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她央美任教28年,大一时期画的大卫像至今无人超越

  “越是洗尽铅华,

  越能窥得世间百态。

  …

  画坛“大姐大

  对于美术生来说,

  这幅登上全国高校,

  美术教材的封面素描《大卫》,

  一定不会陌生。


  这幅被公认为,

  “中央美院史上最好的大卫像,

  至今无人超越,

  而这幅画背后的作者,

  是眼前这位优雅从容的女子。


  喻红是谁?

  陈丹青曾评价她为,

  当代画坛的“大姐大。

  也是当代女性艺术家中,

  绕不开的“英雌。


  喻红自画像

  《大卫》是喻红仅仅大一时,

  就完成的素描作品,

  美术功底无人质疑。


  喻红与她的《大卫》

  在中国当代画坛的女性艺术家中,

  论绘画技术和写实功底,

  要说喻红第二,

  就没人敢说第一。


《水墙》,2014年,布面油画

  1966年生于北京的喻红,

  受同样热爱绘画的母亲影响,

  自幼便经常涂涂画画。


  《家谱》,2011年,布面油画

  喻红的母亲也发现了,

  她在绘画上的天赋,

  待喻红长至8、9岁时,

  就在每周末送她到少年宫,

  学习半天的绘画。


  《日常生活——我在水里》,2011年

  之后在14岁进入美院附中,

  18岁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直到大学一年级,

  一路平淡的喻红因为《大卫》,

  揭开自己灿烂人生的序幕。


  大学时期的喻红

  但当时的喻红,

  只是抱着一种学习的心态,

  “每个美院的学生都要画大卫,

  这是基本的要求。

  没有什么特殊的技巧,

  就是最基本的对于,

  石膏像的观察和体会。


  “其实在那个时代,

  人的想法大都很简单,

  也没有现在那么多的诱惑,

  老老实实在那儿画就行了。


  《紫色肖像》,2011年

  对社会生活的表达,

  和内心世界的关注,

  一向是喻红创作中的重要命题。


  《金色惊喜》,2011年

  喻红喜欢沉浸在她的,

  由细节构成的小世界里,

  加上她那种纯正的,

  苏联现实主义手法,

  每一个画面都隐约着,

  一丝沉浸于心事的叙事气氛。


  《红绿相间的肖像》,2011年


  《云层》

  喻红早期喜欢塞尚、凡高

  毕加索,后来偏爱各类画册,

  从不同的素材中汲取艺术元素,

  来丰盛作品的创作语言。


  《走钢丝》,2011年


  《青春高度》,2011年

  她不喜欢太严肃的东西,

  太严肃的东西,

  不适合走进她的绘画范畴,

  她的作品具有女性视角下的,

  浓郁的生活重量和时光纹理。


  《日常生活——我在床上》,2011年


  《此时此刻》,2011年

  自86年第一次参加全国美展,

  30年间个展、群展不停,

  喻红的作品通常会激发起,

  一种对艺术、对社会的职责。


  《天择》,2011年


《天井》,2011年


  《天幕》,2011年

  而喻红《目击成长》系列作品,

  则带动了不少人的共鸣。

  从45幅作品中选取任意一幅看,

  伴随着飘渺的怀旧感,

  叙事记忆的绘画,

  比记录事实的照片,

  更有情绪上的真实感。


  《目击成长》系列(局部)

  《目击成长》取材她和小女儿作为两代人的成长背景,但又都是从幼年成长起来的,在完全不同的环境和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将来也会面临不同的命运和问题。这个系列也是讨论成长的问题。



  88年进入央美油画系,

  毕业至今任教央美。

  喻红不算是那种热心的画家,

  更不是那种追求形式、

  制造效果的艺术家。


  《佳期如梦》,2011年


  她一直是认为自己,

  首先是美院的老师,

  其次才是一位艺术家,

  有课的时候会以教学优先,

  上午上课,下午继续,

  在工作室画画。


《不能自已的律动》


  许多人问喻红,

  为什么不做一名职艺术家,

  “我不喜欢做全职艺术家,

  做全职艺术家会越起越晚,

  最后就变成晚上起来,

  白天睡觉了。


《艳阳天》,2011年


  “如果你把艺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自由地愿意画就画,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很容易。但你要想每天都能创造一点新东西,那非常难。


  《舞者》,2011年


  《游园惊梦》(局部),2015年

  “学艺术,首先还是要喜欢。这个行业其实很苦,如果不喜欢,你就坚持不下去,自然会转向做别的,直到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为止。

