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5讲 外感温热篇 第四条

1.温热夹风、夹湿逆传营分的病机与证候

同学们,咱们上两节课讲了温病初起卫分证的治法,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夹风加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为什么?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这是把风和热分开,把湿和热分开,避免它们互相搏结,如果不这样做,就可以导致风夹温热而燥生,就出现两阳相劫,清窍必干的局面。如果说湿与热相合,就会出现浊邪害清,清窍为之壅塞,所以治疗呢,初起必须在辛凉轻剂里面加入透风、渗湿的药。那不加效果不好。加了之后,是不是就一定有效?也不一定。

下面咱们再讲第四条,就是讲,用了(透风、渗湿药)之后仍然没效,热邪不仅没有解除,而且深入营分。大家看讲义128页。这一条讲的是什么呢?温热邪气夹风、夹湿,逆传营分的病机和证候、治法。

“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用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这一条讲的内容啊,内容很多而且也很深刻。首先他就提出来,用了辛凉散风和甘淡驱湿的药,是不是就一定有效呢?那有两种可能:一种情况有效,邪气退了,病变解除了,很好。但是,也可能仍然不解。仍然不解,就可以渐入营分,这一段话可以分成两个小的段落。前面一段讲的是温热夹风夹湿,逆传营分的病机和证候。……话啊,高度概括,

病机是“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

证候表现,“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

就这么几句话。开篇他先说“前言”,前面我说过了,要用辛凉散风,也就是透风于热外的方法,和甘淡驱湿渗湿于热下的方法。病解除了,不用再谈了。如果病仍然还没有解除,就要逆传入营。为什么(病)不能解除,它反而出现逆传?一种原因是邪气太盛,药不敌邪。你所用的药物没有解除得了邪气,药不敌邪。第二种原因,或者正气素虚,特别是心阴和心气。平素就心阴或者心气不足。它虽然没有构成病态,但是它正气不足,抵抗能力不够。心气虚、心阴虚,邪气就最容易深入心营,导致邪气内陷,这就是逆传哪。不管由太阴的卫分,还是气分,总而言之,它是由肺入营了,这都属于逆传。

那么逆传,它的病机是什么?“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九个字,那个“则”是个虚词,实际上是八个字,简单地说就四个字,“营热→阴伤”,是由于热入营分,导致心营热盛。心营热盛就损伤营阴,简称就是营热阴伤。大家记住这个病机。营分证的病机并不复杂,热邪深入血脉,损伤营阴。热仍然盛,营阴伤。它是一个虚实夹杂的病变,可以说是因实致虚,由于热邪实而导致了营阴虚。病机就这么简单。

