璧制成,历史上亦无定论。历史文献中关于秦国传国玉玺的来龙去脉记载还比较详细。《晋书·舆服志》、唐徐令信《玉玺谱》等记载“色绿如蓝,温润而泽”,指明它是用蓝田玉制成的,因此用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的说法没有根据。

        无论传国玉玺是否系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的失踪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谜案和一大损失。


        那么,和氏璧到底流落到何处呢?

        

        玉扭丝纹瑗,战国,直径8.3cm,厚0.3cm。清宫旧藏。


 

        目前有两种推测:第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内,并没有作为传国玉玺流传后世。另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战争中丢失或者被项羽掠夺而去。秦末,项羽率兵进攻咸阳,焚烧秦宫殿,挖掘秦陵墓,掠夺宝物、美女,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但随后而来的楚汉战争中,项羽兵败,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玉玺或许藏在项羽的都城彭城〔今江苏徐州),或许遗落在项羽败死的垓下(今安徽灵璧)。这些猜测,为和氏壁增加了神秘色彩。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的无价之宝,在它流传的几百年期间,多少人的命运、多少国家的命运都和它紧密地联系起来,而它神秘的失踪,是中国两千多年历史上的一大悬案。假如有一天,和氏璧能够重见天日,那必将是哄动华夏的考古重大发现。 

        

      玉镂雕螭龙合璧,战国,直径11cm。清宫旧藏。


        


       玉云纹剑首,战国,外径5.3cm,厚0.7cm。清宫旧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和氏璧与传国玉玺 充满神秘的色彩
战国和氏璧下落之谜:何时失传又流向何方?
紫禁城中的假<国宝>
【每天美玉】玉的趣闻——再说玉玺
十五城池只为一玉?漫谈篆刻工艺下传国玉玺的文化渊源
传奇——千古之迷“和氏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