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道德经》第十九章 学习笔记
(2008-07-21 17:48:11)
标签: 文化
分类: 学习笔记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对原文的理解:
断绝圣贤之道,抛弃对知识的追求,老百姓就自然会把精力放在物质追求上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绝断仁政,抛弃大义,老百姓就自然会将情感需求寄托在亲情上,用恢复孝道与慈爱来获得精神上的安慰;绝断投机取巧之术,抛弃对不正当利益的追求,天下就没有盗贼了。但仅把这三种方法写成文字,是不够的。还需要在这里特别叮嘱一下:眼里所见,要注重事物未加修饰的原本面目;心中所持,要注重朴实无华的本原,减少私心,降低欲望,杜绝学习就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了。
对字的理解:
故令有所属:属,通“嘱”,叮嘱,告诫,嘱托。
对本章的体会:
老子在第三章中就表达过的“常使民无知无欲”的思想,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表述得更加明确了。老子认为,对道的感悟,更多的应该是读书人和管理者的事。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所限,要求他们也主动依道行事是不太可能的,最好是在圣人的影响下,“功成事遂”后还处在“百姓皆谓:我自然”的状态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以此为出发点,和老子在第三章中的论述相同,老子并不是主张愚民、弄民,而是从管理的实际状态出发,从关心民众的切身感觉出发,实事求是地提出了使民心安、使管理顺的具体方法。
对于普通民众,过多地强调圣贤之道,不切实际地让大家都去追求道德文章、知识学问,谁还会有心去耕作经营呢?无耕作经营就无法满足民众的生活所需,天下无米可食、无衣可穿,哪里还会有太平呢?况且一般民众都是以逐利为乐的,那就不如干脆放手让他们去耕作、经营,而获百倍之利,此非于民有益乎?
自古忠孝难两全,如果所有人都去尽忠报国,谁来赡养父母?如果大家都非大仁大义而不为,谁去做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点滴小事呢?过分宣扬仁义之举,会使普通民众觉得无所适从。所以,应该把虚无缥缈的雄心大志收回来,对一般民众而言,能作到孝顺尊长、慈爱亲人就已经是很难得的了。
巧者,不劳而获之巧取豪夺也;利者,利令智昏之不义之利也。老子虽然鼓励民众自食其力地获得正当的利益,但同时也指出利益不是衡量成就的唯一标准,对投机取巧,坑蒙拐骗得来的不义之财与利,老子是极其鄙视的。他担心放手让民逐利会导致人们没有规矩地惟利是图,因此特别在这里规劝人们要用自己的劳动,得正当之利,而不要为图利而不择手段。富足而无偷盗之徒,天下就更加太平了。
仅仅是说了这样做的意义,老子还觉得不放心,又继续指出了能作到这些的具体方法。
第一是要“见素抱朴”,不要被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所迷惑,要以朴素为怀,这样就会容易得到满足。第二是要“少私寡欲”,人的私心与贪欲是无止境的,一旦陷入私心与贪欲的深渊而不能自拔,就会成为万恶之源,就会因此而国毁家亡,道德尽失。所以老子告诫人们不要让私心肆意膨胀,要尽量减少各种奢欲,这样才能不兴盗贼而天下太平。第三,“绝学无忧”,就是不要去知道那些没必要知道的事情,除非具有正确理解所知道的事情、正确对待所学知识的能力,否则就还不如不学,这是从根本上去除一般民众苦恼与困惑的比较现实的方法。因为人们知道的多了,又不具备分析判断以及自我控制的能力,怎么可能做到“ 见素抱朴”和“少私寡欲”呢?必然会助长思想的混乱和私欲的扩张,那时候,民心大乱,还怎么能够很好地治理天下呢?因此,还是要以“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为上策啊!
本章与第三章的主题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乍听起来总给人以“愚民政策”的感觉,细细体会,实为苦口婆心之逆耳忠言。我们可以自己想一想,现在人们的知识水平与认识能力与老子所处的时代相比,在普遍的意义上来说是要高出许多了,但就算是在文明程度比较高的当代,试问,如果凡事都与民众言之凿凿,期望民众的见识等同于其管理者,在实践中可行吗?即便有,也一定是少数人而已。由此可见,老子应该算是一个相当务实、不怕因说实话而背黑锅的实在人,而绝非蛊惑民心、哗众取宠之徒。
在老子的眼中,对为官者和对一般普通民众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要区别对待。为官者,作为民众的管理者,当然应该作到“上善若水”,“宠辱不惊”,“微妙玄通”,善于“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是他们必须“致虚极、守静笃”默默体会和追求的境界,也是他们的职责、天命之所在。但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个要求和标准就是不切实际的空谈了。如果我们想当然地把要求提得过高,就会造成虚假浮夸的社会风气,使广大民众忽视和脱离必要的生产劳动,长此以往,将造成严重的生存乃至社会问题,最终事与愿违。
感悟道并将其思想成果用于引导广大民众,毕竟是少数人的事。有这样一种清醒的认识对于分清不同人群的责任与义务是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并不是说人人都要关心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都要身居要职才能对国家尽忠尽职,而是贵在对责任的理解上。任何一个人,在任何时刻都把自己目前所担负的责任履行好了,哪怕是最小、最平凡的一件事情,只要是对国家和社会有意义的,都努力去把它做到最好,就是对国家兴亡所做出的贡献。离开了这些具体的贡献,整天生活在虚无缥缈的幻想中,空谈误国、志大才疏、眼高手低的人,在老子看来,还不如令其趁早“绝圣弃智”、“绝仁弃义”而做点实实在在的有利于人民和社会的事情,即便是在家做个贤妻良母、慈父孝子都显得更有意义。如果一切的浮躁与空虚都是因为读书造成的,那就还不如不要读书了!“绝学无忧”就是对这种现象掷地有声、略有点过激的谴责,有点近似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意味在里面。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老子的这一番教诲,对当今社会中某些好高骛远、整天高谈阔论、不务正业的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知识份子,还是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第19章解读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绝圣弃智辩
《道德经》智慧,少私寡欲安稳过,绝学弃智好处多
老子说了6句话,教你掌握如何修身的智慧
【原创连载】道德经 深度解析《老子不读》之绝弃第十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