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名人圣贤》之第24、25、26集—《抗倭名将—戚继光》(文本稿)

 

 《中国古代名人圣贤》之第24、25、26集—《抗倭名将—戚继光》(文本稿)

 

抗倭名将—戚继光(上)

戚继光(生于公元1528年,卒于1588年)明朝名将,名字英雄,字元敬,号南塘,晚字孟诸,山东蓬莱人。出身在将门之家。他的父亲戚景通,曾在北京当过神机营的副将。神机营就是明朝时使用火器的部队,他晚年告老还乡,埋头著书,总结一生的作战经验。除了写书,戚景通还有一件很上心的事情,就是教育儿子。虽然他在58岁这一年才有长子戚继光,但他并不因晚年得子就对戚继光过分溺爱。他对儿子要求很严格,从不宠惯他,希望他长大后能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戚继光自幼聪明好学,幼时在读书之余最爱做军事游戏。用泥巴做城墙,堆砖瓦成壁垒,削竹剪纸做旗帜,由他充当指挥,竟能指挥部队整齐划一,有分有合,有进有退,很有战争的气氛,表现了戚继光在童年时即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华。

在父亲的教育下,他养成了良好的品德,决心做一个正直的文武双全的军人。十五岁的时候,他就在家乡附近小有名气。父亲看到儿子越来越有出息,心中也感到十分快慰。

母亲想到家境的艰难,倒有些担心,对父亲说,家里将来没有钱用可怎么办呢?父亲指着正在读书的戚继光说,那不是可以托负一生的最大财富吗!母亲听了也会意地点了点头,心中顿时踏实了许多。

戚继光十七岁时依照朝廷惯例,继承了父亲的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开始了金戈铁马的军旅生涯。

十年以后,他又升了官,管理三营二十五卫所,负责海防。但是明朝的海防空虚,兵纪败坏。守卫山东沿海的士兵,多半三老弱残兵,纪律十分涣散。戚继光一到任,就决心整顿军队。可是,一些军官可清洁工个头不高,又那么年轻,并不把他放在眼中,常常违抗军令。在这些人中,还有一个三戚继光的远房舅父。戚继光想,舅父总是倚老卖老,不听指挥,不光让我为难,还引得别人也不守军纪,要是不先处分他,我怎么能指挥全军呢。于是,有一天戚继光当着众将的面,要舅父去执行一项军令,舅父听完,哼哼哈哈地答应着,可仍三站着不动,戚继光马上命令军士,按军法处置了他。舅父当众受了处罚,又气又羞,怨恨戚继光不讲情面。当天晚上,月明风清,戚继光令家人摆酒菜,把舅父请来,让他坐在上座,恭恭敬敬地用无辈的礼节向他赔罪。清洁工说,今天三家宴,您三长辈,我要请您坐上座,还要向您赔礼。可我们都是军人,在军中三不分辈份长幼的,您从军多年,应该懂得这个道理。舅父见戚继光说得情真意切,心中也十分悔恨,倒身跪在地上,对外甥说,我服气了。希望你今后执法如山,要是我再违令,尽管用严刑惩治。

这一件事情传遍了全军,官兵们都十分佩服戚继光治军有方。从此,军中的风气好转,山东的海防也得到了加强。

清洁工的名气越来越大,逐渐受到朝廷的器重。于是,朝廷便把戚继光从山东派往浙江,任定海参将,守卫宁波、绍兴和台州三府,专门对付来犯的倭寇。

他到了浙江,先检阅那儿的军队,发现那些军队也纪律涣散,根本不能打仗,就决心另外招募新军。他一发出招兵命令,马上有一批吃过倭寇苦的农民、矿工自愿参军。还有一些愿意抗倭的地主武装,也参加了进来。戚继光组织的新军很快发展到四千人。

戚继光是个精通兵法的将领,他懂得兵士不通过严格的训练是不能上阵的。他根据南方沼泽地区的特点,研究了阵法,亲自教兵士们使用各种长短武器。戚继光不仅严格训练士兵,还给他们讲解爱国爱民的道理。

经过他严格训练,这支新军纪律良好,英勇善战,战斗力特别强,这支队伍受到人民的拥护,被称为“戚家军”。就这样,戚家军的名气在远近传开了,

 

抗倭名将—戚继光(中)

