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式太极拳源远流长(百花山原创)

杨式太极拳源远流长

李亚萍原创文章 

本文刊登在【名家】杂志2012年第五期 

引用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lee-yaping.blog.163.com/blog/static/67417758201248659630/

 


一、杨式太极拳源于武当正宗太极拳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可追溯到数千年之前。太极拳从中崛起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武术最著名的拳种之一。太极拳思想源于中国伟大哲学思想道家理论是中国传统哲学和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的结晶。老子《道德经》的“道法自然”、“柔弱胜刚强”、“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以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刚”至今是修练太极拳的指导思想。有人据此推论,此拳可能起源于老子时代,长期在道教内部传授。

太极拳在唐朝时期已有。宋元明时有温州陈州同、张松溪、宋远桥、俞莲舟等人有名传闻于世。

明代以后世传太极拳术乃张真人所传。据《明史·方伎传》记载:张三丰名全一,字君宝,号三丰。辽东懿州人。生于元定宗贵由二年,明史正式记载张在宝鸡死后复生,后行踪神秘,不知所终。张曾在武当山修炼“内丹功”,著有《玄机直讲》、《玄要篇》等,根据老子道家学说及在静坐修炼静功的同时,作为修道的动功创编了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柔如灵蛇,刚如猛虎的太极拳术。享誉海内外的武术大家吴图南先生认为,张三丰是太极拳的集大成者和中兴者。

以此太极拳的祖庭是武当山,太极拳的祖师是张三丰,武当正宗太极拳原名张三丰太极拳,至今武当山上道士仍在练张三丰太极拳。清朝时期张三丰太极拳由道人传王宗岳,王宗岳传蒋发,蒋发至河南温县陈家沟传陈长兴并葬在陈家沟,陈长兴传河北广府人杨禄禅。张三丰祖师遗著[太极拳歌诀]由王宗岳先师精解并注释,落款处为:“以上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所著,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陈长兴在关于太极拳源流的一篇《序》中详细地记述了王宗岳传蒋发、蒋发传拳于己的过程,成文于嘉庆元年菊月,落款温州陈长兴谨序。

二、北京是杨式太极拳的发祥地

杨式太极拳第一代传人杨禄禅(1799—1872),名福魁。三下陈家沟,历时十八载,向陈长兴拜师学艺。学得真功夫后应亲戚武汝清邀请,率次子杨班侯、季子杨健侯入京到清廷皇宫和王府授拳,武艺高强,人称杨无敌。后经杨家第二代杨健侯1839—1917),杨家第三代杨澄甫1883年-1936年)将大架定为对外传授的至今普遍流行的杨式太极拳。经过熏陶,杨式太极拳益发显出其从容、坚定,气势磅礴、呑吐万物气派。杨澄甫先师身法中正,拳势朴实浑厚大方,气势腾然,动作空松灵活,刚柔内含,支撑八面实具大家风范。他留下的拳照如同名家书法一样,为后人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学习和研究资料。

至今在社会上有杨家大、中、小和长拳的传授,拳架招式都是以杨澄甫定型的大架为主。

中华书局在民国十四年1925年)印刷出版了由杨澄甫先师口授陈微明先生笔录的《太极拳术》,该书是研究、习练太极拳的重要参考著作。书中[太极拳术源流]一节中云“拳术有内外家之别。外家传自少林,内家始于宋之张三丰。”文光印务馆、神州国光社在19311月出版发行了由杨澄甫初稿、董英杰整理的《太极拳使用法》。

杨澄甫先生教拳的场所一个是太庙(现天安门东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另一个就是中山公园的行健会。在《太极拳术》一书中登载的[太极拳十要]对身法上要求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松胯,在行拳上要求分清虚实、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 于松柔中求虚无的气势、求内劲的增长、求异常灵敏的感觉,于松软中求劲起陡然、冷快绝伦、入里透内,浑身是手,全身发劲。由杨澄甫口述张鸿逵笔录的[太极拳之练习谈]至今仍然是各门派初学者习练太极拳的必修之课。

杨家嫡传太极拳世人习惯称为杨式太极拳,以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为指导,完全继承正宗武当太极拳风格。拳架结构严谨、立身中正,拳势舒展大方、圆活饱满,松柔沉静,朴实无华。行拳中自始至终表现太极天体圆形运动,阴阳不断转换,上下相随,一动无有不动,呼吸缓慢柔和。内动绵绵,外柔内刚,既适宜于养生健身,又是自卫防身的高级武术。

人们常说,杨露禅闯天下,杨班侯打天下,杨澄甫传天下。1928年杨澄甫率众弟子离京南下,授拳于南京、上海、汉口、杭州、广州等地,轰轰烈烈地将杨式太极拳传播到大江南北,使得太极拳得以广为流传。如今国内习练杨氏太极拳的人数超过4000万,国外120多个国家习练人数超过3000万。另据统计,在世界太极拳爱好者中,80%以上的人习练杨式太极拳。(统计数据来自中国武术协会《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推介会宣传页)

三、真正的杨家嫡传太极拳真功尚存

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燕京泰斗崔毅士1892197017岁时带艺进京慕名拜杨澄甫为师,追随杨师潜心修炼太极拳技艺27年不离左右。1928年随杨师南下,直至1936年杨澄甫去世。崔是杨澄甫的入室弟子中随师最长者之一,见证了杨式太极拳各阶段拳的变化及其发展壮大。

