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贵港文化遗产之十九 孝子里遗址

贵港文化遗产之十九 孝子里遗址

    梁孝子里 苏东坡与贵港的那些事儿

    在光绪《贵县志》乡村里图建制介绍中,有“四厢里 即县城外四关地”,其中有“登龙桥 即孝子里”的记载。登龙桥即孝子里,亦指孝子里在今天登龙桥这片区域。

    光绪《贵县志》载“梁诏 少孤 事母孝举孝廉 元丰中任广东提刑司干官 母卒 庐墓建罔极亭 手莳松柏久之成林 有甘露降于树 芝草生庭侧 苏轼自海外归 闻其孝行枉道 见之名林曰瑞林 改题亭曰甘露 诏命二子谒轼 轼勉以力学 以薰风二字署其读书处”。

    宋代贵县人梁诏,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任广东提刑司干官(三品,广东刑狱的最高长官),在广东任期内遇母卒便辞官返乡守墓表孝,有一日其种植在母墓旁的松树上忽有甘露著其上,点点如珠,人称为孝思所感召。后来谪贬海南的苏东坡特地由藤县迂道过浔到贵县访梁孝子,并将墓园那片松柏林称之为瑞林,亲笔署其斋额曰甘露,读书处曰薰风。

    光绪《贵县志》中对碧林亭“在梁诏庐墓侧 手植松柏因名有甘露降芝草生苏子瞻海外闻其孝节往见之易亭名甘露林名瑞松书以赠之见方與览胜”,薰风亭“在县东郭宋梁诏读书处苏轼更此名今废”,甘露亭“在县东一里宋梁诏母墓亭也”,并附有“邑人黄鼎镇春日过梁孝子亭诗”,诗如下:

    东风吹散雨如丝

    草长平芜花著篱

    甘露我来寻旧址

    醴泉世说有华池

    行藏贤者难先测

    今古途人动孝思

    朝代屡更名尚在

    湖东春水绿涟漪

    据此诗可见,宋代苏东坡所题额的甘露亭、薰风亭历经宋元明清,旧址俱废,但尽管“朝代屡更名尚在”即甘露及薰风之名仍流传至清代。

    民国《贵县志》里“甘露亭在县东一里宋梁诏母墓亭也梁志”(即光绪版县志),“碧林亭在梁诏庐墓侧苏轼易亭曰甘露林曰瑞松书以赠之府志引方与胜览”,“里遭兵燹先严首倡修葺改亭为祠李峻昂梁孝子旧像石刻记”,“梁孝子亭在城东门外”,“薰风亭在县东郭宋梁诏读书处今废……按东郭即县东一里登龙桥孝子里薰风二字乃苏东坡题……”。此外,民国县志还记载“……民国九年春贵县李剑堂以梁孝子遗像石刻拓本见示并详述孝子事迹……梁氏家谱绍父子……抚民爱民今子孙繁衍于广东新会台山恩平鹤山东莞诸县梁启超等皆其裔孙附记于此以俟考证”。像清末民初的梁启超都杀冀与梁诏扯上关系,可窥梁诏孝迹在岭南一带当是影响深远。

    为还原苏东坡为访梁孝子之事迹并为贵邑名胜南涧及东湖题字而专程来贵县距今已逾900年(北宋绍圣四年即1097年)之久的探访之行,E言将在旧志里提及此事的两篇官方志书的记载均摘录如下:

    同治《浔州府志》主纂王俊臣在府志中写有一篇《东坡自藤来浔访梁诏说》,摘录部分内容,:“苏文忠公谪海南……绍圣四年丁丑时先生年六十二在惠州……东坡追其子由由藤而郁而雷州而海南不必由浔其来浔也殆迂道……过浔访梁孝子诏为署瑞松林及甘露薰风两亭额并书南涧东湖两井石刻……东坡与子由由藤而浔而郁而雷州而海南水陆并进浔州上通郁林东坡访周茂叔后遂接访梁诏一路顺程必迂道来浔也……”。

