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吴式太极拳之无极势的习练要求

传统吴式太极拳之无极势的习练要求

 无极势: 也就是所谓的预备式。

吴鉴泉先贤晚年拳架解释为;本式并无动作,只是静心站着,身体正直,勿挺胸,眼向前平视。两肩放松,两臂自然垂直,指尖向下,手背向前,(用垂掌不用俯掌)两脚平行步,两腿直立,膝弯不要挺出。

福建国术研究社民国三十三年的《太极拳手册》对本势的要求是;面南而立,眼向前看,两手下垂,手背向外,手指微舒,两脚分开为平行步,约与两肩的阔度相等,然后手指徐徐翘起。

《吴式太极拳拳械述真》对无极势的要求是;面向正南,自然步站立,身心虚静,全身放松,头顶正直、上悬,舌尖抵上颚,两眼平远视。含胸拔背,两臂(在体侧)下垂,掌心向内,指尖向下,意在两掌指尖。重心在两脚中间;即平分于两腿。

传统吴式太极拳在长春市的拳架传承要求;面向正南,自然步站立,身心虚静,全身放松,头顶正直、上悬,舌尖抵上颚,下颚微收,两眼平远视。含胸拔背,两臂下垂,双掌心向内,指尖向下。顺体侧裤线向地,意在两掌指尖。双脚间距一脚之隔,松腰松胯,尾闾中正,精神内守,重心在两脚之间,即平分于两腿。意想,身上的气下行裹裆后,经两腿内侧,行到“内踝骨”由内踝骨行到“涌泉穴”由“涌泉穴”下扎入地,像水波一样慢慢散开,再慢慢聚拢回来,收缩成气团向上行到“涌泉穴”通过大脚指,逐次过渡到小脚指,再到双脚的“外踝骨”,向上行至双侧“环跳穴”再顺环跳穴,到腿根里穿向“丹田”穴,再裹裆而下,下体小循环运行三次。丹田气上行至“天突穴”贯入双臂内侧至双掌指尖,再原路返回“丹田穴”,再顺“丹田穴”经“会阴穴”裹裆而下,头接天,脚连地,置身于天地之间,形成天地人合一,循环无端,与天地之气融为一体。上下气贯通后,再用“六合”向下松沉,膝与肘向下松,脚与手向下松;胯与肩向下松,松胯时,使双胯向外撑胀,双肩同样向外撑胀,这时胯,肩会有微妙感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式太极拳练功秘诀桩功!一套完整的太极拳是由无极桩(站桩)、拳架、推手组成的。
太极起势说明
太极入门必练混元桩 郑子太极拳鞠鸿宾大师谈混元桩(视频)
太极拳起势里最易犯的2个错误和易忽视的2个重点
[有声感恩太极]扎西恩师杨氏太极拳(2) 起势(附恩师视频)​
武当三丰自然式太极拳——静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