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内科学精简版-中
八、淋证

淋证:指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病证,指出了淋证为小便淋漓不畅,甚或闭阻不通之病证。

基本病机:膀胱气化不利,开阖失司,湿热下注,涉及肾脏、膀胱。

鉴别:尿血与血淋:同:尿中有血;异:尿血无尿痛,血淋有尿痛。

证治分类:
1.热淋:

证机概要: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代表方:八正散加减。

2.石淋:

证机概要:湿热蕴结下焦,尿液煎熬成石,膀胱气化失司。

治法: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代表方:石韦散加减。

3.血淋:

证机概要:湿热下注膀胱,热甚灼络,破血妄行。

治法: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代表方:小蓟饮子加减。

4.气淋:

证机概要:气机郁结,膀胱气化不利。

治法:理气疏导,通淋利尿。

代表方:沉香散加减。

5.膏淋:

证机概要:湿热下注,阻滞脉络,脂汁外溢。

治法:清热利湿,分清泄浊。

代表方: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

6.劳淋:

证机概要:湿热留恋,脾肾两虚,膀胱气化无权。

治法:补脾益肾。

代表方:无比山药丸加减。

九、癃闭

癃闭: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的一种病证,小便不畅,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为癃;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缓者为闭。

证治分类:
1.膀胱湿热证:

证机概要:湿热壅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

治法:清利湿热,通利小便。

代表方:八正散加减。

2.肺热壅盛证:

证机概要:肺热壅盛,失于素降,不能通调水道,无以下属膀胱。

治法:清泄肺热,通利水道。

代表方:清肺饮加减。

3.肺郁气滞证:

证机概要:肝气失于疏泄,三焦气机失宣,膀胱气化不利。

治法:疏离气机,通利小便。

代表方:沉香散加减。

4.浊瘀阻塞证:

证机概要:淤血败精,阻塞尿路,水道不同。

治法:行瘀散结,通利水道。

代表方:代抵当丸加减。

5.脾气不升证:

证机概要:脾虚运化无力,升清降浊失职。

治法:升清降浊,化气行水。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加减。

6.肾阳衰惫证:

证机概要:肾中阳气虚衰,气化不及州都。

治法:温阳补肾,化气利水。

代表方:济生肾气丸加减。

十、消渴

消渴: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疲,或尿中有甜味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

基本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脾、肺、肾。

兼证:1、耳鸣、目翳、雀目;2、中风;3、疮疡疥毒:蕴毒;4、肺痨;5、水肿。

兼证机理:肺失滋养,日久可并发肺痨;肾阴亏损,肝失濡养,肝肾精血不能上承于耳目,则可并发白内障、雀目、耳聋;燥热内结,营阴被灼,脉络瘀阻,蕴毒成脓,则发为疮疖痈疽;阴虚燥热,炼液成痰,以及血脉瘀滞,痰瘀阻络,脑脉闭阻或血溢脉外,发为中风偏瘫;阴损及阳,脾肾衰败,水湿潴留,泛滥肌肤,则发为水肿。

证治分类:
1.上消:

1)肺热津伤证:

证机概要:肺脏燥热,津液失布。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代表方:消渴方加减。

2.中消:

1)胃热炽盛证:

证机概要:胃火内炽证,胃热消谷,耗伤津液。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代表方:玉女煎加减。

2)气阴亏虚证:

证机概要:气阴不足,脾失健运。

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代表方:七味白术散加减。

3.下消:

1)肾阴亏虚证:

证机概要:肾阴亏虚,肾失固摄。

治法:滋阴固肾。

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加减。

2)阴阳两虚证:

证机概要:阴损及阳,肾阳衰微,肾失固摄。

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摄。

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加减。

十一、郁证

郁证: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满,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

病机:气机郁滞,病性有虚有实,病位主要在肝,涉及心、脾、肾。

辨脏腑与六郁:郁证的发生主要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应依据临床症状,辨明其受病脏腑侧重之差异。郁证以气郁为主要病变,但在治疗时应辨清六郁。一般来说,气郁、血郁、火郁主要关系于肝,食郁、湿郁、痰郁主要关系于脾,而虚证则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