明世宗的时候,有一批日本的海盗,经常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骚扰,他们和中国的土豪、奸商勾结,到处抢掠财物,杀害百姓,闹得沿海不得安宁,历史上把这种海盗叫做“倭寇”。当时沿海的官吏和士兵缺乏统一的指挥,军纪涣散,不敢抵抗,见了倭寇就逃,倭寇的侵略越来越严重,朝廷只好把山东的将领戚继光调到浙江。

戚继光率领他的戚家军英勇抗战,所向披靡,逐渐扭转了这种被动局面。戚继光刚刚到任不久,就有一股八百多人的倭寇,窜到宁波的龙门所劫掠。戚继光知道后,马上率军围剿。一冲锋陷阵,挽弓搭箭,只听“嗖”的一声,领头冲杀的一个倭寇头目应声倒下,说时迟,那时快,戚继光的第二箭又把另一个倭寇的头目射中了,他还没有来得及吭一声就咽气了。接着戚继光的第三箭,射死了第三路的倭寇头目。官兵们见自己的统帅射死了三名倭寇,士气大振,都争先恐后地举刀挥枪,奋勇掩杀过去。这一仗,戚继光率领的官军大获全胜,坚定了沿海军民战胜倭寇的信心。人们纷纷称赞这位年轻的将军有勇有谋,浙江人民把平定倭寇的希望,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过了几年,倭寇又袭击台州一带。戚继光率领新军赶到台州,倭寇在哪里骚扰,他们就打到哪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海盗队伍,哪里三戚家军的对手,交锋了九次,戚家军一次次都取得了胜利。最后,倭寇在陆地上呆不住,被迫逃到了海船上,戚继光又用大炮轰击,倭寇的船起了火,大批倭兵被烧死或掉到海里淹死,留在岸上的也只得乖乖的投降。

倭寇见到浙江防守严密,不敢再来侵犯。第二年,他们又到福建沿海骚扰,一路倭寇从温州往南,占据了宁德。另一路倭寇从广州往北,盘踞在牛田。两路敌人互相声援,声势很大。福州的守将抵挡不住了,向朝廷告急,朝廷又派戚继光援救。

戚继光带领戚家军赶到宁德,打听到敌人的巢穴在宁德城十里外的横屿岛,那儿四面是水,地形险要,倭寇在那儿扎了大营盘踞,当地明军也不敢去攻打他们。

戚继光亲自调查了横屿岛的地形,知道那条水道既不宽也不深。当天晚上潮落的时候,戚继光命令兵士随身带一捆干草,到了横屿岛对岸,把干草扔在水里,几千捆干草扔在一起,既然铺出了一条路来。戚家军的兵士踏着干草铺成的路,神不知鬼不觉地插进倭寇大营。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盘踞在岛上的二千多倭寇全部被歼灭。

戚家军攻下横屿,立刻又进兵牛田。到了牛田附近,戚继光传出命令说,远路进军,人马疲劳,先就地休整再说。这些话很快传到敌人那里。牛田的倭寇真的相信戚家军暂时停止进攻,防备也就松弛了下来。就在当天的晚上,戚继光下令向牛田发起总攻击,倭兵毫无准备,仓促应战,禁不住戚家军猛攻猛冲,纷纷败退。倭寇头目率领残兵逃到兴化。戚家军又连夜跟踪追击,一连攻下了敌人六十多个营寨,消灭了溃退的敌人。到天色发白的时候,戚家军开进兴化城,城里的百姓才知道附近的倭寇已经被戚家军消灭。大家兴高采烈,纷纷杀牛带酒,到军营来犒劳。

第二年,倭寇又侵犯福建,攻下兴化。这时候,朝廷派另一名抗倭名将俞大猷为福建总兵,戚继光为副总兵,两个抗倭名将一起,大败倭寇,收复兴化。

公元1565年,俞、戚两军再次配合,大败倭寇。到这时候,横行几十年的倭寇被基本肃清了。

戚继光戎马一生,战功卓著。他注重练兵,尤善育将,严明军纪,赏罚分明。抗倭作战中,创立攻守兼备的鸳鸯阵,灵活巧妙地打击倭寇。镇守蓟州,修城筑堡,分路设防,有力的抵御蒙古骑兵。

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从1559年开始,就屡屡攻坚、解围、迎战、追击,而从未在战斗中被倭寇击溃。除了部队的素质以外,主帅戚继光的卓越的指挥才能,也是决定胜利的关键因素。戚继光和他的戚家军为保卫国家和人民,建立了卓越的功勋,英名永垂青史!

