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元战争系列之二:蒙古攻宋战略的转变
 
 

1、开端 

        1234年8月,北伐宋军主力草草撤离开封,宣告着南宋统治集团恢复北方的努力彻底失败。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蒙古军队主力相继夺取了南宋在淮河以北设置的所有据点,双方再次恢复到了沿淮对峙的稳定局面。与许多人的认识不同,1234年宋蒙战端初现之后,蒙古方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对南宋政权发动大规模的战略打击。具体来说,蒙古军队在南宋方向上的兵力,一支由窝阔台之子阔出等人统率,汉军万户张柔、史天泽等人从征,主要针对宋京西南路和淮南西路;另一支由阔端率领,汉军万户刘黑马等人从征,进攻四川地区。很明显,南宋方向的蒙古军队不论是兵力还是统帅,都不能与同期的西征大军相比,而且南宋方向的蒙古军队仍然停留在“军将惟利剽杀,子女玉帛悉归其家,城无居民,野皆榛莽”,完全是打完就走、抢完就跑的劫掠行为,并没有灭亡南宋的“打天下”战略。

        随后,从1241年窝阔台逝世一直到1251年蒙哥即位的十年间,蒙古统治集团内部就汗位归属爆发了激烈的斗争。宋蒙边境虽然冲突不断,但就蒙古方面而言,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的激烈纷争,既无心也无力对南宋采取实质性的战略进攻。

         南宋方面,“端平入洛”的惨败不但没有警醒南宋统治集团加强军队建设,对“端平入洛”失败负有直接责任的宋理宗更是意志消沉,从此不再提及北伐,成天寻欢作乐,醉生梦死,朝政反而被几个小人所把持。蒙古方面有限度的南下让南宋小朝廷误以为他们没有灭亡南宋的企图,整个国家在“小确幸”般的美梦中虚度时光。不过朝廷内部还是有明眼人存在,当时南宋著名将领孟珙就是其中的代表。孟珙在1234-1240年间力挽狂澜,从京湖到四川漫长的战线上多次击退了蒙古军队的进犯,甚至还一度反攻河南,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作为当时南宋军中的杰出将领,他曾在1240年赶赴四川作战,成功击退了蒙古军队对夔州的围攻,并且重新组织了川东地区的宋军防务,又经过两年后赴任的另一位著名大将余玠的治理,使四川战局焕然一新,蜀地宋军一直坚持到南宋彻底覆灭之后。可惜南宋内部虽有孟珙、余玠等栋梁之才,随着两人的相继去世,南宋朝中后继乏人,整体局势江河日下。

孟珙

2、蒙哥决意攻宋

        1251年7月1日,蒙哥登基成为蒙古大汗,他随即任命同母弟弟中“最长且贤”的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事务。忽必烈在这段时间里任用了大批汉族幕僚和儒士,提出了“行汉法”的主张,还接受了元好问、张德辉提出的“儒教大宗师”称号,忽必烈开始逐渐有了一统天下的雄心。第二年6月,忽必烈前往草原觐见蒙哥,经过一番探讨获得了蒙哥汗对自己远征云南行动的同意,这也标志着蒙古的战略方向开始由西方逐步转向南方。

蒙哥


        1253年秋天,忽必烈率领大军由六盘山、松潘等地出发,沿横断山河谷长距离奔袭1千多公里,于1254年1月2日攻占大理城,立国300年的大理国灭亡,云南并入蒙古版图;蒙古帝国形成了对南宋的战略包围态势,为下一步进攻四川、贵州、广西打开了道路。不过,远征大理的成功实际上并没有如忽必烈所预想的那般可以加速南宋的覆灭,由于云南一带地形太过复杂,此后的战争进程中云南的蒙古军队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

