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特别关注:外资入侵中国光伏产业
字号:|2013-03-04 11:52:23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我要评论(0)
   点击:101
【核心提示】国内整个行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以及国际市场政策、需求的变化,都会对行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只有对其充分的了解,才能避免被市场淘汰。目前,始终制约着我国光伏产业的欧美“双反”调查,使海外市场逐渐萎缩,国内光伏组件企业或倒闭或破产,直接影响光伏逆变器企业的经营和估值。此时,外资巨头再伺机低价收购,开发中国市场。我们似乎看到,光伏逆变器产业将成为下一个中国大豆产业。
国内光伏逆变器行业起步较晚,有数据统计,国内光伏逆变器生产企业达100多家,其中大部分是在2010年以后进入这一领域,有的还处于研发和样机生产阶段。
2012年,防止太阳能设备制造能力盲目扩张已经成为行业共识。然而,投资涌入使得逆变器企业更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面临洗牌局面。如何在博弈中胜出,如何突破光伏发展的局面,成了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
外资伺机进入光伏逆变器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
2013 年,中国无疑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市场。高盛报告甚至指出:2013年,中国将取代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2013年、2014年、2015年,中国的太阳能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8.0GW、9.0GW、10.0GW,即使以保守方式估算,按8元/瓦计算,2013年、2014年、2015年,中国光伏市场总量分别为640亿元、720亿元、800亿元,3年市场总量将高达2000多亿元。
同时,光伏逆变器的市场份额预期也会水涨船高。即使按光伏逆变器的成本占整个光伏市场7%的比例计算,逆变器市场在2013年、2014年、2015年将分别达到45亿元、50亿元、56亿元,3年市场总额达200多亿元。
而在中国市场潜力剧增的同时,全球光伏市场增长正逐步放缓。随着国外企业进军中国光伏市场的步伐加快,在市场和技术准备期过后,光伏逆变器市场迎来更激烈的竞争。国内企业只有摆脱过去“粗放式”的经营模式,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发展之路,才能避免盲目扩张带来的恶果。也就是说,解决影响光伏系统运行稳定的关键在于逆变器的技术和质量。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要想站住脚,一定要严格把控研发环节,保障产品质量。有些光伏逆变器企业采取减少研发环节,以投资快速切入市场的方法,只要购买到图纸,很快就生产出产品。缺乏自身研发环节的生产制造企业,必然将面临着技术和产品质量的双重考验。
不能让光伏逆变器产业重蹈大豆产业覆辙
国内整个行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以及国际市场政策、需求的变化,都会对行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只有对其充分的了解,才能避免被市场淘汰。目前,始终制约着我国光伏产业的欧美“双反”调查,使海外市场逐渐萎缩,国内光伏组件企业或倒闭或破产,直接影响光伏逆变器企业的经营和估值。此时,外资巨头再伺机低价收购,开发中国市场。我们似乎看到,光伏逆变器产业将成为下一个中国大豆产业。
全球光伏逆变器的巨头——SMA太阳能科技集团已经有了大的动作。它最近仅以1.6亿人民币的代价成功收购了江苏兆伏爱索新能源有限公司72.5%的股权。也就是说,国内光伏逆变器排名前五的公司已经沦陷其一。这次收购可以说是占有全球市场40%份额的SMA吹响了进军中国市场的号角,未来3年200亿元的逆变器销售市场才是它的猎物。而这次收购对年轻的中国逆变器行业来说,可能会造成长远的损害。
外资入侵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借着欧美光伏企业推动“双反”调查的东风,国内光伏逆变器企业估值普遍下降,SMA正是抓住这样的时机展开了行动,以极低的价格完成了收购。
可怕的是,兆伏爱索并不是唯一一家因“双反”估值大幅下滑的企业。2012年中国光伏逆变器制造商经营之路普遍难行。以行业唯一上市公司阳光电源为例,其 2012年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905万元,同比下滑15%,净利润1680万元,同比下降65%。而在美国寻求上市的尚德电力与赛维LDK如今股价都已经不足1美元。可以说是国外投资公司讨论并购事宜的最佳时机。
然而,更可怕的是,这次收购,很可能是外资太阳能巨头为控制中国的太阳能市场而采取的第一步。SMA对于兆伏爱索的收购一旦成功,SMA就可以通过兆伏爱索将逆变器产品销售给国内光伏项目。而由于国内光伏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的补贴和投资,因此,国内光伏项目实际是以国家补贴的资金来采购逆变器,而“入侵者”SMA则成了国内补贴的真正受益者。
在欧美“双反”对中国光伏企业关上市场大门,中国光伏企业无法享受欧美国家光伏补贴政策的同时,欧美行业巨头却从后门而入,堂而皇之地享受中国政府对中国光伏行业的投资和补贴,这显然对业内企业不公。
不谋全局者 不足以谋一域
中国产业一再失守,正是由于我们缺少全局观念以及战略远见,这直接影响了我们对于行业可行性的分析,加上地方政府的盲目推动,最终导致了产业的过剩格局。而这种战略远见能力,恰恰是中国企业与跨国巨头间最大的区别,所以处处受制于人。虽然中国企业申请的专利与日俱增,但知识产权的完整版图却尚未形成。而在战略远见之外,刚刚发展起来的中国企业更需要本土环境的支撑。企业拥有更多资金用于研发,用于技术创新,才能在国际竞争中遇到问题时有更多的从容来突破障碍或困局。
而中国的光伏产业,一开始就是外向型市场。由于中国光伏组件的成本低于欧美竞争对手30%至50%,引起了竞争对手的不满,最终借助“双反”的贸易手段向中国企业关闭大门。此时,多数中国光伏企业根基尚浅,资本不足以挺过寒冬,只能无奈倒闭破产。
可见,缺少本土市场支持的产业,产能相对过剩的中国光伏产业无疑将成为外资狩猎的目标。要想摆脱屡次被外资入侵甚至掌控命脉的局面,其方法还是一边拓展国内的光伏市场,一边学习外资巨头的丰富经验。重视标准在一国市场实际准入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扎实本土化策略,才能掌控国内光伏逆变器企业在国家标准制定方面的话语权。
(作者为北京世经未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SMA太阳能低成本进军中国 欧美光伏双反造收购机会
国际光伏逆变器巨头挺进中国 行业或遭洗牌
关于我区实施光伏发电项目的调研与建议
以物联之力,把握中国电力行业发展新机遇
中国的新烦恼:“机器人大国”
中国企业并购保卫战何时打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