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见分晓——【至简悟语】《达摩血脉论》显密禅解(二)

这一切运动,都是我们的心。


是谁在感受三界混起的?是你这个心!


你只是“记得”你的烦恼和高兴而已!



【至简禅学】

决问题,离烦恼


(禅修中……)


师:

下面这个就是大家来中心禅修的一个缘由了:


问曰:若不立文字,

以何为心?


如果不这样来记载她、描述她,我们怎么来知道我们的心呢?


这就是大家禅修的一个缘由。


答曰:

汝问吾即是汝心,

吾答汝即是吾心。

 

这句话讲的什么意思?

你过来问我,你没有这个心你怎么会来问我?

所以,“汝问即是汝心。”

你有心过来问我,我就用心告诉你。

这就是“以心传心”

知道吗?呵呵。


所以:


你没有这个心,你怎么能过来问呢?

我没有这个心,我怎么回答你呢?


我们这样通过禅修来理解达摩祖师所写的这个深奥的论,就很容易能明了。


就是说:你没有这个心,你也不可能过来问;我没有这个心,我怎么解答你?


所以你有这个心过来,我也有这个心来回答。

 

这就是“以心传心”。


从无始旷大劫以来,

乃至施为运动一切时中,

一切处所,

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

 

好,即然我们知道以心传心从来没有断过,正因为没有断过,所以无量劫来,无始劫来一起在这个世间运动,什么意思?

 

就是:


这一切运动,都是我们的心。


这个心也可以说就是佛。

 

我们一定要记住前面的论点是什么。

你要把这个论点踩稳了,不然你会迷失的。

你会迷失在词句间,甚至自己都会忘记的:“哎?刚才在说什么?刚才在说什么?……”。


好,我们凝视虚空,再放松一下……


我们再把刚才说的这几个点连接起来,

刚才在说什么啊?

 

这个“同归一心”已经是第二个点了。


第一个点是什么?


是谁去看待三界?

 

我们从我们看这个三界开始。

是谁在看待?


现在你看这个世界,看能看的到、听能听的到、闻能闻的到味道,能感触到这个三界。

可能有的人他醒来,他眼睛先看见,但也有人是先闻到味道。


所以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但是色、香、味等都是有连带关联的,所以,“三界混起”


而我们睡着,白天的境暂时就灭掉了,进入我们的潜意识梦境里,但是我们现在要通过禅修的方法怎么样子突破我们的潜意识——也就是三界轮回。


我们怎么去突破他?


所以这里有几个点,从外往内收。

 

我们现在看看能不能通过禅修把这几个点关联起来。


不能关联起来说明你的逻辑思维不够严谨。


不严谨也没关系,我们可以慢慢通过禅修理解。


但是若有人问你,你说的时候,你就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你知道吗?


我们现在不是通过理论去建立我们的禅修,而是通过我们的禅修去了解这个理论。

这就很简单了。


我们要大家知道这个禅修的原因。

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原因而去禅修,那就很容易会打瞌睡,会受到世间的影响。

 

即心是佛,亦复如是。

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

 

这句话又是给大家一个肯定,也就是说:


这个心,就是佛。

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的一个了。


“即心是佛,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

这是给大家一个定义,这个定义是很重要的。


这就取决于我们要不要这样的禅修?

这样禅修要取得什么效果?

目的是什么?

有没有作用?


我们已经讲过很多次了。


而我们现在就要通过《达摩血脉论》给大家的禅修进行一个条理性的整理。

 

我们现在禅修就是在这个上面入手的,

不要又受自我的、其他一些念头影响。

 

你感受一下你对这个内心当下的状态:


你感受的世界是什么?

 

你睡梦中一醒来是不是要缓一会,

然后你的内心那些念头开始叠加起来了——

“昨天怎么样怎么样了,我要怎么样怎么样了。”


但是你一开始醒来那一瞬间,

你只是醒来而已。


然后,三界混起——开始起现。

 

但是我们要知道:


我们通过禅修要三界混灭。

是谁在感受三界混起的?

