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老建筑漫步,细品魔都百年风云

【前言】

说起 上海 的时候,你们会想到什么呢?
代表老 上海 怀旧气息的外滩、新天地、田子坊?代表新 上海 现代感的陆家嘴、市中心各大商圈?

【路线① · 大杨浦秘境】

第一条路线我想从最熟悉的地方开始,那便是我所生活的 杨浦 区。人们通常称这里为“大 杨浦 ”,这一词汇在老 上海 人看来带着某种蔑视, 杨浦 、闸北、 宝山 等区历来是 上海 人口中的“下只角”—— 上海 人有着极其敏感的地段概念。根据 上海 地方志的记录, 杨浦 的 东北 角原先是一片农田和坟地,靠近黄 浦江 的杨树浦路一带则被纳入原公共租界管辖,后来发展为 上海 有名的工业区。而就在这个 上海 人都不屑一顾的区域,却隐藏着几个宝地,是我闲暇时最爱待的地方。
不过有外地朋友到 上海 来,我也不太会推荐这里,因为离 上海 大部分景点都比较远,而且基本都没有地铁直达,需要转公交车。但如果时间充裕,又正好是你们感兴趣的点,来这些地方是绝不会让你们失望的。另外 杨浦 区很大,有关滨江工业区的部分我会放在后面与浦东和徐汇工业遗迹一同打包介绍。

—— 叶家花园

这是我今年刚发现的一个新地方,非常神奇的是,我在附近区域住了20多年,竟然是第一次听说叶家花园。毕竟谁也不曾想到,如此清幽精巧的 江南 园林会坐落在一家肺结核医院内。自己一个人或者带着朋友前前后后一共去拍了四次,照片有手机也有相机拍摄。

叶家花园占地70多亩,刚开放时内设弹子房、瑶宫舞场、电影场、高尔夫球场等游乐设施,为沪上男女追赶时髦的热门场所,时人称之为“夜花园”。而这样一座具有典型 江南 园林风格的花园,却是由 日本 人设计的。园内开挖了几处人工湖泊,有奇石假山环抱,水榭亭台,小桥流水。

园内的房子大多已荒废,不过还是保留了往昔的风采。其中一栋名为“延爽楼”的白色小楼是叶家花园的主楼,在淞沪战争期间曾先后被臭名昭著的侵华头目土肥原贤二和冈村宁次作为宅邸。

然而花园开了没几年,就遭到隔壁别墅里的一名 英国 商人举报,他向市政当局抱怨游园人数甚多声音嘈杂,叶家在华人中虽有权势,当局却不敢得罪洋人,遂下令关闭花园。1933年时,叶贻铨从其 圣约翰 大学的恩师颜福庆处听说他想开办一家专治肺结核的医院——这个疾病在当时依然没有根治的办法,叶贻铨索性将花园捐出,创建了“澄衷肺病疗养院”。直到现在,这儿依然是一家肺科医院。

—— 隆昌公寓

不知你们多少人还记得周星驰《功夫》里的猪笼城寨,这种像小围城一样的筒子楼建筑因一层几十户人家的格局令人印象深刻,在 杨浦 区的 隆昌 路上就有一栋与其非常相似的居民楼—— 隆昌 公寓。

▲《功夫》剧照

▲ 隆昌 公寓
隆昌 公寓是由 英国 人建于1930年,原为公共租界巡捕房,整个建筑平面呈“回”字型,共有 250 个套间,敞开式外廊,每户人家之间的间隔很小,密密麻麻排列着。整个建筑的亮点是双排两米多宽的楼梯,气宇轩昂地矗立在大院的南北两侧,蜿蜒的扶梯线条也为横平竖直的住宅楼增添了一些动感。

这里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市井味,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地址,从外边经过你根本无法知道这里面有这样一栋形似电影场景的建筑。穿过一道黑漆漆的门洞,眼前豁然开朗,灰色的混凝建筑以其富有冲击力的横向线条展现了与外面截然不同的世界。四面被楼宇包围的院子里停满了汽车、助动车与自行车,还有晒着被子、种着花草的,老人们带着孩子在所剩不多的空间里嬉笑打闹聊家常,走到楼上,本就不宽敞的走廊也堆满了各种杂物,洗菜烧饭俱是走廊一景,演绎出 上海 蜗居的味道。还有从走廊伸展出去的晾衣杆,五颜六色布满院落,都是这现代城市里一道独特的老 上海 风景。

