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口气读完大汉史:刘邦的8个儿子结局如何?
(图)
(2019-08-13 17:16:44)
转载▼
标签: 文裁缝
汉朝
吕后
刘邦
分类: 新历史
开始诛杀皇子
根据《史记》记载,刘邦的八个儿子分别是:
庶长子齐王刘肥,二子汉惠帝刘盈,三子赵王刘如意,四子代王刘恒,五子梁王刘恢,六子淮阳王刘友,七子淮南王刘长,八子燕王刘建。
刘邦这八个儿子当中,首先被吕后攻击,“中枪”倒地的,就是他的庶长子——刘肥。
根据《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记载:“齐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
就是说,这个刘肥,他虽然是刘邦的长子,但其母是一个“曹姓外妇”,就是一个“外遇之妇”。所以说,这个刘肥,就是刘邦的一个“私生子”。
这一下子,刘邦的家庭彻底热闹了!
根据《史记》记载,刘邦在迎娶吕雉前,是一个“单身贵族”。可是,这位没有结婚的亭长,却有一个老相好,还有一个未婚先育的大胖儿子!
后来,不知道是这个“曹氏外妇”身份太低,配不上皇帝,还是刘邦不愿回忆往事,故意不提,反正在后面的历史记载中,这个“曹氏外妇”就如一颗流星一般,转瞬即逝。
虽然这个曹氏消失了,但是刘邦对刘肥的爱却没有丝毫减退。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封刘肥为齐王,统御齐国七十多座城池,还让天下所有说齐国语言(山东话)的人,全做齐王刘肥的“子民”。
于是,刘肥成了刘邦诸子中实力最强、领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诸侯王。
那么,这位人多地广、实力雄厚,又成熟稳健的刘肥,他是否会成为吕后的眼中钉、肉中刺,必除之而后快呢?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对昔日相互扶持的“母子”,变成一对反目成仇、兵戎相见的仇人,甚至以死相搏的呢?
原来,这一切都起因于一件小事,一件小得几乎无人察觉的“小事”。
根据《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齐王刘肥来京城办事。完事后,汉惠帝就在家里设宴,陪兄长吃了一顿饭。
家宴中,因为刘肥是兄长,汉惠帝就让刘肥上座,自己选择了下座。对于刘盈的这种举动,刘肥也未加多想,就欣然接受了。
那么,为什么刘肥这样“有恃无恐”,还这样“心安理得”地接受,并敢于坐在皇帝的上面呢?
第一,汉惠帝是真心实意地邀请,刘肥不好拒绝;
第二,刘肥是长兄,他可以坐在上座,这没有什么不妥。
鉴于此,刘肥心安理得地上座了。然而,刘肥万万没有想到,这场兄弟之间的谦谦有礼,竟然得罪了“那个人”!
那个人,就是坐在一旁,早已怒火中烧的吕后。
目睹这一切,吕后勃然大怒。她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诸侯王竟然敢违背君臣之礼,还蹬鼻子上脸,坐在了上座,让自己的儿子在下面奉酒。刘肥呀,刘肥!你竟然不把当今皇帝放在眼里,真不愧人如其名,胆很“肥”!
于是,血灌瞳仁的吕后立刻下令,准备两杯毒酒给齐王,让齐王拿着毒酒,为自己敬酒,直接毒死这个家伙!
对于刘肥而言,他不知道这两杯是毒酒,而且太后让他敬酒,他哪里敢不从。于是,刘肥端起了其中一杯,准备一饮而尽。
在这个关键时刻,汉惠帝无意识的举动,救了刘肥一命。
原来,看见大哥给母后敬酒后,这个宅心仁厚的汉惠帝,他不知道这里面的玄机,结果他也端起了一杯毒酒,要陪兄长一块敬酒。
想想吕后的心情吧,看见宝贝儿子也端起了一杯毒酒,吕后吓得大惊失色,她立刻打翻了汉惠帝手中的那杯酒,然后愤愤地看着刘盈,虽想破口大骂,却欲言又止。
看见汉惠帝手中的酒被打翻后,刘肥觉得气氛不对,他立刻放下了那杯毒酒,然后以“酒醉”为由,第一时间离开了皇宫,匆匆忙忙地逃跑了。
回到官邸后,刘肥越想越不对劲,他就派人四处打听,最后终于整明白了。原来,这是一场“鸿门宴”呀!太后要杀自己,这可怎么办呢?