  想当艺术家怎么都能当,不想当有一万条理由。


  《日常生活——我在脱衣》,2011年


《情人们》,2011年

  一次偶然的聚会,

  喻红与现任丈夫再次相遇,

  同为著名画家的刘小东,

  单恋喻红4年,

  且不被女方父母看好,

  但最后,姻缘还是使他们,

  走到了一起。


喻红和刘小东


  喻红和刘小东油画

  夫妻俩后来主演,

  第六代导演王小帅的,

  第一部作品《冬春的日子》,

  该片在1999年被BBC评选为,

  自电影诞生以来100部佳片之一。


《冬春的日子》剧照

  30岁之前的喻红想法很简单,

  一切以有利于画画为基本出发点。

  成为母亲后,喻红将生活的重心,

  放在照顾女儿与家庭上,

  尽管很少作画,

  却有了更多的时间沉淀自己。


  “每个人出生的时候,

  都是同样健康的儿童,

  但社会和时代,

  把他们塑造成不同的人,

  有不同的命运。


  《父与子》,2011年

  在对女儿日渐成长的关注中,她也开始审视并思考个体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人的命运一旦纳入到社会运行的齿轮中,最终会成长为怎样的生命,即使作为给予生命的母亲也无法掌控。


  《繁衍》,2011年

  中国改革开放多年发生众多变化,女性的社会地位其实也发生了变化,近期喻红的作品《她》系列,把对女性处境的关注更加凸显出来。


  《她——乐手荣翊如》,2011年


  《她——藏女》,2011年

  以不同身份不同社会境遇和知识背景的女性作为她的表现对象,以肖像的方式管窥她们真实的精神状态和生存状态,感受她们的生活方式和痕迹。

  其中包括亲人朋友、美女作家、西藏女孩、舞蹈老师、女音乐人、售楼小姐等等。


  《她——乐手》,2011年


  《她——舞蹈老师》,2011年

  这个系列的作品现在一共有11幅,画得慢而精细。空间的写实,刻画的深入,思路的明确,呈现了喻红作为一名女性艺术家特有的的内心意象、责任感和认知态度。


  《她——80后作家》,2011年


  《她——售楼小姐》,2011年

  在喻红二十几岁时,也曾对未来的方向迷茫过。

  但纵观这些年,喻红就像家人给她取名时所寄望的那样,越来越红。但她本人的生活,却比少女时代更加简单。


  而越是洗尽铅华,

  越能窥得世间百态。  “越是洗尽铅华,

  越能窥得世间百态。

  …

  画坛“大姐大

  对于美术生来说,

  这幅登上全国高校,

  美术教材的封面素描《大卫》,

  一定不会陌生。


  这幅被公认为,

  “中央美院史上最好的大卫像,

  至今无人超越,

  而这幅画背后的作者,

  是眼前这位优雅从容的女子。


  喻红是谁?