隆昌 公寓现在已不太允许摄影了,安静地用手机拍拍影响还不大,举着相机肯定会被说的,还请进入公寓的人尽量不要打扰居民的生活。

—— 大上海计划

“大 上海 计划”不是特指某个建筑,而是1930年代 南京 国民政府在 杨浦 江湾五角场地区为抗衡租界而发起的华界发展规划。正如我在历史背景中所提到的,当时 上海 的黄金地段早已被租界占据。而华界内除了南市老城厢,其他大部分地区都仍以农村社会的面貌为主,加之横亘在中间的租界将南市和闸北等区隔离开,军阀割据混战,华界的 中国 人很难统一起来, 上海 的城市发展一度呈现比较畸形的状态。


1927年 南京 国民政府成立,标志着多年军阀内战的混乱局面结束,国民政府亦开始准备振兴经济。7月, 上海 特别市政府成立,建设 上海 赶超租界的目标便被提上日程。两年后,“大 上海 计划”正式诞生,划定今江湾五角场 东北 地带作为新 上海 市中心区域。主持“大 上海 计划”建筑设计的是清华毕业、留美归来的建筑师董大酉。这是一个重振民族信心的宏伟计划,不同于租界的各式西洋建筑,新市区的建筑风格以 中国 风为主,美观之余又同时融入现代实用性。董大酉主持设计建造的一系列新市区建筑包括了市政府大楼、市立运动场、市立图书馆、市立博物馆、市立医院、市立公园、国立音专等。 1937年时,新市区的建设已进入高潮,道路四通八达,铁路、航运码头已颇具规模,大 上海 计划终于隐隐呈现出与租界分庭抗礼之势。

▲ 旧 上海 特别市政府办公楼
然而,大 上海 之梦止步于1937年8月13日,日军继一·二八之后再度侵略 上海 ,打响了“淞沪战役”,这次整个 上海 沦陷了。闸北、南市几被夷为平地,公共租界 东北 区亦不能幸免,唯有公共租界中西区和法租界成为了一片“孤岛”。大 上海 计划中建造的虬江码头和便捷道路倒是为日军提供了便利,不久新市区便被攻占,昔日的国民 上海 特别市政府在日军操控下变成了伪 上海 特别市政府,市立体育场沦为军火库。1945年抗战胜利后,由于财力不足以及江湾地区元气大伤,国民政府将“大 上海 计划”永久搁置起来,江湾五角场再次回到了荒芜寂静。
不过如今五角场已被建设成为 上海 最重要的副中心区域之一,也是有名的“大学区”,复旦、同济、财大等名校都聚集在五角场周边,还有 新兴 的文艺小马路“大学路”也是周围居民学生最爱逛的地方。五角场往北一些,我们便可寻觅到“大 上海 计划”的踪迹。
江湾体育场
现为“江湾体育场”的原市立体育场建成于1935年,当时是远东最大的综合性的体育场馆。大看台是长达千米的环形建筑,设东西司令台,由人造白石筑成。落成后不久,中华民国第六届全运会开幕式在这里举行,此时距 东北 全境沦陷刚过去三年, 东北 五省代表队选手身穿黑色孝服,手执象征故乡 黑山 白水 的黑白两色旗入场,全场静默无声。
如今的江湾体育场很少用来举行比赛了,最近内部也在进行整修,但却是市民健身散步的好去处。


杨浦 区图书馆新馆
去年才刚刚整修完毕的市立图书馆始建于1936年,当时因经费不足,仅建成一半就投入使用。后为同济中学教学楼,如今以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缮扩建,重新向市民开放。
修复重点是门楼,门楼在当时就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造型上形似 北京 钟楼,与现位于 长海 医院的“旧 上海 市博物馆”形成“左鼓右钟”的 中国 传统规划格局。门楼正面为三孔券门,四周围以仿石造望柱栏杆,屋顶为重檐歇山顶。在屋面修复过程中发现,有四分之一的琉璃瓦片保存较为完整可以再次利用。其余瓦片,则根据瓦片背后的原始制造工厂名称在 江苏 宜兴 找到相关厂家,按原尺寸和形制进行了复原。修复后的黄色琉璃瓦屋面以及屋檐下的斗拱彩画,使门楼成为了整个建筑的视觉中心。

