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讲堂]五脏所主与五脏所恶

五脏所主:简称“五主”(见《素问·宣明五气篇》),即“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五脏所恶:简称“五恶”(见《素问·宣明五气篇》)。“恶”,有憎厌的意思。五脏各随其性能与气化而有所恶。所谓“五恶”即“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

五脏所藏:主要是把精神,思维等各种中枢精神活动和五脏相联系。有两种解释:“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见《素问·宣明五气篇》)。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脏精与志(见《难经·三十四难》)。“五脏所藏”的理论是古人在五行学说支配分类归纳的,不仅不能完全符合临床实际,而且也不能离开人的社会性来谈人的精神活动,因此更应有分析和研判的必要。

五脏化液:《素问·宣明五气篇》记载“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五液之由来,清·张志聪认为是“五脏受水谷之津,淖注于外窍而化为五液”(《素问集注》)。在汗、泪、涎、涕、唾五液中,心主血,汗为血所化生,故“汗为心液”。肾经有一络上挟舌本,通舌下廉泉、玉英二穴而为唾,故“唾为肾液”。肝、脾、肺,分别开窍于目、口、鼻、泪出于目,涎出于口,涕出于耳。故“泪为肝液”,“涎为脾液”,“涕为肺液”。

附: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脏一般是指胸腹腔中那些内部组织充实,并有贮存和分泌、制造精气功能的脏器(所谓“藏精气而不泻”)。我国医学对五脏的认识,有的是指实质脏器,有的主要的是指脏器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的种种反映,因此和现代医学同名的脏器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例如脾,相当于消化系统的部份功能,还包括部分代谢功能以及和血液系统有关的功能等等。又如心,既指心脏实体和有关循环系统方面的生理功能,又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些活动(如精神、思维等)以及其他方面的功能。我国医学重视内脏的生理作用,并重视内脏的病理变化的反映,以及内脏之间与形体各组织之间的联系。为了和六腑相配合,五脏加上心包络,就是所谓的“六脏”。脏和腑的配合(又称“互为表里”腑为表,脏为里)是:心合小肠,脾合胃,肝合胆,肺合大肠,肾合膀胱,心包络合三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五行与养生 脸部露出的疾病 五脏所主与五脏所恶
精读黄帝内经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脉诀汇辨》 > 卷四 代脉(阴)
黄帝内经26【p131-p134第二十三篇 宣明五气篇】
认识中医--中医名词-脏腑及功能 - 认识中医药 - 兴趣联盟 - 话题 - 103636...
读《黄帝内经》之 《素问.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