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少在媒体面前露面的高德 CEO 成从武身着红色带「Free」字样的 T-shirt 出现在了这次新闻发布会上。显而易见,原本高德计划在当日宣布的重要消息就是导航应用从收费制改为免费,然而他们却因为百度导航抢先宣布免费而乱了阵脚。

就在百度导航宣布免费的当天晚上,高德提前一天紧急宣布了旗下的高德导航也开始实行免费政策。然而次日早上,百度导航却又宣布对购买过该应用的用户进行全面退款。这戳中了高德的命门,因为对作为重要收入来源的高德导航进行退款,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成从武在新闻发布会上也正式表态,「我们不退费」。

这个事件的发生可以归咎于——高德太慢了。这家老牌但才向移动互联网转型不久的地图公司似乎还没有适应这种快节奏,尽管这并不仅仅是他们本身的错。成从武说,高德早在去年就有实行免费的想法,但当时的资本市场对此并不认可。对于这么一家已经成立了长达 11 年、专注于数字地图内容、导航和位置服务解决方案的公司来说,向陌生的移动互联网转型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

跟高德导航相比,百度导航是后来者,后者的第一个版本于今年 7 月 8 日才正式在 App Store 上线。根据 AppShopper 的数据,百度导航上线之初就实行免费,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改价 4 次,实际以 30 元的价格售卖只累计持续了不足 30 天,这为他们能够提供全额退款服务提供了底气。(目前他们已经正式公布了退款流程

(百度导航的收费政策实施得并不久)

高德在微博营销方面也没有百度那么老道。成从武在新闻发布会上称,「百度公司本身是互联网公司就不应该收钱」,「而且它的导航不专业,我觉得应该给用户退钱」,百度导航官方微博很快就以屡用不爽的真卖萌、假认错式模板进行了回应。

(百度导航对高德 CEO 成从武言论的回应)

今年二季度,高德的汽车导航业务受授权使用的电子地图数据复制量下滑的影响从去年同期的净营收 2490 万美元跌至 1910 万美元,同比下跌的幅度达 23%;高德在公共及企业应用部分的净营收毫无增长,为 390 万美元;唯独移动及互联网位置服务解决方案的营收同比增长至 1470 万美元,去年同期为 1110 万美元,今年第一财季为 1390 万美元。这一切似乎都在证明高德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选择是正确的,但目前这部分营收的增长仍然没有抵消汽车导航营收的下滑。

但高德也并不打算马上放弃自己日趋式微的导航业务。最近,高德与全球车载电子软件平台厂商 QNX 软件系统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在中国推出本地化车载导航。高德导航移动客户端则陆续推出了包括“一键通”坐席服务、实现手机与汽车跨界融合的 A-Link 技术、AR 实景导航等在内的功能。

在导航领域,目前只有高德和凯立德两家公司的市场份额超过了百分之十,两家的份额分别是 30.7% 和 23%。同在导航领域的凯立德并没有选择像高德这样进行激烈的转型,他们的主要业务仍然是包括车载、便携(PND)和手机在内的导航服务。在这次「免费战」中,凯立德也尚未宣布任何可能的免费措施。

成从武称,高德导航的免费是「忍痛割爱」,是「放弃一些收入而赢得未来」。高德第二季度的财报显示,其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 880 万美元跌至了 380 万美元,主要原因是研发开支和销售营销开支的加大、以及汽车导航净营收的大幅下降。成从武认为「汽车导航有朝一日也会免费」,这几乎意味着高德自己也认为仅依靠汽车导航是无法长期维持下去的,所以长痛不如短痛,为移动互联网转型牺牲眼前的利益。

不过,高德也有自己的砝码——阿里巴巴——这家入股高德后成为第一大股东的巨头在此之前一直没有什么大动作。但根据阿里巴巴无线业务副总裁邱昌恒当天所透露的消息,两者合作的第一个项目即将在第四季度开始陆续开放。邱昌恒并没有透露项目的具体细节,但这个合作项目与双方各自的数据积累以及阿里巴巴在搜索和云计算方面的积累有关。邱昌恒称这个合作计划的目标是支持高德的导航、地图,提供更完备的用户体验。

此外,高德自去年年底也与新浪微博展开了合作。高德副总裁郄建军告诉 PingWest,目前他们已经实现了新浪微博和高德地图在数据和应用层面的打通,并将会在大数据层面进行融合。

对于高德来说,这些才是它向移动互联网转型最棘手的问题:能否跟上移动互联网的快节奏?如何面对不可抛弃但不断下滑的汽车导航业务?「拼现金」式的免费大战能持续多久?如何有效整合阿里巴巴的资源?相信问题的答案,在年内就可以看出个眉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