修缮扩建工程运用了许多新工艺,并保留了部分原始的图案彩绘。10多位工匠用了半年的时间,沿用传统彩绘手工工艺,用砺粉、矿石颜料,以画唐卡般的细腻笔触来精心绘制。

二楼大厅的孔雀门是80多年前的原件,门扇上是两两相对的孔雀造型,上方是一只开屏的孔雀,样式精美,铸铁件全部用铆钉链接。原本在一楼大厅相同位置处也有一道孔雀门,但因遗失,现在这道门是修复仿照二楼的门扇样式及材质进行复原的。

馆内的桌椅台灯等软装亦模仿了民国时期的风格,坐在里面看书非常舒服。

“大 上海 计划”的其他建筑因为各种原因尚未能亲眼见到,这里附上一张地图供各位参考。

上海 近代发展历程给这座城市留下了三种最有代表性的建筑:万国建筑高楼、里弄石库门、工业老厂房。“可以阅读的建筑”诚然前两者皆无可厚非,但老厂房却不是大部分人的关注点,灰暗破败刚硬,这能当作 上海 建筑的代表吗?当然可以。 伦敦 泰特博物馆便是由发电厂改造而成,如今已成为 伦敦 标志性景点之一。 上海 作为 中国 近代工业的摇篮,多少工业文明遗迹在此地书写历史,东西方审美的碰撞又孕育了独特的建筑美学。我的第二条路线便是要去寻访这些工业遗迹。

—— 新晋热门打卡地杨浦滨江

外国资本注入 上海 以后,也促进 上海 工商业的兴起,发展最集中的区域便是濒临黄 浦江 的杨树浦路一带。19世纪末,洋务运动在 上海 轰轰烈烈展开。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都明确地认识到经济现代化对于清政府的继续生存是必不可少的,1882年经李鸿章批准,官督商办的 上海 机器造纸局投产,自此之后, 杨浦 区工业带逐渐兴盛: 中国 第一座现代化自来水厂杨树浦水厂、 上海 最大的修船坞、第一家工业化制糖厂、第一家城市煤气厂、远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等在杨树浦路接二连三地开办,盛况一时。
而今这里的工厂大多被时代所淘汰,部分厂房建筑保留下来改造为供市民拍照参观的场所,黄 浦江 边原来的码头都被改造为亲水步道,我们便可伴着阵阵江风去细细品读旧时工业的辉煌。


烟草仓库“绿之丘”
杨浦 滨江工业带上这座前烟草公司仓库,今年突然成为了一处小网红景点。也是,这栋建筑的风格和造型实在独特,很难不引人注意。

去年我来 杨浦 滨江采风时,它还在改造中,当时我的第一印象是这房子竟有点《纪念碑谷》的影子,可惜当时外面还围了一圈防护铁皮墙,只能拍上半部分。

今年突然在某app上频频看到大家在这里打卡的美照,还有了个名字叫“绿之丘”,才发现它已经向公众开放了,就立刻约了朋友再度来到 杨浦 滨江。这栋建筑除了别具一格的外观,内部的螺旋楼梯更是引人注目,如果想拍到楼梯的全景,建议用广角镜头。

在这样一个内部空间拍照有非常多的构图可能性,包括如何利用光线、现有的场景条件等,使拍摄多了很多趣味。

站在露台上,就能远眺整个滨江的风光,左手边有 杨浦 大桥,右手边有浦东高楼群,非常棒的视野。

这里其实还算不上特别火爆,周末过来依然有很多空间可以拍摄,想打卡的就尽早过来哦。
永安 栈房
宁国 路码头旁边的工业遗迹是 永安 栈房,原隶属于第一棉纺织厂。在这栋低调的灰色建筑背后是近代史上一个辉煌的民族品牌—— 永安 。其创始人郭乐与兄弟从家乡 广东 远渡重洋去澳洲谋生,主业卖水果,兼营百货。在积累起足够的原始资金后,他一方面钦羡西方人百货商场内的琳琅满目,另一方面也深觉 中国 商业想要应对洋人的经济侵略,必须走出小本买卖的模式,树立起市场意识。于是,郭氏兄弟回国创办了 香港 永安 公司,随后在 南京 东路开设了“四大公司”之一的 永安 百货,一批批商品渡水而来,存储于码头边的 永安 栈房,连接起城市中日益膨胀的商品需求。


东方渔人码头
数百米的东方渔人码头见证了曾经全国最大鱼市场的熙攘热闹。上世纪30年代由杜月笙、虞洽卿等大佬控制的十六铺虽已有鱼行30户,但依然难以承担整个 上海 的鱼货交易,且国民政府为了享有鱼市交易的掌控权,位于杨树浦路边的复兴岛鱼市场便应运而生。当时的码头后建起了七层高的办公楼,东面设浮动码头三座,可同时停靠28艘渔轮,南面为交易市场,北面有仓库六座。