是你这个心!

 

这是给大家一个空间,把空间先拎一下,

然后看看时间是什么样子的,

就是她一直都是这个样子的,

从来没有变过。


——“前佛后佛,以心传心。”


我们这样子过后,你会想去记载点什么吗?


好像没有什么要记载的,就安住了。


所以就“不立文字”


就告诉你:

 

其实你,已经安住了。


离此心外,

觅菩提涅槃,

无有是处。

 

这个又加了一个肯定,就是你对这个心和佛了不了解,“离此心外,觅菩提涅槃,无有是处。”


所以——


你对我们现在这个禅修——


“凝视虚空”


了解不了解?


就是离开自己这个心去寻访究竟的涅槃、令人开悟的智慧、菩提佛性,那都是根本不可能做到。


为什么无法做到?


因为:

 

你离开了你的佛性,你知道吗?

 

所以,根本就没有必要。


所以“离此心外,觅菩提涅槃,无有是处。”

 

我们通过凝视虚空,

再看下《达摩血脉论》的偈子,

再好好禅修,就会明白:

 

达摩祖师所描述的和我们的禅修从来没分开过。


我们就是一直在做这个事情。

 

自性真实,非因非果

 

这个就更加深入了,我们都说“因果不虚”,它到底指的是什么?


对照一下这个,有没有个逻辑啊?呵呵。

 

自己这个心——


是最真实的。


是“觉”,也是“佛”。

 

你说——佛,会在因果之中吗?


佛已经成佛,已经跳出轮回了,

这个因果是谁在受呢?


是轮回中的众生在受!

 

也就是说:


是这个众生在受这个因果,

但是他怎么能不受这个因果呢?


我们现在,就是在讲这个方法!

 

所以:


自性真实

 

这个“自”,有“自在”的意思。


我们经常讲“自己”。


这个“自”,本来就有“自在”的意思。


你能不能“自在”


所以,他说“自性真实”

 

就是:


你这个自在,是你本来就有的,真正的实实在在的。

 

我们虽然知道生老病死是假象,

但是我们还是在这个轮回里面。

 

因为:


我们没有达到实相,就还得受苦。

 

我们什么时候能通过禅修,达到这个自性真实,那才能结束这个苦。


其实此论已经告诉我们了,告诉我们这个定义了。


我们现在只是通过禅修来体会它。


通过我们禅修的经验,再通过达摩祖师的描述,我们结合起来。


我们就知道自己现在是在做什么事情了!


你为什么现在会想这些让你烦恼的事情?


然后我们再回头看看你前面——


你这个心,你有没有找到?


有没有明白你这个心?


你有没有站稳脚跟?

 

如果你能明白你这个心,你就知道:

 

你这个“心”,是最真实不过的。


不受因、也不受果的束缚,

这就是——心的定义!

 

你不要觉得,

我烦恼了这是一个心,

我高兴了这又是一个心。


烦恼的心和高兴的心,

是一个还是两个?


如果你们答是一个,

那怎么分出了这个烦恼和高兴?

既然是一个心,

那么,你的烦恼和高兴对你的心有什么影响?


你只是“记得”你的烦恼和高兴而已!


这个我们在《觉空金刚自相》里都已经讲过了。


我们现在再通过《达摩血脉论》来看一下。


我刚才也讲了,我讲过密法里的一些论,再讲下禅宗里的论,然后再讲密法里的一些续,如此这般,让大家看看:

 

我们的禅修到底是什么样的禅修?


不要觉得,只是坐在这里,甚至还在那打瞌睡,呵呵。


不要急,慢慢地禅修,体会。


自见分晓……


(未完待续)


>>内容选自多杰师《至简禅学》课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达摩血脉论》白话译文
达摩血脉论
禅机妙义丨空之无物,方享得自在!
心传
达摩大师血脉论(四)
详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