证治分类:
1.肝气郁结:

证机概要:肝郁气滞,脾胃失和。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2.气郁化火证:

证机概要:肝郁化火,横逆犯胃。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代表方:丹栀逍遥散加减。

3.痰气郁结证:

证机概要:气郁痰凝,阻滞胸咽。

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代表方:半夏厚朴汤加减。

4.心神失养证:

证机概要:营阴暗耗,心神失养。

治法: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代表方:甘麦大枣汤加减。

5.心脾两虚证:

证机概要:脾虚血亏,心失所养。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6.心肾阴虚证:

证机概要:阴精亏虚,阴不涵阳。

治法:滋养心肾。

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十二、肥胖

肥胖: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体内膏脂堆积过多,体重异常增加,并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状的一类病证。

治疗原则:补虚泻实。

分证论治:
1.胃热滞脾证:

证机概要:胃热脾湿,精微不化,膏脂淤积。

治法:清胃泻火,佐以消导。

代表方:小承气汤和保和丸加减。

2.痰湿内盛证:

证机概要:痰湿内盛,困遏脾运,阻滞气机。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消痞。

代表方:导痰汤加减。

3.脾虚不运证:

证机概要: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湿内停。

治法:健脾益气,渗利水湿。

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合防己黄芪汤加减。

4.脾肾阳虚证:

证机概要:脾肾阳虚,气化不行,水饮内停。

治法:温补脾阳,利水化饮。

代表方: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十三、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基本病机: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病性有虚有实,往往虚实夹杂。病位主要在胃,涉及肝、脾。

病理因素:寒凝、血瘀、气滞、湿热。

治则:理气和胃止痛。胃寒胃痛—温胃散寒止痛;湿热中阻胃痛—清热利湿止痛;肝气犯胃胃痛—疏肝理气止痛;食滞中阻胃痛—消食导滞止痛;胃阳不足胃痛—温胃止痛;胃阴不足胃痛—滋补胃阴止痛。

证治分类:
1.寒邪客胃证:

证机概要:寒凝胃脘,阳气被遏,气机阻滞。

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代表方: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

2.饮食伤胃证:

证机概要:饮食积滞,阻塞胃气。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3.肝气犯胃:

证机概要: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4.湿热中阻证:

证机概要:湿热蕴结,胃气痞阻。

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代表方:清中汤加减。

5.瘀血停胃证:

证机概要:瘀停胃络,脉络壅滞。

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代表方: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6.胃阴亏耗证:

证机概要:胃阴亏耗,胃失濡养。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代表方: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7.脾胃虚寒证:

证机概要:脾虚畏寒,失于温养。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代表方:黄芪建中汤加减。

十四、呕吐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一般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临床呕与吐常同时发生,故合称为呕吐。

证治分类:
1.实证:

1)外邪犯胃证:

证机概要:外邪犯胃,中焦气滞,浊气上逆。

治法:疏邪解表,化浊和中。

代表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2)食滞内停证:

证机概要:食积内停,气机受阻,浊气上逆。

治法:温中化饮,和胃降逆。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3)痰饮内阻证:

证机概要:痰饮内停,中阳不振,胃气上逆。

治法:温中化饮,和胃降逆。

代表方: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4}肝气犯胃证:

证机概要:肝气不舒,横逆犯胃,胃失和降。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代表方:四七汤加减。

2.虚证:

1)脾胃气虚证:

证机概要:脾胃气虚,纳运无力,胃虚气逆。

治法:健脾益气,和胃降逆。

代表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2)脾胃阳虚证:

证机概要:脾胃虚寒。失于温熙,运化失职。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代表方:理中汤加减。

3)胃阴不足:

证机概要:胃阴不足,胃失濡养,和降失司。

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代表方:麦门冬汤加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中医内科学考试笔记最全总结
第一站实践技能
痰饮、悬饮、溢饮、支饮鉴别
医道荐方 | 呃逆的6个特效方
“呃逆”的中医辩证治疗
不寐 痫病 胃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