根据《 上海 鱼市场股份有限公司营业规程》第二条规定:“鱼货输入 上海 市之第一次交易须在鱼市场行之”。此后每天约有4000名鱼贩子入场交易,年交易量6万余吨,然此盛况只持续了一年多便被“八·一三”中断,复兴岛旧址被炮火摧毁,日伪当局在附近的江浦路码头又 新建 了鱼市场,在江面拦截渔船,强取豪夺,硬拉着渔民入场交易。直到抗战胜利后由国民政府接管,鱼市场再度恢复繁荣景象,不过也因管理不善,地痞恶霸多番敲诈抢夺,欺行霸市,冲突不断。

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发展, 上海 鱼市场也终究落下了帷幕。当年鱼市场留下的建筑和地块如今已被修缮改建,集生活、娱乐、办公于一体的高楼也在一侧拔地而起,继续替代那个人声鼎沸的鱼市场,面对着黄 浦江 ,每天迎接东方的日出。


上海 第一毛条厂
纺织业是 杨浦 工业区发展最早、规模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一个行业。前身为“英商新怡和纱厂”(又名杨树浦纱厂)的毛条一厂是英商怡和洋行在1915年集资150万两 白银 创办,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度成为日军军工厂。不过,现在工厂唯一保留下来的建筑是一栋 英国 乡村式别墅,原为工厂 英国 大班的住宅。

“大班”差不多就相当于现在外企里的首席执行官吧,但真正与 中国 工人沟通的却是由 中国 人担任的工头,大班只需要坐在办公室里考虑如何筹集资金,联系采购原料和推销产品,工人利益从来不是他们关心的话题。也是由于多方面的压迫剥削,在1920年代的40多次罢工运动中,最大的一次就是杨树浦纱厂与怡和纱厂的一万多名工人们集体要求加薪的罢工。

这个曾经由大班独享的豪宅现在二楼为办公区,一楼则是一家颇具情调的咖啡馆。洋房坐北朝南,卵石墙面,屋顶上开有双坡老虎窗,入口处为拱形门廊,北面有一座二层的附楼。


杨树浦水厂
坐落在 杨浦 滨江的这座 英国 古堡式建筑,就是 中国 第一座现代化的自来水厂——杨树浦水厂。它是近代 中国 城市供水的起点,1883年开始向公共租界的外侨供水,而后使租界外的 上海 居民逐渐接纳和习惯了自来水。
开埠后来到 上海 的外国侨民难以忍受 上海 满含泥沙和秽物的江河水,甚至有许多外侨因此患病死去。1872年工部局就提出了租界供水规划,但最终因投资过大而不了了之。1875年有四位英商自行筹资 白银 3万两,开办了立德洋行供水公司,这个水厂便是杨树浦水厂的前身。然而,工部局却不允许供水公司铺设输水管道,导致生产和运水成本高昂,买一吨水大约可以买55只鸡蛋,公司经营惨淡。直到1879年法租界一场大火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终于使得工部局认识到自来水供水系统的重要性,杨树浦水厂得以成立。

水厂由 英国 工程师John William Hart设计,为传统的 英国 城堡式建筑,整体颜色为铁锈红,墙面主要为清水砖墙,正门两边各有一个双层城堡式城楼,使水厂看起来就像一座中古时代的 英国 哥特式城堡。

不过,一开始 中国 人对自来水很抵触,迷信谣言四起,有说水管中有两条龙相斗,也有说水管与煤气管接近,煤气会进入水中。为此,自来水公司提取水样送去化验,并将化验结果刊登在《字 林西 报》及《申报》上,这才被 中国 人逐渐接纳。

如今杨树浦水厂依然在向 上海 市民供水,有的厂房、滤水池都在使用中,就连后来修缮扩建的建筑也延续了当年的哥特式城堡风格。每周二向公众开放参观。


瑞镕船厂
瑞镕船厂由 德国 人创办于1900年,是当时 上海 数一数二的船厂。 德国 在一战战败后,船厂为避免受到牵连改为英资,后与英商耶松船厂合并,垄断了全市的修船业务。抗战时被日军占领,改名三菱株式会社 江南 造船所杨树浦工场。战争结束后,外方老板因租界收回也无意继续经营,遂出租给政府,改为“军管英联船厂”,业务范围也从修船、造船、重型机械设备制造扩大到重工业及水利工程建设,到1958年作为浦西分厂并入 上海 船舶修造厂(后改名为 上海 船厂)。现在 上海 船厂已搬到崇明,西厂也正在拆迁中,不知将来会变成什么模样。