后来,为了解决这道难题,齐王的内史(诸侯国掌管民政的官员)给他出了一个主意。
内史告诉他说:“太后只有汉惠帝跟鲁元公主两个亲生儿女,如今大王非太后亲生,却拥有七十多座城池,而鲁元公主却只有几个城的食邑,这样的您能不招太后记恨吗?不如大王忍痛割爱,拿出一个郡送给鲁元公主,这样太后一定会很高兴。她一高兴,大王不就没事了吗?”
听完这个内史的话后,齐王立刻依计而行,他主动拿出一个郡进献给了鲁元公主。除此之外,齐王刘肥唯恐太后不原谅自己,他又干了一件极其丧失人格的事情,结结实实地拍了吕后一个大马屁!
原来,刘肥主动提出——从此以后,他要尊称鲁元公主为“王太后”,给她当儿子。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就是身为鲁元公主的亲哥哥,却要给这个妹妹当儿子!
普天之下,还有比这更迫于无奈而又丧尽人格的马屁吗?
根据《史记》的记载,吕后的反应只有三个字:“喜,许之。”可见,这个吕后是多么欣喜若狂呀!
当然,在欣喜之余,吕后还怕齐王“口说无凭”,到时候死无对证。她第一时间叫上了儿子、女儿,以及满朝的文武百官,大家浩浩荡荡地来到齐王驻京的府邸,在这里举行了一个隆重的“认儿仪式”。
至此,齐王刘肥的无奈、痛苦、可怜,吕后的霸道、贪婪、无耻,全都暴露无遗。
因为刘肥这种“献郡、认母”的举动得到了吕后大大的欣赏,终其一生,吕后也没有为难这个皇子,最后让他颐养天年。
当然,虽然保住了一条性命,但是这种耻辱不甘的日子,也是刘肥自始至终无法接受的。从此以后,齐王刘肥的愤怒就像一颗仇恨的种子,在本族中不断生根发芽,最后彻底地绽放。
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吕后寿终正寝后,刘氏宗族发动诛杀吕氏行动。不管是在外地发兵的刘襄,还是在内部响应的刘章,他们皆是刘肥的子孙!
“赵王”的诅咒
对于刘邦的儿子们而言,在吕后掌握了天下后,过得非常不好。但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刘肥事件开始,一直到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为止,这段时间还是一个不错的“幸福时代”。
在这十二年的时间里,虽然吕后不停地陷害刘邦的儿女,但不管怎样,除了被杀的刘如意、惊吓致死的刘盈、郁郁而终的刘肥外,刘邦的其他儿子还是平安无事地活了下来。然而,这一切却在吕后七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全都戛然而止了。
因为,这一年中,吕后再次挥起了那把尘封了十二年的屠刀,开始诛杀诸位皇子。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吕后彻底发狂了呢?
根据历史记载,这一年在祭祀的途中,吕后被一只好像苍狗(可以吃太阳,导致日食的恶犬)的怪物撞了一下,一下子就病重不起了。
后来,虽然吕后转危为安,但是根据宫中巫师占卜的预言,他们说这个苍狗是“刘如意”在作祟,没法完全根除,太后也“大限将至”了。
于是,在这个背景下,吕后立刻采取行动,开始处理后事了。
为了巩固吕家的势力,也防止刘家死灰复燃,吕后在她去世的前一年,终于挥起了致命的屠刀,开始大杀四方。而第一个命丧屠刀的人,就是刘邦的六子——淮阴王刘友。
说实话,吕后不爽这个刘友很久了,对于她而言,这个皇子早就该死了!