  陈丹青曾评价她为,

  当代画坛的“大姐大。

  也是当代女性艺术家中,

  绕不开的“英雌。


  喻红自画像

  《大卫》是喻红仅仅大一时,

  就完成的素描作品,

  美术功底无人质疑。


  喻红与她的《大卫》

  在中国当代画坛的女性艺术家中,

  论绘画技术和写实功底,

  要说喻红第二,

  就没人敢说第一。


《水墙》,2014年,布面油画

  1966年生于北京的喻红,

  受同样热爱绘画的母亲影响,

  自幼便经常涂涂画画。


  《家谱》,2011年,布面油画

  喻红的母亲也发现了,

  她在绘画上的天赋,

  待喻红长至8、9岁时,

  就在每周末送她到少年宫,

  学习半天的绘画。


  《日常生活——我在水里》,2011年

  之后在14岁进入美院附中,

  18岁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直到大学一年级,

  一路平淡的喻红因为《大卫》,

  揭开自己灿烂人生的序幕。


  大学时期的喻红

  但当时的喻红,

  只是抱着一种学习的心态,

  “每个美院的学生都要画大卫,

  这是基本的要求。

  没有什么特殊的技巧,

  就是最基本的对于,

  石膏像的观察和体会。


  “其实在那个时代,

  人的想法大都很简单,

  也没有现在那么多的诱惑,

  老老实实在那儿画就行了。


  《紫色肖像》,2011年

  对社会生活的表达,

  和内心世界的关注,

  一向是喻红创作中的重要命题。


  《金色惊喜》,2011年

  喻红喜欢沉浸在她的,

  由细节构成的小世界里,

  加上她那种纯正的,

  苏联现实主义手法,

  每一个画面都隐约着,

  一丝沉浸于心事的叙事气氛。


  《红绿相间的肖像》,2011年


  《云层》

  喻红早期喜欢塞尚、凡高

  毕加索,后来偏爱各类画册,

  从不同的素材中汲取艺术元素,

  来丰盛作品的创作语言。


  《走钢丝》,2011年


  《青春高度》,2011年

  她不喜欢太严肃的东西,

  太严肃的东西,

  不适合走进她的绘画范畴,

  她的作品具有女性视角下的,

  浓郁的生活重量和时光纹理。


  《日常生活——我在床上》,2011年


  《此时此刻》,2011年

  自86年第一次参加全国美展,

  30年间个展、群展不停,

  喻红的作品通常会激发起,

  一种对艺术、对社会的职责。


  《天择》,2011年


《天井》,2011年


  《天幕》,2011年

  而喻红《目击成长》系列作品,

  则带动了不少人的共鸣。

  从45幅作品中选取任意一幅看,

  伴随着飘渺的怀旧感,

  叙事记忆的绘画,

  比记录事实的照片,

  更有情绪上的真实感。


  《目击成长》系列(局部)

  《目击成长》取材她和小女儿作为两代人的成长背景,但又都是从幼年成长起来的,在完全不同的环境和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将来也会面临不同的命运和问题。这个系列也是讨论成长的问题。



  88年进入央美油画系,

  毕业至今任教央美。

  喻红不算是那种热心的画家,

  更不是那种追求形式、

  制造效果的艺术家。


  《佳期如梦》,2011年


  她一直是认为自己,

  首先是美院的老师,

  其次才是一位艺术家,

  有课的时候会以教学优先,

  上午上课,下午继续,

  在工作室画画。


《不能自已的律动》


  许多人问喻红,

  为什么不做一名职艺术家,

  “我不喜欢做全职艺术家,

  做全职艺术家会越起越晚,

  最后就变成晚上起来,

  白天睡觉了。


《艳阳天》,2011年


  “如果你把艺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自由地愿意画就画,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很容易。但你要想每天都能创造一点新东西,那非常难。


  《舞者》,2011年


  《游园惊梦》(局部),2015年

  “学艺术,首先还是要喜欢。这个行业其实很苦,如果不喜欢,你就坚持不下去,自然会转向做别的,直到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为止。

  想当艺术家怎么都能当,不想当有一万条理由。


  《日常生活——我在脱衣》,2011年


《情人们》,2011年

  一次偶然的聚会,

  喻红与现任丈夫再次相遇,

  同为著名画家的刘小东,

  单恋喻红4年,

  且不被女方父母看好,

  但最后,姻缘还是使他们,

  走到了一起。


喻红和刘小东


  喻红和刘小东油画

  夫妻俩后来主演,

  第六代导演王小帅的,

  第一部作品《冬春的日子》,

  该片在1999年被BBC评选为,

  自电影诞生以来100部佳片之一。


《冬春的日子》剧照

  30岁之前的喻红想法很简单,

  一切以有利于画画为基本出发点。

  成为母亲后,喻红将生活的重心,

  放在照顾女儿与家庭上,

  尽管很少作画,

  却有了更多的时间沉淀自己。


  “每个人出生的时候,

  都是同样健康的儿童,

  但社会和时代,

  把他们塑造成不同的人,

  有不同的命运。


  《父与子》,2011年

  在对女儿日渐成长的关注中,她也开始审视并思考个体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人的命运一旦纳入到社会运行的齿轮中,最终会成长为怎样的生命,即使作为给予生命的母亲也无法掌控。


  《繁衍》,2011年

  中国改革开放多年发生众多变化,女性的社会地位其实也发生了变化,近期喻红的作品《她》系列,把对女性处境的关注更加凸显出来。


  《她——乐手荣翊如》,2011年


  《她——藏女》,2011年

  以不同身份不同社会境遇和知识背景的女性作为她的表现对象,以肖像的方式管窥她们真实的精神状态和生存状态,感受她们的生活方式和痕迹。

  其中包括亲人朋友、美女作家、西藏女孩、舞蹈老师、女音乐人、售楼小姐等等。


  《她——乐手》,2011年


  《她——舞蹈老师》,2011年

  这个系列的作品现在一共有11幅,画得慢而精细。空间的写实,刻画的深入,思路的明确,呈现了喻红作为一名女性艺术家特有的的内心意象、责任感和认知态度。


  《她——80后作家》,2011年


  《她——售楼小姐》,2011年

  在喻红二十几岁时,也曾对未来的方向迷茫过。

  但纵观这些年,喻红就像家人给她取名时所寄望的那样,越来越红。但她本人的生活,却比少女时代更加简单。


  而越是洗尽铅华,

  越能窥得世间百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喻红:18岁的一幅画,至今37年无人超越,被称为当代“画坛一姐”
网友提问:如何欣赏、如何评价李春林教授的作品?
刘小东喻红的素描之路
央美才女,画了一张素描石膏像,至今无人超越,画作常被拍到千万以上,人生要开挂了~
刘少白:少师古人,方成一家
谌北新——油画风景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