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新华:宅在家中,也可收获难得的温情和成就!

 宅在家里,百无聊赖。不宅家中,又无去处。

非常时期,宅在家中难道真的只有枯燥和无聊吗?
事实上并非如此,有的同志在这段时期依然找到了自得其乐、自我成就的方式。
最近,我在一位同学的朋友圈看到,他晒出几副书法作品,用正楷抄录李白、杜甫的几首诗,作品苍劲有力,很显功底,鉴赏之余为之感叹:没有想到他习练的水平已经更上一层楼了。在晒出作品的同时,他还写下自己宅在家里的感受——
修心养性家里宅,众志成城除毒魔。吹面不寒绿芽来,玉宇澄清万里埃。
宅在家中的他,自述找到了自己的快乐:平常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好好练习自己爱好的书法,现在宅在家里,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重拾这个爱好。
我们知道,这段时间宅在家里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策。
春节期间,理应是走亲访友时节,然而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更多的人不得不宅在家中,而且时间还不是一二天。
应该说,这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面对这种情非得已的选择,虽然我们减少了走亲访友的机会,但宅在家里并非只有遗憾,其实也可以如我同学那样得到平时难得的收获。
非常时期短暂宅在家中,你可以收获更多的温情。
对于这个收获,我是深受其益。儿子参加工作后,因为在外地忙于工作,一年中很难得回来几次,大都是在节假日期间短短回来几天。儿子是一个重情谊的人,与亲友的关系好,回来后,同亲友的聚会很多,有时他请人,有时别人请他,因此就很难得在家中同我们吃几餐饭,自然也就与我们交谈不多。我们理解儿子的交往,虽然没有责备,但有些许遗憾。这次因为疫情的出现,不能出外走亲访友,假期也延长了,儿子同我们一起在家吃饭。三口之家边吃边聊,其乐无穷。妻子虽然忙碌了许多,但是同儿子在餐桌上的交流,享受着儿子她厨艺的赞扬,看着日益成熟成长的儿子……这是她觉得很幸福的时刻,因此感慨,这样忙着都不累还快乐。
家庭成员在团聚中畅谈,是最温馨的事。对于许多小家庭而言,这次疫情虽然带来了许多不便和伤害,但是这种能创造比平常多一些时刻的团聚和畅谈,这是难得也值得欣慰的。
非常时期,在感受到许多平常时节感受不到的温馨之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一做自己喜爱的事情,比如自己平常没有时间继续的事情,此时可以继续:看看自己追捧的剧目,读读自己想看的书籍,捡拾自己钟情的爱好,做做自己当下的工作……此时有时间让你做自己喜欢的事,你可以在剧中、书中,找到快乐;你可以在习练爱好、继续工作中找到成就……

                 (书画家林乐伦作品)

在这方面,有一个人是个好榜样,他就是著名科学家牛顿。
牛顿作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虽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全才”,但少年时的牛顿并不是神童。
1643年,牛顿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乡下的一个小村落。1648年,牛顿被送去读书。家境平常的他,成绩也很一般,但他喜欢读书。19岁时,牛顿考上了剑桥大学。
没想到,伦敦大瘟疫改变了他的人生。
1665年至1666年,一场发生在英国伦敦的大规模传染病爆发,超过8万人死于这次瘟疫之中,足足相当于当时伦敦人口的五分之一。这次瘟疫后来被确认为是淋巴腺鼠疫,一种由鼠疫杆菌造成并以跳蚤为载体的细菌感染。
这场瘟疫打乱了牛顿安静的读书生活,当时牛顿才20多岁,还在剑桥大学读书。蔓延伦敦的瘟疫迫使剑桥大学关门,面对这场瘟疫,家庭并不宽裕的他,没有办法为自己提供更优越的保护方法,只得回到自己乡下老家进行自我隔离。因为预防瘟疫,这段时间,亲戚朋友也不能走动,聚会也不能参加,牛顿只能当宅男。
宅在家中,对于一个20多岁的年青人而言,自然不是一个很幸福的决定。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宅男生活却改变了他的一生。
牛顿虽然不是天资聪颖的那种学生,但他喜欢读书和钻研数学问题,还喜欢不时别出心裁地搞点小发明。被这场瘟疫赶到乡下自我隔离的他,在无法与人交往的日子里,开始搞起了科研。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短短的18个月内,他通过思考数学问题、进行光学实验、计算星体轨道、探索引力之谜……使得他生平研究出的最重要的几项成就,都在这一年半的时间内初现雏形。
一年半过去了,在疫情有所缓解后,牛顿便带着他思考的成果回到了剑桥。
牛顿在这段时间里发明的微积分,完成的光分解的实验分析,以及万有引力的开创性工作成果被公之于众后,他和他的成果,立即引起科学界的瞩目。
他迅速地被授予剑桥大学硕士学位,成为一名教授。牛顿的才能得到了剑桥物理学家伊萨克·巴罗的高度赞赏,因为牛顿的研究成果涉及领域为数学、力学和光学,带动了三个领域史诗级的开创。事实上,任何一位科学家只要一辈子能完成这其中的任何一项工作,都足以堪称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如果放在现在都是诺贝尔奖的级别,将永载史册。
而这些史诗级的开创,竟然是20多岁的牛顿在躲避瘟疫时,用一年多时间完成的。
牛顿的故事当然不可复制,一来这是个特例,二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我们上下一心的抗击,我们面对的这场疫情不会让我们宅在家中太久,也许很快就会决胜。但是牛顿在百无聊赖的隔离时光中,根据自己的爱好去进行研究,打发这种寂寞时光的做法,是可以复制和借鉴的。
每个人的时光属于每个人支配,你百无聊赖,它也百无聊赖;你奋发有为,它也奋发有为;你欢欢喜喜,它也欢欢喜喜……
寂寞的人拥有的时光是寂寞的,忙碌的人拥有的时光是忙碌的,欢心的人拥有的时光是欢心的……
宅在家里,时光是你的影子,你如何选择,时光就会如何表现;你有怎样的心情,时光就会有怎样的表达。
与其郁闷无聊,不如欢心有为。
做不了牛顿,也可以让家庭多一些欢欣,让爱好上一个台阶,让事业多一份成绩。
如此,宅在家里,我们也能收获难得的温情和成就。

                (谢谢阅读    请点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疫情中的温情
伦敦瘟疫时期的牛顿
疫情封闭中,他打开世界,让一切豁然开朗
瘟疫竟是改变历史的细节
高效学习法:原来牛顿是这么学习的!
原典海外课堂第二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