原来,赵王刘如意被杀后,吕后为了安抚刘家剩余的皇子,她就特意提拔了刘友,让这位远在边陲的王爷成了中原最富庶一带的新主人。
除此之外,为了加强刘、吕两家的关系,吕后还把自己的外甥女许给了这位皇子当王后。结果呢,让所有人始料不及的是,正是这段“美满姻缘”,导致了一场人间大悲剧。
要知道,跟刘邦的儿子们不同,吕后的这些本家亲戚,她们根本不是什么金枝玉叶和含着金勺子长大的富二代。如果这些女子不嫁给皇族,她们根本就进不了“皇族圈”。
可惜的是,不管是刘友的这个王后,还是其他吕姓女子,她们都没有搞明白这层关系。对于她们而言,有了吕后这个大靠山,因此她们是“下嫁”,而非皇族的“下娶”。
秉持着这种思想,这些吕姓女子要不仗势欺人、飞扬跋扈,那才新鲜呢!
另外,面对一个刁蛮、任性,天天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妻子,刘友要是没有外遇,那也才叫新鲜呢!
到了最后,刘友把王后彻底打入冷宫,还爱上了其他女子。
这一下子,飞扬跋扈、眼里容不了沙子的吕姓王后,她不仅彻底愤怒了,而且还跑到了吕后那里,狠狠地告了刘友一状。
这位女子诬告刘友,说他曾经大言不惭道:“姓吕的算什么东西,怎么能够封王!等太后百年之后,老子一定收拾了他们!”
于是,盛怒之下的吕后立刻召赵王刘友来京。刘友到达京城后,吕后却把他安置在了一处官邸里,并下令:“从此之后,谁也不许给他饭吃,敢偷偷给他送饭者,必定严惩不贷!”
最后,饿极了的赵王刘友自知在劫难逃,就写了一首楚歌,用来表达自己最后的心情:
诸吕用事兮刘氏危,迫胁王侯兮彊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决中野兮苍天与直!于嗟不可悔兮宁蚤自财,为王而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
这首诗句的意思是:
该死的吕氏一族呀,你们抢我刘氏的政权,还逼我娶吕姓的妃子。我的王妃只会妒忌和诬陷,我们的国母居然还相信了!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没有忠臣的国家,怎么可能不会灭亡呢?我这么一个苍天可鉴的人,居然要自尽于荒野了,可惜悔之晚矣呀!那么,我这个被活活饿死的赵王,又有谁会可怜我呢?跟吕氏的不共戴天之仇,只能祈盼苍天替我报仇雪恨了!
三天后,刘友被囚禁饿死,而对于这位无辜惨死的亲王,吕后没有任何怜悯之心。她反而按照平民的葬礼,就把这个刘友草草地下葬了。
经过吕后这样一搞,刘家兄弟与吕氏一族的不共戴天之仇,终于达到了临界点,不能缓解了。
当然了,作为第一当事人吕雉,她也知道此事难以挽回了……那么,就做到底吧!
于是,继刘友之后,吕后又一次挥起了血腥的屠刀。她这一次屠杀的对象,就是刘友的哥哥梁王刘恢。
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二月,赵王刘友被幽禁饿死后,赵地悬空。于是吕后颁布一道懿旨,她把梁王刘恢迁入赵地,将侄子吕产的女儿嫁给刘恢,最后改封刘恢为新一代的“赵王”。
要知道,两代赵王已经命丧黄泉、接连被害了,如今的这块赵地,已经被吕后施加了强大的“诅咒”。这位新封的赵王刘恢,他能够避免前两任赵王的覆辙,从此颐养天年、无疾而终吗?
答案一个字:否。
跟前任赵王刘友一样,这刘恢也被自己那位吕姓王后,给折磨致死了。
原来,刚刚入门的时候,这位吕姓王后温柔体贴,让刘恢甚是满意。他们夫妻从此举案齐眉,小日子过得也还不错。
可惜的是,跟父亲刘邦一样,刘恢也不懂女人,特别是这些姓吕的女人!
仅仅过了一年,这位吕姓小姐就撕去了温柔的面纱,彻底暴露本性了。她无愧为吕家之女,而且在忌妒、残忍方面,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前任刘友的王后,她的忌妒无非就是告一个刁状,打一个小报告,还不敢伤人性命;反之,这个现任的赵国王后呢?什么刁状、报告,全都省了。敢诱惑王爷,一个字:砍!敢跟自己争宠,一个字:杀!敢不服从自己,一个字:剐!