临床表现:“心神不安,夜甚无寐”,这是主症,这是必有症。营分证必然要出现的表现。“斑点隐隐”是或有症,也可以说是兼症,它不是必有,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为什么会出现心神不安?心藏神,心藏神的物质基础是血,心主血脉,血舍神。热邪深入心营,消耗了血中的津液,营血不足,心神失养,这是一方面,血不能养神。另外,热邪仍盛,热邪又扰动心神,心神既失养又被扰,就好像鱼在热水里面一样,所以它就不安。这个心神不安,是白天也有,晚上也有,什么时候最严重呢?夜甚不寐,夜间没觉睡,他不是白天睡足了,白天也不睡,是昼夜都烦躁,但是夜间更加重,烦躁不安。为什么夜间重呢?它本来就是热盛阴伤,夜间阳入于阴,阳入于阴就助长了里面的热,正常人的阳入于阴,他阴阳是平衡的呀。这种病人由于营阴不足,阳气进来以后,阴不能制阳,所以阳气等于助长了热邪了,夜间加重。从他发热的角度来看,身热也是夜甚,从神志来看,烦躁也是夜甚,这就是“夜甚无寐”,昼夜不眠,神志症状是最主要的。舌有没有变化?在这一条没讲,这一条因为他专讲病机和临床表现,舌,叶天士有专论,因为他在后面,在第十条以后,很多条文都是论舌的,在第十四条,是这么讲舌的,“再论其热传营,舌色必绛,绛,深红色也。”十四条啊是专门讲舌的,他提到:“再论其热传营”,就是热入营分,“舌色必绛”,什么叫绛呢?“绛,深红色也”。看他的文章啊要前后互参,这个地方讲的是病机和症状,后边条文专门讲舌,就补充了前边,前后互参,把第十四条内容挪到这来看,这种病人是出现了红绛舌,绛是深红,原因是什么呢?“血液受劫”,血中津液损伤,血液粘稠,浓缩凝聚,这是血液凝聚的表现,也可以说(是)瘀滞的表现。还可以出现斑点隐隐,这就不一定了。只要是心神不安,夜甚无寐,舌色绛,你就可以诊断是营分证,至于说有没有斑点,不一定,有,也有可能,为什么?热邪深入血脉,灼伤血络,迫血妄行。两种原因:一个原因是热邪对血络的损害,因为高热灼伤血络,小的络脉,或者是再大一点的络脉。受热邪的灼伤。因为它的血脉的壁很薄啊,受热邪的熏烤,它就变脆,脆就容易破。而血液呢,在热邪的鼓动下,运行的速度增快。血液运行速度加快,单位时间内血脉里的血液流量就大,流量大,流速再快,对血管壁的压力就大。血脉本身就脆,再加上压力大,就很容易破裂。就像河堤里面的水,春天、秋天、冬天都不容易决堤,就是夏天,容易发大水,闹水灾,什么原因呢?水流量大了,流速快了,对河堤的压力大。这(血脉)跟那个道理是一样。最终导致血不循经,溢出脉外。血不循着经脉运行了,跑到经脉外面来。这不就是出血嘛。如果说口、鼻出血,它可以吐血、衄血,下边出血它可以便血、尿血,肌肉出血,它没有通路啊,外边是皮肤啊,它不能透过皮肤出来,就瘀在皮下,这就是斑。当然说呢,说发斑是血分证,血分的高热才会导致发斑,一般说营分证不会出现,但是营和血没有绝对的界限,营是血中津液,热邪进入血中津液,它还不进入血脉吗?所以呢,它可以造成血脉的损伤,血液的外溢。但是它很轻,因为它刚入营分,病情还轻,所以可以不出现斑点,也可以出现,但是叶天士讲得很准确,是点状的斑,后来有人改成斑疹隐隐,这个不对,斑是斑,疹是疹,斑和疹不是一回事。这个指的是斑,是点状的斑,很小,而且隐隐,隐隐约约,就是说斑的形态很小,点状的,稀疏,分布得很少,而且隐隐约约,似有似无,不是很重,因为它在营分发,不是血分,很轻,所以发斑哪既是点状,又是隐隐约约,同时又很稀疏,这是营分证。如果说大片地发斑了,斑色紫黑,成片,斑斑如锦纹,那肯定是血分证了。这营分证不会出现那种情况。所以叶天士,这位老先生啊说话很有分寸,描述得很清楚,“斑点隐隐”。

2.温热夹风、夹湿逆传营分的治法

治疗:那么说斑点可有可无,有没有,都是营分证,关键在于心神的改变。见到了心神不安,夜甚无寐,甚至于发现斑点了,怎么治疗?还透风于热外,渗湿于热下吗?它已经入营了,再不需要用原来的方了,下面这一段就开始讲治疗,就是到“斑点隐隐”为止,讲的是什么呢?病机和证候,第二段就讲治法。在这篇文章里头啊,他没有分段,其实呢,可以分段,把这个句号画到“或斑点隐隐”,到这为止讲的是病机和证候,“即撤其气药”,可以再来一段,分成一小段,这个讲的是治法。同学们看一下,他怎么表述的,他的表述方法是“即撤去气药”,首先,不要再使用大量的清气药,所谓在“气药”,是指大量的清气药,因为在卫分和气分阶段,你是用透泄和清气的药物。它已经入营了,这些药撤掉。底下:“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讲了几种情况?(图形演示15:48)讲了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从风热陷入营分;一种情况是从湿热陷入营分;再一种情况,甭管从哪陷入的,有烦躁,有大便不通,三种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药。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从湿热陷入者用“犀角、花露”之品;烦躁,大便不通者,金汁、人中黄。

