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暑集』中医治疗暑病

传统医学的“天人相应”观念,派生出独特而完整的暑病理论。凡在夏暑当令(夏至后至处暑前)出现暑热见证者,概称为暑病。临床上,暑病常见的证型有:

暑邪初伤
    有长时间日照或高温劳作史,头痛头晕,汗多,皮肤灼热,气粗,口干渴,心烦,舌燥,脉浮大而数。此即先兆中暑,治宜泄热祛暑,可酌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也可用绿豆红糖水食疗,或针刺内关、曲池等穴位。

阳明热盛
    初起病,壮热,汗多,心烦,头痛头晕,面赤气粗,口渴,齿燥,苔黄或燥,脉洪数或洪大。治宜清暑泄热,方选:生石膏((30克以上)、知母、甘草、粳米、人参、银花、连翘、竹叶等。

津气两伤
    病较久,身热,心烦,尿黄,口渴,自汗,肢体倦怠,精神疲惫,脉虚无力。治宜清热涤暑,益气生津,方选:人参(西洋参更好)、石斛、麦冬、黄连(量宜小)、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等。若身热已退,汗出不止,喘喝、脉散大为欲作脱证;急合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

暑湿内蕴寒邪困表
    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身困,胸脘痞闷,心烦,舌苔薄腻。此即冒暑,治宜疏表散寒,涤暑化湿:方选:香薷、银花、鲜扁豆花、厚朴、连翘,可酌加藿香、佩兰、滑石、生石膏、竹叶等。若有咳嗽、苔黄,可加青蒿、芦根、杏仁、枇杷叶、荷叶、西瓜翠衣、通草等清肺涤暑利湿之品。壮热,烦渴,汗多,尿短赤,胸脘痞闷,身困重,脉洪大或濡滑。治宜清热化湿,方选:生石膏(30克以上)、知母、甘草、粳米、苍术、藿香、佩兰、滑石等。

暑湿弥漫三焦
    身热,面赤耳聋,胸脘痞闷,大便稀溏,小便赤黄,不甚渴饮,或咳嗽,舌红赤,苔黄滑,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宣通三焦;方选:滑石、生石膏、寒水石、杏仁、竹茹、通草、银花、厚朴、竹叶、半夏等。

至于暑病急重证,如暑蹶、暑风、暑瘵等,现临床较少见,治疗贵在对证。有烦躁、谵语、昏仆、不省人事、四肢发凉者,可急选安宫牛黄丸、紫雪散,煎服清营汤。此外,有一种暑湿重证,称暑秽,证见猝然闷乱,烦躁,头痛而胀,脘痞,甚而神昏耳聋,治宜藿香正气散配服玉枢丹,外加通关散吹鼻取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应对“暑病”,方法全在这里……
银花知母粥
白虎汤
浅析:“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交流探讨)
川崎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再论手足口病(口蹄疫)——转丁丁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