总之一句话,宁可血流成河,也绝不放过一个!
至此,在这位王后大杀四方的屠刀下,刘恢彻底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最后,他也终于明白了孤家寡人的意思。
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六月,第三任赵王刘恢在极度的悲愤与绝望中自杀。
那么,三任赵王死于非命,吕后会放下屠刀、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吗?
恰恰相反,刘恢前脚刚死,吕后后脚就剥夺了他家族所有的权利,直接废除了刘恢儿子继承赵王的权利,把他全家一撸到底,直接变成平头老百姓了。当然了,这个“罪名”也非常合情合理:“仅仅一个女人你都摆不平,还有什么资格当诸侯王!”
就这样,在摆平了三代赵王后,吕后的下一个对象又会是谁呢?
逃过一劫
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七月,吕后派人告诉代王刘恒,让他继任赵王。
吕后的这种行为,真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得知要去赵地后,刘恒的脑袋摇晃得跟拨浪鼓似的。他当即表示,谁爱去谁去,自己打死也不去!
可见,三代赵王的悲惨结局,已经在刘邦八子的那些幸存者中,产生了多么大的恐怖效应呀!
面对刘恒的这封拒绝信,吕后却没有愤怒无比,她反而同意了刘恒的请求,让他继续待在那个鸟不拉屎的代地,天天啃沙子去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吕后最终放过了这个孩子,让他存活了下来呢?
两个原因,足以说明。
第一,在刘邦八子中,代王刘恒的势力最小,力量也最为薄弱,因此对吕后的威胁也最低。即使吕后百年之后,代王也不可能举兵起义,所以保留下这根皇族血脉,也算是对丈夫刘邦一点点的安慰了。
第二,刘恒的母亲薄姬,此人跟吕后的经历一模一样,颇有点儿“同病相怜”的意思。
原来,同是皇帝的妃子,但是这个薄姬却是刘邦最不待见的一个妃子。遥想当年,要不是刘邦一时间没有把持住,他也不会宠幸了薄姬,生下这个刘恒。
后来,虽然薄姬为刘邦生下了一个儿子,但是,从那一夜之后,刘邦就再也没有心急如焚地临幸过薄姬,甚至把她轰到了代地,让其跟自己的儿子生活在一起,而不是像其他妃嫔那样,永远留在身边,天天形影不离。
因此,对于这么一个根本不受宠,且一直在“守活寡”的女人,吕后知道这种感觉,她也非常同情薄姬母子。所以到了最后,吕后就放过了这对母子,也成就了他们另一段“辉煌”的历史。
因为吕雉死后,正是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刘恒成了这个天下的主人,史称“汉文帝”。
那么,放过了这个靠智慧博同情,最后苟且偷生的刘恒,吕后要屠杀的下一个对象,就是刘邦的小儿子刘建了。
殊不知,吕后还没有整顿完兵马,对方的主帅就挂掉了,吕后也直接获胜了。
原来,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九月,刘邦最小的儿子燕王刘建自知难逃一死,没等吕后下手,就病死了。
刘建死后,依照惯例,他唯一的儿子要继承王位,成为新一代的燕王。结果吕后听说这个孩子身上没有吕家的血,反而是宫中一位美人(古代嫔妃封号)的“孽种”。她立刻怒火中烧,随即派人把这个幼儿杀掉了。接着她又以刘建“后继无人”为由,彻底撤销了燕国,把这里变成了侄子吕通的属国。
至此,伴随着燕王刘建的去世,咱们总结一下吧,看看这场大屠杀中,这位吕太后的“丰功伟绩”。
在疯狂的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中,吕后先后逼死了刘友、刘恢这两代赵王,逼迫燕王刘建郁郁而终(还捎上了他的儿子)。再加上先前去世的刘盈,被毒死的刘如意,病故的刘肥,在这一年中,刘邦的八个儿子,只剩下两个皇子了。
这两位皇子中,其中的一位就是凭借政治智慧存活的代王刘恒;另外一位,则是刘邦的第七子——淮南王刘长。
那么,这个刘长是何许人也?他又是通过什么办法,在吕后这场血雨腥风的屠杀中,最终存活下来的呢?