         随着大理国的灭亡,蒙古高层对南宋的兴趣与日俱增。1256年夏天,蒙哥以南宋扣留蒙古使者为由,正式提出了攻打南宋的想法,宋蒙双方由小规模的边境冲突向你死我活的生死存亡决战发展。在此阶段,蒙哥不仅仅是计划对南宋宣战,他还在几年前就命令旭烈兀率大军发动蒙古第三次西征。能在同时在两个方向上展开战略行动,充分展现出蒙古军队骇人的战斗力和巨大的野心。蒙哥最终于1258年2月决意亲率大军进攻南宋,他命令塔察儿由河南南下进攻淮西地区牵制南宋增援部队;大将兀良合台由云南经贵州进入广西、湖南,计划与塔察儿、蒙哥在长沙附近汇合;蒙哥本人则亲自率大军入川作战。南宋与蒙古的第一次战略决战拉开序幕。

3、上帝折鞭处

       1258年农历7月,蒙哥亲率主力入川作战,一路所向披靡席卷川北大部分地区,大军直逼重镇重庆府。与此同时,依照蒙哥诏令,塔察儿、兀良合台两路大军也分别从河南、云南出发,深入南宋境内;宋理宗则命令制置使贾似道、四川地区将领王坚、张钰等人在鄂州和合川地区阻击三路蒙古大军。至此,从江淮经四川一直到云贵地区,宋蒙双方的战争机器全面启动。

        东路塔察儿所部于1258年夏天从汝南出发,攻击荆山(今安徽怀远)以分散南宋兵力,为蒙哥主力在四川方向的作战提供支持。然而塔察儿部的战斗一开始就不顺利,以至于蒙哥不得不紧急命令还在草原的忽必烈南下代替塔察儿指挥东路作战。但是忽必烈及其部队南下需要很长时间,蒙哥考虑再三,决意不等待忽必烈赶到发起作战,自己调集主力先行入川准备一举拿下重庆、贵州,再向东进入两湖地区。为了保险起见,他还要求位于云南的蒙古大将兀良合台出老苍关入贵州,从贵州广西地区同步展开战略大迂回,重点打击南宋后方。

1258-1259年蒙哥攻宋之战


        此后蒙哥主力尽管席卷四川大部,但却在合州钓鱼城下陷入困境,坚固的钓鱼城成为了蒙哥一生都无法迈过的门坎。宋蒙两军激战数月,从冬季一直鏖战到来年盛夏,曾经横扫亚欧大陆的蒙古大军却始终无法打下那小小的钓鱼城。1259年8月11日,蒙古帝国大汗蒙哥于合州钓鱼山因病逝世(一说为宋军所伤,伤重而死),享年50岁。蒙哥的逝世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由于蒙哥没有留下传位诏令,为争夺汗位导致蒙古帝国陷入分裂,也导致旭烈兀正在进行的第三次西征被迫停止。小小的钓鱼城,居然成为了改变世界的中心。

合州之战经过

         就在蒙哥暴死钓鱼城下之时,忽必烈正率领部队南下江淮江汉地区,于9月4日跨过长江深入南宋境内,开辟了江淮战场。忽必烈军随后进抵长江中游重镇鄂州(今湖北武昌),决意一举拿下这座南宋军事重镇。然而蒙古军队刚刚开始攻城,9月19日忽必烈就接到了蒙哥汗驾崩的消息,本来部下都建议他放弃攻打南宋的计划,先回草原继承汗位,但是忽必烈认为:“吾奉命南来,岂可无功遽还?”于是继续组织部队猛攻鄂州城。坚守鄂州的南宋将领张胜诈称准备归降,劝蒙古军队东移等待,蒙古军队果然中计,暂时停止攻城并且东撤。张胜立即命令部队将城周围的民居焚毁,使鄂州城防浑然一体;此时驻扎江陵的宋军将领高达率领增援部队赶到,进一步加强了鄂州城防。

鄂州之战早期经过

       

         9月底开始,忽必烈命令张柔等将领所部连续围攻鄂州城,张柔企图通过地道绕过城墙进入,又选择勇士登城作战,结果被高达率军奋力击退,高达还组织部队专门维修城墙,随破随补,蒙古军队再次陷入僵局。10月,贾似道由汉阳进入危在旦夕的鄂州城,宋理宗也任命他为右丞相,统一指挥前线作战。贾似道为了防止蒙古军队又通过挖掘城墙突入城内,命令部队沿城墙内侧修建木栅栏形成夹城,忽必烈无计可施。11月,吕文德带领增援部队顺江而下进入鄂州,宋军防御更加稳固。

