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带一路·名城——基辅



地名由来

  基辅是拥有 1500 余年历史的东斯拉夫首屈一指的古都,素有“俄罗斯诸城之母”的美称,现为乌克兰首都。据说,其城是由波利安人部落的基伊、谢克、霍里夫三兄弟于 5 世纪后半期在利比季原址上兴建的。为了纪念兄长基伊,他们把此城命名为基辅。

 



区位

基辅位于乌克兰中北部,为乌克兰的首都和经济、文化中心,面积为 782平方千米。基辅北邻白俄罗斯,位于第聂伯河中游两岸,该河往南流入黑海。 基辅优美的环境、温和的气候、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其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度假胜地之一。



 

历史

  基辅始建于公元 5 世纪下半叶,9—13 世纪成为第一个俄罗斯国家基辅罗斯的都城和中心。公元 882 年,奥列格大公占领基辅,控制了连接斯堪的纳维亚与拜占庭的水路通道支配权。他以基辅为中心,建立了基辅罗斯,并将 势力扩展到现在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辽阔土地上,使其成为东斯拉夫最早统一的国家。公元 988 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将东正教奉为国教,基辅发展成为一个东正教文化中心。之后两个世纪,基辅通过欧亚贸易逐渐繁荣起来,被称为第聂伯河上的“帝王之城”。



  此后,基辅罗斯于 11 世纪的雅罗斯拉夫大公时代达到繁盛时期。之后基辅公国由于王位争夺而纷争不断,并未经历太长的繁荣时期。13 世纪前半叶, 蒙古军入侵,经过近两个半世纪的战斗,最终被其征服。在此期间,基辅中断了与拜占庭帝国的关系,俄国的政治和宗教中心也逐步转移到了莫斯科。在摆脱了蒙古军的控制之后,基辅又先后陷入了金帐汗国、立陶宛和波兰等国的统治。



  19 世纪末,基辅因俄罗斯帝国的工业革命而再度兴起,并于1921 年起成为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重要城市,1934 年后成为首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基辅遭受严重破坏,但战后再度复苏,并成为苏联的第三大城市。1991 年苏联解体,乌克兰独立,基辅成为乌克兰首都。

 


地理

  基辅位于乌克兰中北部,第聂伯河中游两岸及其最大支流普里皮亚季河与杰斯纳河汇合处附近,属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基辅的旧右岸(西侧)以 林丘、沟壑和小河为主,属于第聂伯河中游西侧的第聂伯高地一部分。基辅从 20 世纪开始扩展到第聂伯河左岸低地(东侧)。第聂伯河在市区内形成由支流、岛屿和港口所组成的分支系统。基辅北方与杰斯纳河、基辅水库毗邻,南接卡尼夫水库。第聂伯河与杰斯纳河在基辅皆可航行,但受到冬季结冻与水库区禁止航运的限制。基辅地区有数百处开放水域,包括第聂伯河、水库、 数条小河、数十座湖泊及人工池。



  基辅城市西部地势高亢,东部低平、宽阔,大部是平原,西南为第聂伯 河沿岸丘陵。属于温和的大陆性气候,最暖月为 6—8 月,最冷月为 12 月至 次年 2 月。1 月份平均气温 -5.8℃左右,7 月份平均气温 19.5℃左右。

  苏联时期,市区不断扩张,各区名称通常以苏联共党领袖命名,随着政 治情势变化,苏联解体,区名也随之更改。2001 年,政府将 14 区缩减为 10 区。



        目前全市下辖 10 个行政区,分别为:达涅斯基区、德森延斯基区、第聂伯沃斯基区、霍罗斯伊夫斯基区、奥伯龙斯基区、佩彻斯基区、波蒂斯基区、舍沃彻季斯基区、索罗米延斯基区、斯维亚脱辛斯基区。这些区设有民选地方 政府并拥有部分事务的管辖权,市中心处于高岸上的旧城区,第聂伯河蜿蜒 而过。


 

经济

  基辅是工农业较为发达的城市。重工业在工业中占据主要地位,工厂遍 布全市,以市中心区以西和第聂伯河左岸最为集中,其煤炭、冶金、机械制 造和化学工业构成了现代化经济的骨架。具体来说,重工业以生产成套机械装备、精密机床和仪器、金属切削机床、飞机、化工设备、液压起重机、电 子仪器、电枢、船舶、摩托车、电影设备为主,轻工业有化工产品、照相机、 电子计算机、手表、编织品、食品等。化工产品有树脂、化肥、塑料和化纤等。乌克兰土壤肥沃,农产品以粮食、甜菜、向日葵、葡萄、长纤维亚麻 为主。