崔毅士先生为人纯朴、善良、忠厚,宽容,毕生研习杨式太极拳,功夫深厚,深得杨师器重,凡杨氏太极拳、剑、刀、大杆(枪)、推手无不得杨师指点亲传,拳技炉火纯青,誉满京华,尤以推手最为擅长,称其为松柔大师。崔毅士一生致力于太极拳的传播发展,培养了众多弟子,影响辐射到全国各地及海外,是北京地区杨式太极拳重要的代表人物和传播者。

我的师父方宁先生今年88岁高龄,1943年在上海就读期间跟随王守先老师习杨式太极拳三年,从此练拳没有间断。1953年到北京工作,慕名向崔毅士拜师学拳,系杨氏第五代传人。后相继碾转在合肥、广州工作。方宁先生从未学过其他拳术,专攻崔师亲传的杨式太极拳,多年苦练,默默习拳悟道,,在安徽受冲击时被关在牛棚,仍执著练拳。近七十年的寒暑修炼,太极功夫纯正自然,炉火纯青,功臻无圈,能周身发劲,已经到了一羽不能加的境界,搭手就发,挨着何处何处发,表现出真正武当正宗太极拳内家功夫以静制动,上下完整一气的风貌。

方宁先生撰写的太极拳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没有亲身体会,达不到太极拳的高层次是写不出来的。方宁说:“太极拳是智慧拳要传给有理解力的人,有文化更好,对太极拳论要很好地研究和理解否则功夫到中乘就上不去,不容易达到上乘的境界。”“拳论中每一个字都是古人毕生精力心血的结晶,要好好推敲,如“先求开展,后求紧凑”如何理解如何做到。古人为什么说“差之毫厘 失之千里”,现在有不少人虽然也在认真练太极,为什么功夫上不去,可能就是没有很好地吃透这八个字。”2005年方宁应邀参加了西安杨式太极拳国际邀请赛,携弟子在会上展示了太极推手神功,将弟子发出三丈开外。

太极拳发人时的劲力走向与外家拳有本质区别,不是生硬的打击劲、不是简单的推搡劲。一般拳术打击推搡很少能将人打到那么远的,因此这种发劲是武当正宗杨式太极拳的特有优点。尤其这种发劲几近失传,近年很少见到,一般社会上现在偶尔看到认为不可能,甚至以为是假的。其实这种功夫锻炼开始都在于正确的基本功,方宁常常强调“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功夫高深时力量不显露于外,所以太极拳名为内家拳。师父常说,“太极拳缓慢是练功夫,用起来是很快的,但是和外家拳是两种不同的快法,同样有闪展腾挪。练太极拳没有练出发劲,还不能算真正入门。”。师父对拳架要求很严格“架子不正确怎么能练出发劲?”师兄弟们苦练盘架子,几个月就穿破一双鞋。师父说那不是练着好玩的,打打好看,搞着好玩的东西,根本没有用嘛。

经常有人找上门来与方宁先生切磋拳技,有善意的来学习的,也有来试功夫深浅的,有的当时就磕头拜师,如某位在伦敦授咏春拳多年颇有名气的拳师慕名前来试手,只一搭手就腾空而起,当时就拜师,并在师父住所附近买房子从学,还前后多次介绍数位英国人前来观摩学习。

方宁先生的弟子有两百余人,大家都知道“不是诚实勤恳用功正式的徒弟不改架子,不讲劲路,不谈用法。”因为真正掌握了太极拳的劲路和用法上了功夫是能打坏人的,所以一般不随便外传。方宁师父告诫徒弟,不要吹嘘自己的功夫,不要追求名利。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拳论不是想出来的,不是读出来再做的,而是打出来再写下来的。要认真感悟、深研拳论里深层次的东西。古人拳论中每一个字都要好好去体会。打拳时感觉出来的才是真正的东西。把拳论上的论述全部做到才能算毕业。”

太极十年不出门,路数不对、思想愚钝、惰性十足者又何止十年。

与师父在一起,他浑身松柔的让你根本不敢碰触,他不但出手极轻且极有效,脚下移动轻灵迅疾,一旦我出手稍有力度,马上被发,被打,自己总是处在劣势。用力不是,不用力还是不是。师父真出手打时,眼睛闪出的目光是凛冽的,令人胆颤。这才是真正的太极拳,杨家传下来的太极拳并未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融,真正的杨家嫡传武当正宗太极拳真功尚存。

2010年方宁在暨南大学讲学,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区别,外家拳外露刚强,内家拳达到一定层次运用时从外面看不见有什么动作。我们后来人在学习真正的 太极内家拳达到这个层次时,不得不从内心感谢我们的前辈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优秀的拳种,这也确实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宝贵的明珠。现在社会上有些人不懂中国武术,认为武术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更瞧不起太极拳,认为那都是老年人健身用的,根本没法实战。我想,既然自己有这个功夫,就要利用有生之年改变世人对中国功夫、对太极拳的误解,把传统武术传承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最高境界的格斗术--张志俊解密太极拳
方宁简述太极拳习拳史
内家拳旧闻(39-45)
太极拳大师杨露禅之:在陈家沟,杨露禅练成谁家技?这是个大问题
高手3(转发)
小西 | 我心目中的武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