这个故事,还得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咱们前面讲过,在劝说韩信造反的时候,蒯通列举了一个张耳、陈馀的故事。
后来,在楚汉争霸时,由于张耳屡建奇功,他被刘邦封为赵王,从此到达了人生的峰顶。可惜的是,张耳没有这种命,仅仅做了一年的赵王,这位仁兄就因病去世了。
张耳死后,为了继续拉拢这个家族给自己卖命,刘邦就封张耳的儿子张敖为赵王,还把自己最宠爱的鲁元公主嫁给了他,让他成了自己的乘龙快婿。
可是,虽然被封为赵王,还迎娶了大汉公主,但是这位张敖,他甚至还没有父亲幸运,没过多久,他就被卷入了一场“造反案”中,差点儿身首异处。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在被匈奴打了一个落花流水,整整被困平城七天后,刘邦班师惨败回京(后面再详细说)。
回京期间,在路过赵地时,刘邦决定整顿兵马、稍事休息。得知老丈人大驾光临后,赵王张敖立刻率众迎接。他脱去外衣,戴上皮套袖,亲自为刘邦沏茶倒水,端饭上菜,以尽自己的翁婿之礼。
结果,张敖都装孙子装成这样了,刘邦还是不满意。他不仅不体恤女婿,还动不动就把张敖叫到身边,对他破口大骂。
当然,刘邦之所以这样干,原因非常简单。
第一,刘邦就是这么一个人,平常就是这副德行。
第二,刘邦刚刚打了一个败仗,还被匈奴围困了七天七夜,此时此刻的他,内心特别失衡。他必须找一个出气筒,发泄一下内心的愤怒。
话虽如此,但是看见刘邦这样傲慢无礼,主君只能忍气吞声后,赵国国相贯高等几十位大臣都看不下去了。
这些人就劝告张敖说:“刘邦对您这么无礼,请您允许我们杀了他,拥立您当皇帝!”
一听这话,张敖当时就急了,他咬破手指,对天发誓道:“你们说的不对,刘邦是我们的皇帝,身为臣民理应如此,怎么能够受不了这种委屈呢?从今以后,你们不要说这种话,否则莫怪我大义灭亲!”
虽然张敖不忘皇恩,绝不造反,但是贯高等人还是决定,他们还是要谋杀刘邦,绝不能咽了这口气。
后来,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春,刘邦再次来到赵地。贯高等人就准备了一个美女,让她在柏人县侍寝,计划杀掉这位皇帝。
一听有绝色美女,刘邦的眼睛都红了。他立刻来到了柏人县,跟这个美女发生了关系。然而,让贯高等人始料不及的是,刘邦虽然满意这个美女,却没有过夜,而是第一时间逃跑了。
原来,刘邦住下来了以后,心中突然感到不安。随后他无意地问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左右回答道:“此乃柏人县也。”
一听这话,刘邦大惊道:“柏,也读迫,敢情这里就是一个被别人‘迫害’的县呀!”于是,刘邦认为非常不吉利,马上连夜起身,率众逃跑了。
不管是天意也好,刘邦的第六感在作祟也罢,反正他顺利地逃过了一劫,也让贯高等人的刺杀行动失败了。
一年后,即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春,贯高的仇人知道了此事,便向刘邦检举告发了。
得知此事后,刘邦立刻派人抓捕了张敖、贯高等人,并要求查明真相,严惩不贷,更不许任何人求情!
在这种背景下,“不知死”的吕后曾经劝过刘邦,说张敖是咱们的女婿,他怎么可能造反呢?此事必定还有隐情,他一定不会这么干的。
一听这话,刘邦立刻怼了一句:“张敖要是得到了这个天下,还会缺一个你的女儿吗?”