从风热陷入的用“犀角、竹叶”之属,之属就是这一类啊,举例而言,举(犀角、竹叶)这么两个药。从湿热陷入的,(用)“犀角、花露之品”,这一类的药。如果有烦躁,大便不通,用金汁。老年人或平素有寒的,用人中黄代替。这是主要药物,还是次要药物?是君药还是臣药,还是佐药?是佐药,为什么?看见了吗?“参入”,正经方应该是什么呢?——凉血清热。营分证的治法,治疗大法(是)“凉血清热”,是不是透热转气呀?营分证的治疗大法不是透热转气。第八条怎么说的呀?这会咱们把第四条和第八条结合起来,第八条大家很熟悉,“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元参、羚羊角等物”,这是说,风热陷入的、湿热陷入的,烦躁大便不通的,“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这两段话结合起来怎么理解?矛盾。是啊,人们就提这个问题,矛盾。这些药,犀角、元参、羚羊角,是不是透热转气药?不是,是什么药?这些药(犀角、元参、羚羊角)是地地道道的凉血清热药。哪些药是透热转气药?竹叶、花露、金汁、人中黄,这才是透热转气药。这个矛盾怎么来的?转过这弯来了吗?第四条和第八条结合起来看,前后互参哪。当年顾景文记笔记的时候,记(第四条)这段,手忙脚乱,就光记“风热陷入”的“犀角、竹叶”,……,这话不少啊,拿毛笔写,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上、写工整点,不容易呀,“参入凉血清热方中”,凉血清热药给忘了,所以这里边就是“参入凉血清热方中”,别的没记上,等到老师讲到这了(第八条),老师说:“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我前面说了,透湿热、透风热、透滞热,我都讲过了,学生想起来了,(问)老师,您说的那个凉血清热方里面都是什么药啊?老师说:“犀角、元参、羚羊角等物”。他(学生)给补在这了。这个地方(记第四条时)没记下来,后来补的时候没往这(第四条里面)补,没翻篇,补在这(第八条里面)了,所以这两条结合起来看,就有这么个问题。实际上透热转气的药在这(第四条),凉血清热的药在这(第八条),把前后对照起来看,这一篇文章就完整了,这个法就完整了。所以,咱们可以看出来,治营分证的大法,营分证的治法应该是凉血清热,这个所谓清热就是凉血,是清哪儿的热呢?是清血中的热,也可以叫凉营,因为凉血就能凉营,这“清热”两个字,实际上和“凉血”是同义复合词,他放在凉血里面就讲的是清血分之热。营分证的治疗大法是清营中之热,叫清热凉血,同时还可以配伍、配入透热转气的药。透热转气,它是一个辅助方法,不要把它看成大法,它不是根本大法,它是一种辅助方法。但是这种辅助方法又很重要,非常重要,所以叶天士在这(第四条),讲风热陷入的加哪些药,湿热陷入的加哪些药,大便不通的加哪些药,就讲的是透热转气,在这(第八条)还特别点出来,还可以透热转气。在根本大法(清热凉血)的前提下,必须配合这一类(竹叶、花露、金汁、人中黄等物)的药。如果不配合它们,清热凉血药可能就没有作用。怎么解释?这几个药(犀角、元参、羚羊角等物)大家都明白了吧?前面凉血清热方没记下来,到(说到第八条)这老师一提透热转气,他(学生)想起前头来了,老师,您说凉血清热是什么药?我忘了。(老师说)“犀角、元参、羚羊角”,他就给写这了。这笔记有这种情况,补笔补错地方,常有啊。