—— 东岸:八万吨筒仓艺术中心

黄 浦江 沿岸历来是近代 上海 工业重心,与 杨浦 滨江隔江相望的东岸民生码头也在其中。逛完 杨浦 滨江后,在步道终点就可直接摆个渡去对面的浦东东岸滨江。当然,你在 杨浦 这边就能见到对岸的一座巨型建筑——八万吨筒仓——一个由30个混凝土大筒仓排列组合成长140米、高48米的庞然大物。

这座建于1990年代的筒仓由著名建筑师柳亦春操刀(后面要介绍的龙美术馆同样出自他之手),经过一系列设计改造,成为滨江最有特色的艺术中心之一。最大的设计亮点则是面对江畔的筒仓外一座透明外挂扶梯,从三楼开始,每层以8米的高度跃升。从外面看是否也有点蓬皮杜的意思呢?

这是曾经 亚洲 最大容量的散粮筒仓,充满工业时代烙印的混凝土建筑静立江畔。步入其中,几十个锈迹斑斑的圆锥体漏斗布满头顶,与空间内的立柱构成了独一无二的视觉震撼。

筒仓所在的民生码头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初,其前身为英商蓝烟囱码头,是当时远东地区设施最好的码头。现在的东岸滨江沿线改造也与对岸的 杨浦 滨江遥相呼应,保留工业特色的同时也加入了现代元素。

不过八万吨筒仓要在展览期间才能进入,去之前还是需要查好近期是否有展,不然只能看看外部了。

—— 西岸:龙美术馆

龙美术馆同样也是 新兴 的小众文艺拍摄地之一,在 上海 有浦东馆和位于徐汇滨江的西岸馆。在展览方面,浦东馆以古代和革命历史题材为主,西岸馆更注重当代艺术。但在西岸馆更为特别的是馆前的一座1950年代的工业遗存,这里原先是吞吐煤炭的码头,当时所使用的卸煤桥和铁轨都被建筑师柳亦春保留了下来,为了呼应这种工业特征,美术馆采用清水混凝土浇灌而成,充满了力量感。

离龙美术馆两站路的地方是美术馆更为集中的“西岸艺术中心“,同样推荐顺便来打卡一下,说不定会偶遇不错的展。

【路线③ · 激情燃烧的岁月】

说起虹口区一些较为有名的地点, 多伦 路文化名人街应是首当其冲,与外滩接壤的 苏州 河一带也经常被提及,提篮桥是 上海 人口中“监狱”的代名词,其附近则是二战时犹太人的避难所。但虹口最幽静风雅的地段既不是 多伦 路也不是甜爱路,前者的“文化名人”遗迹恐怕要往两边的小弄堂里走走才能找到,后者除了夹道的高大水杉颇引人注目,其他也无甚可取之处。有心人才会发现车水马龙的 四川 北路旁几条不通公交的僻静街道,鲁迅、瞿秋白、郭沫若、茅盾等一批左联作家都曾居住于此,也曾隐藏过几个秘密红色根据地,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如星星之火,燃烧起一个激情的岁月。


上海 开埠之前, 山阴 路只是 宝山 县的一条乡间农田。公共租界成立后, 英国 人开始“越界筑路”,将 四川 路延伸至今鲁迅公园处, 山阴 路就是当时沿 四川 路开辟出来的马路之一,名为施高塔路(Scott Road)。1943年由汪伪政府接收租界,施高塔路被改名为 山阴 路。
在二十世纪初,大批 日本 侨民在 上海 定居,较为密集的 日本 人居住区就位于北 四川 路、吴淞路一带, 日本 人在虹口除建造住宅区外,还设立神社、寺庙,建立海军陆战队指挥部等,现在仍有部分民宅建筑保留了下来。鲁迅的 日本 友人内山完造也曾在这一带生活。甚至有一部分人把虹口区叫成了“日租界”,其实 上海 从来没有过日租界,只是因为当时在这一区域生活的 日本 人比较多。