  基辅自然资源丰富。它不仅拥有大片肥沃的金属“黑土带”,而且还蕴藏 着沥青、无烟煤、铁、锰、铬、钛、铅、锌、铝、汞、镍和一定量的天然气、 石油等 70 余种矿藏资源,其中沥青和无烟煤均曾占苏联总储藏量的 60%。顿 巴斯曾是苏联最大的煤田之一。已探明储量为 420 亿吨。克里沃罗格的铁矿储量为 260 亿吨,曾位居苏联的第 2 位。

 


文化

在基辅,乌克兰人占十分之九以上,其余为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犹太人。普查资料显示,基辅市内有超过 130 个种族或民族定居。乌克兰语为官方语言,俄语在乌克兰也有广大的人群使用。

  除在正式场合着西装或质料考究的大衣外,基辅男子在一般场合都喜欢穿夹克衫或衬衫、长裤,外罩坎肩。女子喜欢扎花头巾,小姑娘爱扎漂亮的 小辫,节日戴用鲜花和树枝编成的花冠。握手和拥抱是当地居民相见时最普遍的见面礼。基辅人的饮食习俗与东欧国家大致相同,以面食、稻米为主食, 喜欢吃面包、薄饼、猪肉、咸鱼,烤、煎、炸以及腌制的食品,口味偏重甜、 酸,常饮格瓦斯饮料、茶和咖啡。当地居民还特别喜欢吃一种将奶渣或樱桃包在饺皮中的甜馅饺子。



  基辅是东斯拉夫民族的历史文化中心、俄罗斯基督教化的摇篮,几世纪 以来基辅一直维持它在文化上的重要性,并且是东正教的重心。基辅洞穴修 道院以及圣索菲亚大教堂等圣地在过去几百年以来吸引了众多朝圣者,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直到今日仍是重要的宗教场所及著名景点。 基辅市内拥有众多剧院,包括基辅歌剧院、伊凡.法兰科国家学术戏剧剧院、 莱斯雅.乌克兰英卡国家学术俄罗斯戏剧剧院、基辅木偶剧院等。


 

旅游

  基辅有 1500 余年的发展历程,历史底蕴深厚,旅游名胜众多。主要观光 景点如下:

  金门是 11 世纪前半叶,按照雅罗斯拉夫大公的指令建筑周围的城墙,并 模仿君士坦丁堡的模式,建成了这座金门并装饰有镀金的圆形屋顶。从远方望来金光闪耀,无比辉煌,1240 年蒙古军入侵时,金门遭到毁坏。据说,拔 都汗当年就是从此门进城的。如今,经过修复已成为博物馆,其中收藏着城墙的再现图和发掘出来的文物。从楼顶瞭望台观看,风景最佳。



  索菲亚大教堂是 1037 年为了纪念雅罗斯拉夫大公战胜佩彻涅格游牧民族而建造的,它是基辅现存最古老的教堂。大教堂曾是基辅大公的墓穴,陈列着雅罗斯拉夫大公的石棺,中央部位的壁画中有描绘大公家族的壁画原作。 另外,大教堂里还有雅罗斯拉夫大公像、11 世纪最初的大教堂模型以及大理石床等。教堂二层另设有不同的壁画和马赛克的展厅。

        安德烈教堂是为纪念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访问基辅于 1749 年开始兴建的。教堂前的安德烈街,可以说是基辅最漂亮的街道,在这条街上还有两座 同样华丽、优雅的博物馆。街道两边有石阶,可以观赏到商业区和第聂伯河 的美景。



  基辅洞窟大修道院位于第聂伯河旁边的树林之中,是东斯拉夫历史最悠久的修道院,这里作为俄国东正教的发源地,每年都有很多观光客和不计其数的巡礼者前来礼拜、参观,这里充满了圣俗两界并存、不可思议的神秘气氛。



  弗拉基米尔大公纪念碑也历史底蕴丰厚。为了战胜游牧民族的入侵和加强对基辅罗斯的统治,988 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决定皈依东正教。这一决定曾将其与当时强大的拜占庭帝国间的关系考虑在内,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 竟给那以后的东斯拉夫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当时居住在基辅的人们被强 制改变自己的宗教信仰,在他的铜像前,用第聂伯河的河水进行洗礼。据说现在意为“洗礼”的赫雷夏蒂克大道就是当时信徒们排着队走向河岸的那条道路。



  历史文化遗产博物馆汇集了在乌克兰用金、银、宝石制作的装饰品。一 层展示着中世纪教会的圣器,二层是从斯基泰人和萨尔马特陵墓中挖掘出土的文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乌克兰 • 基辅记
第聂伯河,乌克兰的往事
俄罗斯为什么会成为东正教国家?
前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共和国掠影【2一5】
波兰与乌克兰的历史纠葛:斩不断、理还乱
认识俄罗斯(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