营分证的治法,凉血清热,用什么药?犀角、元参、羚羊角。也是举例而言,其实凉血清热的药,丹皮、赤芍、生地,不都是嘛,因为这些(凉血清热)药很清楚,大家都知道,不需要再讲了。后边补(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人中黄)这个讲的是什么呢?在凉血清热的基础上,要加透热转气药,风热陷入者,要透风热;湿热陷入者,要透湿热;大便不通是说明里边有积滞,滞住了,气机不通,热无出路,要透滞热。这都属于透热转气法。什么叫透热转气?(清泄气热,宣畅气机),用这一类的药,清泄气分的热邪,宣畅气机,要用有这一类作用的药物,使气分的热邪清除,气机通畅。为什么要这么做?(图形演示26:12)使营热外达。营在血脉里面啊,气在血脉之外。营分的热邪用清热凉血药,清,降温,不错。但是营热是从哪来的?是由气分传来的呀。营分的热用清热凉血药给它降温,(温度)下来了。气分热还照样往里进哪,所以气热不除,营热终不能解。本来它(营热)的来路就是这(气分)来的,你把它(营热)清了,外头照样进来。那么在凉血的同时,清营的同时,把这(气分)的热邪去掉,把气给它通开,就是气机通畅了,气分的热降低了,里边的热自然就往外来啊。怎么就叫透热转气呀?气分的热势低了,营分热自然就向气分来,气分(热)不就比营分浅了吗?再透就透表而解,就出来了。但是有一个前提,光清气不行,必须在清气的同时要保持气机的通畅,气机不通畅,气分热不高,但是堵住了,营分热照样也无出路,这就叫透热转气。哪些药能起这些作用?那你就要针对病情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气分的热不除?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气机不通畅?你就针对这个原因来,这个原因解除了,气热除了,(气机)通畅了,营热自然就有出路了。比如说从风热陷入的,风热是无形之邪,你就用轻扬宣透就行,竹叶就可以,举例而言啊,竹叶就可以,吴鞠通又加了银花、连翘,清营汤里边这三个药不是透热转气吗?它透的是无形之热,竹叶也好、银花也好、连翘也好,可以降低气分的热势,它可以宣透,因为它热本来就是无形的,通过它宣表,邪气就从里向外,出去了。至于说犀角,犀角不是透热转气药,它是君药,清营凉血药,为什么犀角、竹叶,犀角、花露呢?犀角是凉血清热的必用之品,在犀角里面配上竹叶,就是告诉你,这个(犀角)清营凉血,这个(竹叶)透热转气。湿热陷入者,那可就有形了,热虽然无形,湿有形,你用竹叶就没有这么大力量了。透有形之湿,你就得加化湿的药,举例而言,比如说用花露。花露的品种很多了,金银花可以蒸露,就是把花蒸,蒸了以后,收集的蒸馏水就叫花露,金银花可以蒸露,菊花也可以蒸露啊,玫瑰花也可以蒸露,它(们)都具有芳香的特性。因为银花本身就是寒凉药,再一蒸露之后呢,它的作用更浓,芳香透泄的作用更好,芳香就能够化湿。实际上呢,你非得用银花露不可吗?凡是芳香药都可以,比如说,(青蒿)现在这些花露都没有了,不做了,你就用银花就行了,银花可以,青蒿也可以呀,薄荷可以不可以?寒凉芳香的都可以使用,佩兰。那藿香最好不用,你就看具体情况了,如果湿重可以。热重,湿不太明显的,用(银花、玖瑰、青蒿、佩兰)这一类的寒凉芳香透泄的药,不一定用露,宣化湿浊,宣畅气机,透热外出,就可以了。

说(到)这透湿热啊,我想起一件事。1975年,我们老师和学生一块组成教学连队,在京西门头沟斋堂,那时候叫公社,斋堂公社,开门办学呀,这是五月份去的,十月份回来的,中间正好在那儿过夏,因为那个卫生条件嘛,当然不如城里好,所以有一位女同学得了痢疾了,就住在他们那个卫生院,那当然是用西医的治法了,因为那是西医院哪,输抗生素,四、五天之后,这个痢疾不那么屙了,里急后重什么的(症状)逐渐消除了,但是呢体温不退,越到夜间,体温越高,烦躁,整夜地不睡觉。因为我们那个时候是白天上课,晚上呢还开会,还学习,一般就是上午上课,下午去巡廻医疗,晚上学习,挺紧张的,也没有时间去看,知道她去住院了。那天晚上啊,是八月初吧,大概,下倾盆大雨,那雨特别大,就是对面不见人的大雨。雨刚刚停,组长就找我来了,因为我那时是连队的保健医。她说:“刘老师啊,我们这个同学两天了,每到夜里就烦躁,她不睡觉我们这陪护的也没法睡觉,她烦躁得厉害呀,她在病房里老闹,你去看看,吃点什么中药行不行。”我说:“那样吧,咱们叫崔老师一块去。”什么表现呢?就是心神不安,夜甚无寐,躁扰不宁,舌质还真不红绛,不绛,偏红但是不绛,为什么呢?她那液体老点着呀,是个很典型的营分证。后来崔老师我们俩就商量了一个方,说明天给她抓汤药,(用)清营汤,但是她的痢疾是湿热化燥入营,(图形演示:32:40)这个舌苔啊,中间这么一块,别处还没有,就中间这么一块,黄腻苔,也不厚,说明湿热化燥入营,湿也不是太重。所以清营汤的原方都没动。我说:“咱们这么着,加青蒿、加陈皮、加生姜。”为什么加陈皮和生姜呢?因为她是湿热,她是痢疾化燥入营,那点东西呀,没点温性的(药)化不了,而且你用的量很小,我不开了三片生姜,二钱陈皮,量很小,用点辛温的药,疏通气机,要是气机不通畅呢,它(邪气)出不来,因为大队的药都是寒凉药啊,用这点辛温的没有关系,清营汤的原方嘛。我说咱们拿两付看看。第一天是崔老师给她煎的药,因为我们都住在老乡家里头。把药煎完吃了,我也没顾得上问,因为我白天上课啊。第二天我问崔老师:“怎么样了?”他说:“没效。”我说:“那怎么办?”他说:“你别管了,我接着来吧,你甭管了。”到第三天我又问他,(得知病人)体温下来了,也不烦躁了,烧退了。就是头一天晚上看的,第二天没退,第三天体温退了,第四天就出院了。后来我问,我说:“是怎么回事啊?”他(崔老师)说:“我告诉你吧,这个方剂里头啊,我开始也不知道,我就给她熬了,她病情并不重,初入营分,应该是一付药就应该有效,为什么没效?我也奇怪,我就把那个药啊把它扒拉开看看,一味一味地看,我是怀疑药有没有问题,一味一味药看,最后啊,看出来了,根本用的不是生姜,药房没有生姜,用的是干姜。这生姜和干姜差别大了,干姜入脾,生姜入胃,生姜发散,干姜不发散。”他说:“我跟房东要了一块姜,我用的生姜给她煎的第二付,就行了,很快(烧)就退下来了。”就是说,从湿热陷入营分的,你想法把它湿给它化掉,透湿热,必须得化湿。那就根据具体情况,如果湿重的,你加重点化湿的药;如果湿轻的,就用叶天士所说的花露这一类的药就行。重,就不行。她中间这一块虽然不太厚,她还是黄腻苔啊。这是一种类型,透湿热,根据具体情况,选加相应药物。