山阴 路自开辟以来就被定位为住宅区,过去这里的居民以中产阶级为主, 比如 医生、律师、教授等。原法租界别墅太高级,棚户区“滚地龙”令人触目惊心,这两种住宅就像橄榄的两端,都太过极端,想要看 上海 普通市民的里弄住宅, 山阴 路便是代表之一。这里闹中取静,邻近热闹的 四川 北路却不受打扰,遮天蔽日的梧桐树在宽不过10米的 山阴 路夹道铺开,马路两边则分布着一条条弄堂,这些弄堂内建筑风格之多样堪称 上海 历史建筑的博物馆。有恒丰里、四达里为代表的早期石库门建筑,有大陆新村、文华别墅带小花园的新式花园里弄,独立成套的西洋式公寓施高塔大楼,而属于新式里弄的留青小筑、松云别墅、东照里,更是 上海 极为罕见的面对面背靠背的联体建筑。

山阴 路的底蕴更是由一批文化名人所铸就的。在短短不过600多米的 山阴 路,这些名字曾响彻一个时代:大陆新邨的鲁迅与茅盾,东照里的瞿秋白,花园里的国旗设计者曾联松,恒盛里的方光焘、胡愈之、章克标以及“七君子”领头人沈钧儒等等,不胜枚举。
也许 山阴 路不及法租界那样的小资情调,也没有“网红店”驻扎,但撇去了这些热闹的捧场, 山阴 路才真正被岁月浸润出老 上海 的味道。


鲁迅的邻居是茅盾
鲁迅故居所在的大陆新邨是当时大陆银行职员的宿舍。当时有一个银行职员正好辞职,鲁迅的 日本 友人内山完造赶紧去顶了下来,支付了几十两黄金,但也只买了个使用权,每月还是要交租金的,鲁迅住进去是顶了大陆银行职员的名义。大陆新邨是新式里弄的代表,完工于1932年,房屋均为砖木结构三层红砖房。

1933年鲁迅搬入大陆新邨时,茅盾前来给他house-warming,鲁迅乘此机会默默给茅盾安利这里的住所,鲁迅说:“你为什么不搬过来呢?这里还有空房。”当时的房租是每月60元,是一笔昂贵的费用,也只有鲁迅这样的顶级作家才租得起。幸好茅盾刚出版了《子夜》,口袋里有闲钱,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想和鲁迅做邻居,最终也搬到了大陆新邨,在132弄6号安顿下来。这之后他也确实常常与鲁迅有往来,但更多的是他去鲁迅家,鲁迅却很少去他家。


恒丰里的秘密基地
恒丰里分为69弄和85弄,85弄是 西班牙 式双坡屋顶的花园里弄,69弄则为石库门建筑。在 上海 ,统称为石库门的建筑其实也有等级之分, 比如 恒丰里和四达里就属于石库门类别里的佼佼者。不仅外立面美观,山墙山花讲究,内部设施也比较完备,有当时颇为先进的抽水马桶。

69弄在1927年是 上海 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指挥部联络点。陈独秀的 长子 陈延年也在此当选 江苏 省委书记,然而当天在开会时就被人告密,然后被国民党逮捕,不到一个月即被执行死刑。

山阴 路是我偶然间发现的,当时并没有做过任何功课,所以难免有所疏漏,期待你们去发现更多老建筑吧。

—— 溧阳路

沿 山阴 路往前走不远便是更为低调的 溧阳 路,西接 四川 北路,东邻 四平 路,都是较为繁华的主要干道,唯独在两条路之间的 溧阳 小区,悄然伫立了近百年,夏日里静谧得只余树梢的蝉鸣。

▲ 溧阳 小区俯视图(图片来源网络)
溧阳 路上有48幢花园洋房,始建于1913年,初建时为租界高级职员的住宅,具有 维多利亚 时代红砖建筑的特征,代表了早期 上海 近代居住建筑的典型风格,是目前 上海 体量最大、保护最好的花园住宅群体。这种住宅庭院绿地较大,大多有两个门牌号,从中轴线划开,两户人家分享一栋花园别墅,被人们称为“双拼联体别墅”。