        虽然鄂州暂时安全了,但是南宋的军事危机却没有解除。由云南取道贵州、广西的蒙古兀良合台军突袭柳州、静江府(今桂林)未果,随即北上冲进湖南、江西,沿途一路烧杀抢掠,直抵长沙城下,史书记载兀良合台部累计消灭南宋军民高达40多万(数字可能有夸大)。蒙古军队在南宋腹地“四面开花”的情况极大的震动了朝廷,为了更好的组织两淮、江西和湖南的防务,宋理宗命令死守鄂州的贾似道率领制置司突围至黄州,在那里重新组织一道防线。吕文德遣大将孙虎臣率军护送,于11月底顺利突围抵达黄州。贾似道移司成功的消息极大的鼓舞了南宋军心,“下流之兵始振”。


         到1259年11月底,蒙古军队围攻鄂州已有数月,围城部队伤亡接近一半,城内宋军伤亡也超过了一万三千人,双方都已经精疲力尽无力再战;更要命的是,忽必烈得到消息,自己的弟弟阿里不哥即将夺取汗位。在这种情况下,忽必烈只能在农历闰11月11日由青山矶北返,草草结束了鄂州之战。南宋也摆脱了一场近乎亡国的空前危机,而贾似道作为战役指挥获得了无限的荣耀,为成为南宋末年的最后一位权臣铺平了道路。

4、蒙古攻宋战略的转变

         蒙哥三路攻宋的战略最终没有取得成功,究其原因,是蒙哥本人对灭宋缺乏清醒的认识,没有明确的战略构想。他试图通过蜀地灭宋,结果却落入宋军堡垒和西南崇山峻岭的层层阻隔之下;反而是忽必烈在侧翼鄂州方向的助攻真正动摇了南宋的根本,以至于南宋朝廷不惜一切代价驰援鄂州。试想一下,如果一开始蒙哥忽必烈兵和一路围攻鄂州,或者蒙哥率领主力攻打鄂州,忽必烈攻打江淮地区,南宋很可能早在1259年前后就会灭亡了。此外,蒙古军队同时在钓鱼城和鄂州城下受阻,也暴露出蒙古军队不擅长攻城的弱点,对于在草原驰骋的蒙古骑兵来说,攻城确实是一个陌生而艰难的战斗。

         蒙古灭宋统一全国的战略构想,最终是在忽必烈即位后才完备的。他早期听取了宋子贞、刘秉忠、商挺、姚枢等汉人谋士建议,对攻打南宋有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并且也试图在1259年攻打鄂州时进行尝试,但这时他只是一个方面军司令,随后又面临汗位的争夺和北方的叛乱,未能将自己的战略构想付诸实践。直到他即位后,改国号为“元”,忽必烈灭宋的战略愈发成熟,各项对南宋发起战略进攻的准备也逐渐完善。襄樊战役开始时,这个重大的战略转变也就彻底完成了。

        蒙古攻宋战略变化的标志,除了进攻方向的转变以外,还有就是战略思想的变化。忽必烈决定从南宋江淮至四川的防线中段,也就是荆襄战场突破,首先夺取襄樊,然后浮汉入江,从长江中游渡过天堑,随后一路向东直达临安。至此,元军战斗由之前单纯的抢掠转变为夺取地盘和消灭宋军的有生力量,这就为为元朝最后统一全国,奠定了思想基础。此外,蒙古军队也开始有计划的组建水军,并且逐渐开始利用从西域传入的“回回炮”组装军队,从技术上增强部队战斗力。

        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宣布继承汗位;1264年8月21日,与忽必烈争夺汗位的阿里不哥兵败投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对南宋的最后攻势已经蓄势待发。忽必烈着眼的襄樊,即将成为山河破碎的南宋政权最重要,也是最后的救命稻草了。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代都有哪些帝王野史?元朝帝王野史故事大全
浅述蒙古灭宋之阶段战略
元朝如何建立如何被击溃,成吉思汗,==,越详细越好。谢谢!
26 忽必烈夺位建元
厓山之战(一):厓山之战前宋蒙战争简述
黑炭团:南宋最后的精锐,抵抗元军四十年,主帅临死前却懊悔不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