大便不通,这个厉害,是腑气不通啊,但是说烦躁而大便不通,营分证它不本来就烦躁吗?加上大便不通,并没有说腹满痛拒按,说明它还没有形成腑实,没到这程度,就是因为热伤津液,大便干燥了,并没有导致腑实,气机阻滞得也不是太严重。用清热的药物,清泄了气分的热邪,热邪清了,津液环流,津液不再伤了,它恢复了流动,能够濡润大肠,大便就下来了。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到腑实程度,先不用攻下,攻下反而容易引邪深入。叶天士用的是什么呢?用的金汁。前面咱们讲过,金汁就是粪清,它的做法是把粪装在坛子里边,封好了口,埋在地下三尺,经过三个春、夏、秋、冬,三年以后用,完全成了水,也没有味,清热解毒的作用非常好,而且它入大肠,清大肠的热呀。这个药还非常凉,寒凉太甚,一般人可以用,老年人或者平素体虚的,虚寒者,虚寒的病人不能用,用什么呢?用人中黄来代替,人中黄是什么呢?把竹筒劈开,一个粗竹子筒,劈开,把里面塞上甘草,灌满了甘草以后,再把这个竹筒扎上,拴一条绳,吊在粪坑里面泡着,泡到一定时候,那个粪里面的成分就渗透进去了,用的甘草,那叫人中黄,实际上就是粪清泡过的甘草,它比金汁缓和,这个(金汁)是大寒,人中黄是微寒,不那么凉,有金汁的作用,但是没有金汁的寒凉伤胃的副作用。用金汁、人中黄清了大肠的热,热邪解除了,津液环流了,大便濡润了就能下来。

是不是一定能下来?那倒不一定。所以陈光淞啊对这句话有个注解,大家看讲义129页,选注,陈光淞的著作叫作《温热论笺正》,他是注叶天士这篇文章的。从第二行看,“透斑之法,不外凉血清热,甚者下之,所谓炀灶减薪,去其壅塞,则光焰自透,若金汁、人中黄所不能下者,大黄、玄明粉亦宜加入,在学者见证施治,神而明之,细玩'烦躁、大便不通’之语,自得之矣。”这句话说得非常好,这话什么意思呢?大肠里边滞住了,热透不出来,叶天士说用金汁、人中黄清热就可以下。如果说它燥结得挺厉害,金汁、人中黄下不来,怎么办?玄明粉就是芒硝制剂呀,用大黄、芒硝,也照样可以用。而且陈光淞说了一句话(炀灶减薪),“炀灶减薪”是什么意思啊?底下还说,“去其壅塞,则光焰自透”,这句话说得非常切中要害。所谓“炀灶减薪”的这个“炀”,是火旺。要想使灶里面的火烧得旺,是多搁柴还是少搁柴?少搁柴。“人心要攻,火心要空”。如果灶里面把柴塞满了,它还能着吗?它根本就不进气了,没有空气,火就烧不起来了。所以呢,火要烧不好,光冒烟不起火苗,把柴禾抽出一点来,吹一口气,噗,一吹,火苗起来了,就是这个道理。把它的壅塞给它去掉,空气流通了,“光焰自透”,火苗自然就烧起来了。这就是那个道理,里面的热出不来,憋着,怎么办呢?——下。如果金汁、人中黄不行,用大黄、芒硝,把燥屎给他通下来,气机一通,营分的热自然就出来了,热自然就出来了。这句话把叶天士这个说法阐述得非常清楚。