    清陈璚著有一篇《东坡先生至贵县辩疑》,摘录部分内容,“志云东坡过浔访梁孝子诏为署瑞林及甘露薰风两额并书南涧东湖两石刻语甚分明无可疑也……读先生和陶止酒诗引五月十一日相遇于藤同行至雷先生年谱亦载绍圣四年先生谪儋州子由贬雷州先生追子由遇于藤与同卧起……两旬有余至雷实六月五日是先生五月十一日由藤启节六月初五日始抵雷州夫由藤至郁不过五日程由郁至廉由廉至雷均不过五日程合计半月可达何得迟至两旬有余其纡道而行也必矣……由藤搠流而上访茂叔于浔,浔与贵毗连先生闻梁孝子名因至贵访之遂由陆路赴郁所谓水程山驿也中间辗转延两锂有余至于雷虽纡道仍顺道志不虚也考据家何但计途不计日耶何但计水不计山耶……适甲午腊月梁君崧生修邑志成邮寄全稿索序并属补书南涧东湖字以续先生之美爱……苍桑历劫典籍易残此事也幸有先生年谱及陶止酒诗引……先生至贵因访孝子而来表先生好贤之衷明孝子感人之验……”。

   显然,作为晚清时代贵港籍任官职最高的陈璚(任四川省布政使权总督兼巡抚,从一品,是清代九位最高官职的封疆大巨之一)对九百年前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专程访梁诏孝子而到贵港这一史实是相当的肯定,并应贵县光绪年间修县志主纂梁吉祥(即陈璚所言的梁君崧生)之邀写序,同时,陈璚也据此修志之盛举,将九百年前苏东坡所题刻的“南涧”及“东湖”重新补书,如今在陈璚补题苏东坡石刻后的一百来年后的今天,据称陈璚补题的“东湖”石刻现存于市博物馆,“南涧”石刻却不知所踪。

  

    这块“梁孝子里石碑”由“邑人陈璚谨书”,刻碑时间为光绪三年(1877年)。此图片来源于网络,为2005年的相片。图中这块梁孝子里石碑当年是横置于登龙桥三界庙前,时至今日,已被移至某偏僻角落随意置放。

    东湖东岸这片区域,是贵港继县东街-西五街为中轴的内城之外的另外一个独立的历史文化街区单元,希望能以传承贵港历史文脉之重任为视角,重新修编涉及东湖周边地区的东湖综合整治项目:将东湖东面这片广大区域重新修编,整合保留市井民居,杜绝东湖东面规划建设高楼大厦,在如今西、北及南面高楼包围的窘境下,给东湖地区留下一线城市天际线,留给子孙后代一个窗口,了解贵港历史文化的窗口:登龙桥、梁孝子里、莲塘夜雨、恩湾晚渡、铁巷朽榕等等。在E言看来,唯有贵港老城区两大地区的东湖周边及古城轴线-县东街西五街为代表的北岸沿江地域都能够最大程度的修复保留,才能让贵港散发出自身特有的城市异质,才能在千城中保留突出自己的地域特色:东湖周边的市井民居,代表的是本土民间市井文化生活风貌;而郁江北岸边上的县东街城墙遗迹,则诉说的是这座著名历史城池的铮铮往昔岁月。也只有东湖周边(如今只剩下东岸地区)与县东街西五街为中轴的内城这二处历史文化街区能够让贵港有最后的机会保留争创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格,

    后记,本篇讲述的梁孝子里,严格来讲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她只是一个历史典故,一段传颂近千年的源出贵港本土孝文化的样本,正由于跟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着直接的联系,也因跟苏东坡的专程探访,使得孝子梁诏之事迹更是在史册中大放光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受四时变化,领略贵港八景
老照片:广西贵港市,30年前的岁月痕迹,回忆遗忘的曾经记忆
贵港“东湖”之名由来 原为大文豪苏东坡题字
【老街采风】杨旭乐:贵城老街轶事拾零
苏晓初 | 遥远的苏东坡
广西贵港本地乡镇的历史沿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