溧阳 路上的文化名人故居包括郭沫若旧居( 溧阳 路1269号)、金仲华旧居( 溧阳 路1156弄10号)、鲁迅藏书室( 溧阳 路1359号)、曹聚仁旧居( 溧阳 路1335弄5号),其中郭沫若故居曾是 上海 民主人士联络聚会的场所。
不过这些地方现在都是居民住宅,只能看看外部了。比较可惜的是, 溧阳 路花园洋房因为保护不善,原本以砖木结构为主的建筑大多损坏严重,外立面失去原有风貌。像似长期无人打理的花园,堆满杂物,铁门锈迹斑斑,无一不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闵行路不在闵行,而是靠近外滩的虹口南面,此路名估计很多 上海 人都没听说过。但闵行路离外滩之近,只要数分钟步行便可达,住在这里的居民一抬头就能看到对面的陆家嘴“厨房三件套”。这儿在开埠之后划归为美租界,后并入公共租界。不同于租界内许多街道在一开始所启用的“洋名”,闵行路一直就叫闵行路(只在四十年代收回租界时短暂改为“真茹街”),原先的闵行路要比现在长一倍,一直要延伸到黄 浦江 边的扬子江路,后来这一段区域全数拆迁,在原址上建起了一家五星级酒店。
角田公寓
至于我发现闵行路的缘由是因为一个在ins上小火了一把的“魔幻机位”,从那个角度可以拍到正好夹在酒店两栋楼之间的陆家嘴三件套,这个机位就在闵行路口的角田公寓 天台 。不过现在你们知道也没用了,过来拍照的人太多,屡次破坏 天台 的安全门,又在 天台 制造噪音和生活垃圾,居民忍无可忍将楼道锁起来了,我也只是在下一层的窗户随便拍了一张,角度并不太好,有晾衣杆遮挡,所以我也不高兴拿脚架了……就这样了吧。

现在已经改名为“闵行大楼”的角田公寓建于1933年,被列为第四批 上海 优秀历史建筑。角田这个名字充满浓浓的东洋味,因为过去这一带也是 日本 侨民的聚居区。
万岁馆
角田公寓对面的一栋民宅则更为显眼,虽然外表呈西式建筑风格,但据说内部曾经有一家 日本 人开的高级旅舍“万岁馆”,《罗生门》作者芥川龙之介20年代来 上海 时就下榻于此。在他的《 中国 游记· 上海 游记》中,芥川龙之介说最开始是 大阪 每日新闻社 上海 支局为他预订了“东和洋行”旅馆,但准备入住时发现只有一个靠门的房间,才搬到了万岁馆。

▼ 战前 日本 还出过万岁馆的明信片,大致与现在的外观没有太大区别。

当“巨富长”上的小店一个个关门、武康路和 思南 路的游客越来越多时,位于 长宁 区内的两条小马路却一直静待人们的探索。 长宁 区虽然同样位于 上海 中心城区,却一直如蒙尘的珍珠一般,被隔壁的静安、徐汇、卢湾等区掩盖去光芒,不过近几年也有赶超之势了( 比如 最近火爆社交平台的“网红泳池”上生新所)。而下面我要推荐的两条路都是 长宁 区乃至 上海 市内老洋房比较集中的地方,游客还很少,适合慢慢闲逛。一条是新华路,另一条是愚园路,两者皆为原公共租界“越界筑路”后开发的,但论历史风貌,比起法租界也是不遑多让的。

—— 新华路

80多年前,原公共租界在今天的 长宁 区内一片荒地和坟冢上越界筑路,辟出一条名为“安和寺路”(Avenue Amherest)的马路,此后发展为高级住宅区,不少外国侨民居住于此。其后,这条路还曾经改名为“察哈尔路”和 “法华路”,直到1965年,才正式更名为现在的新华路。


新华路200号
新华路全长2400多米,淮 海西 路、 番禺 路到 定西 路这段是精髓。从 上海 影城开始,新华路边的各式风格老洋房便逐一印入眼帘。不过在位于新华路200号的地方,则有一栋中式风格建筑,显得与众不同。这里的原址起初是法华镇乡村。 上海 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先有法华镇,后有 上海 滩”,法华古镇的源头可以回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建筑最初是光佛寺,后成为陈果夫的住宅,解放后的名号包括了空军四五五医院、 上海 辞书出版社和 上海 汉语大词典编辑部。


新华路179号
这个沿街伫立的德式建筑是邬达克的作品,严格说起来应当属于外国弄堂的一部分,但它没有那些深藏巷中的住宅那样平静,倒也透着一股田园情趣。红平瓦双坡屋面,屋面檐口处的折坡,一下子将 欧洲 乡野间青草的气味渲染了出来。这里曾经的主人是一名普通的外国富商,现在已被改造为精品酒店。


“外国弄堂”
新华路上最不可错过的建筑群是211弄和329弄相通的一条U型弄堂,曾经的“ 哥伦比亚 圈”,人们也把这儿叫做“外国弄堂”, 德国 山形木筋房、英式烟囱、 西班牙 阳台等数十幢各国建筑尽在这条弄堂内,其中不少是邬达克的作品。