在温病过程中,营分热透不出来,是不是就这几种情况?还有没有别的情况?比如说,食滞不化,可能不可能?里面有饮食积滞不化,壅滞在胃、肠,热透不出来。小孩这种情况挺多,小儿的感冒,用银翘散和大人效果就不一样,你要加上点焦三仙,唉,它就好,小孩感冒他一般都夹滞,光清热,清不掉,加上一点消导药,清热效果马上就好。什么原因?积滞不化,堵塞气机,邪无出路,营分证更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加什么药?山楂、神曲、麦芽,炒焦,就是焦三仙,或者加一点鸡内金,3克就行。加一点消食药,食积一下去,一化开,热就退了。

再比如说,体内有痰,平素挺胖,痰湿挺重,在发热的过程中,老呼噜呼噜有痰声。这种病人光清营,热也不透。有痰滞、痰阻,气机不通,热出不去,怎么办?在清营凉血的药里面加上化痰药啊,轻则瓜蒌、贝母,重则胆星、竹沥。加清化热痰的药,痰化开,气机就通了,热自然就透出来了。

再比如说,有瘀血,或者是在温病的过程中,热邪煎熬津液形成瘀,或者是平素体内有瘀。这种病人瘀堵住了,热也照样透不出来。血脉里头瘀滞着,你外面气机都挺通畅,就是血脉里头堵住了,那营热还出得来吗?它本身都把管堵住了,营热当然散不出来,这种情况下活血化瘀,丹皮、赤芍,又是凉血药,又是清营药,又是活血化瘀药,都包括在内了。

所以透热转气这个法则怎么理解?凡是在营分证过程中,只要是有气分热邪不清,气机不畅,都能导致营热不出,营分热透不出来。在治疗的过程中,加清泄气热,宣畅气机的药物,使气机通畅,营热外达,病就自然而解了,营热自然就出来了。至于说什么药能够清泄气热?宣畅气机?叶天士举了一个竹叶,一个花露、一个金汁、人中黄,是举例而言,这是示范。临床上推而广之,什么原因堵塞了气机,导致气热不清,你就针对什么原因,痰饮哪、食积呀、瘀血、都可以,总而言之,风热、湿热,其余的都可以叫滞热,你就祛除这个邪气,气机通畅了,营热就自然而解。

在凉血清热方中,加入了这些药就行了。最后叶天士总结了一句话,(“急急透斑为要”),最后一句话落脚点落到这儿了,“或斑点隐隐”。这个斑点隐隐哪不是主症,可有可无,但是最后呢又来了这么一句,“急急透斑为要”,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斑是气血两燔,热邪窜入血分,灼伤血络,迫血妄行,他还来了一个“透斑”,这句话怎么理解?这句话憋了我好几年,因为我笨,我就不理解为什么说“急急透斑为要”,斑不能透啊,吴鞠通反复讲,疹能透,斑不能透,如果用发散的药透斑,那就是制造斑疹。叶天士这呢,他偏偏来了个“透斑为要”,这句话怎么解释?憋了好几年,我从哪儿解释,最后弄明白了呢?就从陈光淞那句话,“去其壅塞,则光焰自透”,“炀灶减薪”,从那儿弄明白的。这句话(“急急透斑为要”)怎么理解?怎么解释?他为什么用这句话结束这一段话?下节课再讲。

下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温
清营汤
清营汤——经方解读(四十七)
温热病治疗大法
走出“透热转气”的误区
谈清营汤中的透热转气药(南京中医药大学.华浩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