可见,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张敖这条命,也算是彻底交待了。
然而,就在张敖琢磨着如何自杀的时候,奇迹却突然发生了。就连张敖自己也不相信,他居然没有死,反而还被无罪释放了。
原来,自从被抓捕入京后,不管如何被玩命拷打、严刑逼供,贯高都始终不改嘴,一直说此事是自己策划的,赵王毫不知情。以至于到了最后,贯高被打得全身皮开肉绽,已经找不到一处好皮肤用刑了,但他也绝不翻供。
最后,审讯官员无计可施,只能把贯高的口供呈报了上去。刘邦看完后,不禁感叹道:“这个贯高真是一个壮士呀!”从此以后,刘邦就对他有了敬佩之情。
后来,在刘邦细细打探后,他发现这个贯高并不是一个口是心非、言不由衷之辈,而是一个言出必行、一诺千金的正人君子。
刘邦非常欣赏这种讲义气、重诚信的大臣。他就下令,赵王无罪释放,同时也赦免了贯高。
孰料,当听到赵王无罪释放后,贯高只是平静地说道:“我之所以没有自杀,宁愿饱受刑罚之苦,没有其他目的,就是为了证明赵王没有参与谋反。如今,既然赵王已经无罪释放了,那我的使命也完成了,能够死而无憾了。身为人臣,却背负了弑君夺位的恶名,即使皇帝能够原谅我,我也不能赦免自己!”说完,贯高仰头大笑一声,随即自刎而死。
贯高死后,刘邦感慨颇深,他不仅厚葬了贯高,还命史官详细记录了这件事情,并让贯高的这种精神传承天下,百世流芳。
以上,就是成语“贯高守信,无出其右”的由来。
那么,这场贯高的“谋反案”,与刘邦的第七子刘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还记得那个在柏人县,一夜侍寝的美女吗?
原来,经过了“一夜情”后,这个美女惊讶地发现,自己怀上了龙种。
您想呀,皇帝的骨肉,张敖岂敢怠慢。他立刻把这个美女接进了王宫,好好地保护了起来,并准备第一时间报告刘邦,等待皇帝的命令。
结果,美女怀孕的事情还没来得及上报,贯高造反的事情就先东窗事发了。后来,这位怀着龙种的女子,就跟张敖、贯高等人,一起被押解到了京城,被关押了起来。在被关押期间,这个女子把自己怀孕的事情报告给了监狱里的狱卒。
知道了这件事情后,狱卒哪敢怠慢,他们立刻层层上报,直接上奏给了刘邦。
要知道,此时此刻的刘邦正在为女婿谋反的事情大动肝火,哪有心思管这些事,就没在意。
后来,得知皇帝不管后,这位怀孕女子又想通过吕后做工作,结果吕后忌妒她怀孕,也没有管这件事情。
再后来,看见找皇帝、皇后都没戏,这位怀孕女子又想通过群臣走走关系、做做工作。结果大家都出工不出力,也没有人真正关心这件事情。
到了最后,这位女子就一直被关押在监牢里,等生下这个孩子后,就因为产后大失血,外加其他并发症,终因抢救无效,一命呜呼了。
得知这个女子产下龙子、不幸逝世的消息后,刘邦这才如梦方醒。他立刻厚葬了这名女子,接回了这个儿子,从此交给吕后抚养,并成了她的另一个嫡子。
这个命大的孩子,就是刘邦的第七子——刘长。
可见,在刘邦的八子当中,刘长一直被吕后照顾,就是她的第二个儿子。因此,吕后再残暴不仁,她也有“虎毒不食子”的时候。所以到了最后,在吕后“最后的疯狂”中,刘长始终屹立不倒,平安地度过了这段诛杀皇子的岁月。
至此,在解决了刘邦所有儿子后,吕后大愿已了,她终于驾鹤西去,享年61岁。
对于这个女人,我就不妄加评论了。
也许,作为同一时期的历史见证人,《史记》作者太史公,他的结论应该客观而准确——
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史记·吕太后本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戏说刘邦(17)一锅端
汉文帝刘恒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他为何如此谨慎?
刘邦儿子大多被害
8个儿子只有1个善终,刘邦家怎么这么惨?皇子真难当!
汉高帝刘邦五子刘恢,相继被封为梁王、赵王,为何最终殉情而死?
刘邦8个儿子中的哪一个被认为不是刘邦的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