最有名的是329弄36号“蛋糕房子”,这是邬达克本人最喜欢的作品之一,属于沪上罕见的双层圆形花园别墅,充满了童话般的梦幻色彩。可惜现在有高高的围墙遮挡,只能看得到一点点屋顶,这种极具想象力的设计已经足以让人惊叹。我从网上找到一张别墅的外部照片,但据说它的屋内装修豪华无比,一座欧式风格的喷泉小池坐落在客厅中央,顶棚垂下一盏闪耀的玻璃吊灯。这里曾是 西班牙 公使的官邸,后来又被曾任同济大学校长的著名民主人士周均时购得。

▲ “蛋糕房子”(图片来源:看看新闻)
329弄17号同样是邬达克作品, 西班牙 风格花园别墅,曾为老 上海 棉纺业巨子薛福生的孙女薛安伦住所。这位“含着金汤匙”的 上海 名媛,在这里作画,招待好友举行派对。1946年时,这栋老宅的成交价就达到了120万美金,到1958年公私合营时收归公有。现在还给了薛家的后人,但也只还了其中的五间。

211弄2号曾是 美国 传教士李佳白的旧居,据说弄堂阿姨管这栋房子叫“呼啸山庄”,颇为精准地道出这栋 英国 乡村式别墅的最大特点——哥特样式。没有拍2号,不过差不多就是下面这样。


新华路315号
“外国弄堂“的出口——新华路315号曾是晚清洋务运动领袖人之一盛宣怀之子盛重颐的旧居,洋房建造于1930年,是一幢 英国 乡村式的花园住宅。洋房曾经的主人、被称为“盛老五”的盛重颐,在他“颐”字辈的兄弟里,起初还算是小有成就:专心于自己的房地产事业,与官场瓜葛较少,还在外滩的 台湾 银行大楼上开设了“溢巾银公司”,从事金融业,在抗战打响之前一直生意兴旺。不过,盛重颐和很多人一样开始学着做股票,结果因为不懂行,元气大伤。受股票生意的牵连,他的房地产生意也江河日下。解放前夕,他不得不把他引以为豪的淮海路豪宅以一百万美元的价格卖了出去,携家带口移居到了 香港 。至于新华路315号,现在已成为了一家疗养院。


新华路231号
这栋由实业家荣氏购地建造的二层砖木 英国 乡村别墅,因为带有明显的 意大利 风格,又被世人称为“新华路上的 罗马 花园”。关于这栋建筑有两种说法,一说231号是荣德生送给女儿荣漱仁的陪嫁之宅,另一说是荣漱仁的堂外甥丁宜生从 英国 人购买此地且去了 香港 之后,拜托荣漱仁进行代管。在 上海 荣氏家族更为有名的宅邸是位于 陕西 北路上的PRADA荣宅。

新华路上老洋房鳞次栉比,有非常丰富的历史可循,哪怕一些不知名老建筑也很漂亮。推荐在秋天梧桐树叶变黄或者夏天枝繁叶茂的时候过来。

当我们在看待近代 上海 发展历程时,虽然时常对租界白人将自己凌驾于 中国 人之上的种种傲慢歧视感到愤懑,但撇开这些民族情感,一味强调帝国主义侵略而忽略租界对 上海 发展的贡献似乎也不太恰当。如果说公共租界给 上海 带来了市场观念、资本运作、现代科技和企业管理等资本主义发展理念,法租界则创造了优越的人文思想环境和海纳百川的文化性格。 上海 人富有适应环境的能力也使得 上海 并没有像其他 亚洲 或 非洲 殖民地那样丧失自我,她向全 中国 做出示范:何为洋为中用。
而我眼中的 上海 魅力,老建筑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更多的是这座城市的人——无论他们是否来自 上海 ——所赋予 上海 日新月异的变化。虽然这是一座节奏极快的城市,但我更希望你们能放慢脚步,去感受 上海 街巷之中的生活,寻找每一处的惊喜。

此文章来自于马蜂窝博主——茱妮Julie

(如有不妥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树浦底(1)原公共租界巡捕房
在杨浦的卡拉奇路寻找邬达克
图忆:杨树浦路,近代上海工业第一街 (中)
【探索】杨浦这栋116年历史的文保建筑成功平移!
漫步杨浦滨江
上海市历史建筑阅读 第五辑 张慕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