 

抗倭名将—戚继光(下)

戚继光在四十多年的戎马生涯中,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或在东南沿海扫灭倭寇,廓清海疆:或在北方练兵御边,使蓟门安然,堪称一代爱国名将。他智勇兼备,多谋善断,练兵有方,被誉为我国古来少有的一位常胜将军。

万历十一年(即公元1583年),因遭朝中权贵排斥,戚继光被调到倭患早已荡平的广东任镇守,郁郁不得志,三年后即告老还乡,回到了山东蓬莱。万历十六年(即1588年),逝世于蓬莱故里。

戚继光一生不仅战功卓著,而且在军事理论上有颇多的建树,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两部兵书,为后世兵家所推崇。

戚继光戎马一生,其保国安民的丰功业绩,不仅名垂正史,而且享誉民间。在民众的心目中,戚继光三中华民族的英雄,每遇外敌入侵,他都是一面激励斗志的旗帜。可以说,他的名字已成为中华民族热爱和平、抗击侵略的象征。正因为这样,在他曾经涉足的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天津、河北、安徽等地,人们纷纷以各种形式纪念他。民间纪念戚继光形式之多,数量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是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所不及的,这些纪念形式几乎涵盖了百姓生活的各个层面。虽历经数百年人世变迁,依然留存至今,足见戚继光民间影响之深远。

山东蓬莱是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乡,从明初洪武年间(戚继光五世祖)戚斌世袭邓州卫指挥金事始至今,600多年来,戚氏族人在蓬莱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迹。现今保存完好的戚氏古迹,主要有戚继光祠堂、戚氏牌坊、戚氏墓园等。纪念性建筑有戚继光纪念馆,位于蓬莱市武霖村内的是戚继光祠堂。

戚氏祠堂建于明朝,为褒扬戚继光而建,赐额,表功,为三进院落家庙式建筑。房门、正祠各三间,均为单檐硬山砖木机构,占地595.1平方米。祠堂内还悬挂有郁达夫、欧阳中石等书法家的题词、题联。正祠院内三明代银杏,钻天挺拔,遮天蔽日。正祠东侧后花园内亭、台、楼、阁,交相辉映。小桥、流水、奇石、古木错落其间,布局小巧精致,堪为故里园林的精品。

戚氏牌坊共有两座,位于戚继光祠南侧约100米牌坊里街东西两端。东为“母子节孝坊”,西为“父子总督坊”。两座牌坊巍峨挺拔,气势雄伟,构图丰满,雕镂精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国内少见的明代大型石雕珍品。

戚氏墓园位于蓬莱城区东南,林木葱郁,景致肃穆。戚氏历代族人殒后皆葬于此,按辈份由北向南排列。戚继光墓位于墓园南部。

1987年修复,呈台隆状,台高1.6米。台上正中为暮丘,墓前两侧立有石人石马。台前嵌碑文两方,分别记载着戚继光生平和其墓丘修葺的经过。

戚继光纪念馆,位于水城振阳门北侧的水师府内,该馆以民族英雄戚继光闽浙抗倭、北镇蓟州的史实为背景,共辟六个展厅,设置群英聚合、少年戚继光、水城训练水兵、山东备倭、清除叛党、训练新军、台州大捷、横屿之战、著书立说、镇守蓟州、百姓颂戚帅等场景。

戚继光画像为明代立轴式画像,八十年代中期,由蓬莱戚氏族人捐出,为中国历史博物馆所珍藏,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四大发明及军事领域上的成就,至今为世人所瞩目。民族英雄戚继光,在长期反侵略战争中,发明和改进了许多新的武器,还创造了许多新的阵法,充分体现了明朝先进的军事技术。戚继光战刀,明代倭式战刀,八十年代中期由蓬莱戚氏族人捐出,为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戚继光府的对面,今建有兵器馆一座,分东西两个展室,占地面积730平方米,目的在于融剑为犁,永铸和平!

(文本稿为本人根据视频资料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上赏析 || 新创京剧经典大戏——《抗倭将军戚继光》
历史中无败绩的战神名将
戚继光简介
讲好蓬莱故事 | 《凝望,那双穿越时空的眼睛》
戚家军战损比有多逆天,曾经斩杀倭寇两千余人,戚家军无一人战死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抗倭名将戚继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